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儿童教育心理学
8347100000016

第16章

个体心理学在心理和教育方面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外在环境的影响当然也是其中之一。古老的内省心理学太狭隘了,为了弥补这种心理学所忽视的事实,冯特1认为创建一种新的科学——社会心理学是十分必要的。然而,个体心理学却并不这样认为,因为它既注重个体心理,同时也没有忽略外在的影响因素。它并不只是专注于个体心理,而忽视对心理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也不仅仅把注意力集中到环境因素上,而遗漏个体独特心理的重要性。

肩负教育责任的人或教师不能认为儿童只是从自己这里获得教育。外界因素也会波及儿童的心理,并对他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换句话说,外界因素对儿童心理状态产生影响是通过作用于儿童的父母及其心理状态来实现的。外在影响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个体心理学对此更不容忽视。

1 威廉·冯特(1832—1920),德国心理学家,哲学家,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创立者,构造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他的《生理心理学原理》是近代心理学史上第一部最重要的著作。——译者注

首先,所有的教育者都不能对经济因素给儿童心理造成的影响视而不见。例如,我们一定要记住,有些家庭世代都很贫困,总是艰难度日。这种家庭中笼罩着一种痛苦和悲伤的情绪,所以在这种家庭的教育下,他们的心灵总是感到压抑,总是受到经济问题的困扰,因而不可能产生一种健康的与人合作的心态。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记住,长时间处于半饥饿或恶劣的环境中会在生理上对父母和儿童产生不利影响,而且这种生理影响进而会波及心理方面。这种影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出生的儿童身上就表现得非常明显。与他们的前一辈人相比,这些孩子出生和成长的环境要恶劣得多。除了经济环境会对儿童的成长产生影响外,父母由于缺乏生理卫生方面的知识而带来的影响同样也不容忽视。这种知识的缺乏与父母羞怯、溺爱的态度是分不开的。父母会过分宠爱自己的孩子,担心他们吃苦受罪。但是,有时父母们却显得不够细心,比如,在他们看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脊柱变形的情况会慢慢好转并恢复正常。他们并没有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治疗。这无疑是一个错误,尤其对那些生活在医疗服务设施比较完善的城市中的父母们来说更是如此。不佳的身体状况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治疗的话,就可能留下严重的疾病隐患,还可能造成心理创伤。从个体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每一种疾病都是心理上的一个“危险的暗礁”,所以要尽可能地避免“触礁”。

如果未能有效地避免“危险的暗礁”,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儿童的勇气和社会情感来使它的危险性降到最低程度。实际上,可以说,只有当一个儿童不具备充分的社会情感时,生理疾病才会对他的心理产生影响。对于一个认为自己已经融入周围环境的儿童来说,危险的疾病在心理上给他造成的影响不会像一个也患有同样疾病但被溺爱的孩子那样强烈。

通过病例可以看出,那些得了咳嗽、脑炎等疾病的孩子在心理方面都会产生问题。人们认为这些心理问题是由疾病造成的。但实际上,疾病只是诱发了这些孩子潜在的性格缺陷。在患病期间,孩子感觉自己仿佛获得了某种力量,因为他可以以此为理由来控制家人。他看到了父母脸上焦虑不安的神情,他明白那完全是由自己的疾病造成的。当疾病好了之后,他仍想继续获得家人的关注,并提出各种要求来控制父母以便达到这个目的。当然,这种情况只会在那些缺乏社会情感训练的儿童身上发生,因为他们把这作为表现自我的一种手段。

然而,有意思的是,疾病有时却能够使儿童的性格得到改善。我们可以用一个关于一位教师次子的案例来进行说明。这位教师曾经为这个孩子感到非常担忧,但又一筹莫展。这个孩子有时候会离家出走,他的学习成绩在班级里总是最差的。有一天,这位父亲把他带到了管教所进行改造,却发现这孩子患上了忧郁型肺结核。这个疾病需要父母长期的悉心照料。这个孩子的病好了之后,却变成了家里最乖的孩子。这孩子最渴望的就是父母能给予他额外的关注,而在生病期间,他确实得到了这样的待遇。他以前不听话是因为他那才华出众的哥哥给他的心理造成了阴影。因为他不能像哥哥一样得到家人的赞扬,所以他就持续地以各种叛逆举动进行抗争。然而,通过一场疾病,他开始相信,他也能够得到父母的喜爱,就像哥哥一样,他因此而学会了用良好行为来获取父母的关注。

这里还需要注意一点,疾病给儿童留下的印象通常是无法磨灭的。对于诸如危险的疾病和死亡等事情,儿童经常会感到惊讶或震撼。疾病留在心灵的印记,会表现在后来的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些人感兴趣的只是疾病和死亡。其中一部分人能够找到运用自己这种兴趣的正确之道,比如他们中某些人成为了医生或护士;但大多数人却始终担惊受怕,他们无法从疾病的阴影中走出来,这严重妨碍了他们从事有意义的工作。在接受调查的100多名女孩中,有将近50%的人承认,她们人生中最大的恐惧就是对疾病和死亡的想象。

所以,父母要注意尽量不要让孩子在童年时期受到疾病太大的影响。他们应该让孩子对此类事情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尽可能避免他们受到从天而降的疾病给他们带来的打击。要让孩子形成这样一种印象: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但是要活得有价值。

在儿童生活中存在的另一个“暗礁”就是跟陌生人、家里的熟人或朋友的接触。与这些人接触会对儿童心理造成不良影响的原因在于,这些人对孩子的兴趣并不是发自肺腑的。他们喜欢逗孩子开心,或在最短时间内做那些让孩子印象深刻的事情。他们给予孩子的或许是并不真实的赞扬,但却会使孩子的自信心极度膨胀,并变得自负起来。在与孩子短暂的接触中,这些人会尽力宠爱、纵容他们,这样会对孩子的正常教育产生不良影响。应当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父母正常的教育方法不应该受到陌生人的干扰。此外,陌生人通常还会把孩子的性别搞错,把小男孩称为“美丽的小女孩”,或把小女孩称为“漂亮的小男孩”。这也应该尽量避免,其原因我们会在“青春期”一章中加以讨论。

家庭环境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自然也是不能忽视的,因为透过家庭,孩子可以看到家庭参与社会生活的情况。也就是说,孩子关于合作的最初印象完全来自于家庭环境。如果孩子成长在封闭的、不与人交往的家庭中,他们通常就会在家人和外人之间划上明显的界限。他们感到在他们的家庭和外部世界之间似乎存在着一条鸿沟将两者隔绝开来,在看待外部世界的时候他们也自然会持有一种充满敌意的态度。这种家庭与外部世界的社会关系不会取得进展,这会使孩子疑心更重,并只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外部世界。这对儿童社会情感的发展当然是不利的。

当孩子长到3岁时,就应该鼓励他们和其他的孩子一起做游戏,应该逐渐让他消除对陌生人的恐惧感。否则,日后这些孩子与陌生人接触时就会脸红、胆怯,并用敌对的态度来对待他人,在被过分溺爱的孩子身上这种情况经常发生。这样的孩子总想“排斥”他人。

如果父母能较早发现并矫正孩子的这些毛病,那么在孩子日后生活中就能避免很多麻烦。如果一个孩子在3~4岁的阶段受到了良好的养育,如果他们能在家长的鼓励下和其他孩子一起做游戏,如果他们具有集体精神,那么他们不仅不会在与人接触时产生心理障碍,也不会患上神经功能症或精神错乱症。只有那些生活封闭、对人毫无兴趣、不能与他人合作的人,才会患有这些症状。

在对家庭环境给孩子成长造成的影响进行讨论时,我们不得不提到家庭经济境况的改变对儿童的不利影响。如果富裕的家庭突然陷入贫困的境地,尤其是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发生这种变故,给孩子的成长带来的不利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对那些受到过分溺爱的孩子来说,这种变故更难接受,因为他过去已经过惯了被人宠爱和关注的生活。他会十分怀念原来的优越生活,并对它们的逝去痛心疾首。

但另一方面,如果家庭一夜之间变得富有对孩子的成长来说也不一定是件好事。这样的父母可能一时间并不知道如何合理地使用如此之多的财富,在这方面更有可能对孩子犯错。他们觉得不必再在钱财方面小里小气了,他们会尽可能给孩子提供优越的生活,并宠爱和纵容他们。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在这种一夜暴富的家庭中,我们经常能发现问题孩子。在暴富家庭中成长的孩子通常会成为这种问题孩子的典型代表。

如果通过恰当的训练让孩子具备合作的精神和能力,就可以避免上述这类问题甚至是灾难。所有这些(外在)环境就像一扇扇敞开的大门,儿童借此来逃避有关合作精神和能力的训练,我们对此要多加注意。

不仅外在的物质条件如贫穷和暴富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影响,不良的精神环境也会给儿童的成长造成困难。在这方面,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来自于家庭的偏见。这种偏见大部分都是由于家庭成员的不良行为所造成的,例如,父亲或母亲曾经做过不光彩的事情。这会在孩子的心理上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也会使他对未来充满了恐惧和担忧,总想远离同伴,生怕被人发现自己的父母是这样的人。

身为父母,我们不但肩负着教育孩子读书、学习和做算术的责任,而且要为他们提供一个健康成长的心理环境,这样,孩子就不会承受比其他孩子更大的压力。因此,如果父亲整日酗酒或脾气暴躁,他应该意识到这会对他的孩子产生影响。如果父母有不幸的婚姻,总是争吵,也会使孩子受到伤害。

这些童年经历会在孩子的心灵深处形成难以磨灭的印记。当然,如果孩子拥有充分的社会情感,能学会与人合作,那么就可以消除这些经历所产生的影响。然而,这些经历造成的创伤却成为他与人合作的障碍。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在学校会兴起儿童咨询诊所运动的原因。如果父母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履行自己的职责,那么,这一职责将会由受到心理学培训的教师来承担,在教师的耐心指导下孩子将逐步走向健康的生活。

除了源于个人之间的偏见外,还有产生于国家、种族和宗教之间的偏见。我们总可以看到,这种偏见不仅会对受到侮辱的儿童造成伤害,甚至还会伤害实施侮辱行为的人。后者会因此而变得心高气傲、目中无人,他们会认为自己比别人优越,高人一等,并会尝试在生活中实现自己设立的优越目标,但他们最终都会以失败收场。

民族或种族之间存在的偏见往往是战争爆发的根源。如果想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步伐,就必须消除这种给人类酿成大祸的偏见。在这方面,教师的职责就是解释清楚战争的真实根源,而不是让孩子轻易获得机会通过舞枪弄棒来展示自己对优越性的渴望和追求。这并不是为以后的文明生活所需要作的准备。许多孩子后来开始了军旅生涯,多是由于童年时代受到的军事教育。除了这些参军的孩子外,还有许多孩子在儿时参加过打仗拼杀的游戏,在这种游戏的影响下,他们的心理在后来的生活中一般都是残缺不全的。他们总像战士那样争强好胜,永远也不懂得该如何与人和睦相处。

在圣诞节或别的节日,对于要送给孩子什么样的玩具作为礼物,要引起父母特别的注意。父母应该尽量不要让孩子玩耍刀枪棍棒和进行战争游戏,同时也不要让他们阅读那些有关英雄崇拜的书籍。

对于怎样为孩子选择适当的玩具,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然而,一条基本的原则就是我们所挑选的玩具应该能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创造精神和能力。如果孩子可以自己制作玩具,当然会比玩弄那些如布娃娃和玩具狗之类的现成的玩具具有更大的意义和价值。顺便还要说明一下,我们还要教育孩子尊重动物,不要仅把他们视作玩具,而是要把它们当作人类的朋友,教育他们在面对动物时不要害怕,但也不要随意玩弄和虐待动物。如果发现孩子虐待动物,我们可以据此认为他可能会欺负弱小的孩子。我们要让孩子认识到,家里的小鸟、小狗和小猫等动物都是和人类一样的,它们同样具有喜怒哀乐各种感受。如果孩子学会如何与动物相处,我们就可以将其视为他们与人进行社会合作的一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