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燕城杂记
8409600000060

第60章 杨庄的诗

杨庄是杨度的妹妹,杨钧的姐姐。兄妹三人,皆能诗文。杨钧有笔记《草堂之灵》,又有一部《白心草堂诗集》问世。杨庄逝于一九四○年春,享年六十三岁。她年青时的诗文,印有一册《湘潭杨叔姬诗文词录》,扉页上有画家齐白石的题署。

这册线装的诗文集,所收的都是杨庄三十岁以前的作品,生前早已编就,中间经历了不少波折,直到殁后方始出版,作者已不及亲见矣。作者的自写稿本,还有大文士王闿运的序文和批点,时在宣统二年,即一九一○年,从中既可见湘绮楼怎样修改她的诗词,又可见王何以称许作者为才女。原来杨度兄妹都从湘绮楼学文,王氏以为门生中“独杨兄妹沉思秀发,不为俗染”,后来杨庄又嫁给王闿运的儿子王代懿,婚后仍然热衷诗文。在这种充满诗书文墨的氛围中,也使杨庄的文才得以发展。

杨度也很喜欢杨庄的才气,兄妹间时有唱和之作。杨度在上海与友人论诗,兴之所至便当面大声朗诵妹妹的诗词。受了时代潮流的影响,他们兄妹三人都曾经远渡日本去寻求新知识。杨度说杨庄少有文才,上师魏晋文学,诗宗谢灵运,“兼好老庄,深研玄理,昔从予游学日本,归而置身社会教育”。杨度在日本学宪法,杨庄则习纺织,还有办工场的理想。但她终于“因病闲居,始治佛学”。后来悟到“心生境生,心灭境灭”,连心爱的文学也放弃了,所以只留下三十岁以前的这部诗作。这是很可惜的。从杨庄身上也可以看到辛亥前后某些知识分子(包括女界的一些人物),在历史大变革中所走过的曲折道路。

杨庄基本上是个大家闺秀的才女。从她的诗集里找不到激进的词章,但是她多感慨,喜议论,抱有少女时代的情怀。比如《和兄度饮酒作》中写道: “寰海既云劳,殊庭非所望。先圣亦遭毁,往哲希免谤。谁能悄悄忧,但从性所尚。”显然这里就有对兄长从事政治活动所发的感慨,显示了一种关切。但是,更多的诗则写闺中的哀乐,大多如《玉阶怨》中流露的情感: “新月艳新秋,闺人起旧怨。宵长知露重,灯暖觉堂幽。……”杨庄诗词的天地可以说同她生活的天地一般大小。

杨庄在日本写下的诗词,也没有多少新的开拓,类如《秋末集日本上野莺亭》、《日本病院中月夜闻蟋蟀有怀因以寄远》等内容,都比较平和散淡。倒是有几首写旅居北京生活的,因为经历了病中避兵等迁徙之苦,多少反映了时代的动荡。

诗集中的《秋夜有感》,湘绮楼指出这是作者写给杨度的。其中主要是伤个人之忧悒,却又时时惦记着兄长在政海的浮沉,似有劝慰之意:“……真坚期道终,轻躁鲜强立。感物兴长吟,神愉意方燮。”诗中寄托的感情是真挚的,不过那心境却有点消极,正如她另一首写给杨度的《病中口占呈伯兄晳子》所表露的:“无端风露逼秋花,深悟无涯逐有涯。欲戒瞋痴全浩气,却从抱朴问丹沙。”杨庄的矛盾只能从佛学中去求得解脱了。

杨度亦曾经热衷过佛学,但他终于没有走杨庄的路。他不仅走进了红尘,晚年在上海还参加了共产党。这怕是杨庄终生也难以预料的。

一九八五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