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决定一生成败
8334300000039

第39章 经得起磨炼,才能让成功更坚强

凡是有胆量敢于磨炼自己的人,一定是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挑战自己的人。因此在成功学中强调:一个人不吃苦、不磨炼自己的做人胆量、意志和品性,是无法拯救自己的。

张良,字子房。父亲去世的时候,张良年纪尚小,还不到做官的年龄,等到张良大了之后,韩国已经灭亡,因此张良在韩国并没有担任过官职。虽然如此,张良依旧立下誓言,立志为韩国复仇。张家世代为相,是个很有权势的世家,据史书载:就在张良成人时,家僮仍有三百人。但张良生活非常俭朴,弟弟不幸夭亡,张良为弟弟操办丧事时却不愿有丝毫的浪费,省下钱财的目的就是为了寻访刺客刺杀秦始皇。为了不走漏消息,他就避开居住地,到了很远的齐地去搜寻,找了很长时间依然没有头绪。后来经人指点,找到了新罗一带的一个酋长,经过他的推荐,用重金求得了一位力大无比的勇士,善使飞椎,这对刺杀处于层层护卫下的秦始皇来说,是最理想的方式了。

为了锻炼刺客的臂力,张良专门铸造了一个重一百二十斤的铁锤,这位大力士日夜操练,把这柄铁锤舞得呼呼风响,运用自如,专等行刺的良机。正好这一年,秦始皇第二次东巡,声势浩大,举国皆知。张良预计到秦始皇的车队必然要从博浪沙经过,那里地处偏僻,是一片大沙滩,两旁的草非常深,正是行刺的好地点,就带了大力士潜伏在驿道旁的草丛中。等到秦始皇的车队浩浩荡荡地到来时,他们就紧张地寻觅秦始皇乘坐的龙车,在他们认为看准了之后,大力士用上浑身的力气,照着那辆龙车砸了下去,立刻把那辆龙车砸得粉碎,然后分头逃跑。

令张良没有想到的是,狡猾的秦始皇早有提防,他采用的是尉僚的办法,即出巡的时候,采用若干辆与自己所坐的车一模一样的副车。埋伏在远处的二人,想当然地认定一辆,虽然飞椎很准确地击中了目标,却是替身所乘坐的副车。这件事令秦始皇非常恼怒,他下了诏令,在全国搜索这个刺客。

刺杀行动失败之后,张良隐藏在下邳,读兵书、交朋友,苦苦等待时机。张良及其朋友们本身的文化素质较高,军事斗争经验丰富,好多都是出身将门,有的本身就是出身政治世家。在古今社会中,无论政治斗争也好,军事斗争也好,说到底,最根本的是人才的竞争。只有同这些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军事、政治方面的人才结合起来,起义军的斗争胜利才能得以保证。

刘邦所缺的正是张良这样的人才。说起张良的发迹,还有这么一个小故事:张良在下邳居住的时候,经常到民间去体察世情,看一下老百姓的生活状况。这天,张良无事可做,信步走到一座小桥上观风景,没有注意到有一满头白发、身穿粗布衣服的老者慢慢走上桥来。当老者经过张良身边时,有意无意之间把鞋掉在桥下。

老者很不客气地对张良说:“小伙子,下去给我把鞋捡上来!”张良感到很纳闷,我与此人素不相识,他怎么能用这种口气对我说话,这样做太没有道理了。继而转念一想:他反正这么大年纪了,尊老敬老是读书人的美德,就劳动自己一回吧。

张良很快把鞋取了回来,要递给老者,老者不接,却坐下把脚抬起来,对张良说:“给我穿上!”

鞋都已经捡了,再给你穿上又有什么关系,五十步笑百步而已,张良这么想着,就恭恭敬敬蹲下身子,把鞋给老者穿上。老者看张良这么谦恭,很满意,穿上鞋以后,对张良笑了一下,一个字都没说,起身走了。

由于老者的行为太反常了,张良开始觉得老者有什么地方与众不同,但又不能确定,就远远地在老者身后随行。走了一段路之后,老者转回身来,对张良说:“孺子可教也,我老人家有心栽培你,五天以后,天明的时候,你来这里等我。”

过了五天,天刚刚亮,张良依照约定出现在桥头上,没想到,老者已经在那里等他了。老者非常生气地对他说:“与长辈相约,你却来这么晚,太没礼貌了!五天后你再来吧。”过了五天,鸡叫头遍,张良就急忙出门,赶到桥头,老者却比上一次到的时间还早。一见张良,他就生气地质问:“你又来晚了,回去吧,再过五天再来!”张良暗自惭愧,什么话也说不出,唯唯诺诺地答应了。又过了五天,张良根本不敢入睡,深更半夜就来到桥头等候老者。过了好大一会儿,老者姗姗而来,看见张良已到,就高兴地说:“跟老者约会,这样子就对了。”老者说完之后,拿出一本书对张良说:“你要努力学习这本书,如果能够掌握它,你会成为王者之师,十年必有大成,可以佐王兴国;十三年后,你到济北来看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说罢,转身而去。张良知道碰到了神仙;赶快跪下向老者行大礼,但转眼之间,老者就已经不见了。

天亮后,张良仔细翻看这本书,发现竟然是《太公兵法》,这是周公姜子牙辅佐周武王时的兵书,他觉得这是上天在点化他,赶快跪下,拜谢苍天。从此后,他就日夜研读,不敢丝毫懈怠,直到烂熟于心,能够熟练地运用才休。

后来,张良在十三年后,随着刘邦视察济北,便到了谷城山下去看。果然,那里有一块黄石,他就把它取回了家,祭祀下来,并且在他死之后,还与这块黄石一同下葬。

可见,做人只有经得起磨炼,才能成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