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10月,毛泽东等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经过艰苦的行军作战,辗转来到井冈山区的茅坪。这时霜降已过,天气渐冷,但许多官兵仍身着单衣,且破旧杂乱。一天,毛泽东对工农革命军原副师长余贲民说:“贲老(毛泽东对余贲民的亲切称呼),部队现在是上了山,但能否在此扎下根,还有两个大问题:一个是军事问题,一个就是经济问题。我想请你负责经济工作,办个被服厂,解决部队的穿衣问题;办个医院,解决伤员的药材问题。总之,后勤这一摊子,都希望你能管起来。”
当时因身体不适正在休养的余贲民回答:“行!没问题。”
不久,工农革命军一营攻占茶陵县城,缴获了一批棉花和布匹,便雇请了二三十名裁缝在茅坪的坝上村组织临时性的被服生产,赶制了一批棉衣和棉被。1928年1月,攻下遂川县城及附近圩镇后,又没收了1000多匹棉布和两台缝纫机,当地缝纫工会为部队缝制了一批灰军服和八角帽、衬衣、子弹带、干粮袋、红布飘带和袖章等,余下的300多匹布连同缝纫机,运回了茅坪象山庵留守处。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农民军来到宁冈砻市,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会师。部队壮大后,需要的被服量也增加了,此时的加工方法已无法满足需要。5月22日,红军被服厂在茅坪桃寮村张家祠堂正式成立,由红四军经理部领导。
1928年6月初,毛泽东来到桃寮被服厂详细询问工厂的生产和工人的生活情况。工人们向毛泽东反映,抬伤员去小井医院的暴动队员路过这里,有的随便吃饭,有时还拉人当挑夫。毛泽东于是指示余贲民在厂门口贴个告示,写明这里是红军的被服厂,过往人等不得在此拉夫、吃饭,并要留守处在附近设个招待所,解决过往人员的歇脚、喝水、吃饭等问题。当毛泽东看到闲置在祠内的几台缝纫机时,便问工人们为什么不用缝纫机。工人们回答说:“别说使用缝纫机,过去见也没见过。”毛泽东当即写信从31团调来6名会用缝纫机的战士。从此,工厂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大为提高。
6月中旬,毛泽东和朱德军长带着留声机、慰问品,去小井医院看望伤病员,路过桃寮时又来到红军被服厂。这时正是龙源口战斗前夕,毛泽东和朱德鼓励大家:“前方士兵要衣服穿,大家要努力生产,不要怕反动派,我们要坚决打垮他们。”
1929年1月,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向赣南进军。余贲民和厂里的红军战士随红五军行动,桃寮红军被服厂也随之被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