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有这样的感觉,休息一段时间或者在平淡乏味一成不变的日子里觉得自己的时间很松散,有时候觉得自己懒惰提不起精神,有时候觉得自己时间不够用。其实这些都是缺乏时间观念的表现。
人生的意义在于你对生活的态度!“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通过这句话我们知道了时间无法用金钱买到,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一个人的成就取决于他的行动,一个人的成就跟他管理时间的能力成正比。
很多人时间管理做不好,是因为他不够忙。管理好时间的人,第一个现象就是忙,整个人开始忙碌起来,不是瞎忙,而是很有效率地忙。
管理时间的目的是为了要达成你的目标,所以假设一开始目标没有设定好,计划没有拟订详细,事实上管理时间的效率已经不理想了。成功就是每天进步1%。当你每天学习一点,行动一些,把计划做得越来越详细,不断地做检讨,你就会每天进步一点,慢慢步入成功。
有一件事情是你应该做的:每天睡觉前做好次日的工作计划。用一张纸罗列次日要做的事情,并且根据要紧程度排序,以便第二天一件件来做,每做完一件便做上标记。量化自己每天的工作,会让你做事非常有成效。
写下你第二天要做的事情:要打的电话、要会见的人、要执行的任务等与工作有关的事情。再把你生活中的属于其他类别的重要事情添加在单子上。写完之后,把单子放好,忘掉它,开始抓紧时间睡觉。
第二天早晨,吃早餐的时候再浏览一下,完善补充。
一旦你开始做某项工作,就要把它做好,不要半途而废。但是如果一项工作过于宏大不能一次做完,那你该怎么办呢?
很简单,你可以把这件工作化解成若干个分段,最好用文字记录下来,规定自己每天需要完成的数量,这样你就不会觉得头绪紊乱,也不会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了。而且你会觉得离大功告成越来越近,随时都可以鼓足劲干下去。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比赛中,名不见经传的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只说了一句:“我只是凭智慧战胜了对手。”当时很多人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头的小个子选手能获得成功纯属偶然与他的幸运,并没有什么,他说这样的话也只是故弄玄虚。因为马拉松比赛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只要身体素质好又有耐力就有夺冠的可能,爆发力与速度都还在其次,山田本一说用智慧战胜对手实在是有点勉强。
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队参加比赛。这一次,他又出人意料地得了冠军。大批的记者围住了他,请他谈经验。山本田一依然说了一句上次那句话:“我只是凭智慧战胜了对手。”这一回记者在报纸上再没有讽刺挖苦他,而是对他所说的智慧探讨不已,并深感迷惑不解。
10年后,这个谜团终于被解开了,山田本一在他的自传中是这么说的:每次比赛前,他都要开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研究一番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并深记在心。比如,第一行;第一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二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画到赛程的终点。
当比赛开始后,他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他就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千米的比赛赛程,就被他这么分解成几个小目标一段一段完成了。山田本一说,起初他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目标定在40多千米外的终点线上,结果跑到十几千米时自己就不堪了,他被前面那个遥远的目标吓倒了。
不要让那些看起来很吓人的任务吓倒你。如果你能分配好你的任务,就能提高你的办事效率,使你能在和别人相同的时间内做好更多的事情。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你不可以延长你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在有限的生命里做出更多有意义的事,更好地、高效地利用自己的时间,会让你加快脚步,比别人走更多的路。量化的工作正是争取高效的表现。给自己规定每天的任务,让自己有适当的压力。这样可以防止拖延,提高时间利用率。因为我们在做事情的时间上有很大的伸缩弹性的,只要我们紧急一些,花的时间就会少很多。因为你已经给自己规定了任务,你在做事的时候就会想,我还有很多事要做呢,我不能耽搁,我应该再快一点。这样,你就不会把事情拖延了。
一份研究机构的研究结果表明,制订计划将极大地提高目标实现的成功概率:制订计划的人的成功概率比从来不制订计划的人高3.5倍。在成功实现目标的人群中,事先制订计划者高达78%;在成功实现目标的人群中,事先没有制订计划的人仅为22%!
为自己每天的工作都制订计划,规定数量,然后付诸行动,这就是高效的秘诀之一。
晚上睡觉前,你第二天的工作计划准备好了吗?每天都坚持你的计划,你会发现,自己原来可以这么高效。
时间就是生命,掌握时间就是掌握生命!
一个人的成就大小取决于他24小时做了哪些事情。时间管理的重点在于如何分配时间,如何在更短的时间内达成更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