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潜伏办公室的108条心理学法则
8324000000002

第2章 学会借东风

同体效应——“自己人”好办事

心理学名词

一般情况下,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会对你产生认同感的人,往往是那些跟你有共同点的人,如跟你有共同爱好、跟你有相同出生地、跟你有相同的生活习惯、跟你有相同经历等。因为,人们经常会下意识地将这样的人看成“自己人”,并提高对他们的信任度。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同体效应,或者自己人效应。

当某个人企图得到我们的认同时,我们通常会有这样的感觉,认为对方根本就不理解自己,不懂自己的心情,不了解自己的感受,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所以,我们无法认同对方的建议,甚至连对方说了什么也懒得去听。

同样地,当我们企图得到别人的认同,让别人接受我们的建议时,如果我们不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问题,对方也不会认同我们的任何观点。只有让对方感到他被理解,并慢慢降低防御心理,甚至感觉我们是他的“自己人”“同类人”,我们的观点才能得到认同。

经典案例

李雨菲在董事会办公室做文秘工作,由于工作出色,她总是得到领导的公开表扬。她总能妥善办好领导交给她的各种任务,包括各分公司领导急派的工作。

由于李雨菲是在最上层工作,很多同事并没有亲眼看到她对工作的卖命和努力,所以不少人对她十分妒忌,认为她不过是会拍马屁而已。当上级领导分配下来的工作需要李雨菲去执行时,一些同事便会表现出不配合的姿态,还连连出难题,使她的工作无法开展。虽然李雨菲做事比较低调,但还是难以平息大家对她的气愤。

有一天,李雨菲坐电梯的时候,听到一个女同事对另一个女同事说:“你见过公司的李雨菲吗?听说这一次咱的工作都是她安排下来的,为了讨好领导,简直是不让咱们轻省。”另一个女同事悄声说:“小点声。”然后用眼神暗示电梯里还有“外人”。李雨菲马上明白了,原来她们俩根本不认识自己。她看了一眼那个说自己坏话的女同事胸前的工作证,记下了对方的名字。

快下班的时候,她打电话给那名女同事找她聊天。在李雨菲看来,这名能在公司里堂而皇之说自己坏话的同事,应该没有很深的城府,而越是这类“大嘴巴”,越是便于给自己宣传建立正面形象。来到李雨菲的办公室,那名同事已经惭愧地抬不起头了。

那一天,李雨菲落落大方地约这名同事吃饭、聊天,谈到自己是多么苦恼,职场的生活让自己匆忙得没有时间去打理个人生活,一点儿也没有表面上那么风光。当然,她得到了对方的理解和安慰。后来,两个人越聊越投机,好像是相交多年的好朋友。从那以后,李雨菲多了一个铁杆粉丝。

果然,培训了这个敢讲敢说、好打抱不平的“自己人”之后,她之后的工作顺手多了。

你学会了吗?

在对方看来,你是在为他说话,或者为他着想,那么,对方的戒心就会慢慢放下,你们的心理距离也会慢慢拉近。只有跟对方建立起“自己人”的关系,让对方将自己视为一体,你才能从对方那里得到认同,你的观点、态度才能得到认可。

想成为别人的“自己人”,你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寻找和对方的相似点,如信念、价值观以及人格特征的相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相似;社会背景、社会地位的相似;年龄、经验及其他方面的相似。

(2)要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除了要认真地去了解对方之外,还应该让对方感觉到你处处在为他着想,这样才能被对方所信任。

(3)说话时多用“我们”,而不是“我”。交谈时多使用“我们”一词,这能有效地缩短自己与对方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对方产生认同感。

泡菜效应——跟好师傅、站好队

心理学名词

泡菜效应源于一种非常生活化的现象,有人做过这样的一个尝试,将同一种蔬菜,放在不同的水中,分别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将这两份泡过的蔬菜分开煮熟。结果发现,由于在不同的水里浸泡过,两份蔬菜煮出来的味道是不一样的。

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处也是如此,一个人的心情、气质,甚至看待事情的心理,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他身边的人。而且,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总是在人们没有觉察的情况下发生。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应该就是这个意思吧。

在职场中,长期在一起共事的两个人,他们对事情的看法往往会惊人地相似,对待工作的态度也有一些相同之处。同一个办公室,你选择跟谁做朋友,就等于默认你愿意接受来自对方的影响。很多时候,人们通常会高估自己的定力,殊不知,每个人身上的很多习惯都是在被别人感染的情况下,不知不觉中潜入到自己身上的。

刚入职场,一些新人习惯选择和相对弱势的同事交朋友,觉得这样不会有太大的压力,也不会有在强势的人面前的自卑,而且,两个弱势的人走到一起还能互相安慰。当然,他们也有可能互相抱怨,一起指责老板和公司的不对。这种交往只能有一个结局,那就是“一损俱损”。如果其中的一个犯了错误,老板的心里就会留下阴影,觉得另一个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假如你不想离职,那就试着跟那些比你优秀的同事多往来,一个月之后,你就会明白“跟好师傅、站好队”的重要性。

经典案例

一家大型外贸公司的部门经理刘先生从高校找了一批专业对口的大学生到公司实习。实习结束时,刘先生单单只留住了其中的陈海同学,其他的实习生一个也没任用。

大家很好奇,刘先生为什么唯独把他留下来呢?刘先生说,陈海有一颗沉下来的心,就是这一点,打动了刘先生。

正式实习的那一天,刘先生向同学们介绍部门的成员老赵和他们每位实习生的分工。由于老赵是公司的老业务员,年龄偏大,所以其他同学都喊他“老赵”,唯独陈海一直很尊敬地称呼他“赵老师”。老赵的性格非常好,见到青年人有什么问题,总是乐于帮助。于是其他的青年人就形成了依赖,一有问题,就风风火火请老赵解决。但陈海从不如此,他想到老赵也有自己的工作,所以遇到问题他先自己钻研解决,除非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才会请老赵帮忙。

陈海也不像其他学生那样无所事事,他见事做事,跟着同事跑银行和跑业务,即使在大热天挤公共汽车去也毫无怨言。很多人说他是自讨苦吃,但是陈海并不这样认为,他说:“只要不懂的,我就多学点儿,总没坏处。”

老业务员谈业务的时候,陈海就默默地坐在一边“旁听”,细心地揣摩应该如何同外商交谈。有时老业务员打电话,陈海还悄悄地给老业务员递一支笔、一张纸,在对方感到暖心的同时,陈海自己也学到了经验。最终,他用沉稳和真诚赢得了公司上下的好评。

你学会了吗?

想在自己的岗位上有好的发展吗?那就不要跟濒临开除的同事凑在一块,也不要别跟那些随时准备离职的人走得太近。任何人都不可能天生就比别人聪明,任何人也不会随随便便地成功,与其跟弱者一起自怨自艾,还不如跟比你强的同事多多交流,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无论你的反应有多迟钝,试着和比你强的同事多接触,时间一久,你必然也能总结出一番经验。

同事之间确实存在竞争的关系,谁也不能回避这个事实,但是,好的竞争氛围有助于让你养成更加积极的思考习惯。对无法回避的强劲对手,最好的办法就是冷静地观察他。只要充分了解对方的优势,你就有机会反败为胜。不要为别人的能干而担忧,更不要觉得自己压力太大,关键是,学习别人的优点,用事实证明自己的能力,创造出更好的业绩。

共生效应——将别人的智慧收为己用

心理学名词

自然界中存在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它看上去矮小而单调;当它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显得根深叶茂、生机盎然。这种植物界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共生效应。

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这种心理学效应在人类群体中也存在。如英国著名的卡迪文实验室,从1901年至1982年年间,这个实验室先后出现了2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用事实印证了共生效应的存在。

在和同事交往的过程中,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那就是,自己没有想到的别人想到了,自己没有做到的别人做到了,当研究别人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时,却发现也不过如此,只不过比自己早一步发现而已。要是你也有这种想法,那你恐怕很难有所进步,也很难看得更远。

如果你不能学会在团队中“偷”别人的智慧,学习别人的思路和方法,那只能像有些人小时候做数学题一样,照抄别人一个正确答案而已。

经典案例

方芳刚毕业就找到了工作。她的工作是师哥赵虎给介绍的,到了单位之后,也是由师哥先带她一段时间。赵虎对方芳非常好,只要发现方芳和客户沟通有问题,师哥都会马上示意,然后教方芳如何沟通。

还有的时候,客户来电话了,方芳接电话却不知道怎么回答的时候,就会捂着电话赶紧向师哥求救。在赵虎的帮助下,方芳谈成了一个大客户,而且顺利转正,也拿到了巨额的提成。可同时,方芳也换了办公环境,她和师哥分别在写字楼的两端,这让方芳感觉非常无助。看看周围的人,她都不认识,而且,她也不知道没有师哥的指导,她应该怎样开展工作。

上一次的大客户谈妥之后,领导又给了方芳两个小客户。没想到,方芳完全没了主意。无奈之下,她开始求救于邻座的小张。刚开始,小张还有耐心告诉她,可过了一段时间,小张发现方芳在能力上是真的存在问题,便不客气地说:“方芳,我怀疑那个大单子是不是你谈下来的,你对于我们公司软件的性能都不了解。我又不是你老师,希望你遇到问题自己解决,不要耽误我的时间。”

这让方芳既尴尬又痛苦,她终于懂得依赖师哥获得的成绩终究不是自己的成绩,因为她没有经历过从小客户做起的这个必要的过程,谈大客户的时候她又没有发挥自己的思路,完全靠师哥支招,才导致了此刻的被动。自己应该以向师哥学习为基础,并且活学活用,把师哥的东西变成自己的。

方芳有问题不再马上去问小张了,而是自己一步步地分析,并参考大家的处理方法。靠着不断地分析和总结,方芳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当她能够独当一面的时候,方芳终于成为一名出色的业务员了。

你学会了吗?

其实,思想比结果更重要。与其模仿别人的作品,不如学习别人的智慧,研究别人的思路,只有这样才能成就自己。如果一个人不愿意放低姿态,那他就像一个盛满了骄傲的容器,任何人的智慧都不可能进入其中,最后只能让差别演变成差距。即便在最好的团队中,这种人也看不到共生效应的积极作用。

一颗谦虚的心很重要,除了虚心地向别人学习之外,你还应该真心诚意地帮助团队中的其他成员。只有团队变成精英团队,你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当然,学习别人并不是放弃自己的判断,最好的既不是自己的,也不是别人的;最好的是结合别人的最好的,而自己用最好的。只有拥有这样的心态,你才能够真正强大起来。

邻里效应——是“熟人”才会帮你

心理学名词

相互熟悉能有效增加人际吸引的程度,在其他条件大致相当的前提下,人们往往会喜欢跟自己邻近的人交往。物理空间距离较近的人,他们见面机会比较多,容易互相熟悉,产生吸引力,拉近彼此的心理空间。所以,人们才会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叫做“邻里效应”。

20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关于“邻里效应”的实验。实验者对麻省理工学院17栋已婚学生的住宅楼进行了调查。那些住宅为二层楼房,每层有5个单元住房。住户住到哪一个单元具有偶然性,而哪个单元的老住户搬走了,新住户就搬进去,所以也具有随机性。

调查时,他们对所有住户的主人提问:“在这个居住区中,和你打交道较多的、最亲近的邻居是谁?”

统计结果显示,居住距离越近,交往次数越多,关系越亲密。在同一层楼中,跟隔壁邻居的交往概率是4l%,跟隔一户邻居的交往概率是22%,和隔三户邻居的交往概率只有10%。虽然仅仅多隔了几户,实际距离没有增加多少,但是,邻里关系的亲密程度却有很大不同。

由此可见,与哪一个人交往得越多,你们之间的关系就越亲密。有心理学家开过这样一个玩笑,他说:“假如你想追求一个女孩子,每天都给她写信是最不明智的,因为她有可能因此而爱上邮差。”

在工作中,假如你想与人建立亲密关系,不妨主动与人多接触、多联系。与对方多接触一次,他对你的印象就加深一点。

经典案例

通过层层选拔,刘青进入一家投资公司。由于表现不俗,两个月后,经理给了她一个营销运作周期较长的项目。但是,在项目运作到招商环节时,效果很不理想。公司总经理见状,就准备撤掉该项目,他担心这个项目没有长远利益,只会空耗资金。

虽然刘青理解老板的顾虑,但她坚信,这个产品一定会有很好的市场前景,招商的失利只是因为公司对产品核心卖点的挖掘还不够精准,赢利模式分析得也不够透彻。她觉得,只要用一段时间对产品重新进行挖掘和分析,一定会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听了她的分析后,总经理依然忧心忡忡,似乎听不进她的意见,并表示不想再做这个项目了。庆幸的是,刘青在公司里的人际关系还不错,尤其又跟董事长助理王芳的关系最为要好。所以,她打算采取迂回战术,让王芳暗中将此事告诉董事长和其他股东,先做通他们的工作,然后让他们再说服总经理。

几天后,在公司的股东会上,董事长就把刘青的项目拿到会议上讨论,并征求大家的意见。王芳抓住机会,努力替她说话:“我觉得我们应该全力支持刘青的这个项目。公司之前的项目,都出现贪多求大的毛病。结果,前期准备工作做得不扎实,草草上马后,效益大都不佳。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我希望公司能够求精而不要求多,在接手项目时,集中精力做好几个主要产品,这样才能将其做深做透;不能一遇到困难就退缩,浅尝辄止,不停地更换项目。只有这样,公司的发展才能稳健。”

王芳的话在情在理,股东们也一致赞同。最终,总经理也改变了原来的计划,让刘青继续开展她的项目。刘青也没有让大家失望,项目上市后反响很大,帮公司赚了一大票。刘青也受到了领导的重视。

你学会了吗?

对于现在的很多年轻人来说,虽然早就懂得这个道理,但是,他们不知道如何主动跟人联系,也不知道如何主动与人保持联系。不少年轻人都这样说过,“我不是不友善,只是有些害羞罢了”,“我很想跟你保持联系,只是不好意思找你。”其实,我们与别人沟通的“心理障碍”就是“害羞”和“不好意思”,必须把它们除去。

假如你想增加自己和他人的亲密程度,不妨好好利用生活中的邻里效应,如见面后主动跟人打招呼,积极地与人建立联系,少设一点心理防线,有事儿没事儿多跟朋友聚聚……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的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过低与过高的交往频率都不利于喜欢程度的提高。因此,在加强邻里关系的时候要注意,保持中等交往频率即可,这样才能使彼此的喜欢程度处于最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