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智慧决定成败
8319900000045

第45章 从爱好和特长出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精明的人总善于从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出发,寻找合适的创业途径。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从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出发,更能到达成功彼岸。

这方面比较典型的例子是,王家梁成为“中国犬场主”的致富案例。

一条信息发现一个机会

1968年,王家梁下放到上海县杜行乡,成了一名“下乡知识青年。”

由于他从小就不安分守己,所以在做农民的同时也当过副业组技术员,种过蘑菇,养过地鳖虫、蜜蜂、水貂,有一段时间还以摄影为生。他不但乐于尝试各种新鲜事物,而且不达目的不罢休。

1980年,我国刚刚开始允许私营经济以“个体户”、“专业户”的方式存在。王家梁有一次在报纸上看到,由于一部分人已经先富起来,开始拥有私人财产,所以社会上很缺乏一种警报器。

从小就梦想有一杆枪、一条猎犬、踏遍崇山峻岭游山玩水的他想,警犬不也是一种“警报器”吗?如果发展警犬养殖,一定会有发展前途。

按照王家梁的性格,他说干就干,很快就成为当地第一家专业养犬个体户。按照当时的政策规定,他正儿八经地办了一家“王记警犬训育场。”

令人惊诧的是,为了自己的养犬事业,他毅然放弃了当时人人都翘首以盼的上调回城,决定一辈子就留在乡下。

警犬销售形势大好,常常要预订一空

在邓朴方先生和上海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贷款帮助下,王家梁购买了原来生产队的貂场,建造了两排犬舍。又从上海市公安局引进了德国牧羊犬种犬。

精明的王家梁很有市场头脑。刚刚引进种犬,他就在《中国社队企业报》上大做广告,借出售警犬的名义试探市场反应。结果,需求信息纷至沓来,第一窝幼犬就被预订一空,给了王家梁十足的信心。

就这样,王家梁接下来又向公安部南京警犬研究所引进了种犬,进一步扩大繁殖规模,用地面积也从原来的3亩扩大到了15亩,销售形势越来越好。

1988年,王家梁在工商部门注册成立了“上海佳良警犬训育所”,自任所长。事业规模扩大了,在国内外渐渐有了名气。产品不但销往全国各地,而且都是预订一空。

这时候的王家梁定下了新的人生追求目标——走出国门,学习世界上最先进的育犬训犬技术,争取早日参加世界警犬比赛,为国争光。

出口第一条警犬,被称为“中国犬场主”

1987~1989年间,王家梁两次应邀访问日本某著名犬场,学习他们的先进管理、训练技术。

面对气焰嚣张宣称“中国警犬永远落后日本30年”的日本人,王家梁毫不客气地指出了他们犬舍场地、活动场地偏小的事实,令他们不得不点头称是。

后来,日本警犬协会主席到上海技术回访。当他看到王家梁的犬场时,对它的规模、管理、设施、发展前景都不得不感到佩服,并当场表示,帮他从日本引进获奖血统的德国牧羊犬。

在日本友人的帮助下,1988年6月,王家梁先后从国外引进了9条种犬,为后来的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佳良警犬训育所也被国外同行称为“世界主要交流犬场”之一。

1989年,王家梁作为我国民间犬业出国访问交流第一人,踏上了美国土地,参观了美国空军的军犬基地,访问了当地的导盲犬训练学校,扩大了自己的视野。

数次出国访问后,佳良警犬训育所先后加入了德国牧羊犬协会、美国警犬训练联合会、日本警犬协会。

定期的会员交流和同行之间互访,使佳良警犬训育所无论在管理还是训练方面,都很快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1993年,佳良警犬训育所更名为上海佳良犬业有限公司,它所培育的德国牧羊犬“法夫纳”也正式进入美国警察部门工作,成为我国第一条出口到西方国家的警犬,王家梁因此被美国最著名的犬界杂志《犬世界》称为“中国犬场主。”

上海佳良犬业有限公司成立后,陆续推出了寄养托管、代客训练、爱犬美容、疾病诊疗等服务项目,从而成为集繁殖、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犬业企业,出口量更是每年都在增加。

这个故事说明,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从兴趣和爱好出发从事个人创业,更容易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