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层主管枕边书
8308700000036

第36章 应对好互有矛盾的上司

在一个单位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你很可能会发现自己的几位上司之间关系不和,他们之间存在着很深的矛盾。遇到这种情况,也许你会觉得自己实在是太不幸了,怎么偏偏遇上了这样的上司?其实并不是你不幸,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名利、地位等方面的竞争,人与人之间会存在许许多多的矛盾,你的上司们也是如此。

在很多单位里上司之间有矛盾是普遍现象。但有些下属从这种派别矛盾中,似乎看到了希望、机遇、窍门,于是卷入到这种矛盾之中,其结果不堪设想。当然也有些人开始时是保持中立或者是躲着、绕着这些矛盾,然而由于求官心切,自觉不自觉地陷入到这种派系矛盾当中。对于下属来说,这么做是犯了大忌。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时,做下属的应该怎么处理呢?

(1)“等距离外交”策略

与互相存有矛盾的上司们周旋时,你可以采取“等距离外交”策略。这是指你要与互相存有矛盾的上司们保持同等距离,不亲此疏彼,要一视同仁。这是与这些上司相处最为明智的做法。

同一个单位中不同上司之间总是有一些矛盾,有时这些矛盾甚至会达到很激烈的程度,各上司之间会因此而掀起派系斗争。作为这些上司的下属,为了不陷入派别之争,就要在工作上对待任何领导都一样支持,千万不可因人而异、“看人下菜碟”。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对主要领导和与自己相关的领导,态度十分热情,而对于副职或与己无关的领导则比较冷淡。他们这样做的后果只能是对己不利。

可见“等距离外交”不仅仅是应对有矛盾的上司们的一种有效策略,同时还是与所有上司相处时必须遵守的一条原则。

(2)以工作为重

下属和各个上司搞好关系可以使自己的工作更为顺利地进行下去,因为下属与上司之间搞好关系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各自的工作,为了创造更好的业绩。

因此,当你的不同上司之间矛盾重重时,你不用烦恼也不必感到痛苦。要知道上司之间出现矛盾是很正常的,你应当正确对待上司之间的矛盾,不论上司之间的矛盾激烈到何种程度,你都要以工作为重。

从理论上说,在应对互相存有矛盾的上司时,采取中立的态度是可取的。也就是说,采取一种等距离的工作方式,跟谁都不过分密切。或者说,完全从一种纯工作的角度着想,没事尽量少与上司们打交道。特别要注意不让其中一个上司认为你是另一个上司的人。

但是,现实中的许多事情往往都不能达到理想状态,应对上司时同样如此,想要完全采取这样一种纯粹中立的工作方式往往是比较困难的。具体说来,有这样几种情况:

其一,可能你过去就与某一位上司关系比较好,来往也比较多。新的上司来了之后,与原来那位上司产生了矛盾。此时,你就不好办了。如果你还是采取一种中立的态度,在客观上等于是与原上司疏远了。这样,他很可能会认为你是不值得信任的,从而对你产生种种看法。

其二,有些上司在彼此发生冲突的情况下,都想拉拢一些人,建立自己的队伍,他们往往会在周围的人中选择自己认为信得过的人。所以当这些领导者找到你的时候,你以一种中间人的态度对待他们,由此也可能会产生不好的后果。特别是在一些有直接利害冲突的事情上,你如果完全采取一种与我无关的态度,实际上等于是放弃了机会,使得上司们都不喜欢你。

既然如此,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如果遇到了这种情况,做下属的到底该怎么办呢?怎样做才能令自己坦然应对这些互相有矛盾的上司呢?难道就没有真正可行的方法了吗?

与这些上司相处时,也许最好的方式就是一切从工作出发,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工作决定应该多与谁接触,就和谁毫无顾忌地来往,用不着担心另一位上司的看法。这样,你的所作所为便显得自然大方。另外,对这样的上司,工作之外的接触应尽可能少,与工作无关的话题尽可能少谈。

一切从工作出发,一切以工作为重可以使你更少地卷入上司复杂的派别之争中去。这样你就可以更好地完成工作,使自己不断创造更多更好的工作业绩,同时你的做法也会让上司们对你格外欣赏,他们会认为你是一个正直、能干的下属,而且你还不会得罪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位。

(3)有效化解上司对你的误解

许多下属都感叹:做人难,做别人的部下更难,同时做几个领导的部下则是难上加难。有时往往不经意间得罪了某位领导,而我们自己却浑然不觉,等到弄明白是某位领导误解了我们的时候已经为时晚矣。

做下属的最怕上司对自己产生误解,因为上司的误解不但会让自己内心感到非常委屈,而且还“有冤无处申”。另外,如果上司对下属产生了严重的误解,那么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将会因此而大为恶化,下属以后的工作将很难开展。

因此,当与互相有矛盾的上司相处时,下属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千万不要让其中的任何一位上司对自己产生误解。如果一时不慎被哪位上司误解了,做下属的就应该想办法及时补救,争取尽早化解上司对自己的误解。我们来看下面的实例,相信你会从中得到不少启发。

××工厂的小王5年前还是基层车间的一名钳工,后来厂里调来一位姓刘的书记见小王文笔不错,便顶着压力将小王调进了宣传部当了宣传干事。从此,小王对刘书记的知遇之恩一直铭记在心。两年后,小王抽到厂办当了主任,成了方厂长的部下,精明的小王很快就得到了方厂长的喜欢。

没有多久,小王忽然感觉到刘书记和他渐渐疏远了。一了解,才知现在的领导方厂长和从前的领导刘书记之间有私人恩怨。因而,刘书记总是怀疑小王倒向了方厂长那边。

其实,引发刘书记对小王误解的“导火线”很简单:在一个雨天,小王给方厂长打伞,没给刘书记打伞,这还是很久以后刘书记亲口对小王说的,而事实上小王从后面赶上来给方厂长打伞时,确实没有看见刘书记就在不远处淋着雨,误解就此产生了。

一气之下,刘书记在许多场合都说自己看错了人,小王是个忘恩负义的人,谁是他的上级,他就跟谁关系好。其实小王根本不是这样的人,他也浑然不知发生的这一切。直到刘书记在人前背后说小王的那些话传到小王耳朵里,他才感到事情的严重性。

对此,小王首先是让时间做证明。小王相信“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刘书记在气头上说自己是忘恩负义的人,一定是自己在某一方面做得不好,现在向刘书记解释自己不是那样的人,刘书记肯定听不进去。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还是让事实来说话,让时间来检验吧!

当然了,小王并没有消极被动地等待刘书记对自己的理解。因为聪明的小王知道,如果不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行动,那么随着时间的流逝,刘书记对自己的误解会越来越深。小王是绝对不会让这样的情况出现的,他准备积极地行动起来。

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小王采取了以下六个方法努力消除刘书记对他的误解:

①极力掩盖矛盾。

②公开场合注意尊重领导。

③背地场合注重褒扬领导。

④紧急情况“救驾”。

⑤找准机会解释前嫌。

⑥经常加强感情交流。

久而久之,刘书记又喜欢这个昔日的部下了。小王此举的目的是通过经常性的感情交流增进与老领导之间的友谊。事实证明,小王确实已经达到了这个目的。

俗话说得好:“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小王的不懈努力下,刘书记对小王的误解彻底消除了,反倒觉得以前说的话有点儿对不住小王。从那以后,刘书记逢人就夸小王是好样的,两人的感情与日俱增。

这个例子中的小王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解除了上司对自己的误解,虽然辛苦,但他却获得了许多更为宝贵的东西,原先对他误解很深的上司又重新信赖了他,这本身就是一笔财富,更何况这笔财富还会带来更多的利益。

总之,与互相有矛盾的上司相处时,做下属的很容易会被其中的一方所误解。如果你被上司误解了,就一定要及时采取行动加以化解,不要让上司对自己的误解越来越深,那对你以后的工作有百害而无一利。另外,在采取行动化解上司对自己的误解时,你要根据实际情况,运用最恰当的手段加以解决,千万不要弄巧成拙。同时在化解这位上司对你的误解时,你也要考虑另一位上司的感受,千万不要顾此而失彼。

(4)与互相有矛盾的上司相处之禁忌

如果你置身于这种互有矛盾、派别纷争的环境之中时,没有必要感到困惑和担忧,你只要在实际工作中多注意一些问题就可以了。

有位研究人员曾经提出过一种“高档次的处世哲学”,我们不妨以这种处世哲学为鉴,在实际工作中多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当上司之间充满种种是非与矛盾之时,下属不能在大是大非趋于明朗的情况下缩手缩脚,从而完全置身于客观现实之外而丧失机遇。

第二,不要在无谓的纷争当中浪费自己的精力,要力争在两败俱伤中使自己不受到牵连。

实际上,如果你有过与这种上司相处的经历,一定能总结出以上问题,并且你还可能意识到:与互相存有矛盾的上司相处时,做下属的最忌讳的事就是为了升官而主动地、有意识地投入到上司的派别矛盾纷争中去捞取好处。这一误区是追求晋升之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