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一定要读的历史故事(青少年必读经典)
8407900000041

第41章

自从慈禧太后给御膳房下了懿旨,李莲英心里也像怀揣了小兔子,忐忑不安。他深知慈禧太后喜怒无常的脾气,大斋之日,如果真的有哪道菜不中她的意,降罪下来,不但御厨遭殃,自己也可能被狠狠怪罪。再想想自己多年来委曲求全,好不容易熬到今天这一步,不能就这么前功尽弃,必须想个两全其美之策。李莲英苦苦思索,几乎一夜无眠。第二天,他暗中在各地召集天下技艺高超的名厨,意在帮助御膳房度过这一难关。李莲英很快找到了十名技艺高超的大厨,秘密充实到御膳房帮助准备素食。为了万无一失,李莲英提前对膳食样品一一过目,他把自己认为有创意的素菜精心编制成菜谱,呈报给慈禧太后看,慈禧太后过目后却没有流露出一丝的喜色,这让李莲英如坐针毡。

转眼之间,大斋之日就到了。这天慈禧太后沐浴更衣,念完了经,在大殿上正襟危坐,等掌膳太监传膳。李莲英一声传膳,掌膳太监一挥手,众御厨手捧托盘,拉着一字长队,战战兢兢地走进了大殿,一个个小心谨慎、毕恭毕敬地手举托盘从慈禧太后面前缓缓走过。只要慈禧太后说声“放下吧”这道菜才算通过,否则御厨就得捧着菜站到一边,等待发落。只见慈禧太后瞪大了一双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每道菜看,什么“千里飞雪”、“绿莺轻啼”、“江山多娇”……眨眼功夫,六十六道素菜已经过去了大半,慈禧太后是一道也没看中,她的脸一阵比一阵难看,把御厨们吓得大气都不敢喘,整个大殿上鸦雀无声,静得可怕。有的御厨吓得两腿发抖,甚至站立不稳。掌膳太监一遍一遍地偷看李莲英,心想:你倒是说句话呀,这么下去,我们不是死路一条嘛!

没多久,六十五道菜就过去了,慈禧太后满面怒容地慢慢站起身来,她张口刚想说什么,突然,大殿之中鼓乐齐鸣,把慈禧太后吓了一跳,慈禧太后举目向门口张望,但见如来佛祖单手端着一个大海碗款款向她走来。慈禧太后被惊得目瞪口呆,倒头便拜,被李莲英急忙扶住:“老佛爷,这可使不得,还是我们替您跪拜吧。”不等李莲英的话说完,大殿上的人早就悉数跪了下去。

如来佛祖走进慈禧太后,把海碗递给慈禧。慈禧太后说了声“谢佛祖”双手把海碗接了过来。她轻轻把海碗放下,顿觉一股浸人心脾的清香扑面而来。正在这时,大殿之中红光一闪,如来佛祖踪影皆无,大殿上一片惊呼。李莲英走到慈禧太后面前一看,海碗里盛着满满一碗肉红皮青、青翠欲滴的素果块。海碗里清香扑鼻,果块上仙气袅袅。

慈禧太后觉得如来佛祖降临赐果菜,是她长期虔诚吃斋念经的结果,心情非常愉快,随即赦免了所有御厨。慈禧太后高兴之余,令御厨们说出如来佛祖赐给她的果菜名字,刚刚平静下来的御厨们一下子又紧张起来,他们看过之后谁都不敢轻言,生怕说出来不对慈禧太后的心思,惹出杀身之祸,只推说自己愚钝,不知如来佛祖赐的什么果菜。

由于慈禧太后高兴,她并没有降罪御厨,转身问李莲英。李莲英赶忙跪下说:“老佛爷,昨天夜里佛祖给奴才托了一梦,说在您大斋之日,要赐一碗‘红福萝’。我看这就是那‘红福萝’吧。”

慈禧太后听李莲英这么说,心里更是高兴,加上折腾了那么大半天,肚子也饿了,面前的“红福萝”正散发着诱人的清香,令她脾胃大开,把那一大海碗的“红福萝”吃了个大半,剩下的统统赐给皇妃们尝鲜,凡吃过“红福萝”的人都说那东西特别好吃,清脆爽口,满腹生香。

慈禧太后吃过“红福萝”之后,就再也离不开这道菜了,她下懿旨命御膳房每顿饭都要给她加做一道“红福萝”。这道菜慈禧太后一直吃到驾崩。

其实,慈禧太后吃的所谓的“红福萝”就是“心里美”。李莲英在慈禧太后大斋日的前一天,见御膳房始终做不出出新的素菜来,心里特别着急,正发愁不知如何度过这一关,踌躇之际,一抬头,发现自己信步来到了御膳房,猛然看见新招来的一个肥头大耳厨子。这人慈眉善目,大腹便便,活脱脱一个如来佛祖!李莲英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于是在三月三慈禧太后大斋之日,冒死上演了一场如来佛祖赐“红福萝”的戏。

这件瞒天过海的事,能迷住慈禧太后和大殿上那么多人的眼睛吗?难道他们没有看出破绽?李莲英聪明就聪明在这里,他早就料到“如来佛祖”一出现,大殿上所有的人必然要俯身跪下不敢抬头,“如来佛祖”再端着一个海碗,大殿上所有人的注意力也自然就会转移到这海碗上来。毕竟是人都会认为保住性命比辨别佛祖的真假要紧。

据御医记载,心里美萝卜润肺止咳,健脾开胃,还富有养颜美容之功效,长期生食,可御疾增寿。慈禧太后之所以高寿,这与她大半生生吃心里美萝卜有着不可小视的联系,可她直到驾崩也不知道“红福萝”是李莲英利用她争强好胜、唯我独尊,没有人敢违抗她的心理,巧用萝卜设下的弥天大计。

小宫女与宝珠

一九零零年冬天,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时,慈禧太后携带光绪皇帝一行,仓惶逃窜。二辆马车,在风雪中,一路向西,疾驰而去。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她们终于来到长安城,住进南院门外的陕甘总督府,有一天深夜,大概子时左右,慈禧太后对当值太监说:“小喜子!”小喜子低着头急忙应道:“老佛爷请吩咐!”慈禧太后问:“皇上歇着了吗?”小喜子答道:“回老佛爷的话,皇上歇下了。”慈禧太后道:“嗯!好!去,把梅香给哀家叫来!”小喜子回答:“喳!”说完,倒退着走到门口,这才转过身来,去找梅香了。这宫女梅香,年方十七,长得一朵花似的,为人聪明、伶俐,能识文断字,深得慈禧太后的喜欢。只片刻功夫,小喜子来到众丫鬟住的东厢房,在门口大喊一声:“老佛爷有旨!喧!梅香即刻进谏!”转身之间,梅香就出来了。她问传旨太监:“小喜子公公,老佛爷深夜召见奴婢,不知有何吩咐?”

小喜子回道:“这个,奴家也不清楚,只是奉旨行事。待会,见了老佛爷,不就全明白了吗!”不到一盏茶的功夫,俩人来到“慈宁宫”,小喜子在门外奏道:“启禀老佛爷,梅香带到。”屋内传来:“行啦!哀家知道啦!你先下去吧!”随着“喳!”的一声,小喜子消失在黑幕中。屋内又传来:“梅香,进来吧!”梅香应道:“奴婢遵旨!”话音刚落,人已进了房间。梅香低着头,双腿一跪道:“奴婢见过老佛爷,老佛爷吉祥!”“嗯!”慈禧太后说:“抬起头来!”梅香回道:“奴婢不敢!”慈禧太后说:“这又不是在宫里,况且深更半夜的,也没有旁人在场,你、我不必拘礼!抬起头来!”梅香说:“奴婢不敢!谢老佛爷恩典!”慈禧太后又说:“梅香,抬起头来!平身吧!哀家不会怪罪于你的!”梅香说:“奴婢遵旨!谢老佛爷恩典!”话刚说完,人也站了起来。慈禧太后接着说:“今个,小李子不在,哀家有件要紧的事,想让你去办,你可愿意?”

梅香急忙说:“回老佛爷的话,奴婢遵旨!”慈禧太后说:“这件事关系重大,哀家可没有一点勉强你的意思,如果办砸了,那可是要掉脑袋的,你怕不怕?”梅香回答:“能为朝庭分忧,为老佛爷办事,是奴婢无上的荣耀!奴婢不怕。”慈禧太后说:“这件事不能对任何人提起,无论成与败,你能办到了?”梅香说:“回禀老佛爷的话,奴婢铭记在心!”慈禧太后说:“嗯!好!好!好!不愧是哀家带出来的,难得你对朝庭一片忠心!哀家就把这件事交给你去办,只要办好了这趟差,从今往后,你就不用在侍候哀家了!”梅香听完这话,不知怎的,眼泪涮的一下流了出来,哽咽着说:“奴婢舍不得离开老佛爷,奴婢愿意一辈子侍候老佛爷,请老佛爷恩准!”慈禧太后说:“行啦!傻孩子!哭什么哭?哀家又没说不要你,这几年来,你一直跟在哀家身边,一步也不离,就如同哀家的亲孙女一般,哀家怎能舍得?又怎能忍心抛弃你了?”

听了这话,梅香可乐了,这泪水也没在流了,脸上露出久违一见的笑容。梅香说:“谢老佛爷能如此看待奴婢,奴婢今生今世,也难以报答老佛爷的大恩大德!”慈禧太后说:“来,梅香!坐到哀家身边来!”梅香回道:“奴婢不敢!奴婢罪该万死!”慈禧太后说:“什么敢不敢的?哪有那么多的规矩?让你坐你就坐吗!”说完拉着梅香的手,坐在榻边,还拿出一块手帕说:“来!傻丫头!让哀家给你擦擦眼泪。”梅香急忙说:“谢老佛爷恩宠!”说完也就百依百顺的,让慈禧太后给擦眼泪了。慈禧太后说:“只要你办好了这趟差,哀家就给你找个好人家,保证亏不了你。”梅香急忙回道:“老佛爷……”话还没说完,就被慈禧太后用手帕给堵上了。慈禧太后说:“梅香!你现在什么也不用说,听哀家说,这件事就这样定了!”梅香眨眨眼,也只好同意。慈禧太后接着说:“我大清和洋人签订了条约,许诺赔偿他们四万万五千万两银子,现在那个该死的——洋鬼子头目瓦德西、逼着哀家交一件信物给他,如果他拿不到信物的话,洋人的军队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说完,慈禧太后站起身来,从头上取下凤冠,凤冠上用金丝编织成九只金凤凰,每只凤凰嘴里噙着一颗夜明珠。只见她:“叭!叭!叭!叭!”一连摘下四颗夜明珠,用纸和布层层裹好,交给梅香说:“梅香,你马上把这东西送到西门驿馆,交给同洋人谈判的李鸿章的人。哀家可告诉你,这东西紧要的很,不能丢失,若是有个闪失,到时候、别怪哀家翻脸无情!”梅香眼珠儿一转,回答道:“老佛爷,您放心,奴婢万死不辞,一定给您送到!”慈禧太后又说:“去吧!哀家可盼着你早点回来!”梅香忙回答:“是,奴婢遵旨!奴婢告退!”说完,倒退着走了出去。出了总督府,梅香吁了口气。顿时,脑海闪现出一幅画面,一腔怒火涌上心头:八国联军进京城后,烧杀、掠夺大清国老百姓、她见过;慈禧太后、李鸿章丧权辱国她知道。现如今这帮卖国贼,不去攻打洋人,反而把国家的宝贝送给洋鬼子。心里呐喊着:不!不!不!决不能让它落入洋鬼子的手里。梅香想到这儿,一咬牙,一跺脚,顺着四府街奔出了小南门,直向荒凉的南郊跑去。借着黯淡的月光,踏着田间小埂,仓忙出逃。一路上,幸好无人发现,赶在天亮之前,来到了终南山脚下。

看着东方的一缕曙光,梅香突然感到,心头一阵惊慌恐惧!怀里揣着皇家的宝物,关系重大,倘遭不测,人宝惧亡,岂不枉费了自己一番苦心吗?此刻,她显得有些六神无主。望着面前狰狞的终南峰垭,酷似尊尊巨灵,仿佛朝她压来,不禁连连打了几个寒颤。忽地,眼前一亮,原来,不远处的一个小山洼里,象着了火似的。她定了定神,轻轻地移动脚步,慢慢向着火处靠近,细细一打量,才看清楚、那是一座炭窑,火光出自窑口,一位老人正在那儿观察火候了。

原来,终南山的山民自古以来多以烧炭为生,相传至清。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卖炭翁》一诗,正是对他们苦难生活的真实写照!小宫女见那老人形态枯瘦,脸色憔悴,正如诗中所描绘的“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此时此刻,梅香为了活命,也顾不了许多了。只见她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忙喊道:“老爹!求求您!救救俺吧!俺在这给您老磕头了。”说完,梅香连磕三个响头,接着说:“如果老爹不救俺的话,小女子可就真的没有活路了!俺给您当牛做马,报答您老人家!”

那烧炭老人在悲痛中,忽闻耳畔一声呼喊,定睛一看,“耶!”火光中、跪着一个身着宫廷服饰的年轻女子,他吃了一惊,急忙转身,战战兢兢地问道:“你……你……你究竟是人还是鬼?为何半夜三更出现在这荒郊野外?是不是又想出来害人了?老夫与你前世无冤,今世无仇,你为何要来纠缠老夫?你这孤魂野鬼,还不快快离去!”梅香急忙解释道:“老爹,您老不要害怕!俺是人,不是鬼,您若不信,瞧俺这身打扮,也不像个鬼呀!鬼是穿白衣服的,俺这身……哪像个鬼呀!如果老爹不救小女子的话,俺可就真的成了孤魂野鬼啦!”老人喃喃自语的说:“是呀!也对,鬼是穿白衣服的,看你这身打扮,也不像个鬼呀!”“唉!”老人叹了口气,接着说:“姑娘,快快请起,老夫受不起如此大礼。”说着,就将梅香扶起接着说:“老夫不管你是人还是鬼?你有何冤屈,尽管道来,老夫一定会鼎力相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