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掌上羊皮卷胸中成功路
8376400000061

第61章 爱只能在自由的空间里徜徉

一个被人爱的人是幸福的:婴儿躺在妈妈的怀里,那是他最温暖、最安全、最舒服的地方;小学生回家,有关心他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门口张望。他也许还不懂得那份爱的可贵,但一旦他像安徒生童话里卖火柴的小姑娘一样流落在街头,他就一定会感到被人爱有多幸福;夫妻相爱,有一个家,那是一个温暖的地方,是一个避风港。彼此的爱把世间的嘈杂隔绝在外,一旦失去一方,和未亡人做伴的将是凄凉和孤独;在抵抗侵略战争中,一位战士在战壕里受了伤,只要他有战友的支持,就有胜利的希望。同胞们的爱,会给他无穷的力量,他愿用生命来回报祖国对他的爱。这都是爱给人们带来的无穷的力量和温暖。

是的,爱是幸福与力量的源泉,是家庭与社会的黏结剂。可是如果爱的方法不对头,爱也可能带来怨恨,甚至带来悲剧。

这样的例子在我们周围一点也不少见。父母要子女学理科,可是子女想要学文科;父母要子女寻找符合他们标准的对象,但是子女另有所爱。特别是牵涉到恋爱等感情问题时,冲突如果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最后甚至可能会酿成悲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今天还在不断重演。父母爱子女并没有任何私心,都是为了子女能过上好日子。可是事与愿违,谁能料到事情会发展到让人伤心的地步呢?究其原因,你会在羊皮卷中找到答案:爱只能在自由的空间里徜徉。

有爱,彼此尊重是必不可少的。尊重什么呢?尊重对方的自尊心。如何才算尊重了对方的自尊心呢?最简单的解释就是,不妨碍对方的自由。父母为什么会干涉子女的自由?因为父母总认为子女比自己低一等,管子女是天经地义的事。所以管,就是限制别人的自由。可以说,干涉他人的自由和不尊重人是同义语,反过来也是对的。尊重别人一定不会去干涉他的自由,很少有子女干涉父母自由的事,因为子女认为父母是应该被尊重的。所以,爱一个人,就要给他自由。而对爱的误解,往往会造成对他人自由的侵犯。

一个家境和相貌都不出众的青年,爱上了邻居家的独生女儿,而那个姑娘是小区里首屈一指的美人。青年很痛苦,他不知道怎样才能挫败众多情敌,赢得姑娘的芳心。有时他夜里从梦中惊醒,喃喃地叫着姑娘的名字,手脚冰凉——他梦见心爱的姑娘成了别人的新娘。

父亲看出了青年的心思,温和地笑笑,把他带到院子里。整洁的庭院中,几只鸽子正在阳光下觅食。青年和他父亲坐在古槐树下,轻声细语地聊着天。这时,一只鸽子飞过来,落在父亲的胳膊上。父亲不动声色,依旧娓娓地说着话。起初,鸽子还惊魂不定地东张西望,不一会儿,就安静下来。父亲漫不经心地伸出另一只手,轻而易举地将鸽子捉在手里,然后意味深长地看了青年一眼,将鸽子放飞。

过了一会儿,又有一只鸽子落在父亲的胳膊上。这回鸽子刚刚落下,父亲就迫不及待地伸手去捉。结果,受了惊吓的鸽子一下子飞走了。父亲说:“只有耐心才能帮助你成功,你懂这个道理吗?”青年点了点头。

从此,青年不再愁眉苦脸,他把心思全都用在读书和写作上,文章一篇接一篇地发表,渐渐地,他成了远近闻名的人物。对邻家心爱的姑娘,他不刻意去献殷勤,只是在她空闲的时候,把自己读到的和想出来的故事讲给她听。日子一久,姑娘对那些虚伪的求爱表演厌倦了,却对青年的好学和才华格外倾心起来,她发觉自己已经离不开他和他的故事了。

娶到了心爱的姑娘,青年仍然心存忧虑——我能把握得住她吗?她这样美丽可人,谁见了都会动心的。

父亲知道了青年的想法,仍是温和地笑笑,慢慢蹲下身子,从地上捧起一捧沙土,对青年说:“你看,多么圆圆满满的一捧沙。假如我要握紧它,会是什么样呢?”说完,父亲用力握紧双手,沙土立刻从他的指缝间流泻下来。再张开手时,圆圆满满的一捧沙已所剩无几。父亲说:“爱情是不能刻意把握的,握得越紧,越容易失去。能够使爱情圆满的,只有宽容。”

青年望着父亲手中的沙,领悟地点点头。这时,他想起泰戈尔说过的一句话:“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爱情是需要自由的,正如生命需要新鲜的空气。用捧一捧沙的情怀对待爱情,爱情一定会幸福美满。

自由就是不干涉别人的自由。要理解这一点,必须认识到,自己既是自己,又是他人的别人。从全社会来看,自己跟别人是没有区别的。如果每个人都不干涉他人的自由,就意味着每个人都生活在无人干涉其自由的环境中,这样全社会岂非得到了最大的自由?自由的敌人正是少数企图干涉他人自由的人。这样强加的爱,每一个人都不喜欢。

要爱就要给予自由。一个人的自由并不需要以减少他人的自由为代价,所以自由可以成为人的基本权利。给你所爱的人以自由吧,因为那才是真正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