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父母应掌握教子智慧
8422700000004

第4章 做快乐轻松的好父母(3)

父母如果真的遇到情绪非常低落、心情十分郁闷的时候,可以尽量延长在外停留的时间,让自己的情绪平和下来,回到家中,可以很明确地告诉孩子,妈妈心情很不好,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来思考一些问题,你尽量不要打搅我。这样,孩子心里有一个妈妈心情不好的准备,知道父母情绪不好并不是因为自己,而可以安心做自己的事情,也会体谅父母的感受。

如果父母一时失控,在家里发了脾气,一定要找机会向家人表示自己的歉意,承认自己不应该将不良情绪带回家,以消除对孩子的不良心理影响和对父母行为的怨气。只要父母态度诚恳,是可以得到孩子的谅解的。

细节指导:

父母应该把工作和生活分开,工作的事情最好在单位解决,回到家里就应是父亲、母亲的角色,这样可以给孩子一种亲切、稳定的态度。

父母到家时还没有消除不良情绪时,可以在门口做深呼吸,让自己微笑一下,告诉自己外面的事情不能带回家里,进到门里就应该忘掉不愉快的事情。

8.和孩子成为好朋友

家教故事:

张勇有一个八岁的儿子,闲瑕时和工友们讲起自己的儿子:“我那个儿子呀!和我在一起没大没小,没规没矩,我真是拿他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呀!”说这话的时候,他看似无奈,满面笑容,其实心中正得意呢。

张勇和儿子的关系就象是兄弟。两人经常在一起玩警察抓强盗的游戏,儿子总是兴致高昂地自封为警督,对他说道:“现在我是老大,你是小的,你必须听我的!”

儿子接着开始下类似“把强盗抓起来”、“把罪犯押下去”的命令,而且要求做父亲的必须回答“Yes,sir”,像香港警察那样,还得举手敬礼,做得有板有眼,否则就要重来一次。

张勇也像个孩子一般和儿子玩得很开心。玩得委屈的时候,张勇开始向“老大”抱怨诉苦。儿子见父亲不愿意再玩下去了,便从中“调解”:“那你再让我做一次‘老大’,接下来你就当‘老大’,这样总好了吧?”看着儿子委曲求全的迁就神情,张勇在心中乐开了花。游戏继续进行,不一会儿,张勇便成了“老大”。

智慧点拨:

当女儿到了十来岁时,个头和母亲差不多高了,母女一起手挽手的上街,听到有人说:“瞧那姐妹俩长得可真像!”母亲一定会非常得意。父亲也是如此,如果能和儿子成为朋友,称兄道弟,成为铁杆“哥们”,也一定是最值得欢欣鼓舞的事。

有些家庭认为父母就应该让孩子敬畏,父母和子女间不能没大没小。其实不然!如果孩子见到父母,如同老鼠见了猫,畏畏缩缩,噤若寒蝉,既不敢自由活泼地玩闹、蹦跳,也不敢撒娇呢喃、欢歌笑语,亲子间的关系自然会生分很多,孩子少了朝气,父母也没有了乐趣。

和孩子成为朋友,其中的乐趣是那些严格遵循“三纲五常”的父母所无法享受到的。让母女成“姐妹”,父子成“兄弟”,不会导致辈分的紊乱,反而能让孩子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体贴和关爱。于孩子是最轻松的爱,于父母是恬淡洒脱的享受。

做了父母,也应尽量保持一点童心,惟有如此,父母才能“和孩子打成一片”,成为孩子心目中最骄傲的“大哥”和“大姐”。

和孩子成为好朋友,父母就要学会放下架子,以朋友的姿态对待子女。父母不要按自己理想的模式来塑造自己的孩子。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庸,他的生命应该属于他自己。孩子的现在和未来,都应该由孩子自己去设计、去选择。如果父母想把自己的个人意志强加于孩子身上,或者希望孩子来完成自己未竟的梦想,不仅是愚蠢,而且是极其可恶的!

细节指导:

当孩子遭受挫折和失败时,父母要像朋友那样耐心倾听,忠实陪伴,而不是怒发冲冠,准备“家法伺候”;

当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父母应要像朋友一样给予支持和鼓励,而不是拿出以长者自尊,再三地盘问审查;

当孩子有了青春期的烦恼,父母要像朋友一样给予理解和帮助,而不是妄加论断、肆意点评。

9.和孩子一起玩游戏

家教故事:

张兰是一位年轻的职场妈妈,有一个6岁的儿子。由于工作需要,张兰不得不离开儿子,去外地出差了一段时间。好不容易等到出差结束,回到家后,张兰问儿子:“想不想妈妈呀?”

儿子毫不犹豫地说:“不想!”

张兰很诧异,问:“为什么呀?”

“因为有爸爸和我一起玩!”

张兰有些失望,便仔细观察丈夫到底是怎么征服儿子的。不久她就发现丈夫竟然像个小男孩一样,和儿子一起装猪、扮狗,一会儿钻到床底下去,一会儿躲在门角落里装警察。

遇到爸爸不在家时,儿子就满脸委屈地对妈妈说:“我要爸爸,我想爸爸!”

“那妈妈和你一起玩吧!”于是,张兰也和儿子一起玩了起来。有时儿子出了错误,他就主动用英语说:“SORRY”;有时遇到张兰错了,儿子就会认真地说:“你做错了,得说声‘对不起’才能救命!”

智慧点拨:

和孩子一起游戏能让父母享受亲子间的快乐,因为对孩子来说,“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是父母对他最高的褒奖;对父母来说,“和孩子一起游戏”是自己最放松、最愉悦的时刻。在游戏的时候,父母与孩子的心是最能接近的。

更重要的是,和孩子一起游戏的方式比说教、打骂更有效,而且还能开发孩子的潜能。孩子在与父母的游戏中,逐渐懂得了游戏的规则,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做人做事。游戏在很大程度上都在为孩子的成长作铺垫。

在游戏的时候,正是孩子在学习和成长中。因此,当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游戏时,无论是盯着地上的小昆虫,还是在专心地玩泥巴,父母都应该感到高兴,切不可认为那些只是毫无意义的玩意。孩子为什么会着迷于那些小昆虫,或者对玩泥巴乐此不疲,倒并不是他对小昆虫和泥巴有什么渴求,而是他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他通过眼睛、双手,不断地接触、体验这个未知的世界并获得知识。

游戏是孩子学习社会道德规范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孩子顺利走向社会化的有效途径。理解社会道德规范是从“游戏规则”开始的,孩子在和父母一起玩游戏时,会事先商定几条“游戏规则”:什么是有效的,怎样才算赢,违反规则会受到哪种惩罚,等等。这些规则是由父母和孩子共同商讨决定的,对于所有人都是公平的,也因此才会被大家承认。

年幼的孩子往往是“自我中心主义者”,他们不了解他人的需要,只考虑自己的需要。但是,在与父母的游戏中,能让他们懂得:要让游戏进行下去,就要遵守规则,既要满足自己的需要,也要考虑他人的需要。“游戏”使他们逐步学会从他人的立场来考虑问题,而这种“移情能力”正是良好道德的基础。

而且,通过和孩子一起做游戏,能激发出孩子潜藏在身体里的天赋。聪明的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兴趣、特长和潜能,亲自为孩子设计各种各样的游戏,如绘画游戏、表演游戏、智力游戏、音乐游戏、语言游戏、创造性游戏、体育游戏等等。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斯特娜夫人谈到对女儿的教育时说:“我对女儿的教育都是采取游戏的方式进行的。那些能发展孩子爱好和特长的游戏十分必要,也容易开展。”例如,斯特娜夫人常常和女儿做蒙眼睛猜谜语的游戏。具体的做法非常简单——她把女儿的眼睛用布蒙上,让女儿在屋子里四处摸索,手指碰触到什么就让她猜什么。这个游戏在孩子小的时候能锻炼她的触觉和记忆力。

德国戏剧家和诗人席勒曾经说过:“孩子的游戏中常寓有深刻的思想。”父母不要抱怨孩子玩游戏耽误了学习的时间,其实只要父母善于引导,游戏就能增加孩子的知识,引发想象力,激发创造力;从游戏的规则中可以学会如何与人合作及自我约束;游戏提供给孩子运动的机会,促进他们身体的健康。于孩子而言,游戏是一项富有意义的活动,是孩子了解世界、适应环境的重要方式。

细节指导:

父母发现孩子有哪方面的兴趣,就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哪方面的游戏。例如,如果孩子喜欢飞机模型,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扎个风筝,或做纸飞机等等,在游戏的过程中让孩子想象为什么这些东西都能飞起来,启发他,让他明白飞机上天的原理。

如果孩子在游戏中有什么问题向父母请教,父母要把这当成一个绝好的教育机会,告诉孩子一些知识,并且渗透做人做事的道理。

10.把孩子打扮得很漂亮

家教故事:

小时候,王芳的衣服都是奶奶为她缝制的,老人认为红色是女孩子的专利,所以每次的新衣服几乎都是红色的:桃红、暗红、粉红、大红等。

后来有一天,妈妈带王芳去买衣服,奶奶在后面叮嘱说:“一定要买红的!”

妈妈笑着说:“其实只要搭配好了,每个颜色都很好看,这次你可以挑选你喜欢的颜色!”

在商场,王芳看中了一件米黄色的外套,看上去很干净很素雅,非常喜欢。妈妈便同意她买下来,并且又陪她挑选了一件与之配套的裤子。

长大后,王芳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服装设计师,设计了很多款式的衣服,引领着流行色。她常常想起妈妈说的那句话:“其实只要搭配好了,每个颜色都很好看,这次你可以挑选你喜欢的颜色。”

智慧点拨:

“人配衣裳,马配鞍”。美的打扮会给人添色增姿,对孩子也是如此。把孩子打扮得漂亮、得体、优雅,看着她一脸骄傲的微笑,做父母的也一定会乐在心里!

精心打扮孩子还可以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细致入微的爱,让他或她因为自己的帅气和美丽而富有信心。尤其是女孩子,非常喜欢那些好看的衣服和精致的小玩意,盼望着用这些来装扮自己。

打扮孩子绝对是一种最富有创意和趣味的游戏。例如,父母可以给女儿扎两个羊角辫,俏皮和可爱;也可以帮助为儿子打理他的小分头,帅气迷人。

父母在为孩子打扮的时候得费点儿心思,孩子的打扮反映出父母的品位。如果一个孩子的衣领皱皱巴巴,那么可以断定这个孩子的妈妈是个粗心的女人;如果一个女孩穿着一身白色的天鹅绒裙子,脚上却套着一双脏兮兮的运动鞋,那么可以肯定的是,她的妈妈缺乏基本的衣着常识,她自己穿衣也必定不伦不类,很不讲究。

在打扮孩子的同时,父母有义务有必要让孩子明白,美的根本在于干净、随意和简洁,而不是把那些饰物都缀在头顶上和衣服上。父母应该让孩子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美,什么是协调。父母可以教孩子如何合理地搭配颜色,又如何利用装扮来扬长避短。

父母对孩子关于美的忠告非常重要,否则,一对粗俗的夫妻会将成长中的孩子引导成又一个丧失品位、没有审美感的人。这种在幼年时期不知不觉养成的坏习惯,等到成人后恐怕很难被纠正过来。

孩子的衣服质地很重要,不要选择那些容易使皮肤过敏的布料。夏天最好穿棉质的衣服。如果是女孩,裙子的长度最好低于膝盖下5公分,如果太短会显得粗俗,如果太长又显得拖沓,而且会造成行动不方便。在秋冬季节,毛衣的质地也很重要,质量低劣的衣服容易起静电,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在洗涤毛衣时最好用防静电的丝毛柔顺剂泡一泡。

至于颜色的搭配,父母要让孩子知道每一种颜色都有美丽之处,最主要的就是搭配得当。花花绿绿的搭配会流于俗气,清爽明快活泼的颜色就很好。此外,打扮还要注意场合,如果是参加婚礼、宴会或者是葬礼等庄重场合,最好单独挑选合适的样式和颜色。

细节指导:

打扮孩子要符合年龄特点,突显出孩子的天真、活泼、纯朴。不要给孩子成人化打扮,如烫发、戴耳环、涂脂抹粉等,都会显得娇揉造作,而失去了朴素的自然美。

打扮孩子要做到卫生和整洁。整洁与卫生本身就能给人以美感。一个蓬头垢面的孩子,即使服装质地与式样非常华丽,也只会令人生厌。

打扮孩子要合体、舒适,便于孩子活动。服装的色彩要鲜艳、明快、协调,既能使人感到美,也有利于培养孩子乐观积极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