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掌上羊皮卷胸中成功路
8376400000067

第67章 积极的自我暗示是成功的“源头”

羊皮卷早就认识到:积极的自我暗示是成功的“源头”。暗示对人的作用很大,有时甚至会创造奇迹。

二战前苏联有一位叫毕甫佐夫的著名演员,他平常有些口吃,但演出时却能够克服这个缺陷。他所用的办法就是积极的自我暗示,暗示在舞台上讲话和做动作的不是他,而完全是另一个人在剧中的角色,这个人是不口吃的。他做到了,而且十分成功。

大家想必还记得那个著名的试验吧!

找来一个被判处死刑的罪犯,告诉他,他的静脉将被用刀割破,让血慢慢流干而死。在征得他的同意后,罪犯被绑起来,并被蒙住双眼。然后明确地告诉他,现在开始用刀割开他的静脉。但实际上,医生只是用刀背在他手腕上划了一下,然后在他的身边放了一个滴水的装置,让罪犯以为是他的血在滴落。开始的时候,听到水滴落的声音,罪犯不停地挣扎,表情很痛苦。慢慢地,随着医生故意逐渐将水滴落的速度减慢,造成犯人的血快流干的假象,犯人也逐渐由挣扎变成痉挛,并在水快要滴干时真的死去了。

这就是自我暗示的作用。这个例子所体现出的自我暗示是消极的,是反例。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积极的自我暗示。

在第23届奥运会男子体操比赛中,日本运动员具志坚每次出场前总要紧闭双目,口中念念有词。在团体决赛中,我国体操名将李宁、童非,美国体操明星麦克唐纳、康纳斯等相继失手,唯独具志坚一路发挥正常,最后夺得全能冠军。比赛结束后,有记者问他,他上场前口中默念的是什么,具志坚却笑而不答。一时间,具志坚的“咒语”成了许多人关心的谜。其实,具志坚默念的内容是什么并不重要,即使他祈愿上帝保佑,上帝也未见得真会保佑他。重要的是他的这种默念,起了积极的自我暗示作用。这种情况,在竞技场上并不少见。

在1985年神户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以2.41米的高度打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的苏联运动员帕克林,每跳一个新高度前,他都要俯下身去扎鞋带。即使当时鞋带扎得很好,他也要松开重新扎过。这是他的习惯动作。但是,这个看来完全多余的动作,恰恰是他“自我暗示”的进行曲。他说,鞋带一扎,眼前似乎什么都没有了,只看得见前面的横竿,他要尽可能跳过去。

上面提到的扎鞋带和念念有词,其实都有积极的自我暗示的功能。

认识了消极的自我暗示和积极的自我暗示,当我们要参加某种活动前,面临竞争之时,就要注意不要受到消极的环境暗示、言语暗示或他人的行为暗示影响,而应适当用积极的自我暗示方法使自己产生勇气,产生自信,争取意想不到的效果。来看这样一个例子。

理查德是一位连锁工厂的老板,在他所有的众多工厂中,有一家生产情况特别差,理查德去找那位厂长,了解他们厂比别家差得多的原因。厂长说他试了种种方法,或命令、或奖励,甚至巴结奉承,可工人就是提不起工作的兴趣。理查德决定亲自去试试。

这天,当夜班和白班交接班的时候,理查德出现了。他拿了支粉笔,走向车间,问一位快下班的白班工人:“今天你们共浇铸了几次?”“6 次。”那位工人回答说。理查德不说一句话,只是在地板的通道上写了一个很大的“6”字就出去了。夜班工人进厂时看见地上的字,就问白班工人那是什么意思。白班工人回答说:“刚才老板进来,问我们浇铸了几次,我回答6次,他就在地板上写了一个6字。”说完,他们就换工了。

第二天一早,理查德又到车间,发现地板上的“6”字已经被改写成了“7”字。白班工人看见了地板上的“7”字,知道夜班的成绩比他们好,不觉产生了竞争的心理。下班时,白班工人很得意地在地板上写了“10”。此后,工厂的生产率与日俱增,这个当初最差的工厂一跃成为最有效率的工厂之一。

理查德利用数字符号的暗示,刺激工人的竞争意识,可谓激励斗志的妙诀。当别人常对你说:“哦,伙计,你真能干。”你会感到自己信心十足,而且往往也会尽力去回报这一期望。同时,我们自身也可以通过运用自我暗示,对自己的创富才能加以肯定,强化自己的创富意念。成功始于觉醒,心态决定命运!这是今天的伟大发现,是成功心理学的卓越贡献。成功心理、积极心态的核心就是主动意识,用这种意识来进行自我暗示,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

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自我暗示是意识与潜意识之间互相沟通的桥梁。”通过自我暗示,可以使意识中最具力量的意念转化到潜意识里,成为潜意识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自我暗示,将有益于成功的积极思想和感觉,洒到潜意识的土壤里,使其在成功过程中减少因考虑不周和疏忽大意等招致的破坏性后果。正是因为如此,那些通过想象不断地进行自我暗示的人,往往能够比别人更早一步走进成功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