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智慧决定成败
8319900000022

第22章 先下手为强的秘密

先下手为强又叫先入为主,是指在创富过程中要善于快人一拍,从而紧紧抓住主动权。用南方话说就是要敢于饮“头啖汤”,因为“头啖汤”味道鲜美、原汁原味,有时甚至可以独自享用,美不胜收。

而要先下手为强,就需要过人的胆量。

快鱼吃慢鱼

喝“头啖汤”,关键是要缩短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因为现在的商业竞争并不一定表现为“大鱼吃小鱼”,可却一定表现为“快鱼吃慢鱼”的竞争态势。

最新研究表明,一项产品从生产到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这个过程中的有效时间其实不到5%,其余95%的时间都不能带来价值增值。

换句话说就是,这95%的时间都是做的无用功,虽然无法做到完全省略,但至少可以做到尽量压缩。压缩得越多,就越能提高经济效益。

先下手为强,要做的主要就是这项工作。

现在我们已经处于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未来引导。”这表明,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增长不再完全依赖于劳动力、资源、资金的高投入,相反,主要应当依靠各种持续的新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显而易见,这时候能否千方百计地创造新需求、创造新市场,就显得尤为重要。

抢先战略的基本途径

据美国PSI(战略规划研究所)在500个成熟行业中的研究表明,第一个进入该行业的企业,其平均市场占有率能够达到29%,早期跟进者的企业其平均市场占有率也会达到21%,而其他所有企业的平均占有率却只有15%。

这就充分说明了抢先战略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对于这一点,恐怕没有多少人会持怀疑态度。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才能实施这种抢先战略。

专家指出,实施抢先战略无非就是以下几个途径:

首先是从供应系统入手,抢先获得最好或最便宜的原材料和生产设备,即在竞争手段上比竞争对手领先一步。

例如,生产企业首先采用某项先进设备,就可能在产品生产上抢得先机。

其次是从销售系统入手,抢先将产品推入市场。

只要这种产品确实不错,就一定会在竞争中先人一筹。

再次是从生产系统入手,抢先采用某项先进生产工艺。

通过先进的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就一定能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权。

最后是从销售对象入手,抢先签订长期供货合同或长期的产品售后服务,培养忠诚消费者。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抢先战略是不断滚动发展的,而不是一次性的,当然不可能一蹴而就。

同时,为了有效遏制竞争对手进行模仿,无论从哪个系统入手的抢先战略,都必须注意强调抢占行业制高点,给竞争对手造成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抗拒性。

四川长虹的先发制人战略

长期以来,我国的彩电生产是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所以在核心技术上并没有自己的专利。

四川长虹彩电瞄准这一软肋之处,发奋图强,努力掌握世界最先进的高档技术,最后终于在数字彩电技术上与国外厂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与此同时,四川长虹在市场调查中发现,过去美国人购买彩电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看新闻、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因而对彩电屏幕的尺寸大小要求不高;而现在他们使用彩电的主要方式已经转移到了观看DVD上来,消费观念有了很大转变。

有鉴于此,四川长虹迅速以“精显王”背投彩电为市场突破口,于2001年9月20日通过了国家级技术鉴定,成为当时我国惟一一家获得信息产业部背投电视生产许可证的国内企业(另外两家分别是合资企业福日和兆维),以及国内惟一一张等离子彩电准产证。

接下来,四川长虹一鼓作气成功拓展美国市场,很受美国消费者欢迎,甚至被列为美国某些地方政府的强行推荐产品。

毫无疑问,这样的抢先战略给长虹彩电在美国市场的销售会带来多么重大的影响。

海尔集团的酒柜开发战略

在发现市场需求以后,谁能以最快的速度满足这种市场需求,谁就是胜者。

以海尔集团公司为例。在海尔进入美国市场前,美国市场上销售的酒柜只有嵌入式的,美国人把它买回家后放在橱柜里。后来从市场调查中得知,实际上美国人更喜欢独立式酒柜,因为用起来方便。许多美国人认为,这样的产品没有出路。可是海尔集团却认为,这种产品比较适合中产阶级阶层,于是投入力量进行设计开发。

与此同时,美国的一家大企业也在进行这项工作。由于这是一家很大的电器公司,产品追求尽善尽美,从开发到设计按部就班、按照规定的程序一步一步来,走完这个过程需要18个月。

而海尔集团则认为,速度比完美更重要。所以仅仅用5个月时间就把产品投放到了美国市场,结果受到广泛好评,利润率高得不得了。

为了抢速度,海尔集团在推出这个产品的第一代后,紧接着就推出了第二代、第三代,直到第八代、第九代,在产品更新换代中不断改善产品功能,满足市场需求。

两年间500万美元变成了6个亿

抢先战略所带来的利润往往是惊人的。

这方面比较典型的例子是,Kleiner Perkins的致富案例。

1994年6月的一天,美国Netscape公司的创始人Jim Clark,由于要价太高,一连遭到两家风险投资公司的拒绝。此后,他不得不找到硅谷风险投资业的龙头老大Kleiner Perkins的杜尔。

第二个星期一上午,Kleiner Perkins的全体合伙人在30分钟内就通过决定,决定向Netscape投资500万美元。

两年过去后,当比尔·盖茨终于意识到网络发展的光明前景,并开始追赶Netscape时,这笔500万美元的投资价值已经增长了120倍,变成6亿美元了。

30分钟的决定,就让500万美元在两年间变成了6个亿。如果机遇更好的前两家风险投资商抢先给他们这笔投资,也就意味着这6亿美元的收入就进入了他们的腰包!

眼明手快,赢得滚滚订单

再举一个离我们近些的例子。

2002年1月1日,欧元开始正式流通了。可是早在2000年,我国浙江省海宁市的一位普通皮件生产商就通过某种渠道了解到了一个重要信息——欧元主币的尺寸比普通货币要大。

这条信息对他来说很重要。因为一旦欧元流通,就意味着原有的票夹里放不下欧元主币!

这位老板得知这个信息后马上行动,立即开发出了40多款、230万只欧元专用票夹,在欧元上市的同时提前投入市场。结果当然是一销而光,而且随后订单滚滚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