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编辑小语
8428800000050

第50章 腿脚灵,好爬岭

入秋以后,清晨已经可以见到一层薄薄的露珠了。宋囡宝几乎是跟太阳一同起床的。她推窗向外面感觉感觉气温,便决定在灯笼裤里面再加一条睡裤。就是说,干脆,睡裤不脱了,直接在外面套上灯笼裤,出发。

早饭前的这一段时间,宋囡宝是到小区后面河边的那一块空地上教那帮大妈们跳扇子舞。这是一件十分轻松的活,是宋囡宝自己要来的。说来也真有些叫人敬佩,宋囡宝要文化没什么文化;要艺术细胞更没怎么有了,但就是擅长跳舞。也许是喜欢的缘故,多少年来,她一直只有这么一个爱好,由爱好而成专长,似乎也顺理成章嘛。应该说,像她这样一个退休女工,12岁做童工,之后也仅与机器相伴做女工,离舞蹈教师的差距不止十万八千里。而她,偏偏是社区及街道很有名气的舞蹈老师呢,人称宋老师。宋老师还有一个名气,就是腿脚好。这腿脚好可能出自两个方面:其一当然是与舞姿健美相关;其二是说她的腿脚利索,以及身板硬朗的意思——她一上场,跳它几个小时而屁股不挨凳子,那是小事一桩。当然这两者还有互为因果的关系。

太阳接近树梢,上学的孩子们都快走完了。宋老师的扇子舞也教得有些模样了。宋老师便叫大家围上来。她正儿八经地训了几句,早晨的课就算结束了。

宋囡宝脚步轻快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上午9点,附近的一个超市要开张,她的另一班人马要到门口去舞腰鼓,她是带班的。但现在不急,时间还宽裕呢。上楼梯的时候,她甚至还蹦跳了几级。

这一天,宋囡宝是这样安排的:上午舞完腰鼓,到母亲那里去看望一下;看母亲倒并不一定是非去不可的,主要是母亲住处的楼上还有一个马老,那是她结对的一个孤寡老头。下午嘛,到社区,国庆前的一台演出几乎每个节目都要加工,她是策划兼导演兼服装造型兼统筹兼演员兼……

9点半光景,开业仪式结束。舞好腰鼓的这帮大妈们都想要进新开张的便民超市看看便宜的东西,就拉她们的带班老师一起去。宋囡宝自己也高兴,便随着大家一起进去了。出来时,她买了两斤河鲫鱼、一把葱。新开张的超市的确会做生意,为吸引消费者,水产品也打折。同样大小的鲫鱼菜场是4元8角一斤,这里才卖4元。这些市面,宋囡宝是十分熟悉的。

于是,腰系红绸,肩斜腰鼓;一手鲫鱼,一手葱;宋囡宝脚步有些加紧地朝家的另一个方向走去——逛超市费去了她预算外的一些时间,她想要把它补回来。

宋囡宝的母亲住在二楼,马老住在六楼。走近那栋楼房时,宋囡宝想,先到二楼,放下一半的鱼和葱,再到六楼。但是上楼梯时,她改变了主意,还是先到六楼吧,先看马老。

73岁、孑然一身的马老,看上去气色很不错。去年老保工人做体检,是宋囡宝全程陪同的,医生护士们都以为她是马老的女儿,而且是一个特别孝顺的好女儿。但身体硬朗,平时还能喝点酒的马老有一个特别无奈的缺憾——腿脚不便。孤身,又腿脚不便,真有点雪上加霜的意味。住在六楼的他,这几年要不是宋囡宝好心肠,对他的生活事无巨细地悉心照料,真不知道他的日常生活会是怎样一副样子。说起这事,开始也是偶然:几年前的某天,她在母亲家时听母亲说起楼上有一位独居老人,生活如何如何艰难。当时她就噔噔噔地跑上楼去探视……

现在,马老半靠在床栏上,上身已经披上了外套,下身还在被子里。他在闭眼打盹。窗外的一缕阳光正好照在老人的身上。看到宋囡宝的到来,老人立即来了精神。

“呵,呵,你又来了。”

宋囡宝说:“我买了河鲫鱼,先杀了。”

她一边钻入厨房一边问:“今天怎样,没啥事体吧?”

老人说:“没啥事体……花生米,再给我带一点来……”

“啊,这么快又没了?”宋囡宝挽着袖子从厨房出来,盯着饭桌上的一个酒瓶,“你看,你看,酒越喝越多了!真是不听话,我跟你说过多少遍了,喝酒跟你的腿脚活动有关系,损害很大呢。你就是不听。”

老人没话说,只是嘿嘿地笑。

宋囡宝一边唠叨着一边走回厨房。不多时,厨房里传出了鲫鱼下锅的哧嚓声。趁着鱼和葱在锅里,宋囡宝先是抓了几件内衣裤到水池里洗了,又抄起扫帚开始打扫房间。扫到老人的床前时,她停顿了一下,上下打量了一番床上靠着的老人,随后说:“这样吧,我扶着你,下来活动活动腿脚。天气这么好,不要老是待在床上了。”说完,就动起手来。老人听话地由她搀扶着,开始一步一步地挪动起来。

慢慢地,屋子里的鱼和葱的香也浓烈起来了。

离开马老家时,看在一盘鲫鱼葱的份上,宋囡宝给老人斟了一小杯酒,这在她给他定的限量之内。太阳正当头,想起下午的排练肯定会有些紧张,宋囡宝不由得加快了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