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燕城杂记
8409600000015

第15章 夏衍与《守望莱茵河》

冯亦代同志知道我业余喜爱搜罗现代文学书刊,常常与我作“书的闲话”。

有一次,我讲到他的译著多由大手笔作封面,可谓独得其厚,与众不同。他欣欣然颇为自得,说道:“你若不提起,我倒没有注意呢!”

我的根据是,他解放前翻译出版的几本美国作家的书,如《千金之子》(奥达茨)是廖冰兄作的彩色木刻封面,出于冰兄先生盛年之作。《蝴蝶与坦克》(海明威)是由叶浅予先生绘制的。

叶先生很少为别人制封面画,当属稀见。《守望莱茵河》出于丁聪之手,是他擅长的人物线描,简直是一幅出色的戏剧海报。今天,如果把这些封面画摆在一起,用一句老北京的话来说,够您瞧老半天的啦!

亦代同志告诉我, 《守望莱茵河》的初版封面也是廖冰兄画的,解放初期的版本则非丁聪所作。我说除丁聪的以外,另两种都未见过。过了不久,亦代同志送我三本略有破损的旧书,其中就有一九五○年出版的《守望莱茵河》,而一九四五年重庆的初版本,他亦不存。冰兄的设计未见,就现有的两种来看,我还是比较喜欢一九四七年沪版《守望莱茵河》的封面。亦代同志说,他多年的所藏,大多都已流失,伤心了,不想再藏,即送我保存。

在我来说,旧癖难改,再也没有比得到这样的馈赠更愉快的了,于是就欣欣然地拜领不误。

亦代同志还在一九五○年的版本上题句道:

此书系上海友人偶在旧书店得之,即购以为赠。丽琳·海尔曼原剧,乃美国副总统来华时赠郭老者(沫若),辉叔(夏衍)读而喜之,嘱为移译。第一版由重庆美学出版社印行,计三千册,二版及三版由老友叶以群主持的新群出版社在沪出版,共印六千册。渝版封面为廖冰兄所作,二版为丁聪所作,三版封面不知出自谁手。德明兄广事搜罗旧籍,因以为赠,求所以永留后世也。

所谓“美国副总统来华”是指一九四四年夏季,当时美国的副总统华莱士访问重庆。说到夏衍同志对这部剧作的热情,译者在“沪版后记”中还谈到,夏衍从郭老那里看到这部书以后,“废寝忘食地读了三整天。他极愿望能把它译出来,不巧他自己手头正在写剧本,等着要上演,便把这工作交给了我”。于是亦代同志便在汗流浃背的大暑中,以半个月的工余时间译完此书。“其后又得到辉叔的帮助,把全剧的对白与原书对照润饰了一次。读这剧本而不感到那种常见的译文生硬与佶屈聱牙,实在应该感谢他的细心修改。”夏衍同志曾为冯亦代校订过译作《守望莱茵河》,这几乎已是不为人知的文坛掌故了。

美国女作家丽琳·海尔曼的《守望莱茵河》写于一九四一年,是一部反纳粹主题的三幕话剧。当时在美国公演轰动一时,但是译者担心在中国不易上演,主要是怕戏冷不卖钱。四十年过去了,迄今为止恐怕亦不曾搬上过中国舞台。即使是中译本,如果不是当年夏衍同志的好事,恐怕也不会得以流传吧。

一九八五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