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掌上羊皮卷胸中成功路
8376400000068

第68章 压力是一把双刃剑

羊皮卷一直以来都在关注压力,关注它的产生与发展,关注它有利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是的,压力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存在有利的一面,也存在不利的一面。

完全没有压力的生活会使人感到空虚、无聊,甚至是痛苦。

心理学家曾经进行了一个著名的“感觉剥夺”实验,被试者自愿被关在缺乏刺激的房间内。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给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把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被试者单独呆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实验室连续呆了三四天后,被试者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

所以,在人人都在呼叫压力太大的今天,如果真正毫无压力的话,这个社会将是不可想象的。

“有压力,才会有动力”,适度的压力对人们是有促进作用的。压力之下人们思进取、图改变、寻出路,甚至在压力之下超常发挥。所以,有时压力有助于挖掘我们的潜能,提高个人与社会的整体效率,产生出人意料的效果。比如运动员每到参加比赛,一定要将自己调整到适度的压力,让自己兴奋,进入最佳的竞技状态,如果不紧张、没压力感,则不利于出成绩。再如考试时,适度的压力能调动我们大脑的兴奋性,考出好的成绩。一定的压力会使你感到精力充沛,并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充沛的精力。如果压力很好地保持在一定的可控制水平,它将激励你在较长的时间里高质量地工作。所以,适度的压力对于促进社会发展、挖掘个人内在潜力资源,是有积极意义的。

懂得管理压力,就可以把压力变成实实在在的动力。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大多数人都相信压力是工作的一部分,但是很少有人能意识到压力的破坏性。

有统计数据表明:在美国企业中,每年由于压力导致的旷工、生产率下降和保健花费等压力成本,估计在750亿~1000亿美元之间。很多人得心脏疾病也是因为工作压力太大,而且每年为支付员工残疾和医疗账单的费用也高达260亿美元。这些统计数据表明压力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所带来的社会成本也异常高昂,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期。无形的压力会在人的生理和心理方面引起诸多不良反应。生理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疼、疲劳、失眠、消化不良、颈痛或背痛等,心理症状主要包括紧张、焦虑、愤怒、消极、悲观、玩世不恭和注意力不集中等,更严重的则表现出抑郁症征兆,孤僻、绝望,甚至想自杀。压力一旦超出人能够承受的范围,就会变成可怕的恶魔。

面对压力,我们不仅仅要利用其积极的一面,也要及时地消除其消极的一面。

在加拿大魁北克常年积雪的群山间,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乍一看,山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唯一引人注意的是它的西坡长满松、柏、女贞等树,而东坡却只有雪松。这一奇异景色之谜,许多人不知所以,然而揭开这个谜的竟然是一对普通的夫妇。

某年的冬天,这对结婚20余载的夫妇的婚姻走到了濒于破裂的边缘。为了找回昔日的爱情,他们打算做一次浪漫之旅,如果能找回就继续生活,否则就友好地分手。他们来到这个山谷的时候,下起了大雪。他们支起帐篷,望着漫天飞舞的大雪,发现由于特殊的风向,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大且密。不一会,雪松上就落了厚厚的一层雪。不过,当雪积到一定程度,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杈就会向下弯曲,直到雪从枝上滑落。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雪松完好无损,可其他树因为没有这个本领就被压断了树枝。妻子发现了这一景观,对丈夫说:“东坡肯定也长过杂树,只是不会弯曲才被大雪摧毁了。”两人突然明白了什么,紧紧地拥抱在一起,牵着手坚定地走了下去。

对压力的迷信是狂妄,对压力的惧怕则是无知。人体对压力有一种天生的吸收缓冲机制,一般的生活压力会被身体转化成活力与激情。如果一个人生活在流动的、不停变化的压力丛中,他不仅可以是健康的,也可以是有饱满能量的。所以,我们对压力要有正确的观念。压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压力有不恰当的观念与反应。越怕压力就越会生活在压力的恐惧中,喜欢压力的人在任何压力面前都会游刃有余。让我们做好压力管理,让压力这把双刃剑真正地为我们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