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智慧决定成败
8319900000021

第21章 不甘平庸,终见阳光

胆量和平庸是不共戴天的。有胆量的人就不会甘于平庸,甘于平庸的人就必然缺乏胆量。

这方面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杨光主动从机关下海的创业案例。

从零开始,主动下海

1986年,杨光从苏州大学毕业,分配到江苏省盐城市计划经济委员会做文秘工作。

在全国一片“下海”经商的浪潮中,不甘寂寞的杨光主动提出要去企业工作。这便有了他后来担任盐城工业贸易实业有限公司经理,主要从事华东地区的汽车、钢材等贸易活动的经历。

在这期间,他接触到了许多外商。

1998年,杨光在家人的一致强烈反对下,决定从零开始,毅然辞职从事个人创业。

凭着多年与外商打交道的关系,杨光首先来到位于北京的美国环球空气分离公司代理处,从事空气分离机的销售代理工作。

在这里,他亲身体会到了这种空气分离制氧机的诸多优点——它运用物理原理,直接从空气中提取氧气,因而不需要原料;仅仅耗费电力就能进行工作,既安全又经济。

他觉得,与传统的氧气瓶或氧发生器相比,这种空气分离制氧机在我国必将有着巨大的发展前途。

从此,杨光找到了自己事业发展的立足点,决心创办一家自己的企业,专门生产制氧机设备。

接下来,杨光争取到了去美国环球公司总部学习技术的机会。在美国洛杉矶的8个月里,他潜心学习制造制氧设备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为将来自己创业联系好原材料的进货渠道。

不甘平庸,创办民营企业

回国以后,杨光正式放弃了8万元年薪的优厚待遇,开始了自己创业。

众所周知,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我国的审批条件是极为严格的。为了能拿到《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产品生产制造认可表》,杨光三番五次地往省城南京跑。有时为了材料上的一句话表述不完整,就得来回跑几趟。

在办手续的过程中,杨光觉得江苏省镇江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服务最到位,于是把自己的企业选址在镇江。

2003年12月,杨光终于取得了所有合法审批手续,随即在报纸上大做广告。因为目前我国90%的医院用的都是氧气瓶,到了一定年限就需要更换;再加上家庭使用量,制氧机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而杨光通过进口原材料组装生产这种产品,其销售价格至少可以比纯进口的便宜50%以上,所以竞争力很强。

2004年初,镇江市阳光制氧设备有限公司占地2万多平方米的新厂区正式投入生产。

第一台制氧机刚刚走下流水线,就有南京、苏州、无锡、辽宁、新疆等地的20多家医院前来洽谈,早早预订他们所需要的制氧设备。

6年奔波,终见“阳光”

从1998年决心个人创业开始,到2004年初产品正式投产,其间经历了6年。凭着对个人事业的执著追求,以及对制氧设备发展前景的看好,杨光特地把企业命名为与自己姓名相同的“阳光。”

杨光充满信心地预测,在正常情况下,2004年他的企业年销售额将达到1500万元,这还是一个保守数字;如果有关部门能够给予适当扶持,或者能找到投资商做大做强,2004元的销售额将超过4000万元。

他现在要做的工作就是尽快扩大生产规模,在全国甚至全世界打响品牌。因为毕竟我国目前代理和生产进口医疗制氧设备的企业还只有4家,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