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水浒人物品评录
8342900000013

第13章 李逵是个打手

不想隐瞒,谈歌很不喜欢李逵这个人物。谈歌总感觉此人手太黑,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屠夫。他的绰号:黑旋风,能够引起人们的恐怖联想。无论如何,一个杀人如麻,且不眨眼睛的土匪,能带给我们多少美感呢?他手中两把不可理喻的板斧,如果抡将起来,绝对分不清好人坏人的。如此不分青红皂白的凶器,也是绝对令人毛骨悚然的。

谈歌一个读书的朋友宽容地说,李逵嘛,就是个二百五的性格,不必认真计较。李逵心直口快,倒是有几分可爱。可以这样说吗?人世间,人的生命是第一可宝贵的,怎么能说杀就杀了呢?这种典型的杀人如麻的匪类,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社会渣滓,世间是绝对不可容纳的。还说得上可爱吗?

李逵这个“逵”字有讲头儿,字义上是指:能通往各地的路。这就暗示像李逵这样的亡命徒,条条大路小路都走得通,到处吃得开,是可以风风火火闯九州的。央视版的电视连续剧《水浒传》里的这句唱词,似乎就是专门给李逵写的。可以理解的是,这样一个人物,在一个法制不健全的时代,在那样一个有枪就是草头王的时代,在那样一个杀人不偿命的时代,当然是可以到处横吃、横喝、横抢、横杀的。不理解的是,在今天这样逐渐建立健全法制社会的时代背景下,这样的人物为何还受到欢迎?这里边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心态呢?

《水浒传》里还有一个人物,牛二。不过较之李逵,牛二本事不大,而且似乎也太脏了一些,牛二就是个街头的混子。可李逵的性格与牛二差别不大,也常常在街头混迹。李逵嗜赌,如果赌输了,就耍赖,就搅局,没有赌德,让人家追着跑。李逵排行老二,他真应该叫“李二”,与牛二齐名。成为年度地痞的领军人物,登上年度流氓地痞排行榜。

李逵的出场是在江州。他怎么来到了江州?书里交代,李逵是打死了人,才跑到江州来的,就在戴宗手底下当了小跑腿儿。戴宗是干什么的?是院长,不是医院院长,也不是学院院长,他是劳改院的院长。也就是说,戴宗是劳改队负责人。李逵在他手底下管理犯人。书读到这里,吓了一跳,这样的人怎么能管理犯人呢?能!这叫以黑治黑。有人要问,像李逵这样素质低下的人,怎么会混进司法部门呢?谈歌猜测,或许李逵打死了人之后,被送到这里劳改,后来劳改释放,被戴宗留用了。戴宗使用李逵这样的恶人,除了让他帮助自己以恶治恶,来管理犯人,还有什么别的想法吗?当然有。如此一来,李逵就成了戴宗手下的私人豢养的打手了。

由李逵说开去,宋代司法制度的黑暗和混乱程度,略见一斑。

读书可以看出,《水浒传》的作者对李逵这个人物,是持赞扬和肯定态度的。李逵这个人上了战场不要命,作战勇敢,猛打猛冲,轻伤不下火线,没什么心眼儿,直来直去,而且忠于领导。毛病吗,也就是喜欢喝点儿酒,容易喝多了,喝多了容易惹事儿。这即是作者给李逵开出的全部性格清单。如此说,李逵应该是一个有着一些错误缺点的英雄好汉了?是不是这样?这个结论得重新商量。

说话得有证据。谈歌为什么从心里讨厌李逵?谈歌手边有两个情节,可以举证李逵此人的确属于凶残之辈,让世人切齿。

先说第一件事,作者虽然写得精彩纷呈,可实在让人读不出什么妙处来。宋江让李逵与雷横出差去蓟州,任务就是一个,劝朱仝上山入伙。理由吗,就是朱仝放跑雷横,顶了雷,被劳动教养了,宋江也受过朱仝的恩惠,看不过去,就希望朱仝上山,一起过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幸福日子。其实宋江派这两个人就派错了,你派人也得派一个能够花言巧语的啊,就这两个人,嘴笨得跟棉裤腰似的,能说出什么动听的话来吗?果然如此,这二人见了朱仝,笨笨呆呆地劝了半天,吭吭哧哧地好话讲了一火车,朱仝就是不乐意去。朱仝不上梁山,李逵和雷横就是完不成任务指标,回去就要挨批评,年底就要扣奖金。这可怎么办呢?总得完成任务啊。挨批评、扣奖金倒是小事儿,两个大活人竟说不通一个朱仝,这两个人脸上也挂不住啊,回去也招人笑话嘛。为了逼迫朱仝上山入伙,李逵竟然杀死了一个学龄前儿童(朱仝替雷横顶罪,发配到蓟州,蓟州的知府看朱仝长得面善,不像那种真正的罪犯,就网开一面,没让朱仝蹲监狱,他让朱仝给他家看孩子。就是现在的男保姆)。如果站在法庭上,这一个事件,无论律师如何替李逵辩护,也说不过去。李逵就是故意杀人,而且杀害的是未成年人,更是罪加一等,这就迫使朱仝要找李逵拼命。能不拼命吗?换上谁也得拼命。无论如何,李逵也不能杀一个孩子啊,这让人家这一家子今后还怎么过啊。好,就算这个孩子的家长是个万人恨的贪官污吏,你李逵也不能拿孩子下手啊。这让朱仝怎么交代?哦,人家把孩子托付给你了,你把人家孩子的小命都弄没了。读者不要嫌谈歌在这里钻牛角尖,这种事情放在谁家头上,谁家也得跟天塌了似的。接着上边的说,就算是朱仝当保姆这家是坏人(书上也没有这样写),可一个孩子有什么罪过呢?李逵就生生地把这个小孩儿给杀了。估计李逵作案非常残暴,似他这样的人,能够很温柔地作案吗?你不要奢望李逵能在动手前给孩子服用大量的安眠药,让孩子“安乐死”。读者在读这一段情节时,如果把文字在大脑中转换成图像,那该是一幅怎样令人发指的残暴场景啊!

再说第二件,三打祝家庄的战斗胜利结束了,都已经到了打扫战场的阶段了,李逵却擅自行动,私自闯到扈家庄,把扈太公一家全杀光了。扈太公也未能幸免(偌大年纪,落这样一个结果,没能善终。倒霉矣)。只剩下一个扈成吓跑了。能不跑吗?让这样一个杀人魔头给盯上了,好得了吗?读者别忘了,这时候的扈家庄早已经与梁山泊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这种条约就算不上公证处公证,也具有法律效应了。也就是说,扈家庄和梁山泊都是自己人了,双方都得遵守合同。可是碰上了李逵,这一纸文书能顶什么事儿呢?屁事也不管。事后宋江追问下来,李逵只是轻飘飘地说自己“杀得手顺”了。这不是成了一个杀人魔王了吗?此时的扈三娘已经答应入伙了啊,而且扈太公是你李逵的同事王英的未来老丈人啊。你也敢这么干?就敢这么干!

不用再多举例子,只此两件,李逵在谈歌心目中的形象,已经是异常凶恶了。

再接着谈歌那位朋友的话头儿说,李逵真是一个二百五性格吗?当然不是。此人装傻充愣,其实他鬼精着呢。他懂得应该巴结什么人,听什么人的话,看什么人的眼色行事。且看李逵出场时,戴宗与宋江见面,就把这个私人打手当作礼物送给了宋江哥哥。李逵呢,见了宋江就磕头。为什么?表面上看,他敬佩宋江是一个讲义气的人,可实际上李逵有李逵的心思。他知道,自己如果攀上了这样一个出手大方的哥哥,今后花点儿钱,岂不是方便多了。为了讨好宋江,他去强夺人家的鱼,还惹恼了浪里白条张顺(这一通打十分好看,张顺弄着李逵在水里狠狠戏耍了一番,也就算对这样一个赖皮的教训,读来也解气),大骂李逵是泼皮无赖。自然是无赖,你想孝敬你宋江哥哥,你自己花钱买鱼啊,你干吗抢别人的呢?如果你宋哥哥在大街上看中了某一个年轻妇女,你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抢夺过来孝敬吗?还别说,李逵就真敢,他是土匪嘛,有什么不敢的?

如是这样讲,不能说李逵没有心眼儿。他知道谁对他有用,他知道应该巴结谁。自古以来就没有无所畏惧的赖皮,所有的赖皮在他们的主子面前,都是唯唯诺诺,狗一样的东西。如李逵对宋江,对戴宗,绝对像哈巴狗一样乖巧听话。而且这种人,绝对不是什么心直口快,而是什么好听他说什么。如果有责任需要他担当的时候,他肯定会耍赖。当他把朱仝看护的孩子杀死之后,朱仝找他说理,他竟然说,这都是晁盖宋江哥哥们安排好的,关我屁事。这种一推六二五的口吻,是一个十足的赖皮。有了问题,嫁祸别人。谈歌就不相信,晁盖宋江会让他下山来杀孩子。张顺骂他时,他竟然说:“我是给我哥哥弄条鱼吃,你怎么这么小气呢?”得,全推到宋江头上去了。潜台词是,你张顺别恨我,你恨就恨我哥哥吧,是我宋哥哥嘴馋了嘛。

中国人自古以来似乎有这样一个心态,对赖皮有一种宽容的心理。只要这种赖皮不干涉到自己的生活,中国人似乎对赖皮有一种特殊的理解力。这种理解力非常可怕,这种理解力包括对赖皮的容忍、迁就、放纵,而赖皮给予社会秩序的破坏力量,中国人往往视而不见。即使干涉到了自己的生活环境,也常常是抱着恶人远离的态度。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

在这种生存环境的土壤里,像李逵这样的赖皮,怎么不会如鱼得水呢?如果在我们的生活中,多了些这样杀人不眨眼的凶恶之徒,我们的生活里还有多少阳光?

还有一个问题,李逵这个人在梁山泊也是横行霸道,对同事们也是张口就骂,动手就打的,可是谁也惹不起他,为什么?怕他。为什么怕他?这个问题就提到了实质,皆因有宋先生护着他啊。由此说,宋江是李逵的后台。写到这里,想起了当代的一句顺口溜儿,十分适合李逵:我是领导一只狗,蹲在领导大门口,让我咬谁就咬谁,让咬几口咬几口。问题严重的是,李逵可不是咬人的狗啊,他是杀人的魔啊!

想起了当代生活中的一件事儿,北方某一家大企业中的某一个主要领导,也不知道搭错了哪根儿筋,要不就是看《水浒传》看中了李逵这个人物了,他认为企业里的保卫部门不得力,他要重新配备一名保卫科长。可是你找什么人不行呢,他偏偏把一个在社会上有劣迹的人作为人才引进到自己的企业,他让这个“人才”当起了本企业的保卫科长,并且开着高工资,还配备了专车。凡在大企业里工作过的人都知道,一个企业往往就是一个小社会,领导与领导之间,职工与职工之间,或者职工家属与职工家属之间,日常的矛盾和纠纷总也避免不了,领导与职工群众之间的矛盾,更是免不了,要不怎么总鼓励企业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呢?这是司空见惯的常事儿,用社会主义的理论解释,这叫密切与理顺领导和群众的关系;用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解释,这叫做调整劳资关系。可是这位企业领导,从来不做政治思想工作,也不在意什么劳资关系。社会主义的办法和资本主义的办法,他都一概不使用,他使用了《水浒传》上的办法,把新任保卫科长当成了李逵。这位企业领导似乎还是一个急脾气,很不耐烦,跟群众讲不通道理时,他图省事儿,就让这位保卫科长去大打出手。有一次,一个车间的工人集体提意见,保卫科长从社会上找来了一帮地痞流氓,在车间里大打出手,十几个工人都被打到医院去了。一来二去,闹得职工们敢怒不敢言。这位领导还得意扬扬地说,他用人用对了。后来这位保卫科长弄出了人命,公安部门介入,这位企业的领导也下台了,这件荒唐事才算告一段落。这两件事情联系在一起,李逵是不是宋江的保卫科长呢?谈歌认为李逵还不只是这么一个角色。什么角色?李逵简直就是宋江私人的保卫科长。

读《水浒传》,总能看到这样的情节,宋江偶尔当着众人,对李逵板起面孔训斥一番,这是表面现象,读者可别当真。我们可以设想,其实宋江对李逵的一些行为是纵容的。劝朱仝上梁山入伙不成,就杀小孩子,宋江并没有批评李逵,杀扈太公一家,宋江连个处分也没有给李逵。如果这种事情放到别人身上,宋江能这样轻易地放过吗?肯定不行。包括最后李逵撕扯朝廷的诏书,换别人行吗(别人有意见也不敢啊)?肯定不行,李逵就行。可是招安的事情是梁山泊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同意了的啊,这样的重大决策(且不说决策正确与否),你李逵凭什么出面破坏?如果李逵不是宋先生的亲信,他敢这样干吗?后来宋江大概怕群众意见太大,严厉地批评了李逵几句,这也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

宋江最后毒死了李逵。宋江有宋江的想法,按照宋江临终前对李逵说的话:哥们儿,你可别怪我,我老宋要是不毒死你,将来你小子肯定还得惹祸,那时,你会坏了咱们梁山兄弟的名声。如果我们猜想,依照宋江的性格,他可能还有这样的潜台词:行了,兄弟啊,你这个杀人不眨眼的兄弟啊,我把你弄死算了。不然,人世间还得出现一些冤死鬼啊,人们不得恨死我宋江啊,我得给自己身后留点儿好名声了。

书读到这里,谈歌长出一口气,宋江总算做了一件善事。要是宋江一时下不去手,继续把这一个杀人魔头留在世上,那人间不定还要出现多少屈死的冤鬼呢。

但愿世界上李逵这样的人物能够绝迹。但是,会吗?

谈歌有些糊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