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人类的生态困境
8429700000030

第30章 博帕尔气体中毒事件

1984年12月2日午夜到12月3日凌晨,印度博帕尔市,大地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人们还沉浸在美好的梦乡里。没有任何警告,没有任何征兆,一片“雾气”在博帕尔市上空蔓延,很快,方圆40平方千米以内50万人的居住区已全部被“雾气”形成的云雾笼罩了。人们睡梦中惊醒并开始咳嗽,呼吸困难,眼睛被灼伤。许多人在奔跑逃命时倒地身亡,还有一些人死在医院里,众多的受害者挤满了医院,医生却对有毒物质的性质一无所知。

多年后,有人这样写道:“每当回想起博帕尔时,我就禁不住要记起这样的画面:每分钟都有中毒者死去,他们的尸体被一个压一个地堆砌在一起,然后放到卡车上,运往火葬场和墓地;他们的坟墓成排堆列;尸体在落日的余晖中被火化;鸡、犬、牛、羊也无一幸免,尸体横七竖八地倒在没有人烟的街道上;街上的房门都没上锁,却不知主人何时才能回来;存活下的人已惊吓得目瞪口呆,甚至无法表达心中的苦痛;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恐惧的气氛和死尸的恶臭。这是我对灾难头几天的印象,至今仍不能磨灭。”

混乱,从一开始就是灾难的一部分。那时,SwaralPuri任博帕尔警察局局长,他回忆说:“1947年印度分治惨案发生的时候,我并不在场。但是,我听说了那个故事:人们只是惊惶地四处逃命。我在博帕尔看到的这一幕着实可以和那时候的那种惊慌混乱相比了。”

“空气中弥漫着剧毒气体。虽然实际上人们都是朝相反的方向跑的。但是我还是跑向杀虫剂厂。大概是晚上12点我到了工厂,我问那里的工作人员泄漏的是什么气体,用什么方法可以解毒。但是他们没有回答我的任何问题。直到凌晨3点的时候,才有人从工厂来到警察局告诉我那种泄漏的气体是异氰酸钾。我从日常记录簿上撕下来一张纸,把这几个字写在上面。我现在还保存着这张纸,留作纪念。”

到灾难发生的第三天,统计数据显示,中毒死亡人数已达8000人,受伤人数达50万人。事件还造成122例的流产和死产,77名新生儿出生不久后即死去,9名婴儿畸形。19年后,死亡人数已升至2万人。此次灾难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严重的中毒事件。

到底是什么气体能够含有如此剧毒,导致如此惨重的后果?一连串的证据表明,这个事件跟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印度公司设在博帕尔市的一个杀虫剂工厂有关。

危险是在灾难发生的前一天的下午产生的。在例行日常保养的过程中,由于该厂维修工人的失误导致了水突然流入到装有异氰酸钾气体的储藏罐内,生成了一种极其危险的不稳定的混合物。其实,储藏罐内的异氰酸钾气体储量本身就值得怀疑。“异氰酸钾是一种化学过渡态物质,每个人都知道储藏它意味着要面临很大的危险。所以没有人敢管理大量的异氰酸钾气体,也没有人敢长时间的储藏它。”事发当晚负责交接班工作的ShakeelQuereshi说:“公司在管理这种放射性气体的时候太过于自负了,它从来没有真正的担心这种气体有可能引发的一系列的问题。”而据调查,事实是,当时公司在杀虫剂销售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于是尽力削减安全措施方面的开支。在常规检查的过程中出现险情时,杀虫剂厂的重要安全系统或者发生了故障或者被关闭了。

而且,在事发之后,该工厂仍没有向市民提供逃生信息,他们对市民的生命有着惊人的漠视。尽管向警察报告情况花了3个小时的时间,工厂的管理者仍有足够的时间把所有的工人转移到安全地带。“没有一个从工厂逃出来的人死亡,原因之一就是他们都被告知要朝相反的方向跑,逃离城市,并且用蘸水的湿布保持眼睛的湿润。”ShakeelQuereshi说。但是当灾难迫近的时候,公司却没有对当地居民做出任何警告;当致使气体(包括异氰酸钾、氰化氢和其他毒气)从储藏罐中泄漏出来的时候,他们没有给予博帕尔市民最基本的建议——不要惊慌,要待在家里并保持眼睛湿润。雪上加霜的是公司迅速决定把灾难的严重性和影响故意说得轻微些,想以此来挽回形象。灾难过后的几天,联合碳化公司的健康、安全和环境事务的负责人捷克森布朗宁仍旧把这种气体描述为“仅仅是一种强催泪瓦斯”。甚至在灾难已造成的后果——几千人死亡,更多人将一生被病魔缠绕——被公布后,公司还是继续着相同的做法。据悉,当时这个工厂泄漏了40吨的剧毒气体。

事发后的救助也不能说是成功的,当时唯一一所参加救治的省级医院是海密达医院。该医院的Satpathy医生对20000具受难者的尸体进行了尸体解剖,结果表明“从气体中毒者的尸体中我们可以找到至少27种有害的化学物质,而这些化学物质只可能来源于他们所吸入的有毒气体。然而,公司却没有提供任何信息说明该气体含有这些化学成分。”这位医生说,“即使在今天也没有人知道正确治疗异氰酸钾气体中毒的方法,……由于公司处理这种气体已经有数十年的时间了,联合碳化公司有责任向公众和医疗组织建议治疗异氰酸钾气体中毒的一系列措施。但是我们没有收到任何由该公司提供的关于治疗措施的信息。”公司的调查信息,包括1963年和1970年在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进行的调查信息,都被视为“商业秘密”而一直没有公开。

幸存者也并不就是幸运者,大多数的幸存者都注定要面临早逝的悲惨命运,他们的肺部损坏无法修复,失去了工作能力,只有最微薄的救济金。而这些遗留下来的有毒的化学物质仍将影响着他们后代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