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是晋明帝司马绍的女婿,他凭借皇帝的倚重,平步青云,在东晋官场上翻云覆雨十几年。后赵政权灭亡的时候,桓温向晋穆帝司马聃(东晋的第五个皇帝)上书,要求带兵北伐。桓温先后进行了三次北伐,但都以失败告终。尽管北伐没有成功,可他对权力的占有欲却越来越强,甚至开始觊觎皇位了。
■侠胆英豪,乘龙快婿
桓温,字元子,祖籍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他出身名门,父亲桓彝年轻时跟随司马睿南下渡过长江,是创立东晋的元勋,之后又在铲除王敦反叛集团的过程中立下大功,被晋元帝升为宣城内史。晋明帝咸和三年(328年),历阳内史苏峻起兵反叛。桓彝在平定叛乱时死在了苏峻的属下韩晃的手上。那时,桓温16岁,听说父亲被杀,悲痛不已,发誓要为父报仇。后来,他得知杀害桓彝的主谋之一——泾县县令江播去世了,就以吊丧之名去参加了江播的丧礼,公然在灵堂上用预先备好的利刃杀死了江播之子江彪,为父亲报了仇。
大臣庾翼听说了这事后,十分钦佩桓温的胆识和豪气,便对明帝说:“桓温这个青年人非比寻常,胆量、才识兼具,若能加以培养,以后一定会为国家效力的。如果您能招他为婿,他更会竭尽全力为国尽忠。”明帝于是将自己的大女儿南康公主嫁给了桓温。此后,桓温就仗着皇帝的看重,平步青云。曾举荐他的庾翼病逝后,他便被封为安西将军,接替庾翼督察六州的军务,同时担任荆州刺史,执掌长江防线的部分兵权。那时,桓温才33岁。
■灭掉成汉,树立威信
桓温的平步青云招致了一些人的嫉妒,朝中的众多大臣都觉得他不应在短期内连续升迁,十分怀疑他是否有能力担任荆州刺史一职。为了让别人心悦诚服,也为了提升自己的威望,桓温于晋穆帝司马聃永和三年(347年)带领一万人马去讨伐巴蜀地区的成汉王朝,没多久就彻底地摧毁了成汉政权。此次获胜后,桓温便开始着手筹备进攻中原了。
当时,北方的局面非常动荡,政权换了一个又一个。后赵皇帝石虎去世后不久,大将冉闵发动政变,登基为帝,创立了魏国,史称冉魏;此后,前燕又灭了冉魏;352年,混乱的关中地区又成了前秦的领地。而此时,东晋已经是第五个皇帝——晋穆帝司马聃在位了。
■执意北伐,接连失利
晋穆帝永和十年(354年),桓温的第一次北伐开始了。他率领四万兵马自江陵出发,兵分三路,攻打前秦。晋军击溃了前秦皇帝苻健派来的五万大军,苻健率领数千名伤残的士兵逃往了长安。后来,桓温的粮草为苻健所截。由于没有军粮,桓温最终被苻健打退。首次北伐以桓温失败而告终。
晋哀帝司马丕兴宁二年(364年),桓温开始了第二次北伐,攻打羌族姚襄的势力。晋军非常骁勇,击败了姚襄,占领了洛阳。桓温立即奏请皇帝,期望朝廷能将都城迁回洛阳,重兴晋室。但东晋的司马氏宗室却贪恋江南的安逸,不想大动干戈地将都城迁回北方的洛阳。桓温苦劝了很久都没能说服皇帝,只得领兵返回了江南。第二次北伐再次无功而返。
桓温返回江南后,因在北伐中立下了大功而被加封为南郡公,其他的桓氏族人也得升职封赏,成为朝中的重臣。东晋朝廷的军政大权就这样被桓氏执掌了。尽管前两次北伐都失败了,可桓温并没有放弃。他作好了作战部署,打算再次北伐。桓温的属下劝他先休养生息,等有了足够的粮草和兵器再发兵,但此时桓温已经听不进任何劝告了。
■三战三败,帝王梦断
晋废帝司马奕太和四年(369年),桓温带领将近五万的步骑军第三次出征北伐,征讨鲜卑族的前燕势力。双方刚开始激战时,晋军的优势非常明显,连战连胜,还擒获了前燕的宁东将军慕容忠。后来,大军一路推进,到了枋头(今河南浚县西南),距离前燕的都城邺城仅有200多里。前燕派勇猛善战的良将慕容垂迎战,晋军大败,桓温只得慌忙撤回了江南。第三次北伐也以失败告终。
尽管桓温没能实现收复中原的愿望,可他对权力的欲望却越来越大,甚至觊觎起皇帝的宝座来了。太和五年(370年),桓温废了晋废帝司马奕,改立会稽公司马昱,即晋简文帝。这时,他距离垂涎多年的皇帝之位只差一步之遥。两年后,晋简文帝病重,留下遗诏命太子司马曜继位。桓温本以为简文帝会把皇位传给他,听到这个消息很是失望,就率重兵气势汹汹地开进都城建康。文武百官害怕发生动乱,吓得面无人色。
后来,桓温会见了当地名士谢安、王坦之。谢安出身于士族大家,他不卑不亢,语带机锋,使得桓温觉察到建康反对他的士族势力不小,于是不敢再轻举妄动。373年,桓温病逝,终未能一偿做皇帝的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