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情商高不高,开口就知道
83927400000004

第4章 情商高的人,一开口就知道该聊什么

高情商的人,马屁总是拍得恰到好处

英国《新科学家》杂志做过一项有趣的研究,访问了包括灵长类专家在内的动物学家,结果得出这样的结论:交际场的确犹如丛林,要想在交际的天地间很好地生存,必须谨记一些金科玉律,其中之一就是学会逢迎拍马,当对方心情好了,情绪高涨了,自然就会对你有好印象。

拍马屁,历来被人诟病,却一直盛行不衰。在每个人的一生中,没有一次拍马屁的行为,几乎是不可能的。拍马屁会迅速获得他人好感,让对方心情愉悦,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曾仕强教授曾说:“我们不能拍马屁,一味地讨好别人而不顾客观事实,但我们可以创造很浓厚的马屁味道。简单一点说就是,如果每个人都知道你在拍马屁,那你就不要拍;但你拍到好像没拍一样,那就去拍。”一语道出了拍马屁的意义和玄机。

马屁一定要拍,但是不能拍得太明显、太露骨、太离谱,拿捏拍马屁的程度十分重要,最好的马屁是看不出的马屁。这里对拍马屁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其实,人际交往本身就是学问,拍马屁作为人际交往的一部分,尤其值得琢磨和研究。拍马屁拍得得体的人,往往具有较高的情商。

情商,简单地说是一种体察他人情绪的能力。所以,情商高的人,可以更快地读懂别人的内心,从而迅速拍出合适的马屁。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的智力水平差不了多少,进入职场的人,少不了聪明睿智,少不了学识修养,但是聪明和学识对他们前途的影响,却远远比不过情商。“锐气藏于胸,和气浮于脸”,在职场中打拼,人们更喜欢那些办事精干而且为人体贴的同事,他们不把精明写在脸上,他们给人送去关怀和问候,更送去尊重与温暖。你可以说他们势利、拍马屁,但你绝对不会讨厌他们。

《红楼梦》一书中,湘云给人的印象是心直口快,生性开朗,深得贾府上下的喜欢。湘云是贾母的内重侄女,由于她父母早亡,跟着叔婶生活,而叔婶又待她不好,所以她就经常到贾府小住。可贾府的环境是相当复杂的,在那宏伟的外观之下,人与人之间,表面看似无他,其实暗藏了许多玄机。在这样的环境中,要想寻得生存,仅靠天真和不谙世事是不可能的。

初到贾府,首先要做的是拉拢人情,对这,湘云早有准备。她从家里带出来4枚绛纹石戒指,这4枚戒指可不是随机发放的,湘云心里早有安排,分别是给袭人、鸳鸯、金钏儿和平儿的。再看看这4个人的主子,宝玉、贾母、王夫人、王熙凤,这4人是整个贾府的权力代表,掌管着整个贾府的人事任免和财政支出等重要事情的决策权,由此不难看出,湘云送礼是颇有心计的。

由于条件有限,贵重的礼物湘云是没有的,给这4个丫鬟送点小东西,表面上的意思是联络感情,更深层的意思是,如果湘云遇到什么难处,这几个人都能在自己主子面前替她说话,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其实湘云有这样的做法,也不过是出于一种人性上的本能,并不代表她生来就是一个精通世故的人。每个人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下,都会想办法为自己寻找一个靠山,来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更何况她家道败落、无依无靠,就更需要为怎样在这个环境中生存,怎样寻求一些帮助动点心眼了。

适度的马屁,总是令人情绪大好、开怀展颜,迎来好意与帮助。在职场中,就该有眼力,就该知道如何拍马屁。一味地清高孤傲,不与人交往,讨好上司,很快就会被踢出局。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尊重,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上司们为了鼓励下属多干活,可能会经常说些激励人心的话。可是作为上司该从哪里吸取动力呢?这时,聪明的下属不妨多几句赞美,多几句肯定,从而满足他们内心的需求。

拍马屁就不要吝啬赞美之词,更要懂得欣赏别人的长处。每个人都有长处,关键是如何通过欣赏长处,使对方了解自己的品位,提升自己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于珊珊是某公司老板的秘书,最近一段时间,老板的行政助理去美国探望老公了,因此公司里多数人都认为于珊珊会被提拔为新的行政助理。可是出人意料,一位进公司只有两个月的前台接待于小姐犹如一匹黑马,击败了于珊珊,登上助理宝座。

于珊珊很不服气,认为于小姐没有什么工作能力,完全靠拍马屁上位。

于小姐很“会来事”。老板是位50多岁的女人,梳妆打扮很不在行,一次在披散开的头发上别了枚红色的发夹。当时公司里所有女性都觉得好笑,认为这种打扮实在老土,忍不住偷偷议论。可是于小姐却没有说笑,而是站出来对老板说:“人的气质好了,怎么打扮都错不了。老板,你的发质很好,肤色又白,我觉得头发盘起来肯定更有韵味。正好我刚学了几个月美容美发,不如帮您换个发型吧。”老板听了大喜,连忙请于小姐为她梳头。

这件事后,于小姐与老板的关系迅速升温,经常在一起闲聊各种问题。有一次,于小姐忽然由衷地对老板说:“您独自一人在上海做事,孩子和老公都在广州,真是很不容易。可是我们办公室的这些女同事们,她们一下班就急着回家做饭,舍不得老公孩子,女人和女人,真是不一样啊。”此言一出,又令老板开颜。

于珊珊之所以不服气,是因为她觉得于小姐缺乏能力,可她没有想到,于小姐的马屁功夫就是一种超级本领。从她与老板的几次交往中可以看出,她十分熟知老板的个性,揣摩透了老板的情绪,这一切难道不正是一名助理该了解的吗?相比之下,于珊珊除了业务能力外,与老板之间显得较为陌生,不能设身处地地为老板着想,这样的人如何做得好一名助理?

所以,拍马屁是一种交际沟通的需要和能力。马屁拍好了,对方感觉舒服了,情绪就会好,会使你在职场中轻松获得有利地位,甚至化腐朽为神奇。

职场生存,服从是强大的力量,因此不要用“我天性不喜欢”“我看不惯”等理由拒绝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要学会拍马屁,而且还要拍好马屁。很多人不敢拍马屁或者不会拍马屁就是因为害怕被人戳脊梁骨,被人戴上“马屁精”的帽子。其实如果真的被人嘲笑,上司也不会高兴。

拍马屁一定要注意场合,最好不要在大庭广众之前大献殷勤。拍马屁最好含蓄一点,语言尽量平淡,但是每句话都要说到对方心坎上,说得对方情绪高涨。唯有这样,才能掌控住对方情绪,让自己在职场立于不败之地。

有时糊涂一些,更能体现你的聪明

很多时候交际场如战场,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当然也会遇到让人难以回答甚至不怀好意的提问,如果不懂谈话技巧,很容易让气氛变得尴尬,甚至得罪人。在面对不想回答的问题时,情商高的人会答非所问,巧妙化解,既不失礼,又保全了自己的面子。而情商低的人就是因为不善于巧妙回答提问,而让自己陷入被动又无法让对方满意的局面。如果不懂变通,就无法掌握交际之术。

小齐在保险公司干了很多年,能力没的说,就是不会说话。每次跳槽都是因为处理不好跟领导的关系。

再次辞职之后,小齐非常郁闷,整天借酒浇愁,还老抱怨没有人懂他。后来,好不容易有个老朋友想帮他一把,还是被他搞砸了。

老朋友想把小齐介绍到朋友张老板的公司,特意摆了一桌酒席,千叮咛万嘱咐,要他好好说话。

酒过三巡之后,张老板了解到了饭局的意思,问小齐说:“听说你的业务能力不错,为什么辞职啊?”

小齐不假思索地说:“因为跟老板的关系不和,不知怎么就得罪了他。”

老朋友一听就不高兴了,他想小齐怎么还是如此不会说话,于是他赶紧打圆场说:“小齐比较实在,跟你开玩笑呢。他的业务能力挺好的。”

老板对小齐有了几分了解,不动声色地问:“那你期望的工资是多少?”

小齐马上就要开口说越多越好,老朋友赶紧抢先说:“大家交情不错,你根据他的能力给吧,他不会过多计较的。”

纵然老朋友在中间一再周旋,但小齐的表现还是让人不满意,最后老板找了个借口,离开了饭局。

“你怎么这么不会说话啊?我都帮你到这份上了你还是不争气,以后千万别再找我帮忙了。”最后,老朋友面子过不去,也撒手不管了。

小齐一个人坐在那里,又生气又无奈。

在交际中,高情商的人都明白一个道理:不要回答别人想知道的问题,要回答自己想回答的问题。尤其是在重要的场合,巧妙的回答不仅能让人满意,还可以显示自己的能力和情商,让对方产生好感。小齐是个不会回答问题的人,不假思索、不计后果的回答,只能暴露自己的短处,影响自己的形象。

在跟别人谈话时,哪怕是很熟悉的人,也要好好回答对方的问题。从回答问题的方式,对方就能看出你的为人,直接影响别人对你的印象。有的人认为,话多说一句少说一句都没关系,在回答问题时常常信口开河,或毫无保留地据实回答。事实证明,这是不可取的。

这时答非所问就派上用场了。答非所问可以让我们巧妙地绕开他人的话题,既能避免尴尬和不怀好意的提问,又能避免失礼,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懂得运用答非所问方式巧妙回答问题的人,总能在交际中如鱼得水,赢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局面。

要想做到答非所问,就要懂得“揣着明白装糊涂”,这样的人不是傻瓜,而是真正高情商的智者。面对尖锐的问题,回答会让我们感觉尴尬,不回答又显得不够大气。假装听不懂其中的含义,用其他方式回答就会刚刚好。

有些人无法做到答非所问,他的人际关系就显得比较紧张。凡事太过认真,就显得心胸狭隘,斤斤计较,这是交际中的忌讳,千万不能老犯类似的错误。遇到难题,要学会绕行,这样才能把交际问题做得更好,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

遇到不方便正面回答的问题时,可以通过暗示让对方明白其中的意思,或者传达自己的不满,言在此而意在彼。这是一种有效的缓冲方法,将对方扔出的“炸弹”威力降低,也可以给对方一个含蓄的警告或下马威。如此,对方才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加以改正。

交际中,很多时候都不能“打开天窗说亮话”,要通过巧妙的暗示将难以回答的问题变得简单,同时让气氛不会太尴尬。所以,要学会通过暗示表达自己的意思,巧妙回答问题。

巧妙转移话题也是答非所问的重要方法,面对不想回答的问题,不妨当作没听到,开启新话题,这是很常用的说话艺术技巧。主动转换话题,主导谈话方向,这样才能在聊天中占据主动,避开雷区。

小王是刚入职场的新人,因为初生牛犊不怕虎,一来就得罪了很多人,这让他吃了不少苦头。后来,虽然他也意识到了不妥之处,但平时跟人聊天时还是有人故意刁难他。

在一次培训的时候,小王因为早晨有事迟到了五分钟,这可不得了,一时成了众矢之的。张老师是这里的老人,带头难为他:“哟,小王,你可是从来不迟到的,今天培训怎么迟到了?莫不是对领导有意见?”

面对这么故意为难的问题,小王很生气,但也不敢跟张老师对着干,于是他灵机一动说:“张老师,您来得真早,早就听别人说您是单位的楷模,以后我得跟您学习了。”

张老师还想发问,小王立刻打断他:“听口音您是北京人吧?我外婆家也是北京的,有机会到北京请您吃饭。”

就这样,小王通过转移话题,巧妙逃避了张老师的刁难,避免了尴尬,解除了危机。转移话题,转移对方的注意力通常能收到类似的效果。

遇到实在不想回答的问题,还可以曲解对方的意思,假装听不懂,用糊涂方式应付过去就行了。

很多时候,那些经验十分丰富的人很会设计谈话陷阱,如果按照常规的思维方式,必然会掉进语言陷阱,巧妙曲解就不会如此了。

如果对方的问题很有难度,或者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可以通过反问把问题抛给对方,让对方替自己回答。如此一来对方可能会因为不好回答而放弃刁难,或者自己也可以根据对方的回答而取其精华。

总之,在交际中难免会遇到些不怀好意的刁难者,他们总会设置一些语言陷阱,如果我们不懂,就会陷入被动,被对方牵着鼻子走。所以,要培养自己绕开话题的意识,既给了对方有力的还击,又彰显了我们的情商,这是最好不过的了。

在交谈时,除了可以通过以上几种方式来应对他人不怀好意的问题,更主要的是随时保持敏捷的思维,寻找对方话语里的突破口。只有如此,才能把问题回答得更好,一直占据交际的有利地位。

批评的语言,并非那么难以接受

很多时候我们希望身旁能有一位像良师益友一样的朋友,每当自己做事情出现偏差时,他能够及时地对自己批评指正,免得自己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行越远。但是,当真的有朋友站出来指出我们错误的时候,我们却感到不快。为什么我们渴望别人给自己提意见,但是当意见、忠告袭来之时,我们又不爱听,甚至听后还感到难受、气愤,自信心、自尊心受挫呢?

究其原因,大都是因为这些批评指正提出的方式使我们心生反感而无法接受。明白了这一层道理,我们今后就要注意,在批评别人的时候,自己所用的方式要让人乐于接受。高情商的批评者,即使批评他人,也能做到批评“不逆耳”,把逆耳的话顺着说。

我们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是我们要知道,现在的药外边都裹上了糖衣,这就使得良药不再苦口,既然良药不苦,为什么忠言非要逆耳呢?

高情商的智者批评别人,总是先顺着对方的思路说,等到对方习惯了他的说话方式之后,再说出自己的意图,这样就顺其自然地说服对方,还不会让对方反感。

换位思考,找对劝谏的方式,然后用最适度的语言去感化对方,这样,别人才会认可我们的劝谏,我们才能让自己的话语打动对方。

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掌握说话的尺度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掌握不好,欠了火候,说出来的话,就算是好话,也会因为阴差阳错而变成坏话。而这时,就需要我们掌握好说话的尺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及时避免话语中出现的疏漏。

我们劝解或者批评别人时,要有理有据,要找到一种能让对方接受的方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劝服别人的目的。

在进行批评时,最好先适当地表扬对方,通过提及对方干得好,而使对方认为并非自己全都不对,从而改善气氛,以保护他们的自尊,使他们感到既愿意又有能力去改进。

现代社会,是一个人际关系复杂、交际活动频繁的社会,高情商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欢迎。掌握好说话的“度”,即使是在批评人的时候,也能把批评的话说得动听,而且还可以让对方毫无怨言地接受,只有这样,才能走进对方的心,成功完成语言上的华丽转身。

给足对方面子,沟通自然水到渠成

人都是有自尊的,越是有能力的人自尊心越强,越好面子,他希望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赞同,他会非常在意由自己的一贯形象而带来的一切社会效应,并加以维护。因此,在寻求别人的帮助时,如果能巧妙地利用对方“好面子”的这个特点,就能为自己在说服对方的路上铺桥搭路!

张飞宇是一位轮胎厂的实习业务员。无意中他得到了当地一位汽车生产厂家总经理的名片。经过多方打听他发现,这个汽车生产厂家规模不大,但是轮胎需求量却非常大,因为他们家在下线还有二级经销商,因此他非常希望能得到来自这家汽车厂家的订单。

但是张飞宇只是一个入职不到三个月的实习业务员,如何有能力去说服这个总经理呢?因此,张飞宇想到他们部门的销售冠军史翔,只有他才有把握说服自己的这个难搞的客户。但是,史翔这个人为人非常傲慢,从不轻易帮助别人,即使是经理要求他做什么事情,也要看他的脸色。

中午天气非常热,大家都不急着出去跑客户,一个个都在办公室里喝水,聊天。

“唉,昨天遇到了一位有史以来最难缠的客户!”张飞宇唉声叹气地向大家说。

“怎么了?你最近业绩不错,什么样的客户能把你难成这样?”大家都关切地问。

“我是说真的,这位客户思想非常顽固,态度强硬。我敢说咱们公司没有人能说服得了他!”张飞宇继续添油加醋。

“小张,说大话可不能不考虑后果呀!咱们公司可是卧虎藏龙,人才辈出,我就不信没人能‘制服’得了他!”公司里业绩一直名列前茅的孙伟说。

张飞宇明白孙伟的意思,但是他打定主意要公司的销售冠军史翔帮助自己,因此故意说:“孙哥,别说你了,就连咱们公司的销售冠军,我敢说都没把握把那人搞定!并且那个客户还放出话来,说咱们公司没有有能力的人!”

听了张飞宇的话大家纷纷把目光转到了一直没有说话的史翔身上,气氛有那么一分钟的尴尬。只听史翔缓缓说道:“谁说咱们公司没有有能力的人了,这话是那个客户亲口说的?”

张飞宇见终于打开了史翔的话匣子,故作镇定地说:“当然是他说的,是他把我撵出来的时候对他身边的员工说的!”

见张飞宇这样说,史翔再也按捺不住心里那团高傲的火焰:“这个周末我不休息了,陪你走一趟,我就不信说服不了他,看他还敢张狂!”

在史翔的帮助下,张飞宇顺利说服了那位客户,签下了那笔订单。

正是由于张飞宇善于利用史翔争强好胜、好面子这个特点,言谈话语间含沙射影,才能顺利地说服他帮助自己。

王乐是一位总经理助理,人长得斯斯文文的,却非常能干。有一次他陪总经理跟一个大客户吃饭。经理好话说尽,该做的承诺也都做了,但是那位客户就是吹毛求疵,不肯在合同上签字。

没有办法,总经理就只能用一些轻松的话题把他的注意力拉到吃饭上面,避免冷场。

席间那位客户赵总说起了“炸弹”这个啤酒。他说:“这个酒是一种德国生产的啤酒,酒性比咱们的白酒还要烈,就连我这个号称‘喝遍天下无敌手’的人也最多喝一杯就倒了。我敢说,在座的各位没有一个能喝完一瓶的!”

听了赵总的话,王乐自告奋勇地站起来说:“赵总,如果我能喝一瓶的话,您有什么奖励?”

赵总见王乐从吃饭到现在一直滴酒未沾,即使是能喝酒,看他那文弱的样子,酒量肯定也好不到哪里去。

因此就信誓旦旦地说:“如果你能喝了这瓶酒,并且喝不醉的话,我立刻跟你们公司签约。在座的各位都能给我做证!”

听了赵总的话,王乐拿起酒瓶子一饮而尽,整个过程用了不到二十秒,而且喝完了还能跟大家开玩笑。

原来,王乐在来现在的公司做助理之前,一直在德国的啤酒公司做销售。这个酒正好是当时的厂家生产的,自己早就喝过不知道多少回了,对它已经“免疫”了。

赵总见王乐真的做到了这些,震惊之余,只好乖乖地兑现了诺言,与他们公司签订了合同。

正是由于王乐在自己有充分把握能获胜的情况下,懂得利用客户“好面子”的心理,才能够顺利地与他们签订合同。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好面子的人比比皆是。在中国社会,如果是遇到“下不来台”的场合,人们情愿损失一部分利益,也要维护自己的面子。

因此,如果你在说服别人时遇到了瓶颈,不妨试试这一招“逼上梁山”,也许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客套是一种礼貌,更是高效沟通的技巧

如果你足够细心,定能从生活中发现一个规律:那些情商高、人缘好、走到哪儿都受欢迎的人,特别会说客套话。别小看客套,它其实是语言艺术的一种,包含着客气、谦卑、热情,也显示着对人的尊重。

但凡有教养的家庭,大人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会嘱咐一句“见了人要打招呼”,借用别人的东西要说“谢谢”,不小心碰了人家要说“对不起”。实际上,这些最基本的礼貌用语都可以归为客套话,它体现的是一个人良好的修养。

然而,有些人本身素养不错,也很善解人意,可就是输在了不会说话上,尤其是不会说客套话。在交际中,遇见事情的时候总是不知该说什么,结果,明明是一片真心,到最后却不被人懂,甚至被误解成冷漠。

小王是一个程序员,作为技术员他平时和人打交道不多,回家后也大多是玩游戏。可以说是一个十足的“宅男”。所以他的朋友不多,算上我总共也就只有几个朋友。因为他和社会接触得不多,交际也就变得很少,因此,对于客套话这类的话语更是不太熟悉,可以说就是一个不会说话的人。

有一个朋友去做阑尾手术,术后在病床上休养,小王就去看望他,见这位朋友躺在病床上虚弱的样子,小王没有说一句话,只是握着他的手。之所以没开口,小王肯定是因为当时顾虑太多:说客套话吧,自己不太会,也表达不了心情;不说话吧,又有点尴尬。所幸去的时候带了一束花、一些礼物,不至于显得那么别扭。坐了一会儿之后,小王就离开了医院。在整个过程中,两人真的一句话都没有说。

这位朋友知道小王性格一向如此,也没责备。毕竟,这样的沉默比虚情假意的关心要诚实许多。可话说回来,平日里接触的不一定都是懂得小王的人。不懂得表达自己的心意,甚至连一句普通的客套话都说不出口,终究还是让人觉得有点“不会办事”,至少没有达到理想中的安慰病人的效果。

人在生病的时候,情绪往往不稳定,焦虑、沮丧、悲观时常来叨扰内心,惹人胡思乱想。况且,医院的环境比较封闭,四周全是单调的白色,时而还会听到邻床病友们的一些“坏消息”,令人惴惴不安。为了缓解病人的情绪压力,让病人放下心理包袱,在探望病人时说两句充满真情和祝愿的客套话,是必不可少的。

一位大学老师在一次体检时查出患有乳腺癌,近期在医院做了手术。术后的几天,不少亲戚朋友都来看望她。她的同事刚一进病房就先笑,坐到床边握着她的手说:“我听说你得了点小病,这几天学校的事情特别多,拖到现在才来看你。”

听对方说自己得的是“小病”,这位老师刚刚还阴郁的脸,顿时露出了一丝喜悦。同事连忙又说:“我看你的气色还不错。像咱们这个年纪的女人,得这病的人还真是不少,去年我们家邻居也是这样,做了手术之后,回去养了一个月就好了,一点儿事都没有。”这位老师本来心里对自己的病还有点担心,听同事这样一说,心里舒服多了。

同事看到床头放着一本书,随手翻了翻,感叹道:“我真羡慕你呀,还能在这里看看书。有时候,我都想到医院里来‘躲’上几天,抽空读读书、看看电影,现在每天家里家外忙得我呀,一点儿闲工夫都没有。”老师的女儿在一旁听着,不由得笑了,心想:这个阿姨真是会说话,难怪母亲平日里老念叨跟她聊得来!

临别时,同事又说道:“顺便告诉你一下,我爱人他们单位发了两张话剧的票,恰好是一个月之后的,到时候咱们一起去看!你好好养着,我过些天到家里去看你。”同事走了,可她说的这些话却像阳光一样,让这位老师心里暖暖的。

客套不是虚伪,是礼貌和尊重。无论生活还是工作,都需要语言作为纽带。情商高又会说客套话的人,处理人际关系总能游刃有余,让人喜欢听、愿意听,提出的意见或建议也更容易为人所接受。情商低而又不会说客套话的人办起事来就略显尴尬了,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出现人际关系障碍,时间一长,就会给人留下不好接触、不会处世的印象。

客套话说起来要给人由衷之言的感觉,字字句句透出真诚,而不能让人觉得是虚情假意的恭维。有时,客套除了用语言以外,还可以借助眼神、手势,总之要透出礼节和诚意。

想让别人怎么对你,你就要怎么对别人。客套看似平常,却可以把交际中的人际关系引入一个良好的互动中,像柔风一样暖人心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