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借梯登天
8337400000040

第40章 机会需要自己主动去创造

机会是一朵飘浮不定的云,机会是一阵轻拂而过的风。大干世界,充满了种种挑战,同样也充满了种种机会。成功与失败的差别在于机会女神来到你身边时,你有没有及时握住它。握住它,成功就会青睐于你;失去它,成功就会与你失之交臂。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要想成功,必须积极行动起来,机会女神偏爱那些有准备、有头脑的人。

整天抱怨自己没有时间或者机会的人正是那些游手好闲的人,而不是勤奋工作的人。试想,你不去努力创造机会,机会怎么会垂青于你呢?

从古到今,很多人都认为自己的一生是由命运安排的,仿佛它是一种超脱于万物存在的力量。其实,命运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如同道路是由人走出来的一样,机会也是由人创造出来的。别把自己宝贵的时间用在等候机会上,那样只会让你什么机会也没有。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年轻人靠在一块草地上,懒洋洋地晒着太阳。这时,从远处走来一个奇怪的东西,它全身发着五颜六色的光,六条腿像船桨一样向前划着,使它的行走十分快捷。

“喂!你在做什么?”那怪物问。

“我在这儿等待机会。”年轻人回答。

“等待机会?哈哈!你知道机会是什么样吗?”怪物又问道。

“不知道。但我听说机会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它只要来到你身边,那么,你就会走运,或者当上了官,或者发了财,或者娶个漂亮老婆,或者……反正,美极了。”

“你连机会什么样都不知道,还等什么机会?还是跟着我走吧,让我带着你去做几件对你有益的事吧!”那怪物说着就要来拉他。

“去去去!少来添乱,我才不跟你走呢!”年轻人不耐烦地撵走那怪物。

那怪物只好一个人离去了。

这时,一位长髯老人来到年轻人面前问道:“你为什么不抓住它啊?”

“它是什么东西呀?抓住它有什么用?”年轻人问。

“它就是机会呀!”长髯老人说道。

“天啊!我把它给撵走了!”年轻人后悔不迭,急忙站起身呼喊机会,希望它能返回来。

“别喊了,”长髯老人说,“我告诉你关于机会的秘密吧。它是一个不可捉摸的家伙。你专心等它时,它可能迟迟不来,你不留心时,它可能就来到你面前;见不着它时,你时时想它,见着它时,你又认不出它;如果当它从你面前走过时你抓不住它,么它将永不回头,使你永远错过了它!”

“我这一辈子不就失去机会了吗?”年轻人哭着说。

“那也未必,”长髯老人说,“让我再告诉你另一个关于机会的秘密,其实,属于你的机会不止一个。”

“不止一个?”年轻人惊奇地问。

“对。这一个失去了,下一个还可能出现。不过,这些机会,很多不是自然走来的,而是人创造的。”

年轻人甚是不解。

“刚才的一个机会,就是我为你创造的一个,可惜你把它放掉了。”老人说。

“那么,请您再为我创造一些机会吧!”年轻人说。“不,以后的机会,只有靠你自己创造了。”

“可惜,我不会创造机会呀。”

“现在,我教你。首先,站起来,永远不要等。然后,放开大步朝前走,见到你能够做的有益的事,就去做。那时,你就学会了创造机会。”

人不仅要能把握机会,还要能千方百计地创造机会。机会是不会自动找上家门的,必须学会自己给自己制造机会。仔细想想,我们能凭借依靠的东西是有的,只要细心去找。如果你总是等待,那么机会永远不会叩响你的房门。在取得了一次战役胜利后,有人问亚历山大是否等待下一次机会,再去进攻另一座城市,亚历山大听后竟大发雷霆:“机会?机会是靠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不断地创造机会,正是亚历山大之所以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的原因,也唯有不断创造机会的人,才能建立轰轰烈烈的丰功伟绩。

做任何事情总是等待机会是极其危险的,一切努力和希望都可能在等待中付诸东流,而机会最终也会与他失之交臂。

即使是再艰难困苦的境地,也不应消磨我们找寻和创造机会的勇气。如果在困境中林肯说:“我没有机会!”这位生活在穷乡僻壤的苦孩子,如何能人主白宫,成为美国总统?同时代许多出身于良好家庭环境的孩子,他们有漂亮的学校,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为什么成就反而不如一个茅舍里生长起来的孩子?

机会绝非上苍的恩赐,优秀的人不会坐等机会的到来,而是主动创造机会;一个成功人士,绝不是一个逍遥自在、没有任何压力的观光客,而是一个积极投入的参与者,善于创造机会,并张开双臂拥抱机会的人,是最有希望与成功为伍的。

比尔·盖茨在总结自己的成功时,曾说过这样的话:“我的人生就是由很多一个又一个的机会构成的,每一个机会都来得恰到好处。我所做的,就是及时地把握住了这些机会。”在今天看来,正是这些机会,才给了比尔·盖茨今天的一切。

1980年,也就是比尔·盖茨25岁那年,他迎来了他一生中最大的一次机会。当时,IBM公司给比尔·盖茨打了个电话,说想在IBM的个人计算机上安装微软公司的软件。当时的微软公司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可以说在业界没什么名气,比尔·盖茨敏锐地意识到自己攀到了高枝。

虽然IBM的人早知道盖茨年轻,但在见面后还是十分惊讶。因为盖茨看上去几乎就像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可在交谈15分钟以后,他们却认为盖茨是他们有史以来交往过的最出色的人物。IBM的人回去后即建议以微软作为合作伙伴,并且在一个月之后又安排了第二次会面。在第二次会面的一整天面谈中,盖茨回答了IBM设计组无数的问题。当被问道“你们公司像你这样的人有几个”时,盖茨耸耸肩,习惯性地扶了扶镜架,说道:“每个人都是如此。”然后摊开手,身体向后一仰,笑道:“我是公司学历最低的,仅上过1年大学。”

合作的谈判成功了,然而真正艰巨的工作还在后面。根据合同,盖茨的软件必须在1981年3月底前设计完成。合同的第一项订货是操作系统,据估计,除了操作系统本身以外,仅仅是软件的转换工作就需要4万条指令。尽管时间极其紧迫,情势令人焦虑,而且他随时感到来自IBM的压力,但盖茨还是决定冒险拼一下。他对母亲说:“妈妈,您可能半年见不着我了。”

从机会上门到抓住机会,从把握机会到成功地将机会转化成胜利,比尔·盖茨一步一步地走着。他非常清楚,机会的上门是千年不遇的缘分,但更需要充分的准备和后天的努力,才能把机会变成成功的现实。

到了1982年5月,DOSl。1正式完成,IBMPC机也正式研制成功了,微软的DOS也因此成为了行业的唯一标准。从此以后,随着IBMPC机的销售量与日俱增,微软的DOS逐渐巩固了其基础的地位,为其开发的应用软件也越来越多。比尔·盖茨最终成了最大的赢家,那时他还不到27岁。

盖茨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很多人可能会说是“机会”。不错!如果IBM没有找到微软,那么微软就不可能和“蓝色巨人”进行第一次合作,也就不可能有微软的今天。但是,如果没有微软长期的努力、技术储备和在业界良好的口碑,IBM也不可能轻易找上门来。对于我们每个普通人来说,都渴望能够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得到“贵人”的相助,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中修身养性、为人所称道的话,那么我们又怎么能人“贵人”的法眼呢?

此外,如果盖茨没有平时培养的技术储备和忘我的工作热情,他也很可能无法完成IBM交给的如此紧迫的任务,那么成功仍然无从谈起,从而使机会白白地从手中溜走。

由此可以看出,机会不会从天而降,它需要自己去争取,需要自己去寻求、去创造。守株待兔得来的永远只有一只兔子,只有积极的行动,才会获得成千上万只兔子。要想赢得难得的机会,就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勤学苦练,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自己的才能,壮大自己的实力,为迎接机会的到来做好充分的准备。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他人的重视和肯定,最终获得机会的垂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