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高难度谈话的艺术
8346500000082

第82章

男的样子斯文却举止粗俗,老人没直接批评他,而是避实就虚,把他定位为知识分子,这就暗含了“你没修养”的批评;而对女的所说的话,则在幽默中批评了她“不应为一点小事寻死”。这既符合调解者是陌生人的身份,又能达到目的。这种委婉批评的调解辞令的重点不是彻底地解决矛盾纠纷,或者说也不可能——因为陌生人、路人的身份也决定了他无法做到,但却可以制止矛盾的扩大、激化,避免其他意外事件的发生。

13.把失误的责任揽在自己身上

在家庭生活中,婆媳之间是最易产生矛盾的,她们之间的是非的的确确是“清官难断”。而处在矛盾之中的“中间人”,毫无疑问是具有儿子、丈夫双重身份的人。作为儿子和丈夫,一生恐怕都担当着“调解员”的工作。调解自己的母亲和妻子之间的矛盾,最基本的一条原则就是:牺牲自己!最首要的一条秘诀就是:把家庭中失误的责任揽在自己身上——这种“揽”,当然是用恰到好处的语言把它“揽”过来!

有一天,王刚下班后和妻子一同下厨做饭。正忙碌间,妻子不小心将一大叠盘子摔碎了,“哗啦”一声,响声惊动了里屋的婆婆。本来就与儿媳有些矛盾的婆婆一见儿媳脸红,眉头就皱起,老大不高兴,正要说什么。王刚灵机一动,上前对母亲说道:“妈,不知为什么,上午我在办公室摔坏了一只茶杯,回家来又打坏了这么多盘子,这大概就是老人们常说的祸不单行吧!看来儿子又要倒霉了。”爱子心切的婆婆一听,急忙说道:“得了,摔坏了就好,再也不会有什么大祸了。”

这里,王刚成功地、顺时应变地将妻子摔坏盘子的责任“揽”到了自己身上,同时语言中故意表露出“儿子又要倒霉了”的不良信息——其实是虚假的信息,这就让疼爱儿子的母亲将本来要发出的责怪变成了对儿子不吉利的担忧,将摔坏盘子这件“坏事”想象成为儿子免灾的“好事”,因此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争吵。

14.对矛盾双方“各打五十大板”

有时候,很难说矛盾纠纷双方谁对谁错,或是双方都有一定的责任,以至于不好将谁作为主要的或关键的调解对象。这时,不妨将双方“各打五十大板”,都给予一定的批评教育。特别是矛盾纠纷双方都在现场时,更应如此。否则,一方会误以为和事者偏袒另一方而“不服气”,或一方误以为和事者轻视另一方而更加盛气凌人。这样一来,不仅不能解决原来的矛盾,还有可能增添新的矛盾。

一次,某法官妻妹为一个赡养案件的当事人找姐夫说情,并替这位当事人送来一筐鸡蛋。年轻刚直的法官火了,冲妻妹发了脾气,还把一筐鸡蛋摔了出去。妹妹委屈得哭了起来。姐姐便拿出手绢给妹妹擦去泪水,并掏出50元钱塞给妹妹,然后对妹妹说:“你的心思我理解,不过送礼是不对的,不能拿法律当儿戏,以后不要这样做了。你姐夫脾气不好,你是知道的,别跟他一般见识。”妹妹点点头。她又转过身去对丈夫说:“法官先生,不要跟我们妇女耍威风充好汉了,我们不办人情案,但也不能没有人情味呀!妹妹是好心,是出于对那位孤苦伶仃老人的同情才这样做的,我们不能错怪她,快给妹妹赔礼道歉去。”法官遵命了。就这样,妻妹与姐夫之间没有因此产生隔阂成见,不仅和好如初,而且更加亲近。

这里,妻子就采取了“各打五十大板”的方法,以理服人,分头对丈夫和妹妹的不是进行了批评,指出其动机与行为的反差——动机是好的,行为的后果都是不好的,使他们心服口服,消除了隔阂、偏见与误解。

15.设法转移双方的注意力

当争执双方为了一个具体的争端而互不相让、愈吵愈烈时,气氛常常变得越来越紧张,调解方很难成功地营造轻松氛围,有时甚至会费力不讨好,成为当事人发泄怒气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调解者应该想办法转移吵架双方的注意力,使他们暂时搁置争端,把注意力集中到另一件事情上,从而不知不觉地结束了原来的争执。

爱国将领张学良年轻时,其父张作霖有意跟磕头弟兄于文斗攀儿女亲家,只是因张学良跟于文斗之女于凤至从未见过面而暂搁。一年端午节,后路巡防营统领吴俊升探知于家父女将到张家所居的奉天城,他深知于凤至酷爱字画,便向张作霖献计:“委屈一下少帅,请他以古画店掌柜的身份跟于小姐见面。”这天,于家父女以顾客身份来到了古画店。张学良一见之后便为于凤至的美貌倾倒,但他拿出一幅写明是郑板桥所画的《竹兰图》,于凤至即判为伪作:“板桥画竹兰,挥洒自如,妙趣横生,初看俗拙,实则暗藏风骨。可这张画空有架子却无神韵,显然是今人的赝品。”张学良急忙说:“不!不!画是绢本,又有后代名人题跋,应不是伪作。”于凤于当即反驳:“临摹名家字体高手,各朝都有,上乘者可乱真,但只能糊弄外行而已。”张学良仍坚持说这幅画是真品。于凤至也毫不相让,两人为此争执不已,愈争愈烈。在一旁的吴俊升连忙打圆场道:“既然姑娘不喜欢这张画,再拿一张看看如何?”张学良即拿出苏轼的一幅字画,于凤至判定是真迹,满心喜欢,当场成交。

这是一个采用转移双方视线的方法来制止争吵的典型例子。张学良和于凤至为了一幅《竹兰图》的真伪而各执己见,愈争愈烈。直接制止争吵反而会造成尴尬的局面,因此吴俊升提醒张学良再拿出一幅画来,这幅字画很快吸引了张、于的注意力,于凤至立刻为能购买到苏轼的真迹而欣喜不已,自然也忘掉了先前关于《竹兰图》的不快,避免了不欢而散的结局。

16.在欲擒故纵中完成调解

在调解纠纷时,为了寻找有利时机,调解人不妨把自己的真实意图掩藏起来,先故意放纵他们,然后再收拢过来,这就能起到放长线钓大鱼的效果。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必须搞清双方矛盾的起因以及双方情感关系的真实情况等,免得激化矛盾。

有个家庭,妻子很霸道,经常对丈夫吆五喝六,让丈夫脸面尽失。终于,在因一件小事妻子对丈夫使狠时,丈夫提出了离婚要求。妻子尖声说道:“离就离,不离是孬种!”两人一气之下跑到司法所。司法助理员从他们的言谈中,看出来两人还是挺有感情的,问题就出在妻子的火爆脾气上。于是他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严肃地问:“你们二人还有啥异议没有?要是考虑好了,十分钟内就给你们办好离婚手续!”这么快就离了!两人不由气短起来,丈夫瞟了一眼妻子,没底气地说:“她想离,那——就离吧。”妻子却急了:“可俺正怀着孩子呢。”至此,司法助理员才向当妻子的讲起道理来,说到最后,妻子不好意思了,拉起丈夫就走……

在这里,助理员了解这对夫妻的感情其实是很深厚的,只是性格上合不来,没有更大的矛盾。这次闹离婚只是双方的意气用事,双方在火头上又谁也不愿意低下头来,所以闹到了司法所。因此这才故意——“纵”——“十分钟办好离婚手续”,以此来提醒他们二者,你们几年的夫妻感情,就要在这十分钟内彻底地破裂了!果然,对感情的珍惜使他们战胜了意气用事。在这里,助理员隐藏了自己“合”的意图,故意爽快地允许他们离婚,终于让他们亲口说“合”,最后才又“擒”了回来,从而达到了自己调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