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5月30日晚,英国前首相爱德华·希思第一次拜会毛泽东。毛泽东显得非常高兴,和希思一见如故。陪同在座的有周恩来、邓小平、王洪文,还有外交部长乔冠华和他的妻子、英语翻译章含之。会谈在无拘无束中进行,时间已过了一个多小时。
周恩来已经是第三次看表了,他身边的摄影记者杜山估计会谈快要结束,便走进去准备拍摄告别的镜头。
希思先站起身向毛泽东告辞,毛泽东也利索地站起身。没想到毛泽东的精神这么好,这一情绪强烈感染了在场的人,大家都很高兴。
希思走出书房以后,毛泽东又笑眯眯地握了握乔冠华和章含之的手。
杜山站在一旁乐融融地拍摄了一张又一张照片。一掉头,见周恩来还在门口,周恩来很消瘦,没有笑,只是静静地站立等在那里。
乔冠华他们和毛泽东握别后走出书房,周恩来仍默默地站立在门旁。
人走空了,毛泽东送客行至门边,和站立在门边的周恩来目光相视,瞬间,一脸笑容飞逝得无踪无影,立即忧伤地垂下眼帘,这速变的表情叫杜山惊讶,他立即端起相机。
镜头里,毛泽东忧伤地耷着眼皮,头稍稍地低着,苍老的脸上罩着病态,花白稀疏的头发在脑顶让出一片智慧的区域,整齐地向后梳着。他迎着高悬的摄影灯,脸上显得光洁,但肌肉明显松弛,浅灰色的中山装也随和、素洁地穿在身上。
周恩来十分消瘦,双目正视着毛泽东。光从他后侧射来,脑后和脊背披着一道光束,眉毛在逆光的面部依然显得浓密,充满着生气。曾给人温馨、盛着人间爱意的酒窝也因岁月沧桑变成了深深的沟纹。他穿着深青色的中山装,和整个略带暗色的脸庞汇成一种凝重的忧伤的感觉。这忧伤、沉重的一瞬间,促使杜山按下了快门。
但是,杜山万万没有想到,这竟成为两位伟人最后的握手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