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人类的生态困境
8429700000008

第8章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穷国和富国之间、南北之间的差异和由此而引起的贫困问题,是当代又一个重大的全球问题。据世界银行统计,90年代全世界127个国家(地区)中,低收入国家人口为31.27亿,占全球人口的58.4%;人均年收入在275美元以下的人口为6.3亿,占全球人口的18%。造成这种贫富差异,除了政治和历史的原因外,资源问题是最大的问题,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大批受殖民统治的亚、非、拉国家通过不屈不挠的民族解放斗争纷纷走上了独立的道路。这些国家在国际上处于受孤立的地位,经济上在很大程度上仍受工业化国家的控制。这些国家大体可以分为3类:1.开始实行工业化的国家,如阿尔及利亚、委内瑞拉、马来西亚、菲律宾、巴基斯坦、巴西、墨西哥等;2.经济增长潜力基本上依靠自然资源的国家,如产石油的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产铜的扎伊尔、赞比亚、智利、秘鲁,产锡的泰国、玻利维亚、印度尼西亚,产铝的牙买加、几内亚,产可可的加纳等;3.缺乏自然资源且非常贫困的国家。战后这些国家在经济上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很大程度上仍无法完全摆脱发达国家的控制,经济上遭受严重剥削。表现在发展中国家大多粮食不能自给,采矿业、采油业受发达国家的控制。

石油方面,企业收归国有后,有些发展中国家依旧由外国企业经营,石油工业的下游产业,如炼油、运输、销售等环节仍在很大程度上受西方石油公司控制。

其他在外贸、技术和资金领域,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也给予了较多的限制,迫使他们无法脱离其影响而真正走上经济自立的轨道。

发达国家在对发展中国家进行资源控制的同时,也造成了他们对发展中国家的很大依赖。一是对能源的依赖。发展中国家的产油国控制了世界50%的进口量和70%—80%的出口量,发达国家所需石油的75%依靠发展中国家。如美国40%的石油靠进口,日本、德国、法国的石油90%依赖进口,这种趋势今后还将继续。二是对原料的依赖。除石油外,发展中国家为发达国家提供了农业和矿产原料的60%。美国13种基本工业原料中,进口量占国内消费量1/2以上的就有9种,其中大部分来自非洲。西欧、日本的矿产原料90%以上需要从发展中国家进口才能解决。三是对发展中国家市场的依赖。这一点在资本主义国家周期性经济危机时期更是如此。四是对投资场所的依赖。发展中国家历来是发达国家剩余资本的最佳投资场所。五是对石油资金回流的依赖。为进口所需石油,发达国家不得不花费巨额“石油美元”,仅中东地区每年就拥有上千亿美元。如此大量的“石油美元”如能够回流发达国家,当然是这些国家迫切期望的。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于中东石油生产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导致中东石油禁运,形成了全世界第一次波及范围空前的石油危机。以此为转折,少数工业国家垄断世界资源、控制世界经济的历史被冲破了一个缺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依赖资源廉价供应而获得的持续增长时期开始终结,逐步进入了长期的持续的“滞胀”时期。

从人均消费水平来看,发达国家和贫困国家之间人均消费的资源量也极为悬殊。据统计,低收入国家人均能源消费量为339千克油当量,中等收入国家为1375千克油当量,而高收入国家为5158千克油当量。高收入国家是低收入国家的15.2倍。从人均用水量看,低收入国家中居中等水平的几内亚为115立方米/年,高收入国家中居中等水平的法国为668立方米/年,后者为前者的5.8倍。

因此,在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重大因素——环境和自然资源方面,发达国家也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