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潜伏办公室的108条心理学法则
8324000000027

第27章 走进“春天里”

蓝帕格定律——将压力转化成动力

心理学名词

蓝柏格定理,由美国银行家蓝柏格提出,其核心内容为:“给员工制造必要的危机感。它给职场人的启示是:压力是可以转化为前进的动力的。”

尽管压力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对身处职场中的每个人来说,他们时刻都感受到压力的存在。在竞争激烈的办公室中,很多白领表面上很光鲜亮丽,一副轻松惬意的样子,其实他们的压力都不小。如果不能及时调节和转化压力,让压力变成动力,就有可能会出现愤怒、不信任、迷惘、沮丧、决策失误、疲惫不堪及一些严重的健康问题。

压力与动力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但是要满足一个前提,那就是压力的承受者具有承受压力的能力。因此,在遭遇压力时,我们一定要积极地改变自己,不断地自我充实,以便让压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让自己笑傲职场。

经典案例

谭盾是一个喜欢拉琴的年轻人,可是刚到美国时,迫于生活的压力,他不得不到街头拉小提琴卖艺来赚钱。那段时间,他的压力非常大。

事实上,在街头拉琴卖艺跟摆地摊没什么两样,都必须争个好地盘才会有人气,才会赚钱;而地段差的地方,当然生意就较差了!幸运的是,谭盾和一位黑人琴手一起争到一个最能赚钱的好地盘,在一家银行的门口,那里人来人往,很热闹。

过了一段时日,谭盾卖艺赚到了不少钱之后,就和黑人琴手道别,因为他想进入学校进修。这段辛苦的卖艺生活让他明白,学习才能让自己更有实力。

谭盾在音乐学府里拜师学艺,也和琴技高超的同学们互相切磋。他将全部时间和精神投注在提升音乐素养和琴艺之中。在学校里,虽然谭盾不像以前在街头拉琴一样能赚到很多钱,但他的眼光超越了金钱,转而投向那更远大的目标和未来。这就是他的动力之源。

10年后,谭盾有一次路过那家银行,发现昔日的老友黑人琴手仍在那“最赚钱的地盘”拉琴。而且,他的表情一如往昔,脸上露出得意、满足与陶醉。当看见谭盾突然出现时,黑人琴手很高兴地停下拉琴的手,热情地说道:“兄弟啊,好久没见啦,你现在在哪里拉琴啊?”

谭盾回答了一个很有名的音乐厅名字,但黑人琴手反问道:“那家音乐厅的门口也很好赚钱吗?”

“还好啦,生意还不错啦!”谭盾没有明说,只淡淡地说着。

那位黑人哪里知道,10年后的谭盾已经是一位知名的音乐家,他经常在著名的音乐厅中献艺,而不是只在门口拉琴卖艺。尽管同样面对生活的压力,但谭盾并没有向现实低头,而是坚定了自己的理想。

你学会了吗?

身在职场,免不了会遭遇大大小小的压力。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压力既是阻碍也是机遇。只有具备了强大的抗压能力,才能沉着冷静地应对各种压力,才能将压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促使自己去追求一个又一个的成功,并最终实现预定的目标。

俗话说:“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要工作总会有压力,就算有时候压力非常沉重,你也应该勇敢地承受压力,并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对那些成功者来说,压力越大反而会越有动力。

狗鱼效应——迎接每一次挑战

心理学名词

狗鱼效应来源于这样一个故事。古时,日本渔民出海捕鳗鱼,因为船小,回到岸边时鳗鱼差不多都死光了。后来,渔民想出了一个办法,在装鳗鱼的船舱里放进一些狗鱼。鳗鱼和狗鱼天生就是死对头,为了对付狗鱼,鳗鱼竭力反击。由于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下,鳗鱼充分调动了自己自然求生的本能,所以一直保持着很强的生命力。

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年轻人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职场中,压力使得每一个人都不敢停下成长的脚步,它促使人们时时奋进。面对挑战时,压力使人不再退缩;实现一个目标后,压力使人不敢懈怠;获得成就时,压力使人再接再厉。

在工作中,因迫于压力而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的现象有很多,但人们的应对方式却千差万别,有的人在压力下举起双手认输,有的人在压力下迎难而上。

经典案例

郭为是联想的元老之一,也是联想一个业务公司——神州数码的总裁。联想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裁柳传志把郭为的成功经验总结为“哭着喊着要学习”。只要一有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他就会积极把握。

2000年,联想集团进行改革,将原有的事业部人员一分为二,一部分人进入原来的老联想,另一部分人参与新开辟出来的业务——神州数码。柳传志把老联想的业务交由杨元庆去做,而将新开辟的神州数码交给了郭为。

由于当时联想在消费者心中已颇有地位,如果在神州数码前加上“联想”两个字,无疑会给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但这样一来,就无法达到通过分拆,避免品牌产生混淆的目的。一番讨论之后大家决定不在神州数码前面加“联想”两个字了。

这意味着郭为又面临再一次归零,去掉联想的光环重新开始。要接受这样的事实并不容易,因为郭为对联想倾注了太多的感情:“联想集团”这四个字是他在1989年11月跑下来的;“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的广告词也是郭为率领的团队一起想出来的……而现在,突然要他抛开联想,从头再来,一时难以接受也是可以理解的。

接下这个担子,面对的压力比初创联想还要大,那么,是否接受这个挑战呢?最终,郭为还是下决心抛掉联想的光环,重新开始。他不仅自己归零,还去做员工的工作,让他们也学会归零。现在的神州数码,在郭为和整个团队的努力下,已经成为可以和联想并驾齐驱的大品牌了。

你学会了吗?

谁也不会说自己很享受压力,但当面对无法摆脱的压力时,不妨反复对自己说“这是对我的挑战和考验”“这是催促我积极工作、奋发向上的动力”。思考角度改变了,态度也就改变了,压力很快就能减轻。一个人不仅要学会“卸压”,有时还要懂得“增压”。因为,压力是孕育成功的土壤,它可以激发出一个人的潜能。

虽然适当的压力可以产生动力,但是压力太大了,对人的精神状态也会有影响。这时,你可以选择离开一段时间,如度个假,以求得调整。假如没办法离开,还有许多自我调整的方法,如食物减压法、音乐宣泄法、人际互动法、体育休闲法等。

当然,回避工作去减压是不明智的。工作压力是减了,生活压力又来了,得不偿失。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只有工作效率与效益提高了,你的压力才能真正地有所减轻。

杜利奥定律——一定还有另一条出路

心理学名词

杜利奥定律,是指有热忱的人迟早会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路,由美国作家杜利奥提出。他曾经说:“没有什么比失去热忱更使人觉得垂垂老矣,精神状态不佳,一切都将处于不佳状态。”

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将军奉命到印第安的沙漠里参加军事演习,他的妻子塞尔玛也随军前往。但是,沙漠中干燥高热的气候让塞尔玛非常的不适应,再加上身边没有一个朋友,于是孤独寂寞的她经常给父母写信,倾诉自己无法忍受当下的环境,并且打算尽快回家。父亲在给她的回信中写道:“两个人从牢中的铁窗望出去,一个看到泥土,一个却看到了星星。”从那以后,塞尔玛的生活发生了很大改变。她开始用心学习当地的语言,真诚地和当地人交朋友并互送礼品和祝福,她甚至还研究了沙漠里独有的仙人掌和几百万年前的海螺壳。渐渐地,她发现自己迷上了这片沙漠。后来,她还写了一本名为《快乐的城堡》的书。

你的热忱还在吗?你是否像塞尔玛一样找到了自己的出路?

经典案例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每个人对成功的理解都不尽相同,但是,当有人把成功当成一项事业来经营时,他就已经成功了。陈安之创立了“超级成功学”这个概念,写了一系列教人如何成功的书籍,在全亚洲销售了上千万册;他到处演讲,人们花高价来听他的课。

陈安之自我介绍说:“我的目标就是帮助你更成功、更快速地实现你的梦想。”作为一个试图引导他人走出迷途的人,他自己也曾迷茫过。他这样回顾自己“不成功”时的生涯:“从17岁到21岁之间,我做过餐厅服务生,卖过净水器、汽车、皮肤保养品、电话卡、超级市场折价券,从事过巧克力批发、邮购等18项工作,到21岁时,银行存款簿的金额是0.00,丝毫没有进展。”

就在他不断摸索成功方法时,一本书、一堂课向陈安之展现一条新的人生路。他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位恩师——世界潜能开发大师安东尼·罗宾。此后,他追随安东尼·罗宾进行课程推广,并最终成为一名成功的演讲家。

陈安之说:“从没有任何人认识我,直到我的著作在亚洲畅销数百万册以上,这些成就都是来自不断地学习。我阅读各式各样可以帮助别人成功的书籍,上过许多帮助别人成功的课程,每年平均阅读400到600本书。”

你学会了吗?

身在职场,可能你也有过塞尔玛那种近乎绝望的心态,如业务停滞不前、客户一再刁难等,后来,你是走出了困境,还是放弃了那项工作?对现在的你来说,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当你再次遇到同样的问题时,你的选择是什么。

当你准备放弃的时候,不妨想一想当初自己为什么接手这项工作;它有什么特别吸引你的地方;如果真的放弃,有什么是你最留恋的。只要找回了那份“热忱”,你就一定能够找到自己的出路。

杜根定律——自信者无敌

心理学名词

杜根定律,是指信心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只要能够拥有自信,就可以最终获得成功。这个定律由美国职业橄榄球联会前主席杜根提出,他曾说:“强者不一定是胜利者,但胜利迟早都属于有信心的人。”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别人沮丧地问:“我什么都没有了,哪里去找信心?”即使什么都没有了,你还可以有一样东西,那就是自信。事实的确如此,在许多成功者的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超凡的自信心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在自信心的驱动下,这群人敢于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即便在失败的时候也不会被打倒,并善于从绝望中看到希望,最终获得了事业上的巨大得成功。

身在办公室,谁都免不了会遇到阻力。如果一个人只看到阻力,那他就会停滞不前;如果一个人拥有自信,那就算是有阻力,他也一定能冲破藩篱,走向成功。

经典案例

刘长远在销售部门已经工作两年了。在这两年之中,他使用了无数的方法来调适自己的工作和心情。可是,无力感还是一直如影相随。性格内向的他要想打开销售局面真的很难。就算勉强和客户沟通,他也做不到谈笑风生、轻松随意。每当销售部门开会,大家在一起交流经验时,刘长远就在边上一声不吭。

虽然销售业绩是公司最差的,但刘长远没有动摇自己的自信。努力的两年并非毫无意义,至少他弄明白自己不适合这份销售的工作。刘长远开始分析自己的职业生涯,他觉得自己好静不喜动的性格适合安静地做创意设计,而且两年的销售也让他对客户的审美需求有所了解,于是,他向人事部提出申请,请求调到广告部做设计工作。

协调过后,公司同意了刘长远的工作调动。去了广告部之后,刘长远的进步非常缓慢,对电脑专业操作的不熟悉制约了他的发展。当他有不明白的地方向同事请教时,几乎没有同事愿意耐心为他解答。在这样“恶劣”的竞争环境中是很难展开工作的,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自信心的打击,很多人可能都会选择退缩。

但是,刘长远是一个自信的人。正是因为他的自信,所以刘长远理智地分析了自己的处境,他觉得眼前的困局是技术原因导致的,没有谁是生下来什么就会的。而且,同事不愿意指导自己,也不是因为不屑或鄙视,而是自己提出的问题没有技术含量,没有必要细细解答。

接下来,刘长远不再被动地等待同事的帮助,而且悄悄观察同事的工作,向同事学艺。在休息时间,他就努力学习,以弥补自己技术上的不足。就这样,刘长远慢慢喜欢上了新岗位。后来,厚积薄发的刘长远终于拿出来漂亮的创意,得到了同事和领导的认同。

你学会了吗?

一个人只要有了自信,他就有了职场上的一张王牌,就没有谁能够打倒他。其实,我们的信心一直都在,只不过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罢了。想让别人看到你的信心吗?想让自己变得自信吗?很简单。

第一,信心这样表现出来。

信心来源于哪里呢?当我们在观察别人的时候,发现他正在自信满满地埋头苦干。事实上,我们并没有真的看到他的信心,因为所有的信心都不会单独存在,它们都藏在一件接一件的事情里。假如你也能像他一样,在自己的工位上埋头苦干,看起来一副忙忙碌碌的样子,那别人也会看到你的信心。

第二,让别人看到自己的优点。

假如你想让自己更为自信,那你就要给别人了解你的机会,这样你就能得到别人的称赞。去帮个小忙,为他做事情吧,至少他会热情的赞扬你一番。在彼此不断的接触中,他自然会发现你更多的优点,把自信送给你。

第三,智者无畏。

有知识的人最有信心了。心理学研究证实,人们往往对那些不在自己控制范围内的突发状况感到恐慌和无助,并会因此而丧失信心。与其花时间到处寻找信心,还不如赶快把自己的大脑充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