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总要先人一步:任正非的战略观
8307100000043

第43章 人脉就是钱脉

没有资金就无法创业,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对小本创业者来说,创业资金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原始积累或亲戚朋友的帮忙解决,但对那些需要几十万甚至几百万才能启动的项目来说,如何筹措到创业资金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其实,如果研究一下许多已经非常成功的企业家,我们不难发现,他们无论在创业初期还是在扩大公司经营规模的时候,其所需要的资金来源也都不是来自自身的积累,而多是靠朋友的帮忙。对他们来说,人脉就是钱脉,只要有了足够的人脉,资金问题就不难解决。

华谊兄弟上市之前的融资模式,就是其董事长王中军依靠个人人脉资源的一种“傍大款”方式。虽然王中军许多年前就已经过上了开宝马住别墅的富豪生活,但是华谊兄弟和其他电影公司一样,长期以来一直都处于资金饥渴的状态。由于电影投资周期长,回报慢,而且风险巨大,所以华谊兄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缺钱。

但是,王中军能“傍大款”。无论是最初房地产业的太合地产王伟,还是后来 TOM 集团王兟,再到后来的马云、江南春,王中军的股东几乎全是自己在企业家圈子中结识的“大款”朋友。将朋友变为股东的好处是算起账来简单。

“说句实在的,(融资)这个东西就像一个气场一样,几个企业家谁对你有兴趣,你是能够感受到的。是不是这么一回事?若是根本对你没有兴趣,何必碰一鼻子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中军曾如此描述华谊兄弟吸引江南春、鲁伟鼎等人投资的过程,“我们的会也开得非常简单,飞到上海,5 个人一坐,吃了一个多小时,说该每人掏多少钱,就这样的事。”

但是,一个年轻的创业者不可能像王中军这样拥有足够的人脉。尤其是一些刚刚迈出大学校门就选择了创业的年轻人,更是不具备基本的人脉关系。对这类人来说,如果自身家庭不能提供创业资金,想要靠人脉融到钱,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事实上,刚刚踏入社会的人本就不应该选择创业。因为创业不是靠一股激情就能成功的,它需要行业经验,需要对社会甚至对人性有足够的认识,还需要创业者具备足够的吃苦精神和承受挫折及失败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一个人如果能够创业成功,那他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正是因为创业这件事对创业者的整体素质要求比较高,所以年轻人最好不要急于创业。尤其是对那些没有任何自有资金,亲戚朋友也都帮不上忙的年轻人来说,与其急急忙忙、非常盲目地选择创业,不如先找一份工作好好磨炼一下自己,并慢慢建立起自己的人脉关系。等各种条件成熟了,再去选择创业也不迟。到那个时候,即便你还是没有足够的创业资金,你所建立起来的人脉关系,可能已经可以发挥作用了。

现在的许多年轻人都知道“人脉就是钱脉”这句话,所以,他们很多人一踏入社会就急急忙忙的去交朋友,希望尽快地建立起自己的人脉网络。殊不知,人脉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来的。而且,许多人对人脉的认识非常浅薄,认为只要认识了某个人,就算是和他建立了人脉关系。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很容易让人把精力投放到不断的交朋友上,而忽略了应该先把工作做好。尤其是在网络时代,许多“很有想法”的人为了尽快建立起自己的人脉网络,为自己以后的创业打好基础,即便在上班时间也泡在各种各样的论坛和交友网站上。

其实,无论我们拥有多么便利的社交手段,无论我们认识多少所谓的各界人士,只要我们和这些人没有“交心”,他们就算不上我们人脉网络中的一分子,更算不上我们的朋友。所以,要想拓展人脉,首先要和我们想认识的人进行“交心”。而要想“交心”,我们首先要懂得“分享”。

分享是一种最好的建立人脉的方式,你分享的越多,你得到的就越多。因为当你有一种付出的心态,愿意与别人分享时,别人会觉得你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在感情上,首先愿意接近你。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当你去向同事求教一个问题的时候,如果这个同事支支吾吾不想告诉你,你即便表面上不会说什么,但内心却肯定会把这个同事划入不可交的行列。如果回头这位同事也有事需要请教你,你肯定也不愿意告诉他。

反之,如果你在公司里面老是去请教一位同事,而这位同事又总能毫不掩藏地把自己的工作经验传授给你,那么你在内心深处必然会对这位同事产生感激之情。你甚至会期望这位同事也有什么解答不了的问题来“请教”你,以让你有机会报答他对你的帮助。

这就是人际关系的微妙之处。中国有句老话叫“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就是这个道理。

这种基于分享的人际关系,我们很多人在小时候都经历过。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校教育在这方面的缺失,我们慢慢忘记了分享的重要性。结果,到了社会上工作之后,我们多年来养成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让我们成为了人际交往的弱者。这也导致了许多大学生在踏入社会的时候,不得不开始重新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

只不过,大多数人在重新重视人脉重要性的时候,都陷入了一个误区:他们宁愿去学习一些所谓人际关系的技巧,也不愿去琢磨人际关系的真谛。其实,人际关系的真谛就藏在我们与身边亲人之间的关系当中。回想一下,亲人之间,尤其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之间,为什么不会互相猜忌,为什么即便有一些小小的矛盾,也会很快相安无事?

答案就在于分享。我们大多数人与亲人之间的相处方式是分享式的。我们的痛苦、欢乐、财富、感情等等,都愿意与自己的亲人分享。我们与亲人之间,彼此不是互相设防,而是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如果你有心留意那些幸福的家庭,你会发现,这些家庭成员的相处方式,一定是互相关心、彼此共享的。反之,那些不断产生矛盾的家庭,必定是有人为了一己利益而忽视甚至损害亲人的利益。

没有分享的心态,即便是亲人之间,也难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反之,如果你具备了分享的心态,那么即便是普通同事或朋友,彼此之间也会因为信任而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蒙牛集团的创始人牛根生,就是因为懂得分享的道理,所以从小到大都有一批人喜欢他、信赖他,跟随他。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为牛根生后来创立蒙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牛根生从小就从母亲那儿学会了两个道理:一个是“要想知道,打个颠倒”,意思是说多想想别人的疾苦难处,你就知道该如何为人处事;另一个是“吃亏是福,占便宜是祸”,意思是说,在处理一些事情的时候,宁愿亏自己,也不要亏别人。

在母亲的影响下,牛根生童年时期就形成了“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的观念。即便母亲给他一两毛钱,他都会分给伙伴们花。这种乐于分享的作风,使得小伙伴们都愿意听他指挥,甚至一起去教训欺负过他的“浑小子”。那个时候,牛根生已经体会到了分享的力量。

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在伊利上班的牛根生被开除,他失去了工作,不得不奔波于人才市场。结果,因为年龄太大,没有人愿意要他。思前想后,牛根生最终决定自己创业。这一决定,导致了后来蒙牛集团的诞生。

牛根生创业时并没有多少钱。他和几位同时被伊利免职的中层干部凑在一起,把手里的伊利股票都卖掉,也不过才凑了 100 多万元。这点钱要想进军乳业领域,无异于杯水车薪。

但事情总是出人意料。1999 年 1 月,蒙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消息一传出,那些还在伊利上班的牛根生的老部下,开始一批批地投奔而来,总计有几百人。甚至有一些只是听说过牛根生这个名字的人,也跟着投奔而来。

面对前来投奔的人,牛根生告诫他们不要弃明投暗。因为面对无市场、无工厂、无奶源的三无环境,没有人能保证蒙牛一定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但是,老部下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加入了蒙牛的团队。这些前来投奔牛根生的人,包括伊利原液体奶的老总,冰淇淋的老总等。他们在投奔牛根生的同时,还变卖自己的伊利股份,或者借贷,有的甚至把自己留作养老的钱也倾囊而出,最后把钱投入到蒙牛里面来。

有些曾经与牛根生打过交道的客户,也纷纷选择与牛根生合作,甚至加入蒙牛公司。比如邓九强,他原是呼和浩特市轻工机械有限公司的老板,给蒙牛提供冰淇淋、牛奶工业设备等,后来干脆投奔牛根生成了蒙牛的副董事长。谢秋旭是广东潮州阳天印务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以前跟伊利合作印牛奶、冰淇淋包装盒的时候,认识了牛根生,还成为挚友,后来又和蒙牛合作,并且在一段时间之内是蒙牛最大的自然人股东。

这些人为什么如此信赖牛根生,敢于把自己的未来投到一个前途未卜的新公司身上?

原因就在于牛根生在伊利集团时,经常进行“人情投资”。他把在童年时期就领悟到的“财散人聚,财聚人散”的道理运用到了极致,由此获得了大批人的信赖和推崇。有一次,因为业绩突出,伊利公司奖给牛根生一笔钱,让他买一部好车。结果,牛根生却把钱分成 5 份,为 5 位部下每人买了一部面包车。他甚至曾将自己的 108 万年薪都分给了大伙,至于普通的资助,对他来说更是难以计数。

正是因为这种乐于分享的行为,牛根生的人脉迅速得以积累。他创业的时候,才会有那么多的人乐意、敢于把钱投给他。

希尔顿饭店的首任总经理乔治?波特,也是因为懂得分享,结果经历了一个“从人脉到钱脉”的经典传奇。

年轻的时候,乔治?波特在一家旅馆做服务生。一天晚上,他值夜班,一对夫妇走了进来,想要借住一晚。

乔治?波特说:“十分抱歉,今天的房间已经被早上来开会的团体订满了。若是在平常,我会送二位到其他还有空房的旅馆,可是我无法想像你们要再一次的置身于风雨中,你们何不待在我的房间呢?它虽然不是豪华的套房,但还是蛮干净的,因为我必需值班,我可以待在办公室休息。”

老夫妇大方的接受了他的建议,并对给他造成的不便致歉。

隔天雨过天晴,老先生要前去结账时,乔治?波特仍在值班,他亲切的表示:“昨天您住的房间并不是饭店的客房,所以我们不会收您的钱,也希望您与夫人昨晚睡得安稳!”

老先生点头称赞:“你是每个旅馆老板梦寐以求的员工,或许改天我可以帮你盖栋旅馆。”

几年后,乔治?波特收到一位先生寄来的挂号信,信中说了那个风雨夜晚所发生的事,另外还附一张邀请函和一张纽约的来回机票,邀请他到纽约一游。

在抵达曼哈顿几天后,乔治?波特在第 5 街和第 34 街的路口遇到了那位老先生,这个路口正矗立着一栋华丽的新大楼,老先生说:“这是我为你盖的旅馆,希望你来为我经营,行吗?”

乔治?波特惊奇莫名,说话突然变得结结巴巴:“你是不是有什么条件?你为什么选择我呢?你到底是谁?”

“我叫做威廉?阿斯特,我没有任何条件,我说过,你正是我梦寐以求的员工。”

这个新盖的旅馆就是纽约最知名的 Waldorf(华尔道夫)饭店,这家饭店在 1931 年启用,是纽约极致尊荣的地位象征,也是各国的高层政要造访纽约下榻的首选。而乔治?波特,正是奠定该饭店世纪地位的推手。

乔治?波特的幸运,在于他有一颗懂得分享的心。正是乐于分享,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了有效的人脉关系,并最终推动了他人生的飞跃。

人脉就是如此,只有当你真正用心与别人交往的时候,别人才会感到你的真诚,并愿意为你付出。

其实,当一个人建立人脉的最初目的就是想利用对方,让对方给他投资时,他是建立不起人脉来的。因为商业有商业的规则,即使是再好的朋友,一旦涉及到投资,也一定是按照商业规则来。能赚钱,朋友才会投资。不能赚钱,即使是朋友也不会投资。

华为公司下阶段将“切块上市”,将生产和销售一部分产品的公司转成上市的公众公司,以募集到更多的发展资金,建立现代化的生产线,大规模的复制技术,产生利润,降低成本。

——任正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