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名人的读书经验
8308400000051

第51章 实施纵横联盟战略

要想解释生意成功,离不开一种好的管理理论。当然,也可以通过一种优秀的管理实践。菲律宾零售业巨头、《福布斯》杂志榜上有名的亿万富翁施至成只正式学了两年商学。但是,他由零开始,在过去50年里取得了一连串的生意辉煌。

在一个许多人通过房地产暴富的国度里,施至成专注于卓越运作。他的巨型购物中心在工作日每天吸引了100万人,周末还要多50%。要为这么多顾客服务需要掌握一门科学,施至成对此已十分精通,即对后勤管理、信息科技与摒弃浪费的企业文化的综合。他说:"我创业时并没有土地,因此我必须靠行动取胜。我发展了卓越运作。"

施至成总是将构思未来和构筑企业核心能力放在首位。二战后,他利用鞋业起家。"其他人认为鞋业是个小生意,我却不这样想,"他说。很快,他的鞋子销量即达上亿双。随后,他又成功地利用鞋业进人了百货业。"鞋业带来了顾客,我可以向他们出售其他商品。"当他的百货店招来了越来越多的人后,他又准备在百货店的基础上开办购物中心。他的下一步行动是:把旅游和购物结合到他遍布菲律宾的购物中心中去。

施至成有一句很短的名言,用精确的管理行话描述了这种循序渐进的步骤:"附加价值、协同合作、多重效应。"

施至成自1936年离开出生地福建来到菲律宾后,他已证明自己是位有远见卓识的领导者。当他创建的SM集团凭自身力量证明它是个有远见的企业时,给他带来了最大的挑战。有趣的是,证明他最终成就的任务将由其继承者来完成。

像他惯常一样,施至成早已预见到了它的降临。他办公室外日新月异的马尼拉景象说明了举国上下的一片乐观情绪。这种情绪在最艰难的时期,似乎只有施至成才有。他望着那划破马尼拉天际的新摩天大楼,说道:"现在,大家一片乐观。但是,50年后这些企业又有多少还能存在呢?这不是件容易事。"

另外,施至成的管理方法中也有一些因素找不到对应的理论。下面这些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就表明了他自己的思维,或许我们该简单地称之为"施氏思想。"

施至成一直是个领袖。12岁那年来到菲律宾时,他的思想已十分明确。在邻居中和学校里,他很快便成了同龄人中的领袖。虽然有些朋友和邻居十分富有,而他不是,但是施至成从来没有感到过自己不如人。

施至成认为,人应该大胆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20世纪80年代初期,施至成在修建北爱沙SM购物中心时,所有人都对他说,在经济萧条时期建那样一个巨型购物中心不会成功。但是,施至成有很好的计划、坚实的资金来源,而且充满信心。当他认为自己主意不错时,就会很固执。他要证明自己能成功。

1987年,菲律宾再度陷入经济危机。没人敢轻举妄动,有些人甚至要出国。但施至成却在买地,规划建大型购物中心。他以每平方米2000比索的价格买下大型购物中心所占的那块地。今天,那里的价格是多少呢?20万比索!艰难时期物价便宜,还可以低价收购他人的企业。其实,当没人买时,机会倒更好。

施至成一直在细心观察、不断学习。他对未来考虑得很多,不断问很多问题:"这事发生会怎样?我这样做或那样做会有什么后果?"然后自己回答自己的问题。施至成指出:"我说的"未来"指今后5到10年。如果努力的话,你能看得那么远。但仅有长远目光是不够的,必须收集实现这一长远目光的所有成分。"

在多数情况下,生意人应该相信自己的判断,大胆地坚持既定的方向,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施至成将构思未来和构筑企业核心能力放在首位的独到的决策原则,正是其成功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