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景深先生在他的《文坛忆旧》里,称谢六逸先生为散文家,这是很有见地的。他们两位都是文学研究会的成员,多年来又一起在复旦大学教书,比较了解,谢先生在文学上的成绩确实主要在散文创作方面。
谢六逸的散文随笔集有《水沫集》、《茶话集》,还有一本以宏徒为笔名撰写的《文坛逸话》。一九二八年九月,他在《水沫集》
序言里说,他从一九二三年起,一向喜欢用随笔的形式来写自己的感想或介绍国外的著作。这种形式“常常能够兴奋阅者的精神”,“可是要写得好也不很容易”。一九二九年五月,他又在上海大江书铺印行了所译的《近代日本小品文选》,我觉得这也是他致力于散文创作活动的一种努力。
“五四”以后的一批现代散文作家,多少受过西方文学的影响,而对日本文学尤为接近,这当然是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所造成的。谢六逸早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读文学,还写过一本《日本文学史》,因此由他来译介日本随笔是不足为奇的。谢先生以为,在近代日本作家的作品里,有不少优美的小品文,它的情趣与西方的散文家截然不同,这“是由于日本的自然与作者的日常生活交织出来的”。(见《近代日本小品文选》“前记”)译者似乎比较喜欢芥川龙之介的散文,本书选译了这位作家的《女体》、《尾生的信》、《英雄之器》、《黄粱梦》、《侏儒的话》等五篇作品,几占全书篇幅的三分之一。芥川龙之介的散文一如他的小说,思想上充溢着神秘色彩和心理分析,只是在散文作品里表现得比较单纯和精练一些。
书中还有夏目漱石的《猫的墓》、《火钵》等篇,风格明朗多了,读来亲切自然。其余为佐藤春夫、鹤见祐辅、岛崎藤村、志贺直哉诸家之作。都是日本现代文坛上的名家。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较早地译介日本散文小品的有鲁迅先生,还有周作人和丰子恺诸位。人们从他们的作品里不难看到日本随笔作家的某些影响。特别是周作人似乎更明显些。谢六逸编译的《近代日本小品文选》究竟在当时产生过怎样的影响还很难说,至少可以引起我们思考一下这个问题,这也是很有意义的。
《近代日本小品文选》封面画很有特色。蓝天上飘洒的是粉色的樱花,富士山脚下也落樱满地,笔墨简练,意趣隽永,出于丰子恺先生的手笔。
一九八四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