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借梯登天
8337400000051

第51章 大胆想像,邂逅机遇

想像可以使你创造机遇,并且利用这个机遇,使你取得别人所没有的成就。

想像是开启机遇之门的金钥匙,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俗话说: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敢于想像,并将之付诸于实际行动中去,你就有可能创造出机遇。

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像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爱因斯坦如此推崇想像,是因为他知道想像力是一个人干好工作的起码要求,想像力是人类进步的主要动力,没有了想像,人类将永远停滞在野蛮落后的状态之中。

有这样一个例子。非洲岛国毛里求斯大颅榄树绝处逢生,就是得益于科学家丰富的联想。在这个国家有两种其特有的生物——渡渡鸟和大颅榄树。在16、17世纪的时候,由于欧洲人的入侵和射杀,使得渡渡鸟被杀绝了,而大颅榄树也开始逐渐减少。到了20世纪50年代,只剩下13棵。1981年,美国生态学家坦普尔来到毛里求斯研究这种树木,他测定大颅榄树的年轮时候发现,它的树龄是300年,而这一年,正是渡渡鸟灭绝300周年。这也就是说,渡渡鸟灭绝之时,也就是大颅榄树绝育之日。这个发现引起了坦普尔的兴趣,他找到了一只渡渡鸟的骨骸,伴有几颗大颅榄树的果实,这说明了渡渡鸟喜欢吃这种树的果实。

一个新的想法浮上了坦普尔的脑海,他认为渡渡鸟与种子发芽有莫大的关系,可惜渡渡鸟已经在世界上灭绝了,但坦普尔转而想到,像渡渡鸟那样不会飞的大鸟还有一种仍然没有灭绝,吐缓鸡就是其中一种。于是他让吐缓鸡吃下大颅榄树的果实,几天后,被消化了外边一层硬壳的种子排出体外,坦普尔将这些种子小心翼翼地种在苗圃里,不久之后,种子长出了绿油油的嫩芽,这种濒临灭绝的宝贵的树木终于绝处逢生了。

这个例子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示,那就是想像虽然是人类的特有的才能之一,但它建立在客观实际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想像必须与正确的判断相结合,只有想像而没有判断,就会迷失方向,就如同航海时没有指南针一样,肯定会迷失在茫茫大海上。坦普尔如果不能正确判断出渡渡鸟与大颅榄树之间的关系的话,那么他也不可能想像出让鸟吃种子然后使大颅榄树绝处逢生的妙计。

如今,电视机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家用电器而已,但你或许并不了解,电视机的发明最初就是源于一个人的想像。

那是在1922年,一个名叫费罗的年仅16岁的美国中学生在黑板上画着一幅莫名其妙的草图,老师问他画的是什么,他指着那幅草图说,他要发明一个能通过空气来传输图像的东西。老师听了之后目瞪口呆,要知道在当时即使是无线电收音机,对于人类而言也还是十分惊奇的东西,而16岁的费罗竟然异想天开地想发明传播图像的东西,这样的想像力确实让人感到难以理解,如同天马行空般。但是,在4年之后,费罗在一个实业家的资助之下,开始为实现自己美不可言的想像而专心工作着,并且不久以后,他果然发明了那名叫电视机的电器。

由此可见,想像和我们一刻也不曾分离,机遇就在我们的眼皮底下等着我们去创造。费罗所具备的天赋条件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他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但他凭着自己的想像,并将之付诸行动,终于创造了成功人生的机遇。我们并不一定就比费罗差,说不定还可能比他强一点,为什么就不能有一个妙不可言的想像,然后以自己的决心和信心将它实现,从而创造出成功的机遇,攀登上人生事业的巅峰呢?

客观世界是错综复杂的,就是穷其一生的精力,也不可能探索出自然界的许多深藏的奥秘,如果只是单纯地为了寻求一种解释答案而去追寻探索,往往都会限制人们对事物获得进一步的认识,从而抑制了自己的创造精神。反之,发挥联想,充分调动自身的认识积极性,这既可以汲取无尽的知识营养,又可以进一步发展联想能力,在联想中产生飞跃式的认识,进而创造出机遇。

这样的事例可以说是不胜枚举。

在军事韬略研究上,由动物角斗技能联想到韬略权谋处处可见:由鳄鱼以装睡的假象迷惑猎物启发假痴不癫而创造奇效;由虎熊之战中老虎避其锋芒,待熊精疲力竭之后再制服熊的启发,先让人一步,再后发制人。

在创作上,由蹦蹦跳跳追咬自己的尾巴的小爱犬的顽皮动作,启发了作曲家创作了一首不朽的名曲——《降D大调圆舞曲》;由一朵别人毫不经意的花启发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了一部小说《哈吉·穆拉特》。

在科学发明创造史上,曲飞木梳启发插秧机的发明;由河蚌育珠启发人工培育牛黄。

这些事例告诉我们,只有借助于活跃的联想使未知为已知,进而有所发现和发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联想中所创造的机遇,不是天才的启示,不是上帝的指点,而是刻苦努力,熟练掌握知识的结果。要想在联想中获得成功的机遇,就必须下一番苦功夫,将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当然,空有联想还不够,还必须由联想得到启示产生新的想法之后,要把它付之行动,使联想变为现实,否则的话只不过是镜中花、水里月罢了。

通过联想创造机遇的人,他往往不局限于此,他还善于实施于行动当中,达到由此及彼的目的。

莱特兄弟从风筝诱发制造飞机的念头之后,一点也没有犹豫,立即就投入到实践当中。1899年,他俩首先做了一只双身的风筝,用来观察它在空中的翻滚动作和如何借助全气的浮力,由下降转向高升,从而发明了机翼,并且于1903年发明创造了第一架飞机。

善于模仿创造是丰富想像力的自由之路。

模仿是培养想像力的第一步,它本身就是一种“再造想像”,学会模仿,才能使我们的想像更加丰富多彩。它告诉人们在不断的模仿中,先是陌生的,通过模仿后不断地熟悉它、了解它,再进行深入地创造性的模仿,最后才能渐渐地自由起来。模仿可以说是想像成功的基石,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就能使想像的花朵绽放出成功的机遇。

有这样一则故事,说的是有一个卖帽子的商人,走累了以后就坐在树阴下打起盹来,等他醒来以后,发觉自己的帽子都被树上顽皮的猴子给取走了,聪明的商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将泥土扔向猴子,这群猴子见状,也纷纷把“手”中的帽子扔向商人,这样一来,商人的帽子就失而复得了。

这个例子虽然说的是猴子模仿人的动作,但其实换个角度来说,在很多时候,往往就是学会模仿,然后丰富我们的想像力,从而创造出机遇。

还有一点,要善于观察和拥有充沛的工作热情。知识是想像的基础,但知识来源于观察和学习,一个人的观察能力直接影响到想像力和创造力,进而影响到能否创造出机遇。

我们对一部优秀的作品的评价往往用“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来概括,这也就是说它应该是观察和想像的结合体。正如培根所说:“我们这些具有人的精神的科学家们应当实验、实验、永远实验下去。”

英国地质学家赖尔,一生都是在仔细观察中度过的,他游历了几乎大半个地球,在实地观察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终于写成了《地质学原理》等伟大著作。在实践中观察,在观察中获得新知识,这是丰富想像力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也是检验想像的标准,那种脱离了现实、不着边际的想像,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想像,就如同想凭着一个梯子,就妄想登上去摘月亮一样可笑,那不是想像,那是傻想。所以说,缺乏想像的实际性,是一种空想,当然也就谈不上创造机遇了。

在科学界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在19世纪末期有人提出发明一种机器,不依靠动力就能不停转动。然而经过许多次的实验,终于证明了这是不切实际的,没有动力就转动的永动机根本不会存在。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因为能量的转移与变化始终守恒的,它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因此,永动机只能是一个脱离实践的想像,当然也就不会发明出来。

想像力是否丰富,应该是生活环境的影响和个人后天有意识地加以培养的结果。既然我们明白了想像对于创造机遇的重要性,也懂得了如何去培养想像力,那为什么还不快快行动起来,用实际行动去创造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