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用了很长的时间来研究有关长子的问题,但是,一直也未能获得一个清晰的认识,直到有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冯塔纳自传中的一段文字。冯塔纳在这段文字中对他的父亲进行了描述,一个法国的移民,参加一场波兰对俄罗斯作战的情况:当他的父亲读到一万名波军与五万名俄军对峙时败下阵来并四散奔逃时,总会显得特别高兴和幸福。冯塔纳对父亲的这一举动很是不解。他甚至提出异议,在他看来五万名俄军比一万名波军强大是理所当然的,“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就会感到很不高兴,因为强者毕竟是强者”。当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我们马上就能够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冯塔纳是家里的长子”。这样的话只能出自于长子之口。冯塔纳还记得,他作为家庭中唯一的孩子,曾拥有多大的权力!而当他的“王位”受到一个弱者(弟弟、妹妹)的威胁时,他又会感到多么不公平。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即长子的性格通常都偏于保守,他们相信权力,奉行规则和法律。他们具有公开而毫无愧疚地接受专制主义的性格倾向。他们对权位抱有积极肯定的态度,因为他们自己也曾一度居于这样的地位。
正如我们所指出的那样,凡事都有例外,这种类型的长子也是如此。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案例来对此进行说明。在这个案例中,有一个儿童一直以来都得不到人们的重视。自从他的妹妹出生之后,这个长子的角色就开始蒙上悲剧的色彩。就算抛开这个事实本身,我们往往也能够从对这个手足无措、彻底心灰意冷的长子的描述中认识到,给长子造成困扰的原因与他那年幼而聪慧的妹妹有关。这种情况的频繁发生并非出于偶然,它可以得到完全合理的解释。我们知道,在当今的文化中,普遍认为男人比女人更重要。因此长子一般都会得到家长的过分宠爱,父母对他寄予厚望。他一直都处于非常有利的环境中,直到有一天他的妹妹突然降生了。妹妹闯入了之前由她被宠坏的哥哥所掌控的世界。在她的哥哥看来,她就是一个可恶的入侵者,需要他与之奋力抗争。妹妹的这种处境激励她加倍努力、奋发图强,而且只要她还吃得消,这种激励会对她的一生产生影响。这个妹妹会取得快速的进步,这种快速进步会使她的哥哥感到惧怕,因为这对男人优越性的神话构成了一种威胁。他感到不安全、不踏实。而且人类的发育遵循这样一个规律,女孩在14~16岁期间一般都会比男孩发育得快。于是,哥哥的不安全感可能让他彻底丧失信心和勇气。他很容易变得自暴自弃,安于现状。他会千方百计地为自己寻找各种合理的借口,或为自己设置障碍,以此来掩盖自己放弃努力的事实。
这种类型的长子经常会感到举足无措,缺乏自信,莫名奇妙地懒惰,或神经兮兮,其原因在于他们感到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和妹妹竞争。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类型的长子也是很常见的。他们对女人有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憎恨。很少有人能理解他们的处境,也很少有人对他们的处境作出合理的解释,因此他们往往有着悲惨的命运。在某些情况下,长子的情况可能会更糟,他们的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甚至都会发出这样的抱怨:“为什么情况会是这样呢?为什么男孩不是女的,而女孩不是男的?”
在众多姐妹中生活的唯一的男孩同样也拥有与上述类似的性格特征。要想在这样一种女多男少的家庭中形成一种女性主导的气氛是十分困难的。家庭中这个唯一的男孩或是受到所有女人的宠爱,或是遭到家庭中所有女人的反对和排斥。所以,在两种情况下的男孩有着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但是,在他们的性格当中还是会存在相同的成分。我们知道,有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不应该只由女人来抚养和教育一个男孩。然而,对这句话的理解我们不能仅停留在字面上,因为每一个男孩一开始都是由女人来抚养的。这句话真正的含义在于,男孩不能只在女人较多的环境中成长。这个观点并不是对女性持有反对的态度,而是反对那些产生于这种环境中的误解和偏见。这对仅在男性的环境中成长的女孩也是一样的。那些在男性中成长的女孩往往也会受到男性的歧视,促使这个女孩对男孩的行为进行模仿,这会对她以后的生活造成不利的影响。
一个人无论多么宽容,他都不可能赞同这样的观点,即应该像教育男孩那样来教育女孩。这种做法在短时间内还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但是,用不了多久就会出现难以避免的特定差异。由于其不同的身体构造,男人将在生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职业选择上,身体构造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有些女性对自己的性别感到不满意,对于那些为女人而设的职业和从业要求,她们感到难以适应。对于将来的婚姻和家庭生活,女人的角色教育自然与男人的角色教育有所不同。那些不满意自己性别的女孩通常对婚姻持有一种反抗的态度,认为自己的尊严会因此而受损。就算她们结婚了,也会试图处于支配地位。这些问题也会出现在那些被人们像教育女孩一样教育成长起来的男孩身上,他们会对我们当代的文化和这种文化对他们的期待感到很不适应。
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的时候,大家要记住,一个人通常会在4~5岁的时候就形成了自己的生活风格。一定要在这段时间内培养他们的社会情感和必要的社会适应能力。一个人对于世界的观念通常在5岁左右的时候就已经确定并固定下来了,并在今后朝着大致相同的方向发展;他对外在世界的感知一般不会发生变化;他会受自己原有观念的束缚,并不断地重复他原有的心理机制和从这种心理机制中产生的行为。一个人自身的精神视野会限制他的社会情感。
大家都知道,孩子的发展与他们对自己在环境中所处位置的无意识的理解是一致的。此外,长子、次子和幺子有着不同的发展过程,而这种发展同样符合他们在家庭中所处的位置。可以将孩子早期的处境看作对其性格发展的一种磨炼和锻造。
对儿童的教育不能过早地开始。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自己会形成一定的规则或程式,以此来指导他的行为并据此对不同情境作出反应。如果孩子很年幼,我们只能看到他指导未来行为模式的端倪。经过几年这样的练习以后,这种行为模式就会逐渐形成并通过不断强化而固定下来。孩子的行为并非客观的反应,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对自己早期经验的无意识的理解的影响。他对某一情景一旦产生错误理解,这种错误的理解和判断就会对他的行为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只要这种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原始看法没有被矫正的话,那么无论多少逻辑或常识都不会使他后来的成人行为改变。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总会有一些主观和独特的东西。教育者必须要了解儿童独特的个性,不能用千篇一律的法则来教育儿童。这也是对不同儿童运用相同的法则进行教育却会取得不同效果的原因。
另一方面,当我们看到儿童用几乎同样的方式对相同的情景作出反应时,我们不要认为其中发挥作用的是自然法则;实际上,当他们对情景的理解和认识不够深入时,就可能会作出相同的反应、犯相同的错误。通常认为,当一个家庭有孩子降生时,之前出生的孩子就会产生嫉妒心理。对于这种说法,人们反驳道:“一方面有例外的情况存在,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能让孩子对弟弟或妹妹的出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他们就不会产生这种嫉妒的心理。”在这方面有错误行为和错误观念的儿童就像一个游客站在山脚的小道之前,不知道该何去何从。然而,他最终找到正确的道路并顺利到达目的地,却听到有人惊奇地说:“几乎每一个徘徊在这条小道上的人都迷失了方向。”那些会做出错误行为的儿童经常会在这条充满诱惑的小路上徘徊。这些路看起来似乎很容易穿过,所以这些儿童才被引诱。
此外,还有许多情境也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家庭中的两个孩子一个好一个坏。只要对此稍加研究,我们就可以发现那个坏孩子对优越感有着过分强烈的追求,他希望能控制所有的人,并尽力对周围的环境施加影响。家里到处都可以听到他的叫喊声。而与此相反,另一个孩子一般会比较安静、谦逊并成为家里的宠儿和那个坏孩子学习的榜样。一般来说,父母很难理解在同一家庭中出现的这种差异。我们通过调查得知,那个好孩子发现可以凭借优异的行为得到更多的认可,并使自己在与坏孩子的竞争中取得胜利。很明显,当这种性质的竞争出现在这两个孩子之间时,那个坏孩子就不会再对通过更好的行为来超越这个好孩子抱有希望,于是,他便选择了背道而驰,也就是千方百计地调皮捣蛋。经验表明,这种淘气的孩子有可能会变得比其他的兄弟姐妹更好。同时,经验也向我们表明,过于强烈地追求优越感会使他朝着某个极端的方向不断努力。在学校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
我们不能因为这两个孩子在相同的条件下成长,就做出他们会完全相同的预言。对任何两个儿童来说,他们的成长条件都是不同的。拥有良好性格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也会受到不良儿童的巨大影响。事实上,有很多儿童一开始都表现得很好,后来却变成了问题儿童。
这里有一个案例,是关于一个17岁女孩的。这个女孩在10岁时一直都表现得很优秀。她有个哥哥,比她年长11岁。她哥哥得到了家长们过分的溺爱,因为他十一年来一直都是家中唯一的孩子。当女孩出生时,这个男孩并没有对她心生嫉妒,然而,他却依然如故,继续着他那被宠坏的行为。当这个女孩长到10岁的时候,他的哥哥经常很长时间都不在家。于是,这个女孩变得越来越像家里的独生子女了;受到这种位置的影响,她开始变得我行我素起来。她家境富裕,因而她的要求很容易得到满足。然而,随着她不断长大,她的要求不可能得到全部满足了。于是,她开始表现出不满和失望的情绪。她开始利用家庭的信用去四处借钱,很快就欠下了一笔不小的债务。也就是说,她开始试图用另一种方法来满足自己的要求。当她的要求遭到母亲的拒绝时,她就把过去良好的行为抛到九霄云外,还大哭大闹,最终变成一个令人讨厌的孩子。
我们可以从这个案例和其他类似的案例中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即一个儿童为了满足自己对优越感的渴求可能只会利用良好的行为,所以我们还不能确信,当情况发生变化时,他能否保持这种良好行为。本书附录Ⅰ中的心理问卷可以为我们展现一幅关于儿童的活动及他与周围环境和人的关系的完整画面。他的生活风格总会在某些方面体现出来,而且如果我们在通过心理问卷所获得的信息的帮助下,通过对这个儿童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这个孩子所具有的感情、性格特征和生活风格都是为了一个相同的目的:获得一种优越感,提高自己的价值感并使自己在周围的世界里中获得一定的声望。
在学校里,我们经常能遇到这种类型的儿童,他们看起来似乎与我们这里所做的描述是矛盾的:这样的孩子懒惰、邋遢、性格内向,对知识和批评漠不关心,他们沉浸在幻想的世界中,没有表现出一点对优越感的追求。如果我们的经验非常丰富,我们就能看出,这种方式虽然荒唐,让人无法理解,但也是一种追求优越感的形式。这种类型的孩子认为自己不能用正常的途径取得成功,于是他会尽力逃避一切可以使自己得到改善和提高的手段和机会。他会把自己封闭起来,给人留下一种坚强的印象。这种坚强并不能构成他的全部人格;在这种坚强的背后通常隐藏着一颗极度敏感和脆弱的心灵,为了免受伤害和痛苦,他要给人一种坚强和冷漠的印象。他让自己躲在盔甲的保护之中,这样无论什么东西都不能靠近、触动甚至伤害到他。
如果我们可以找到让这种孩子开口说话的方法,我们就会发现,他们总是对自己过于专注,每天都沉溺在白日梦和虚无缥缈的幻想之中,并总是把自己想象成伟大的人物,或是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在这些梦里,我们丝毫看不到现实的影子。在梦中,他们要么是无视一切的英雄,要么是手握生杀大权的君主,要么是挽救人们于水火的烈士。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儿童不仅在梦境之中,而且还会在现实行动之中扮演救世主的角色。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他人处于危难之中的时候,这些儿童会舍身相救。那些在梦境之中把自己想象成救世主的儿童,也会在现实中训练自己扮演这样的角色,而且,如果他们的自信还没有彻底丧失,一旦出现这样的机会,他们就会试图扮演这种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