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丛林之书
83433900000002

第2章 授奖词

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 C.D.威尔逊

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候选者众多,在这一备受瞩目的奖项评选中,不乏成就卓著的竞争者。最终,瑞典文学院将这一荣誉授予一位杰出的英国作家。

英国的文学成就繁荣昌盛了千百年,丁尼生不朽的抒情诗歌没有因为他的陨落而成为绝唱,琴格耐尔身故时也没有带走全部的文学财富。人们伤感悲伤,悲悼“诗神”,但“诗神”的诗歌并未消亡,也永远不会磨灭它崇高的地位,它将身披新时代的盛装卷土重来。每一个拜读丁尼生诗歌的读者都会领略他充满奇幻意境的文风,在风格和他迥异的作者身上同样也有类似的特点。瑞典文学院本年度文学奖授予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他就是这样一位既有文字美感,又能生动描述时代紧迫感的作家。他深刻细腻地传达了人物谋生中的痛苦和焦虑,是新时代作家的代言人。一位热衷于研究英国文学的法国作家曾说:“吉卜林,是英国文坛近年来最闪耀、最令人瞩目的作家。”

吉卜林出生于孟买,6岁被送到英国接受教育,17岁重返印度,并在报社谋得职位,几年后担任安拉阿巴德《先锋报》主编。其间,他遍游印度各地,对印度的风土人情、历史变迁、人文情怀、社会观念和大众的情感与追求有了全面的了解,对英国军人在印度的生活也深入考察、全面了解。这种对印度发展的准确把握和深入了解,在吉卜林的相关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有些人认为他的作品拉近了英国人和印度人之间的距离。这种文学桥梁的贡献和作用,甚至胜过苏伊士运河的开辟。

吉卜林早年以一部讽刺性的诗集《歌曲类纂》(1885)崭露头角,其中大胆的隐喻和不俗的语调尤其引人注意。其后出版的两部短篇小说《山中的平凡故事》(1888)和《三个士兵》(1888),他巧用牟文尼、欧世礼和季若德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类型、不同阶级、不同观念的士兵,形象又生动,使读者感到自己与人物间有或多或少的联系与相似点。相似的同期小说还有《黑与白》(1888)、《盖茨比一家的故事》(1889)、《雪松下》(1889),都是很生活化的作品。1891年,他发表了系列短篇小说《生活的阻碍》,但相比之前的作品显得异常严肃。同年,他还发表了《消失的光芒》,虽作品不乏生动多彩的段落叙述,但风格上稍显生硬晦涩。

经过不断创作与尝试,到1892年发表《军营歌谣》时,吉卜林已经渐成气候,是个成熟的诗人了。书中的军人歌谣,既富有豪迈的激情,又具有摇曳的情趣。作品中描写汤米·艾金斯赴汤蹈火、英勇作战的种种经历则相对写实,与轻快的诗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吉卜林这种不拘一格,用人的本能和悲喜交加的叙述手法,阐述人们内心不得不面对经历的苦难、生活和工作,行文不需要华丽虚荣的文辞装饰,便足以撼动人心。其中,在描写士兵们的诗歌中,他用地道的军人专用语言叙述,更贴切地表现出他们的进步思想和愉悦心情。英国人此时发现,吉卜林正是他们最需要的时代诗人的代表。

1894年,吉卜林出版了他享誉国际的儿童读物《丛林之书》。他把故事假设在了神秘的丛林,描述了一个孤儿独自在危机四伏的丛林中生存、生活的故事,其中有刚毅的黑豹巴希拉和棕熊巴鲁,有狡猾强大的蟒蛇卡奥、白眼镜蛇奈格和叽叽喳喳的蠢猴子,而中心人物和掌控局面的则是狼孩儿莫格里。书中有一段描写莫格里坐在巨蟒卡奥的身上缅怀往昔的文字,充满了怀旧的人文情怀,而书中那条见过许多生老病死、万物更迭的老蟒蛇,就像历史的明镜与见证者。书中有很多恢宏的自然情景描写,充分展现了作者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卓越的叙述水平,绝对是吉卜林的登峰造极之作,其最终的呈现甚至优于吉卜林后期出版的《识途的船》(收入1898年出版的《工作的一天》一书中)。

《识途的船》是一篇想象大胆、创意无限的故事。作者把机器人格化处理,引发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和深刻的思考,但因为想象太过超前,难免让读者感到不可思议和怪异。

《丛林之书》一举奠定了吉卜林在世界儿童文学中的地位,就连成年人也乐于参与到阅读中来,因为这些妙趣横生又跌宕起伏的故事,勇敢无畏的动物和智勇双全的孩子,清新风趣又想象无边的描述,让成年人和孩子们一起,重拾童趣,重返童年。

吉卜林的另一部佳作是1901年出版的《吉姆》,全书以高雅的风格,描述了在朝圣老僧身边,顽劣可爱的小弟子吉姆的故事。全书叙述轻松自然、形象生动,让吉姆天真淘气的形象跃然纸上。

每一个作家都会面临非议,吉卜林也不例外。有人指责他写作偶尔粗鲁,引用军用俚语是低级趣味,但所有的非议最终都淹没在吉卜林恢宏豪迈的笔法和激情昂扬的精神力量下。他不但是英、印两国最杰出的大文豪,并且早已征服了世界各地的读者。1889年,吉卜林在美国生病,美国的报刊十分重视,每天都会跟进报道他的病情,德国国王获悉后也致电吉卜林的夫人以示慰问。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吉卜林究竟是靠什么赢得了世人的尊敬与爱戴,他具体在哪些方面值得我们推崇和学习,又是出于什么原因,我们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他,理由如下。

吉卜林最为我们称道的地方,首先,是他细致入微的观察力,他能把现实生活中最细碎的细节捕捉到,并完整地呈现;其次,是他无与伦比的想象力,他没有简单地一味描述,尽管他能把事物描写刻画得如照片般准确,但是他却选择了更艰难的道路,那就是加入了他内心的意向和感受,加入了他的想象,通过准确贴切的比喻直达事物的本质。吉卜林曾经说过:“上帝负责创造事物,我会从这一角度去描绘它们的。”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吉卜林已经体会到自己在写作上的责任。

吉卜林的风格雄浑有力,有时用力过猛显得粗率,可是他也有柔美纤细的笔触,比如《穆罕默德·丁的故事》,虽然描述平实简单,却蕴含着感人的真情,同类型的典范还有《山地故事》和《攻陷龙墩奔》。

这位细致入微观察人生与人性的作家,内心深处蕴含着高贵的灵魂。在《真正的罗曼史》这首诗里,作者描述了对一些不能实现的理想执着的奢望。而这种理想,投射在感官世界的景色和情绪之中,难以回避:

在梦中又见到又摸到

你的衣角,我的愿望

你已去了上帝身边

而我却无法跟随

吉卜林有着十足的《旧约》气息,人生观亦如清教徒般虔诚,诚实不做作,直白不啰唆,坚信“敬畏上帝即智慧之始”,而那儿确实也存在着一个上帝:

我们先祖时期所知的上帝

在他那威严的手掌之下

我们占有了土地……

从美学角度来说,吉卜林具有诗人的敏感和直觉,而从道德、宗教、圣经信仰的角度与责任感出发,他又是理想主义者。他坚信一个道理:只有国民恪守法律,并克己自律,国家才会越来越强大。吉卜林推崇上帝是全能的主宰,他在《生活的阻碍》中将之称为“大监督”。英国人认可这样的概念,于是吉卜林顺应潮流,成为著名的国家诗人,不但写了很多激昂深刻的军人诗歌,并在1897年为庆贺维多利亚女王登基60周年,发表了一首真诚谦卑的《赞美诗》,浓浓的宗教情怀感人至深:

骚乱和喧嚣都已沉默,

名将与君主悄然离去;

只剩下对您的献祭之物,

和一颗谦卑忏悔的心。

《赞美诗》的尾声歌颂了民族自豪感,诗中告诫人们傲慢自大的危险。与布尔人战争期间,对于布尔人的骁勇善战,他给予了公正的赞扬,但吉卜林还是无条件地站在英国人一边。

英国文学历史悠久,作品丰富,莎士比亚更是永垂不朽。吉卜林的想象力和观察力同样强大,他没有华而不实的绚丽文体,也摆脱了寻欢作乐的不良倾向;他没有无病呻吟的伤感,也没有亚历山大诗体的堆砌。

吉卜林喜欢言简意赅,避免不切实际的抽象和拖泥带水的描述,穿插引用一针见血的警句。有人把他和布勒特·哈特相比,又有人把他比作皮埃尔·洛蒂,更有人把他比作狄更斯,可他不是谁第二,也不与谁雷同,他既有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又是奉公守法、崇尚纪律的倡导者。丛林法则也是自然法则,它的中心思想就是“奋斗和尽职地遵从”,所以,他推崇勇敢、自我牺牲和忠诚,最厌恶没有骨气、不能自律的人,深知骄傲必败的真理。

吉卜林虽然独树一帜,但也兼具和学习其他优秀作家的优点,毕竟再伟大的宗师也要汲取他人所长。吉卜林身上有类似哈特那种对自由与流浪生活的赏识,有和笛福一样严谨务实的作风,有狄更斯那种对劳苦大众的同情,以及描写人物细致动作的幽默感,更重要的是他坚持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文笔写实;他的作品有趣生动,虽并非篇篇都是佳作;他的风格有时讥讽辛辣,但饱含了对士兵们由衷的同情。

吉卜林成名很早,可仍然不断求知和精进,撰写他生平的一位作家说,他的作品有三种“语调”:在《歌曲类纂》《山地故事》《盖茨比一家的故事》《消失的光芒》中,用的是充满讥讽嘲弄的语调;在《穆罕默德·丁的故事》《生活的阻碍》《没有教会豁免权的情侣》中,用的是慈悲仁德的语调;在《生活的阻碍》中,用的是道德的语调。这种分类法或许不能对他的全部作品一概而论,但吉卜林歌颂的热衷工作、恪尽职守和爱国是值得肯定的。吉卜林对于大不列颠帝国的热爱深刻入骨,他倡导帝国的成员之间密切团结的合作不容否定。

吉卜林在他的作品中身临其境般地为我们描述过许多未知的国家,他并没有肤浅地描述表面现象,而是时刻怀揣着一个伟大的目标:他已经准备好,“在职责的召唤下准备就绪”,并静候时机成熟,像战士一般视死如归地去见上帝。

瑞典文学院决定将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鲁德亚德·吉卜林,并向伟大的英国文学界及英国当代小说界最有才华的天才表示深深的敬意。

按:因瑞典国王逝世,颁奖典礼取消,故获奖致辞从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