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智慧决定成败
8319900000029

第29章 购置飞机的民营企业

胆量,从某种意义上表现为不安分守己。这种不安分守己中,往往意味着财富机会。

这方面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被人们称为“草原雄鹰”的连广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弃教从商、由5万元发展到2亿元资产的致富案例。

弃教从商

我国重新恢复高考制度后,连广明以高分进入内蒙古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后分配在伊盟教育学院,很快当上了生化理科科长、副处长。

如果按照这个轨迹走下去,连广明本来很有希望在教育战线上干出一番成绩。可是在一次伊盟供销社举行的公开招考经理活动中,他最终脱颖而出。

就这样,1988年连广明开始走上一条从商道路,担任伊盟煤炭公司副总经理。

冒险办矿

1995年,集通铁路建成后,为了实施“西煤东运”战略,内蒙古党委、政府成立了包括西蒙煤炭公司在内的转换战略主体企业。这时候连广明主动要求,担任了西蒙煤炭公司总经理。

这是一家新成立的企业,所以摆在面前的困难很多,百废待兴。

例如,企业资本金迟迟不到位、铁路运力明显不足、公司与集通公司签订的自备车租用合同无法履行,因而很难打入竞争激烈的东北煤炭市场。

然而,这一系列困难并没有难倒连广明。

通过全面分析煤炭市场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连广明当即决定,一边尽快争取自备车上线、一边尽快建立自己的煤炭基地,这样才能赢得市场主动权。

明确了努力方向,连广明冲破重重阻力,冒着自己被撤职的风险,决定无论如何要自己办矿。

煤矿办成后,外运内销总算走上了正轨,当年就销售煤炭28.9万吨、实现利税181万元,使公司迅速摆脱困境。

在此以后的一年时间内,他多次拜访国家计划委员会、铁道部、自治区各部门,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

终于在1996年12月4日,铁道部正式批准了西蒙公司的500辆自备车投入运行。

从此,由于产运销一条龙模式正式得到运转,当年公司利税额突破千万元大关,并把这一业绩一连保持了3年。

2000年,西蒙公司作为内蒙古国有煤炭行业的第一家改制企业,完成了以“法人代表控股、社会法人参股、企业员工持股”的体制改革,成立了西蒙科工贸集团,当年实现利税1700万元。

2002年,连广明利用我国加入WTO的机遇,利用鄂尔多斯丰富的风化煤、泥炭等有机原料,投产了年产量达50万吨有机生物复合肥料项目,不久便成为内蒙古的又一个龙头企业。

以人为本

在西蒙公司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思路。

该公司员工的工资收入不仅高于当地社会平均水平,而且每个员工都能享受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意外事故伤害保险、住房公积金,生病、负伤、老人去世,都会受到应有关怀。在新建成的办公大楼,每人一部电话、一台电脑,体现出对人的重视和关怀。

连广明在用人方面也很有一套。

例如,他大胆启用了一位目不识丁、但精通煤炭专业的能人担任副总经理。在他的直接主持下,这位副总每年的分红奖励收入超过100万元,由于他在煤炭领域保持零事故记录,在同行业中名闻遐迩。

飞机播种

2003年,连广明为了彻底改变家乡鄂尔多斯“沙进人退”的现状,营造沙漠绿洲,由西蒙集团控股,与鄂尔多斯市治沙造林飞播站、林业局调查设计队等11个单位,联合投入1100万元购置了10架“运五”型双引擎飞机及其设备,专门用于执行飞播种植、航空护林、空中旅游任务。

机务人员将绿色的林草种子,撒向250多万亩沙漠荒原,提高了治理沙漠的科技含量和现代化水平,加快了治理荒漠化的步伐。西蒙集团也因此成为国内首家购置飞机用于草原生态建设项目的民营企业。

至此,这位充满人格魅力的男子汉、内蒙古西蒙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就利用5万元白手起家,将西蒙集团公司做到了目前2亿元资产,2002年销售额达到1.8亿元,行业横跨煤炭生产、运输、电子信息技术、房地产开发、生物有机肥料生产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