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期待转移法
在幽默的心理机制中,有一个原理:叫不一致原理。它告诉我们:幽默的结构特点是出人意料的情绪转折。只要充分诱导人们的想象和心理期待,然后突然转换结果,就能引起笑声。
一个法国出版商想得到著名作家的赞扬,借以提高自己的身价。他想,要得到一个大人物的好感,必须先赞扬赞扬他。
这天,他去拜访一位知名作家。他看到作家的书桌上。正抓着一篇评论巴尔扎克小说的文章,便说:
“啊,先生,您又在评论巴尔扎克了。的确,多少年来,真正懂得巴尔扎克作品的人太少了,算来算去,也只有两个。”
作家一听就明白了出版商的意图,便让他继续说下去。“这两个人,其中一个是您了。可是还有一个呢?您说,他应当是谁?”
作家说:“那当然是巴尔扎克自己了。”
出版商顿时像泄了气的气球,悻悻地走了。
出版商想求得知名作家的赞扬,故登门拜访。作家呢,有人与他谈作品,自然也可以耐心奉陪。言来语去,出版商渐渐缩小了话锋的包围圈,把世间懂巴尔扎克作品的人确定为两个。一个,他自然要送给作家了,另一个,他是给自己预备的。但自己说出来,那太没涵养,况且自己认可的东西并不一定能在事实上得到作家的赞同,还是启发作家说出来吧。到此,出版商一直沿着自己的设计和思路,准备着一种情感——他期待着作家的赞扬,让作家指出他是懂巴尔扎克作品的人。作家也挺“知趣”,他并不回绝对方的话,因为那太扫人兴了。但是他有意漠视对方的“话外音”,一句答话,让对方的期待栽了个大跟头,作家回答的是,另一个懂巴尔扎克的人是巴尔扎克自己。于是双方没戏唱了,只好散场。出版商想借名家之口发一笔小财,可是预谋未遂,战败而归。作家轻巧取胜,怡然自乐。
出人意料,是一种逆向思维。有许多事情按照顺向思维,就要走进死胡同,处理事件思维不转变也要吃亏。如果你不信,那么请看:
开往日内瓦的快车上,列车员正在检票。一位先生手忙脚乱地寻找自己的车票,他翻遍所有的衣袋,终于找到了。他自言自语地说,“感谢上帝,总算找到了。”
“找不到也不要紧,”旁边一位绅士说,“我到日内瓦20次都没买车票。”
他的话正被站在一旁的列车员听到了,于是火车到达日内瓦车站后,这位绅士被带到了拘留所受到严厉的审问。
“你说过,你曾20次无票乘车来到日内瓦?”
“是的,我说过。”
“你知道,这是违法的。”
“不,我不这么认为。”
“那么,你如何向法官解释无票乘车是正当的呢?”
“很简单,我是开汽车来的!”
这绅士很潇洒,放浪不羁,但又显得很深沉。你看,列车员把他带到拘留所,又盘问了他一番,他都没恼。他不是在玩深沉;板起面孔整天阴云蔽日的深沉,是假深沉。深沉之中有风趣幽默,才是深沉的本质。对方怎么问,绅士就怎么如实答,眼看着“山穷水尽”了,我们为他捏了一把汗。对方一步步进逼,绅士一步步退却,包围圈越缩越小,马上就要濒临绝境,突然峰回路转,柳暗花明,道出最后一句答话,于是“真相”大白于天下。
幽默的机智性在绅士身上表现得非常出色。在山穷水尽之时,他迅速联想,由坐汽车,想到开汽车,由坐火车需要买票,联想到自己开汽车并不用买票;基于这种联想,调整自己的思路。幽默还有应急作用,应急是人的智慧在很短的时间内战胜困难,解脱窘境最突出的表现。应急不仅需要机智,而且需要急智。绅士能够转“危”为“安”,说明他应变能力极强。绅士的迅速联想能力和应变能力,显示了幽默的机智性。
5.不懂装懂论
孔子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叫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翻译成现代白话文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说不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装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这句话现在已是妇孺皆知,成为人们恪守的信条了。现实生活中,不懂装懂的人,往往会被人讨厌,没有谁愿意和他接近。用“不懂装懂”法构成的幽默,往往具有一定的嘲讽力量。
有一个专管文化工作的领导,到一个剧团去检查工作。剧团团长陪同他到了排练场,台上正在排练四重唱,他坐下来一听,生气地说:“真是乱弹琴,人家几百个人都能唱得整整齐齐,他们四个人四个调,一点都不齐,这是唱的什么歌?”
团长连忙说:“这是重唱。”
这位领导听了,赞同地说:“对,是应该重唱,太不像话了。”
故事的主题是严肃的,但它用幽默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显得荒诞,有几分幽默,但这个故事对不同的人所产生的幽默效果是不一样的。对于那些在极“左”路线下,吃过瞎指挥作风苦头的人,尽管它有几分幽默,恐怕也很难幽默起来。因为他们读到这则故事的时候,总是与那个令人不愉快的年代相联系,心理上是沉重的。但对另外一些人则相反,他们的心中没有那种苦涩的回忆,因此能够从故事本身“超脱”出来,去欣赏幽默艺术带给人们的愉悦。
幽默不同于写实小说、纪实报告,越虚构幽默感就越强,幽默就应该让人从现实中“超脱”出来。下面这则故事,大概更有些趣味:
地理课上,老师提问:“我国最高的山峰是哪座山?”
小明不假思索地说:“二郎山。”
老师说:“我在课堂上讲了我国的珠穆朗玛峰高8848.1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你没有听见吗?”
小明回答:“听是听到了,可前两天学了一首歌,有这么一句歌词:‘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我一算,一万丈要有三万多米,那可比珠穆朗玛峰高多了。”
这则故事之所以幽默感强一些,是因为它虚构的成分较多。读到它,不会让人想到某个不愉快的背景,即使是那些平时学习成绩不好,上课答不上问题、常挨老师批评的学生,看了也会开心地微笑,幽默有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是“天真性”,即逻辑的幼稚。小明把二郎山高万丈这种使用了夸张的歌词,“天真”地认为是写实,一折算,二郎山比老师讲的世界最高峰还高,根据这个“统计资料”,二郎山显然要雄踞众山之冠了。思维逻辑的幼稚,显示了推理的可笑。
不懂装懂虽然不是“经典”的幽默理论,而且不懂装懂也是科学研究的大忌,但是在运用幽默方面,不懂装懂往往会制造出较强的喜剧效果。
督学到校巡视,与学生交谈间随口问道:“你知道阿房宫是谁烧的吗?”学生一脸惶恐,连声说:“不是我烧的,不是我烧的!”
督学啼笑皆非,向校长指责:“贵校的学生国文程度低落,居然说阿房宫不是他烧的。”
校长平静地说:“本校学生一向诚实,既然他说不是他烧的,就一定不是他烧的。”
盛怒之下,督学写了一封里文给教育局局长,禀明原委。不久,收到局长函说:“烧掉就算了,再拨经费重建阿房宫。”
在这则故事中,不懂装懂的人有两个,一个是校长,另一个是教育局局长,两者互相衬托,相映成“趣”。当然,任何幽默都不仅仅为了笑和带给人轻松,它不是思想的消失和节制;读了这则故事,我们难道不是感到了对某些呆板的学者的讽刺吗?这则幽默具有喜剧性,不学无术是丑,却要装懂,力求耀美,以致更强烈地暴露了丑。由于幽默自身的艺术规律,它对于“丑”的鞭挞或许并不犀利,但决不中庸乏力。
6.颠倒顺序法
“逻辑”有悖于常规,于是产生出歪理,幽默的素材便在“歪理”中滋长出来。有一个相声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甲乙两人相逢,一见如故,握手言欢,问寒问暖。待两个很是亲热了一番之后,突然发觉对方竟是陌生人,于是两人异口同声地问道:“请问尊姓大名?”
作为相声里的材料,这个故事是富有幽默感的。那么它的幽默感是怎样造成的呢?它显然是将事物正常的先后顺序调了位,违反了常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先互相认识再彼此亲热的,而故事中的甲和乙都还没弄清对方的尊姓大名就忙于问安、言欢,这就颠倒了人们相识的一般规律,与人们的正常逻辑不谐调,于是幽默感便应运而生。
梦是不能续做的,但在幽默中却可以:
有个人做了个梦,梦见朋友请他去喝酒看戏。大家刚入席,酒也斟满了,菜也端上来了,戏也开场了,可是他却被老婆惊醒了。于是,他把老婆好一顿臭骂。
老婆说:“别骂了,你还是赶早快睡吧!可能现在戏才演到一半哩!”
这人大概是个戏迷,他贪恋着那场睡梦中的好戏;他也可能是个馋鬼,舍不得梦中的一桌酒席。可是好梦未圆,就被老婆打破了,他怎能不恼?这人也够痴的,梦境岂能当真?即使梦接着做下去,他欣赏的也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品尝的也不过是不能充饥的画饼。但故事发展到此还没有多少幽默味,一般的讥刺痴人,则是道德的沦丧。他老婆的答话,为这则故事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她以梦为真,让丈夫接着做梦,到梦中去找回刚才失去的快乐,显得十分荒诞,幽默感来了。
7.巧合妙用法
有句话叫做“无巧不成书”,说的是艺术创作离不开巧合之法。我们也可以说无巧不成幽默,巧合最能产生戏剧性的结果,它之所以能引人发笑,是因为其往往造成了“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喜剧情景。
“意料之外”能造成情节的惊险,引起读者的惊奇,但是,这又不是故作惊人之笔,以致使读者认识上出现“脱轨”,达不到预期的幽默效果。为此,就需要使幽默的情节从“意料之外”转化为“情理之中”,所谓“情理”,就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如果幽默的奇特性是建立在这种一般规律之上的,也就是说,幽默制造者是以新、独创的艺术构思来揭示事物的普遍规律,那么,幽默的矛盾冲突就可以做到奇而不假。所以,“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的关系,就是幽默的奇巧构思和事物的一般规律的统一,矛盾冲突的新奇性、独创性和情理的客观性的统一。只有将这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使观赏者笑得酣畅。
一天,一个家住农村的也门人收到他的哥哥从美国寄来的信,信中告诉他美国挣钱多,要他到美国来。
这个也门人便卖了自己的土地,来到美国见他的哥哥,第一次见面时,他问哥哥:“我不会说英语,如果有人和我讲话,我该怎么办呢?”哥哥对他说:“你回答Yes就行了。”他随后便上街游览,进了一家俱乐部,这时一个练习拳击的人,走过来用英语对他说:“你要和我较量一下吗?”他答道:“Yes。”于是拳击者狠狠打了他一顿。
次日,哥哥对他说:“如果再有人和你说话,你就对他说No”。他又到了拳击者那里,拳击者见了他就问:“你昨天打够了吗?”他答道:“No”。于是,拳击者又打了他一顿。
从此以后,这个也门人再也不愿留在美国了,不久便回到了也门的家中。回家后对他妻子说:“我在那里挨了打,因为我说了Yes和No。”
一个也门人不远万里来到美国,竟受到如此待遇,着实够惨的。这个故事完全构建在巧合的因素之上。“Yes。”(是的)这个词不是万能的,哥哥却把它作为万能用语教给弟弟,让他不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说“Yes”,当然,这样也不一定出什么乱子。事情之巧合在于,根本不能用“Yes”来回答的问话,也门人偏偏使用了“Yes”,于是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哥哥知道事情原委后,又矫枉过正,走向另一个极端,于是悲剧便不可避免地重演。
8.打诨逗趣法
幽默是可以区分的,有些是文雅的,有些是暗含用意的;有些高尚,有些低级。低级的幽默形同讥笑,往往一句普通的讥讽话会使人当场丢脸,反目不悦,所以幽默应该高尚、文雅。近几年来,随着调侃文化的复兴,打诨、逗趣突然走俏。打诨、逗趣本来是民间的东西,翻开中国历代的笑话著作,不乏此类作品。在当代一些民间艺术中,也常常运用这种方法。这些作品虽无过多的哲学意味,但是读来总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
当然,事情都有一定的限度,一味说俏皮话,无限制地耍嘴皮,其结果反而不幽默。
打诨、逗趣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艺术创造手段,这从中外的作品都可以找到例证。
有个人去算命,算命先生写了一张字条给他,然后跟他说:你的命是大富大贵没有大灾难要小心……那个人听完就很高兴地离开了……
没隔几天,他在路上被车子撞断条腿,好了之后,他就很生气地去找算命先生理论:
“你前几天不是告诉我,我是大富大贵,没有大灾难旺命吗?怎么我被车子撞断条腿!”
结果,那个算命先生拿起张字条,然后慢条斯理地跟他说:“先生,你大概没有注意看,其实我的意思是……你的命是‘大富大贵没有,大灾难要小心!’”
9.拆字变换法
通过拆词来推衍曲解,是汉字的独特魅力,所谓拆词法,就是把原来的一个词,拆成与其在形、音、义上有一定联系的几个词,进行推衍曲解,变换词义,造成幽默情趣。把某个词增加或减少某个部分,做出别种解释。
从前有个穷人姓仁名王。地方官认为这仁王的谐音是“人王”,犯了大讳,便报到皇上那里。皇上心想:“我是人王,你怎么也能叫‘人王’呢?”便命令地方官将这个穷人抓送到京城。皇上问明情由,知道并非故意犯讳,便也没有降罪,对那穷人说:“我把你的名字添上一点,叫仁玉吧!”那人谢恩以后,回家却改成“仁主”。又被地方官报告上去了。
皇上第二次将这穷人抓来,龙颜大怒道:“你怎么改名仁主呢?我是人主,你也想当人主?你是活得不耐烦了吧!”
穷人说:“圣上息怒。你是人主,我是你的臣民,你赐给我一点,我应该顶在头上,岂能插在腰里呢?”
一眼便知,这故事缺乏现实依据,纯粹是故事人的杜撰。你看,皇上拥有那么巨大个权力,日理万机,批文件,会外宾,哪有时间跟一个平民百姓耍贫嘴;再说,古时交通不便,跋涉千山万水,往返京城,旅差费定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到哪去报销?皇上自然不能给他报,地方官也不能给他报,因为他还不够级。是自费进京吗?不可能。仁王这小子是个穷光蛋,哪能掏得起腰包。好了,我们不必为它的真实性打官司了。作为一则文字游戏,其中的语言滋味,还是可供我们品尝的。仁王是表示对天子的恭敬,把这“点”顶在了头上,成了“主”;他的一番解释,更说明他是一个大大的良民。这是在原词的基础上增加某个部分来造成幽默的。另有在原词的基础上减损某个部分来造成幽默的,因与现代生活相去甚远,故不举例。
10.拆词混合法
先把一个词分成若干词来说,然后合起来理解。
焦芳是明英宗时的进士,后在宫廷多年,位居高官,不学无术,助纣为虐,他的长相有个特点,就是下巴特别长,看上去如同一张驴脸。
有一天,他找到同僚李东阳,想请他给自己看相算命。李东阳左看看、右看看,看他那副长脸,不禁暗暗地笑了:“我看大人的左边,像马尚书;再看大人的右边,像卢侍郎。您啊,一定会达到‘马尚书’、‘卢侍郎’那样的高位!”焦芳乍一听,还挺高兴;可他身边的随从告诉他:“左边的‘马’,右边的‘卢’,合起来是个‘驴’字呀!”这时候,焦芳才知道自己已被李东阳耍弄了。
古代的文人学士,作诗为文,多讲温柔敦厚,平时开玩笑也不忘弘扬这种精神。李东阳骂人骂得多含蓄,多文雅,没点学问的人还真听不出来,亏了焦芳还是进士,人家骂他,他都听不出,可见焦芳也是个有学历没学识的混世魔王。需要指出的,现代人借鉴这个玩笑,要做点调整,因为现在汉字简化了,“马”和“户”合成“驴”字,而“马”和“卢”合不成“驴”字了。
11.联想衍义法
就是利用汉字字面上的相同,通过拆换、代替、牵连等手段,演变词义。
清代学者纪晓岚学问非常渊博,应答也以机智幽默见长。
有一次,纪晓岚嫌热,便赤膊坐于案前编纂《四库全书》,不料乾隆皇帝突然驾到,赤身露体无法见驾,纪晓岚便躲到书案底下。过了好久,纪晓岚以为皇上已走,便问书童:“老头子走了没有?”岂料皇上未走,闻言大怒:“你罪当诛杀;为何称朕是老头子,你说说道理,若说不出,定斩无赦!”纪晓岚虽然汗颜,却没有惊惶失措,他机智无比,转眼之间便道:“陛下贵为天子,人称‘万岁’,难道不老?皇上乃一国之首,万民拥戴,岂不是头?‘子’乃男子之美称,君乃‘天之骄子’,天下之伟男,岂不是子?故而‘老头子’乃至尊至贵之称,望皇上明察。”乾隆听后,不禁开怀大笑,免去了他的罪责。
纪晓岚在乾隆当朝混得不错,他博古通今,为人机警,能言善辩,正是以此为法宝,赢得了乾隆帝的欢心。在这个故事中,“老头子”是不尊敬的称呼,加于一般人尚且不满,何况万岁天子呢。这下可闯下了大祸,弄不好判个欺君罪,下狱坐牢,那可是冤枉死了。纪晓岚不愧为语言大师,在一般人看来已是山穷水尽之处,他却能顺利地爬出语言黑洞。他用拆词法,把“老头子”三字拆开来解,这一下仿佛使乾隆豁然开朗了,原来“老头子”一词不仅没有不礼貌的意思,而且还是个效忠之语啊。在语言高手那里,词语简直就是一块变幻无穷的魔方。
12.巧钻空子法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诱使对方误解语义,喜剧效果便油然而生。汉语词语的多义性为幽默的构思提供了诸多方便,利用词语的多义性造成言语歧义来制造幽默,便是其中之一。所谓歧义法,是利用某个词语或句子的多义性,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诱使对方误解为语义甲,却又自己解释为语义乙,从而构成某种喜剧场景。
一般来说,幽默的制造者常利用歧义词语或句子来钻别人的空子捉弄人。
幽默的制造者也可以有意违反汉语的构词,制造出歧义,让人做出违反事理的解释,造成荒谬,引发笑料。
1992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特别节目“汉语风——首届外国人汉语知识大赛决赛”中,第一个节目,要求参赛的外国朋友在规定的30秒钟内,用汉语讲一件完整的事,事里要包含汉语知识。
当轮到一位美国朋友表演时,他拿起话筒,流畅地说:
“汉语是世界上词汇最丰富、表达力最强的一种语言,但用得不好也最容易闹笑话。”开场白之后,他举出例证:“有一天,我去拜访一位中国朋友,他留我吃中午饭。我说:做饭挺麻烦。他说,又不是请客,做顿便饭吃不麻烦。我说,你就做顿小便饭吃,不要做大便饭了,大便饭也麻烦的。”
他的最后几句话引得台下的观众笑得前仰后合,直不起腰来。
“便饭”是个名词,按汉语构词习惯是不能同形容词“小”和“大”搭配的。如果“便饭”前面加上“大”或“小”,“便”字就不再是“简便”、“方便”的意思,而变成拉屎和排尿了。这位参赛的美国朋友一定对汉语语法很在行,他明知故犯,有意违反汉语的构词,荒谬地把“便饭”同“小便(饭)”“大便(饭)”联系起来,制造出歧义,以引人发笑的材料来证明题旨——汉语用得不好也会闹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