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层主管枕边书
8308700000086

第86章 你只是自己的上帝,所以不必拯救整个世界

在普通人眼中,中层主管大概是最光彩的一批人:他们实权在握,每天传达、分派任务,要作报告,许多事情更要亲历亲为,担负责任。每天都精力饱满,外表光鲜,让人羡慕。可是,他们或许不知,中层主管也是压力最大的人,每天的忙碌让他们少有自己的空间,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让他们心身疲惫,而且为了与同事、同级搞好关系,他们有时候还不得不牺牲自己本来就少得可怜的休息时间去帮别人的忙,去应酬本来并不想参与的事情直到把自己累垮为止。如果你真的想摆脱太多压力的纠缠,惟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努力收回本来是属于自己的时间。其中,首要的一点就是你得学会去拒绝别人。

美国洛杉矶的心理学教授曼纽尔·J·史密斯专门从事这一疑难问题的研究。根据他的理论:如果你本意是不愿意,但嘴上却说“是”,其原因首先不在你自身,而在于你被他人左右了。中层主管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不假思索地说“是”,而给自己揽下更多的麻烦。

史密斯教授的疗法是:当你面临“是”和“不”的抉择时,在心中默默告诉自己:“我有权不受他人左右。不论是我的上司、我的客户、我的爱人、我的亲戚还是我最好的朋友,他们都无权指使我。”

面对这样的情况,你要尽量站稳脚跟,挺直腰杆,然后轻轻对自己说:“我就是我,我有完全属于我自己的空间。”然后你就不会再去随便承诺什么了。

中层主管们都很清楚他走向成功的基础之一是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能帮别人的忙并兑现承诺便是一个人能否得到自己的关系网上又一个牢固的结点的好方法,因此,他们便想尽一切办法去替别人完成某种设想。但是,当你要应承别人某一件事情时,你一定要三思而行,否则便会将自己拖入压力的沼泽。因为当对方没有得到你的承诺时,他不会心存希望,更不会毫无价值地焦急等待,自然也不会有失望的惨痛。相反,你若承诺,无疑在他心里播种下希望,此时,他可能拒绝外界的其他诱惑,一心指望你的承诺能得以兑现,结果你很可能毁灭他已经制定的美好计划,或者使他延误寻求其他外援的时机,一旦你无法兑现承诺,那将是扼杀了他的希望。并且如此一来,你的形象就会大跌,别人因你不能信守承诺而不相信你了,别人也不再愿与你共事,不愿再与你打交道,那么,你只能去孤军奋战。

一般而言,当中层主管听到自己的下属请求帮助时,往往认为为自己的员工办点事情是应该的,而且也不是很难,便一口应允,而不详加考虑各种情况。事后,由于情况变化,或本身判断错误,以致发生执行上的困难,而失信于部属。此时,惟一的解决之道即是——道歉。勇敢地告诉部属:“对不起!是我估计错误,我实在很想帮你忙,只是情况不允许。”如此,部属必能释怀。可惜,大半领导干部都不愿意认错,而佯装不知道。如此一来,部属会愈加轻视他,离叛也是理所当然的。这样看来,中层主管的某些压力确实是自找的。

因此,我们在工作中,不要轻率许诺,许诺时不要斩钉截铁地拍胸脯,应留一定的余地。当然,这种留有余地不是给自己不作努力寻找理由,而必须竭尽全力去实现诺言。

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你原来可以轻松地做到的事可能会因为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而有了一定的难度。如果你轻易承诺下来,会给自己以后的行动增加困难,对方因为你现在的承诺而导致将来的失望。所以,即使是自己能办的事,也不要轻易承诺,不然一旦遇上某种变故,让本来能办成的事没能办成,这样一来,你在别人眼里就成了一个言而无信的伪君子。

给人承诺时,不要把话说得太满,以为天下没有办不成的事,那很容易给人留下虚伪的印象。那么该怎样承诺才会不失分寸呢?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承诺方式和方法。以下三种方法可资借鉴:

首先,对把握性不大的事儿,可采取弹性的承诺。你可以把话说得灵活一些,使之有伸缩的余地。例如,使用“尽力而为”、“尽最大努力”、“尽可能”等有较大灵活性的字眼。这种承诺能给自己留一定的回旋余地。

其次,对时间跨度较大的事情,可采取延缓性承诺。有些事情,当时的情况认准了,可是由于时间长了,情况会发生变化。那么,你可以采用延缓时间的办法,即把实现承诺结果的时间说长一点,给自己留下为实现承诺创造条件的余地。

最后,对不是自己所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应采取隐含前提条件的承诺,在承诺中带一定的限制。

明智者事先会充分地估计客观条件,尽可能不做那些没有把握的承诺。须知,有了承诺,就应该努力做到,千万不要乱开“空头支票”,不然不仅伤害了对方,还会毁坏自己的声誉,使你在人际关系的压力之下难有翻身之地。

要记得,你只是自己的上帝,没有必要去做拯救世界的事情。不随便对别人承诺你就有机会体味轻松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