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看谁在瞎忙
8375700000052

第52章 职场从不相信孤胆英雄

在一个村庄里,有个农民对自己的玉米收成不满意。经过私下打听,他买来一些优质的玉米种子。第二年果然大获丰收。邻居都很羡慕,请求他能卖些种子给他们。但这个农民为确保自己的优势而拒绝了。

第二年,这个农民的玉米收成差了一大截,第三年就更差。他通过再三思考,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他的优质玉米,接受的却是旁边田里劣等玉米的花粉。

从这个例子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俗话说得好:水涨船高,人抬人高。在同一个团队里,成员一定要有一种互动精神,融入团队,才能取得最高的效率,简化工作。一个人在工作中的价值,除了独立完成工作外,更重要的是具有和他人共同完成工作的能力。

胡娟和韩小云同时进入一家服装公司,同在设计部工作。据说韩小云是公司的一个高层介绍来的,大家害怕得罪那位领导,对她格外照顾。胡娟则来自普通人家,完全靠自己的努力。但她从没有嫉妒过,在工作中,她总是与韩小云相互协作,完成工作中的难点问题,相互配合得非常默契,有时候甚至是毫无保留地帮助韩小云。

韩小云也愿意同胡娟在一组,她们是工作中的好搭档,在生活中,韩小云也非常感谢和欣赏胡娟,她们私下里交情也非常深厚,关系十分融洽。没有因为同在一个部门,存在着竞争关系就互相拆台。

一次公司要完成一项任务,需要完成一批图样,由于时间紧迫,两人决定协作共同完成。在这两人的齐心协力工作下,居然提前高质量地完成了,她们也因此获得了上司的嘉奖。

曾经有朋友劝胡娟,觉得她这么无私地帮助韩小云,实在是太傻。因为韩小云本来就有关系,这样帮她只能是“驮别人过河、拆自己的桥”,让自己的升迁机会更小。

听完朋友的话,胡娟说:“我认为事实并不是这样,我帮助韩小云并不是拆我的桥,相反对我的发展还很有益处。我帮助她,愿意和她配合,并不是因为她特殊的背景,而是因为佩服她的能力和人品。她是一个很有实力的人,我能从她身上学到不少东西。再说了,如果我自己没能力,即使领导不看重韩小云,我也不会有什么出息。况且,就算升迁的是韩小云而不是我,我与她配合默契,工作起来也顺手。这对我们两个人都有好处。”

胡娟的真诚也换来了韩小云的相应回报,从此,她们配合的更默契了,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并且那位领导通过韩小云也认识了胡娟,认为两个人的能力同样突出,奖励了她们每个人一笔丰厚的奖金。

在韩小云被提升为总设计师之后,胡娟理所当然地成为她的助手。但是韩小云心里也明白,没有胡娟的帮助,仅靠自己也不会有这么突出的成绩,她很感激胡娟。不久胡娟因为业绩突出,就被调到另一部门担任正职。

这就是协作给工作带来的成就。在职业的旅途上,我们总是需要依靠朋友和同事的力量,借助集体的作用,以便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更快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取得事业的丰收。

一个聪明的工作者、高效率的工作者,总是愿意为团队的成功作出自己的贡献,并努力寻求对团队最好的方案;愿意做幕后工作来帮助团队取得成功;总是乐于帮助他人,态度积极,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总是能和同事友好相处,愿意仔细聆听他人的观点。

不过,在实际的工作中,也总是会有一些“自私”的人,他们缺乏互助精神,通常以牺牲他人的利益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对于团队中的其他成员,根本不关心。而这对企业的危害是巨大的。

英国的一位企业管理研究人员说:“员工们不愿意在工作中与他人合作和分享,由此带来的商机错失、系统不全、培训不足等问题,使得企业每年要损失数十亿英镑。”正因为如此,现在的企业都不愿意聘用一个“不懂合作的人”,哪怕是一个能人。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索尼公司在一次招聘人员时,一个经验和表现都很突出的人一路遥遥领先,在最后一轮小组面试中,她伶牙俐齿,抢着发言,在她咄咄逼人的气势下,其他人几乎连说话的机会也没有。

就是这样一个表现突出的人,最后却落选了。公司人力资源经理认为:这个人尽管个人能力超群,但明显缺乏团队合作精神,招这样的员工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害无益。

可见,缺乏合作精神,不懂得融入团队,最终也不利于自己的发展。合作是一门精深的人际关系学,我们每个人,都要懂得融入团队,要学会与人协作。做事情讲究的是“有力一块使,有成就一起分享”,懂得合作之道的人总能做到“双赢”。只想当“团队领导者”的人,在成功之路上则要遭遇许多磕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