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父母应掌握教子智慧
8422700000011

第11章 塑造孩子良好的人格(3)

而孩子不诚实的一面主要体现为说谎,说谎是诚实路上一块绊脚石。虽然说谎在人成长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孩子习惯性地对关系重大的事情也不说实话,那么就成问题了。父母的言行很容易影响到孩子,孩子最初的信任来自于父母。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充当了不诚实的角色,也很容易使孩子养成说谎的习惯。孩子会很自然地认为,可以照自己的意思去欺骗别人,甚至是自己的父母。

冰冰的妈妈为了让冰冰学会诚实,不说谎话,给冰冰讲了很多诚实的故事,也讲了许多说谎的害处,她努力让冰冰相信,一次小小的谎言会让人犯下一连串的错误。冰冰很相信妈妈,也从来不说谎话。

一天,妈妈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个朋友打来邀请妈妈去逛街,妈妈很婉转地拒绝说:“不好意思啊,我今天有些不舒服,实在去不了,改天再去吧。”这时只听冰冰屋里传来“啊”一声尖叫,妈妈慌忙挂了电话,跑到冰冰屋里,只见冰冰坐在地上,痛苦地捂着脸,妈妈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很着急地问冰冰,冰冰也不理妈妈,只是一个劲地哭着说:“妈妈撒谎,妈妈不诚实。”从此后,冰冰再也不相信妈妈讲的故事。

就这样,妈妈轻而易举地毁了自己在冰冰心中那份信任。

因此,父母应给孩子创造一个诚实的环境,要知道,孩子的模仿性最大。耳濡目染,他们都会效仿,父母应做一个好的榜样。同时,可以利用故事,把做人诚实的道理寓于故事之中,使孩子明白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假和欺骗,应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

如果发现孩子有不诚实的行为,父母应该理性对待,先了解孩子为什么不诚实,情节较轻的应加以说服,表示出自己对这种行为非常地痛恨、反感,然后进行教育。情节较重的应加以处罚,但切忌粗暴的体罚。比如孩子因玩电脑而没有做功课,却谎称做完了,父母发现后,首先要求孩子补完作业,然后剥夺孩子一周玩电脑的权利。既要让孩子感到痛苦和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又不使孩子的躯体和精神受到严重损害和摧残。

要提醒父母的是,即使在孩子撒谎以后,父母也要维护他的自尊,这对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改正非常重要。

一次,爸爸问小雨考试怎么样,他说还可以。爸爸要看他的试卷和排名表时,他却为难地说弄丢了。爸爸没有审问,没有搜查,只是拍拍他的肩说,爸爸信任他是个诚实、进取的孩子。

过了两天,小雨告诉爸爸老师要来家访,然后欲言又止。爸爸见状,鼓励他说出来。小雨低着头向爸爸道出了真相:原来他在英语考试中,由于作弊,被老师没收了试卷,英语成绩为零分。爸爸听后,没有训斥,而是平静地说:“你心里也为此难受。你是希望考好成绩,让父母高兴……”孩子对父亲的理解充满了感激,也下定决心努力学习。第二次考试,小雨成绩进步很大。

小雨的爸爸没有因孩子撒谎而采取严厉的管教,而是用朋友式的谈心很好地与之交流,他对孩子撒谎表示理解,对孩子的认错给予接受,正是如此小心维护孩子的自尊,才促使孩子改掉错误,不断进步。

每个孩子都可能犯错,但父母的爱会使他们不忍心去辜负父母的厚望和信任。如果“揭穿”孩子谎言的方式不当,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孩子也许从此就会破罐子破摔,认为一切都无所谓了,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因此,维护犯错孩子的自尊,对帮助他们纠错及以后的成长,这个作用不可小觑。

孩子是在不断犯错中长大的,父母要帮助孩子,更要保护好孩子稚嫩的心灵和他那小小的自尊。无论孩子做了什么,千万别以伤害孩子自尊的方式进行说教,那样不仅无济于事,还会起反作用。

细节指导:

当发现孩子说谎以后,父母对此不能忽视,要及时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让他明白撒谎是不诚实的,人们都不喜欢撒谎的孩子,但只要认识到自己错了并及时改正,就是好孩子。当然,点破孩子撒谎行为的方式要巧妙,要在仔细分析孩子撒谎的原因以后,以朋友式的交流方式使孩子认识到自己错了,这样有利于孩子自愿改错。

在家庭中制定一些规则并严格要求,比如犯了错要勇于承认,答应别人的事情要想方设法去做好,没有经过别人的同意不可随便拿人的东西等。父母在执行规则时要态度坚决,严格要求,切不可迁就、姑息,让孩子从小就懂得诚实是一种美德。

8.培养正直的品格

家教故事:

小武所在的班里最近老是丢东西,小到吃的,大到学习用具、钱。大家都怀疑是小亮所为,因为小亮的家境很困窘,便一致影射他。小武和小亮是好朋友,他很了解小亮,相信他不会做这种事,但是却没有办法说服同学们。看到小亮痛苦的样子,小武也很难过。其他同学看小武同情小亮,就劝小武别再理小亮,但小武始终没有说小亮一句坏话,于是同学们也开始对小武白眼相向。

小武把这个遭遇告诉了母亲,请求母亲的支持。母亲给她讲了一段往事:30多年前,母亲在乡下插队,一位跟母亲要好的女友在申请入团时,团支书跟她谈话,要求同母亲划清界限,因为那时母亲的家庭成分不好。不料,她的回答竟是:“那我不入团了。”于是她没有入成。但她依然毫不在乎地跟母亲亲近。母亲觉得自己连累了她,可她说:“我相信你是好人。”这件事让母亲越发感到朋友的难能可贵。

这个故事使小武坚定了自己的立场,增强了信心。后来,班里的盗窃案终于破获,行窃者根本不是他们学校里的人。

智慧点拨:

正直的品质主要表现在诚实、言行一致、富有同情心、待人真心真意、有正义感。正直的品质对孩子身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如今的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由于现实的很多遭遇,和所受的压力,往往只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或者技能上做更多地关注,而忽略了孩子的品行教育。甚至一些家长认为,面对今天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如果培养孩子正直品质就意味着让孩子有什么说什么,对人对事开诚布公,有意见当面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但结果势必使孩子得罪人、吃亏。

何亮很苦恼地回到家中,一言不发。妈妈问他怎么了,他说出事情的原委。原来,下午,他们一群男生在小区踢球,不小心打踢碎了一户人家的玻璃。人家找来,抓住离他最近的一个同学要找他家去,那个同学吓哭了,真正踢坏玻璃的那个同学知道闯了祸,就是不肯承认,别人也不好意思揭发。哭了的那个同学的父亲下来要打他,何亮忍不住,就说了是谁踢坏了玻璃。后来那个同学就说何亮是叛徒,再也不跟他说话了。

何亮很委屈地对妈妈说:“我只是实话实说,明明是他不诚实,为什么要说我是叛徒?”

妈妈脸一沉道:“谁让你多管闲事的,好像就你正直似的。别人都不说,你出这个风头干什么?不跟你说话是小事,回头报复你,怎么办?”

父母教育孩子都要求孩子诚实、正直。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又会考虑孩子的安全而抑制孩子的正直,尤其是在别人都不敢说真话时,孩子的正直行为是需要很大勇气的,而父母的抑制会使孩子丧失说真话的勇气,学得世故、圆滑。

当然,父母说法固然有一定道理,但是需要提醒父母的是:孩子在儿童期,特别是幼年阶段,其成长的主要养料就是真善美。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物质财富的聚敛未必会给孩子带来幸福,而高尚的品德、正直的品行,却能让孩子终身受益。

成年人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榜样。父母要以自身的优秀品质来影响孩子,既要身教,也不能忽视言教,两者密切结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使孩子成为一个正直的人。

细节指导:

教育孩子正直,家长应该首先做到忠诚正直。公开说出自己的意见和愿望,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并按照它去行动。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愿望时,要鼓励孩子直接说出来,不拐弯抹角;当孩子做了正直的事,要给予表扬,并进一步告诉孩子,对自己认为正确的事,不管别的小朋友怎么说,怎么看,要敢于坚持。让孩子评论发生在身边的真实事例,说出自己的看法;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关心他人,有同情怜悯之心。并提供参加爱心活动的机会,比如去敬老院体验照顾老人或对需要帮助的人施以援手等等,让孩子逐渐从关心体贴他人的实践过程中体味到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

9.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家教故事:

阳阳跟妈妈到一位阿姨家玩。他趁大人们没注意时,去伸手拿阿姨家的一个花瓶。由于没拿稳,花瓶掉到地上摔碎了。阳阳吓得大哭起来。阿姨急忙去安慰阳阳,并准备收拾碎片。

阳阳的妈妈示意阿姨不要管阳阳。妈妈等阳阳哭了一会后,用平静的语气说:“阳阳,你应该怎样道歉?阿姨等着呢。”

阳阳停止大哭,抽泣着对阿姨说:“阿姨,对不起,打坏了您家的东西。”

阿姨说:“不要紧,以后小心点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