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智慧决定成败
8319900000069

第69章 人间处处有商机

在有心人眼里,人间处处有商机。只要独具慧眼、敢下决心,就有可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方面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刘丐平的致富案例。

学卖皮鞋,因为缺钱而计划落空

刘丐平1963年出生于浙江省永嘉县,从小家境贫苦,由于受到“文革”的影响,初中时期几乎没有学到任何东西。

在湖北省随州市,背井离乡的刘丐平凭着在老家练就的一手理发手艺开了一家发廊,带着老婆和妹妹靠手艺吃饭。

为什么开发廊?不甘心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刘丐平一脸无奈的苦笑说:“因为开发廊需要的资金最少。”

因为同乡的原因,刘丐平结识了当时担任永嘉奥林鞋厂(奥康集团前身)总裁王振滔的表哥陈信瑞。

陈信瑞在随州一个商场做奥林鞋的自产自销生意,经常到刘丐平处理发、休息,由此刘丐平觉得,卖鞋的生意比发廊有前途,于是很虚心地向陈信瑞请教:“卖鞋的生意怎么做?教教我,我跟你去卖鞋。”

1990年左右,中国皮鞋市场的需求很大,所以生意比较好做。而按照温州人的性格,他们“宁当鸡头、不当凤尾。”

于是,陈信瑞和刘丐平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合资专做奥林皮鞋的销售,去开拓安徽芜湖市场。

这对奥林鞋厂和他们个人来说都是双赢计划。由于没钱做投资,最后这个计划并没有实现,刘丐平只好继续理发。

后来,陈信瑞和表弟梅胜思两人投资去开发了芜湖市场,梅胜思后来担任奥康集团开发部经理,都是千万元的身价了。

背水一战,从2万元起家

看到别人卖鞋挣了大钱,刘丐平更加坚定了改行卖鞋的信心。

1990年末,刘丐平彻底关闭了发廊,回到永嘉筹资加入奥林鞋厂。他从银行贷了1万元、又东借西拼凑了1万元,做好了背水一战的准备。

对于做生意的人来说,2万元实在是个小数字,所以刘丐平只好“识相”地选择一个很小的市场去开发。这就是安徽芜湖附近的宣城。

为什么选择宣城呢?刘丐平考虑,因为自己实力小,无法租用人家的大卡车进货。而合肥、芜湖的生意已经做得很大了,他们每次进货的时候可以给自己顺车捎一些顺货。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没有经验又没有文化,使得刘丐平开拓市场困难重重。特别是当时几乎在全国范围内都在围剿温州鞋,温州鞋被当作低档劣质品的代名词。而永嘉是温州的一个县,自然也难逃其责。

人家一听刘丐平是温州口音,往往连谈话的机会都不给他就拒绝了。

跟踪盯梢,以试销打开市场规模

温州人到底是精明的。

面对一次次闭门羹,刘丐平并不灰心,而是采用跟踪的方法在下班时间提着礼品登门拜访销售主管。但那时候的人很讲原则,不行就是不行,所以仍然是一次次碰壁。

绝望之中的刘丐平没有办法,只有硬着头皮去做,以最小数量投放商场进行试销,待取得效果后再加大批量。就这样,市场慢慢地打开了,销售蒸蒸日上而且供不应求。

截止1994年的3年时间里,刘丐平投资的2万元滚动发展到了净利润30万元。他说,他自己也被这个数字吓了一大跳。

抓住机遇,投资参股再上台阶

1997年奥康总部决定把各地分散的销售部门整合成一个经销公司,由各分公司经理参股,刘丐平积极响应,并且成为奥康众多分销公司经理之一。

因为当时他在这个行业已经摸爬滚打了6年多,已经成为奥康的销售骨干。

1997年,奥康总部为了搞好山东市场,特派刘丐平去山东帮助开拓市场,结果山东业绩猛增。

1998年总部又派他到沈阳成立东北分公司,并且负责开发东北市场。

1999年,刘丐平被调到西北分公司担任经理,通过大力整顿销售代理市场,业绩有很大发展。

刘丐平谦虚地说,自己没有什么文化又不是很聪明,之所以能够把奥康卖好主要是因为比别人更用功,还有就是对人诚实、容易交到朋友。

他觉得,勤快和诚实就是他取得成功的最大本钱,而抓住机遇也是非常重要的。

以前他无法抓住机遇,所以无力开拓芜湖市场;后来他抓住了机遇,所以干到了现在这一步。

独具慧眼,人间处处有商机

刘丐平的经验确实有道理。创业必须独具慧眼、敢下决心,才有可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例如,赚忙人的钱是个好主意。

现在的“忙人”越来越多,大街上手持大哥大的先生小姐,一边走路一边在大呼小叫,除了少数人在炫耀以外,大多数人的确都在工作。如果你能从他们身上动脑筋,就一定会找到创业机会。

街头的卖报人不失时机地向出租车司机和乘客卖报、净菜公司每天将菜采购回来浸泡冲洗,然后每周按照不同的菜谱配菜送货上门,这些都是成功典范。

现在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通过信息发财也是理所当然。

例如,广州就有这样一家别开生面的“信息酒家。”老板专门订阅了上千种报刊、雇人从中整理出各类专题信息,同时将食客各自发布的市场供求信息抄下来贴在墙上。

该店从周一到周日分别推出不同的“信息专题日”,如周一为“装饰建材日”,周二为“房地产日”等。

到该店就餐的食客除了可以免费获得一份资料剪报复印件以外,如果看中了其它食客发布的某条信息,服务人员还可以立即“穿针引线”,这样就把“消闲餐”变成了“工作餐。”这样的生意不红火才怪呢。

有些顾客的需求是需要老板加以引导的,不引导你就没钱赚、一引导就会财源滚滚。

例如,美国有一家名叫“奇幻谷”的玩具店里,老板专门建立了3间儿童活动室。工作忙的家长可以把孩子随时送来,由专职保姆照顾和教育孩子们。

活动室里有各种各样的、该商店正在出售的玩具供孩子们玩耍。由于孩子们在这里玩得很开心、而且收费不高,所以很多家长都愿意把孩子送来商店。

而当父母把孩子领回家的时候,由于这些玩得入迷的孩子死活不肯放下手中正在玩的玩具,大多数家长在孩子的眼泪面前只有选择乖乖投降、被迫掏腰包买下这些玩具。

这种方法不是也很奇妙无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