书城成功励志走向成功丛书:思考决定人生
8432200000019

第19章 唤醒沉睡的直觉(1)

人的直觉并非是无理性或不切实际的。相反,它是潜意识心理思考的结果,它是对问题的内在规律的深刻理解。石油大亨保罗·盖帝的一生,印证了“自我创富学”的很多原则,他的一句箴言可以作为大家的座右铭:“无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世上确实存在‘百万富翁意识’这回事。”大体上说来,每一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预知”能力。所不同的是,一般人没有那些受过训练或经验丰富的人来得敏锐准确。

能够有敏锐“预感”的人,比较容易走上成功的道路。他们经常由于一刹那的感应,触发思绪,从而把不可能的变成可能,化劣势为优势,像这种情形在人的一生中,不啻是一个重大的决定性关键。

借助直觉选择最有价值的构想

一个发明家真正的工作是从产生的构想中挑出有用者,而选择的法则是非常微妙的,几乎无法精确地描述,仅可借助感觉而得到,要把它写成公式是不可能的。这个说法是视“感觉”为科学和发明等客观学问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生活是一种从不充分的前提导出充分结论的艺术。哪一种构想最好?在下结论前,似乎永远没有足够的资料可供参考。因此人们不仅需要从意识的层面来寻找,还要从广阔的潜意识层面来探讨。在做过意识思考之后,最后就会运用到直觉式的思考。所谓直觉式的思考,就是综合了意识和潜意识的思考方式。

艺术家更是有赖于潜意识的思考,来进行与艺术有关的构想。然而真正有创意的人,善于用他们的意识和潜意识来选择最佳构想,他们依赖着储存于意识中的经验、知识、心理和态度。

宇宙、男女老少、动物和植物、云和风、沙和星、物体、空间、碎石和每个大自然的产物,都具有特殊的本质、独一无二的结构和特别的存在。

自然和生命的每一方面都包含有独创性,并通过与其他实体或组织的关系,达到一种活生生的整体与结构的和谐存在。人类正如宇宙的万物一样,都是独一无二和特殊的。

很多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我们做决定和构想的过程,有赖于本身独特的心理自我和经验自我。心理学家们强调过去的经验对知觉的影响,凡是人们所见和所经历的,尤其是在有成功经验的事情,心理自我所接受时,人们更倾向于选择过去曾有成功经验的解决方法。

音乐家莫扎特认为,他的创新力是他自己独特的心理天性所发展出来的自然结果,他解释他的作曲风格与众不同的原因,乃是由于他自己的独特性,就如同鼻子的大小是个人的特性一样。

虽然我们常常能够辨认出自己的独特性,也能认识其价值,但出乎意料的是,人们往往不能够承认他人的独特性。当人们在艺术馆参观时,试着要猜测某画家的画所要表达的意境,但却往往猜错,因为有时候画家本身并没有意识到为什么他创作了那幅图画。最有价值的艺术作品,常常是那些能够吸引很多不同的人产生不同观点的作品。自然主义者可能喜欢一幅画,因为他们觉得这幅画表达了自己的美;但另有一些人也喜欢同一幅画,喜欢的理由是此画指出了人对人的残暴。

创新的过程是由个体的独特性而产生新奇的关系或成品的行动。人要变得更有创新性,必须辨认出自己的独特性,而且基于本身独特的目标、需要和经验,来选择最有价值的构想。

保罗·盖帝的“创富直觉”

有人这样评价石油大亨保罗·盖帝:“他拥有无比的个人魅力,有惊人的远见,更有支持自身的强大心灵力量。”

盖帝拥有强大的直觉力,而这超乎寻常的能力,令他的性格与决策时常“超越常规”,变得无迹可寻。他被视为一个反叛既成制度的人物。

盖帝的致富,就是因为他有胆量去忽略“大众意见”,笃信自己的直觉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据说中东有丰富的石油,盖帝决定到中东的“中立区”去发展。要打入这个所有石油大公司都垂涎三尺的新市场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他花了很多钱,才签到合约。在许多人眼里,盖帝签这么一个合约实在是愚蠢的行为。许多人甚至预言他会丢掉所有的钱!

在经营的头4年里,似乎这些人说得不错,因为盖帝一滴石油也没打上来。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952年,但盖帝一点也没有泄气。

他的直觉告诉他这里有石油,这里的石油在等着他打上来。这些石油迟早会被发现的。他的坚持终于得到回报。1953年,他钻出了石油。后来,盖帝继续对中立区进行纵深钻探,发现这地区确实有非常丰富的石油。盖帝不墨守成规,不肯听信他必定失败的预言,这使他能一而再地找到石油。

盖帝于1976年逝世,享年83岁。他的一生,说明了“自我创富学”的很多原则。他下面这句箴言,更可成为读者的座右铭:“无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世上确实存在‘百万富翁意识’这回事。”

对经验共鸣的理解

人的直觉并非是无理性或不切实际的。相反,它是潜意识心理思考的结果,如果你觉得下午会下雨,可能并非你意识到天有云或温度高,而因为以前有同样的气象情形,结果下雨了。这些都是直觉的表现。

关于直觉,爱因斯坦曾有一精辟见解,即认为直觉依据于“对经验的共鸣的理解”。直觉是对问题的内在规律的深刻理解,这种理解来自于经验的积累,它是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理性与感性突然产生共鸣时,而表现为豁然贯通的一种顿悟式的理解。

也许有创新精神的人最基本的条件是他们的内在判断与选择,他们以心灵而非耳朵来聆听,这并不是说有创新精神的人不愿意或不注意去聆听别人,或合理地运用意识来思考。更妥当的说法是,他们除了要满足意识上的结论之外,还要去“感觉”它的正确性。

柏拉图说:“解决问题无非靠记忆而已,如果我们不是早就知道了答案,有问题时怎么能找到方法来解答呢?”或许我们在感觉上已经在潜意识里选择了我们早就知道的答案。且不论柏拉图的立论是否正确,它指明了一项事实:感觉是以我们过去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如果我们在某一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有所不足,那么在这一方面只凭直觉,其价值也就有所限制。因此,某一行的真正专家,其直觉的正确性,当然比非专家要来得高了。有创意的人在真正相信他的直觉之前,必须要学习本行的一切事物。当你捕捉住那一种“我有一种直觉”的兴奋感之后,继续相信你的感觉。如果你所想的是你懂得很多的一个领域,那么你的想法正确的可能性就很大,这种相信直觉的方法也就是创新的方法。

知识的质与量是主要因素

任何一种思考能力都是可以培养的,直觉式的思考能力也是如此。既然这种直觉是可以培养的,那么要具备什么必要条件呢?说穿了并不难,只要将经历多年的知识累积,质量兼顾地加以孕育,自然可以做到。此外,还有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必须将得到的经验熟练运用。

在日常生活中,常会因外界的刺激或影响而对某事产生预感,当预感滋生的一刹那间,若能抓住正确的方向,必能感觉并预见即将触发的事情或行动。

有许多事实显示,知识量越多的方面,所滋生的预感就越能见效。换句话说,就是预感的命中率越高。不过,这还要看个人平日是否随时将微乎其微的心灵感触或撞击,经过整理后视为知识妥善保存起来。

通常,在运用预感时,凡经过自己亲身体验的知识,要比由书本获得的知识来得实用而正确。

人生旅途的坎坷,犹如商场上的不景气,再不安定的时代里都会有流芳百世的人出现;再不景气的时候,在商场上还是存在营业额激增、产品被抢购的公司。这是什么缘故呢?这完全是由于他们善于吸收知识并灵活运用的结果。

把握印象有助于产生直觉

在日常生活中,用什么方法才能将瞬间印象把握住呢?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的是:存在我们记忆中的印象和知识要比语言文字的资料多得多。

根据一位学者的统计,在人的记忆中,语言知识量与印象知识量的比例是1∶10000,这个统计说明了以印象捕捉记忆,比用语言文字来保存记忆要有效得多。

从下面的例子中,读者应当更容易了解。

例如,我们试着在脑海里制造一朵“花”的形象,那么,很快我们会联想出许多种花。如“百合花”、“玫瑰花”、“兰花”之类;或是“白花”、“红花”、“黄花”;“大的花”、“小的花”等具体形象。对于这种印象的组合,可以随心所欲去联想,并无一定限制。一个人最高的享受,莫过于思想能够自由驰骋。

对一件每日相处的东西,能够背着它而细数出它的种种特征,恐怕1000人之中找不出几个人吧!对许多人来说,如果不经特别提示的话,常是漫不经心,视若无睹的。因此,平常就要养成对周围的事物观察入微的习惯,随时把它们纳入印象中,当你需要它们时,它们便可如泉涌般地出现。

以这种方法,积累许多事物的印象,新印象和旧印象结合起来,便可以更进一步地运用于预知将来,并提供给你判断事物的依据。这样,人类预感的显现将会更具效用。

如果能捕捉到一切事物的主要因素的话,则预感会随时产生。相反,若用语言或文字捕捉,不仅不能记住全部(或大部分),而且浪费时间。在残缺不全的资料中,要产生正确的预感及判断,那是不可能的。

由实际经验中产生直觉

现在,就让我们来详细解说,培育直觉所要注意的几个要点。

首先要注意的是要有实际经验,这一点是绝对不可或缺的。

直觉是由潜意识和经验连接而成,也就是利用过去所经历过的印象,因某种刺激而通过身体,再一次表现出来的。

由于这个连接,凡由外部来的刺激,如被斥责、被赞美,或悲痛、安慰等,其所表现出来的就是愤怒、高兴、悲伤、感激等种种反应。这种直觉,并非仅凭读几本书或听取别人的意见就可以产生的。

除非是用自己的钱经营过生意的人,否则就不知当把钱拿出去做生意时,会像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主角那样,有切肤之痛,也不会了解赚钱时那种兴奋和充实的感觉。

因此,想得到情报,想运用灵感,就连手尖、足尖,甚至头发都会充塞着紧张去行动。

没有实际经验而活动的灵感就像赌博一样,是一种不科学的判断,只能说是在碰运气罢了,有侥幸猜对的时候,但多半时候他是猜错了。这些足以影响人们一生的际遇。

读书和听别人的经历,虽然同样的知识也被记存在大脑中,不过这些知识必须等消化吸收“融会贯通”后,才能发挥它的功用,才能将反应信号传给身体,而实际经验则不,它只要将印象稍加整理,即可以发挥效用。

这个道理就像一个从未吃过酸梅的人,你再怎么向他解说酸梅的滋味,他仍旧像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无法体会。当然,遇到这种情形时,你可以拿其他的滋味类似的食品(如柠檬或蜜杨桃)让他尝尝或许可以揣摩一二,但还是没有实际的经验来得具体。因此,最好的办法还是拿颗酸梅给他吃吧!

锻炼直觉必不可少的一课

每一个人对“成功”所下的定义均不一样,而其精神却是一样的。例如,经商者认为成功就是商品很畅销;玩股票的人认为能赚钱就是成功。篮球运动员认为篮球赛赢了球,夺得冠军就是成功。所谓畅销、赚钱及胜利,对当事者而言,无疑就是成功。成功是令人兴奋的。在尝到成功的滋味及达到目的的一瞬间,兴奋会使你的内心和身体连接在一块儿,呈现一种身心欢畅的状态。

当然,有成功就有失败,如果将成功比喻为人生的顺境,那么失败便是人生的逆境了。一个在事业上有成就的人,他一定不会将失败视为绊脚石,反而认为是考验自己的试金石。一个人如果经不起失败的考验,等于是将自己的前途放入绝望的困境里。能在挫折中汲取失败的教训,在胜利当中找出成功的要诀,对于这种人失败之神是无可奈何的。

找出成功的要诀最佳的途径是实地去观察与体验。

以推销员来说,在推销产品时,必须以顾客的兴趣为主题,一面做商品的说明,一面把话题放在顾客身上,如此,顾客才会注意你所说的,才会认为你是个可信赖的人,而毫不犹豫地买下你所推销的东西。相反,如果你的态度冷漠,说话漫无主题,顾客必无兴趣而推说有事就离去了。

另外,推销员还要懂得观察商店的经营状况,然后进入生意鼎盛的商店销售商品。而且尽量以对方的兴趣为话题,要绝对把握住游说的要领,如此,方可顺利达到目的。

世界上绝没有不劳而获的成果,也不会有一开始就很顺利的事,在事情的进行期间遇到挫折是难免的。对付失败最好的办法就是面对它,重新再来,总会有一线生机出现的,当你悟到生机时,以后迎接你的就是一条顺利的坦途。

但是,我们谁也不敢肯定成功何时到来。我们在心中谨守这样的信念,持续不断地去做,使得成果一次比一次好。就像棒球投手,在经过千万次的练习后,会一次比一次有更多投好球的信心,这是同样的道理。

所以,持续不断地去做,直到成功为止。在直觉的培育中,这也是相当重要的一课。

养成用印象来思考的习惯

若想你的直觉力更为敏锐,最好养成用印象来思考的习惯。例如,当你去推销商品,向顾客介绍商品时,顾客如果随口说道:“嗯!好像还不错。”你不可认为这就代表顾客要买,你还必须察看他的态度、眼神等,如果他的态度果真神采飞扬,爱不释手,那才可以断定他会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