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当今社会,虽不说物欲横流,但也可说是人被物牵着鼻子走。
有人为财,贪污受贿,身败名裂。
有人为色,重婚、离婚、包二奶、做第三者,家庭破碎。
现在,走到哪里都是酒楼、夜总会最为热闹。
人如果成为物的奴隶,是危险的。
要知道,浅薄的乐往往是苦因。
一位乡下财主,一天,在一高官家作客。饭局之中,有美女跳舞和演奏,他说:“我如果天天有这生活就好了。”
那高官就对他说:“好啊,那就让她们为你免费演奏、免费跳舞三个月吧。但要说清楚,你每天都得听、看,否则,你要赔一百头牛。”财主同意了。
这位财主,第一天,看舞蹈、听演奏,好开心,眉开眼笑;第三天,还算高兴;第五天,就有点烦了;到了一个月,他简直受不了了;第二个月时,他发疯似的对着跳舞演奏的美女们喊叫:“带上一百头牛,都给我滚。”
五十八、淡泊物欲为什么?再好的东西,天天给你,你也受不了,物以稀为贵,不稀就不贵了。
曾经,诗人白居易做杭州太守时,入山拜见道林禅师。他见禅师搭篷于古松枝上,就说:“禅师的住处很危险呀。”
禅师说:“你更危险。”
白居易说:“我任高官,驻镇江山,有什么危险?”
禅师说:“俗物相煎迫,烦恼无停息。难道不危险吗?”
是呀,难道不危险吗?
以前,弃军从僧的智岩禅师在山上隐居。有一天,一个以前的战友来找他,这位战友这时已和当初的智岩一样是当官的了。
他一见禅师,就说道:“你发狂了吗?怎么住到这种地方来?”
智岩回答说:“我以前发狂,现在清醒了,而你的狂病,正在发作。”
那人道:“我发什么狂?”
智岩说:“你沉湎声色,贪受荣华,陷于轮回生死之中,而不能自拔,何谓不狂?”
那人一听,有所悟。
慧忠禅师曾说:青藤攀附树枝,爬上了寒松顶端;白云流淡澄洁,出没于天空之中。万事万物本来清闲,只是人们自己在喧闹忙碌。
真是如此啊。
杰克·伦敦写出《马丁·伊登》后,名利双收,有了别墅、游艇,但成功后,无聊、厌倦、空虚随之而来,最后走向疯狂,并服毒自杀于别墅。有意思的是,小说主人公——马丁·伊登的命运也是如此,那就是:奋斗、成功、自杀三部曲。
其实,只要我们身心健康,就是富有。你的眼睛,值多少钱?我出多少钱,你肯卖?还有你的双脚、双手,你的心脏、你的脑袋。你看看残疾人,再看看将死或已死的人,这时,你想想,作为健健康康的你,你是多么富有。
人不能割舍财色,是因为还没能了悟生命无常。生死事大,一旦走近死亡,人就会淡泊财色,注重解脱和未来了。
有个真实的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个叫罗勃·摩尔的小伙子在海军服役。一次海战中,他的潜水艇被日本舰队的深水炸弹逼到276英尺深的海底。由于日本舰队不时扔下炸弹,且不肯离去,他的潜水艇被深锁在海底长达15个小时。
脱险后,他这样描述当时的景况和心情:在这15个小时中,艇中空气稀薄,几乎无法呼吸,气温下降到零下40摄氏度,潜艇又随时有被炸沉的危险,他感到生命已经没有什么希望。这15个小时,他感觉就如150年。当时,他想,以前怎么会为没钱买车、买房、给老婆买衣服这些小事而烦恼呢?那时候,他才终于明白,活着、好好活着才最重要,其他都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有人在医院作过调查:临死者,少有人遗言“要能多赚一万元”、或“再升一级官”、“老婆再漂亮点就好了”之类,而多是“给我再多一些时间”、“让我再活一次”、“好好照顾母亲、儿子”之类。可见,人最需要的不是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