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闲话红楼:大观园的后门通梁山
83414900000013

第13章 无处不在的“八卦”

“贾府只有门前两座石狮子是干净的。”这是冷二郎柳湘莲对宝玉说的。自然这种评价并非柳湘莲独创的,而是口口相传到了他的耳朵中,但他性格耿直侠义,所以当着贾府尊贵的宝二爷也不回避,实话实说。别的人当着贾府的人恐怕多是奉承之语,什么世勋之家、诗礼之族呀,教育有方之类的,尽拣好听的说。背后呢?则私下里传播贾府的龌龊事,少不了添油加醋演绎许多细节。

面对显赫的贾府,小老百姓当然不敢当面嘲笑他们的荒淫、腐朽,无可奈何的利器就是传播他们的“段子”,嘲笑贾府。贾府的人对此也无可奈何。

民间对贾府的讥讽,在后期达到了高潮,这说明贾府已经风雨飘摇,小老百姓更不在乎所谓的权威了。《红楼梦》第九十三回写贾政一天早晨走出大门准备去官衙上班,看到一帮人看揭帖。什么叫揭帖?也就是“文革”时期的“大字报”,现在网络上的匿名帖子。这揭帖写道:

西贝草斤年纪轻,水月庵里管尼僧。

一个男人多少女,窝娼聚赌是陶情。

不肖子弟来办事,荣国府内出新闻。

帖子说的是贾芹利用管尼姑、僧人的权力,和尼姑日夜宣淫的丑事。帖子不知是谁人创作,但肯定是了解贾府内幕的。打油诗写得幽默而犀利,和现在网络上高手的风格几乎完全一样。——这帖子把道学家贾政气得个半死。

贾府的院墙虽然很高,但挡不住民间的传播渠道。那时候没有电话、没有手机短信、没有网络,可传播速度很快,人们关注的焦点和现代人几乎一样——名人的八卦。

贾宝玉整日和姐妹们在一起吟诗作词,写了几首摹情写景的香艳诗词,立马就传到了外面,人人传抄,说这是贾府十三四岁的公子哥写的。犹如今天一个想迅速成名的女士,把自己的裸照发到网络上面,立刻引起网络堵塞,大伙儿争着来浏览、拷贝。因此宝姐姐、林妹妹知道后,很是责备了宝玉,这是闺阁内的习作,怎能外传?这些姐妹忘记了,正因为是闺阁内的诗词,人家才感兴趣,处处可见的八股文、试帖诗谁看呀?君不见,今天网络上到处充斥的是名人们的“绝对隐私”。

传贾府“内幕消息”的,多半是那些看起来老老实实、忠心耿耿的仆人,当面老爷长老爷短地叫,背后却想:同样是爹娘养的,凭什么让我伺候你?如果不幸挨了几句骂或者被扇了两耳光,则怨气更大了,没别的办法,只有把看到的内幕、绯闻给传出去让贾府丢脸。

《红楼梦》一开始,贩卖古董的冷子兴向贾雨村一一介绍贾府情况,并说这个公侯之族外面看起来还很显赫,但内瓤子是坏的,贾府子弟一代不如一代。事情缘起是贾雨村问冷子兴,近来都出什么新闻没有?冷子兴则说你的同宗贾府出了一些小小的异事,然后介绍衔玉而生的宝玉种种怪癖,如喜欢亲近女性、讨厌男人等。此类细碎之事,不是贾府内部的人,谁晓得这样清楚?这冷子兴正是管家周瑞家的女婿。

所以我猜测,对老爷、公子、小姐们的绯闻,仆人们不知道在一起议论了多少回。只有赤胆忠心要去哭庙的焦大,醉后当着王熙凤主子的面说“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红楼梦》第七回),结果被灌了一嘴马粪。可惜焦大生错了时代,他要是现在某个报社的娱记,就可以当面向明星求证,有人看到你和谁谁在某某宾馆开房了。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姐弟恋”“不伦恋”的传闻就风生水起,迅速蔓延了。记者们写稿的开头肯定是,据传怎么怎么。究竟传的源头在哪里?天知道。

小道消息在传播中不断被丰富、被加工,因此它是活泼的、有生命力的,就如讽刺贾芹的那首打油诗一样。贾琏的贴身小厮兴儿向尤二姐介绍荣府的太太、小姐们,形容得非常贴切。说王熙凤“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迎春诨名“二木头”,戳一针不知道哎哟一声;探春诨名“玫瑰花”,又红又香,无人不爱,只是扎手。又说黛玉病恹恹的是“多病西施”,宝钗肌肤雪白而丰满像是雪堆出来的,所以看见她俩就藏起来大气不敢出,因为害怕一出气——这气大了,吹倒了林姑娘;这气暖了,吹化了薛姑娘。——兴儿这厮,真真是一流娱记的料。

甭说贾府只是个开始败落的贵族,即使是国王、皇帝又怎样?那点绯闻,老百姓照八卦不误。翻开《诗经》,我们就能看到许多百姓传播王侯八卦的诗。卫国的公子顽和父亲的妃子私通,老百姓就编了个《墙有茨》的顺口溜到处传唱:“墙上长着野草,不能扫呀;宫中那些个事情呀,不好说呀。如果要说出来呀,就太丢人了。”唐明皇娶了自己的儿媳妇杨玉环做贵妃,激发了著名的八卦诗人白居易的创作欲望,因此优秀的文学作品《长恨歌》才能流传到今天。“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香山居士,你是今天娱记们的学习楷模呀。

从古到今,八卦无所不在。一部《红楼梦》,亦可看成一部八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