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廷枬于所撰《合省国说》介绍美洲称亚墨利加洲,并分南亚墨利加、北亚墨利加,中有地峡巴那吗(Panama)相连。其知识则是依据《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并载《明史·意大里亚传》云:“亚墨利加地更大,分南北二洲。”同上,页57。具见清初国人已著录南北美洲入正史,其说更旁见于同代之《舟车闻见录》,具见前代学者见识非陋。
甲、南北美洲列邦
梁氏自记南北美洲,总纲有云:“地南北广长相等,中幅较狭,形如吕字,名巴那吗(Panama)。南北两亚墨利加合为一洲。各有所属诸国。”《海国四说》,页60。
1.孛露国(Peru)
梁氏记云:曰孛露,在南亚墨利加之西,广袤万余里,中间平壤沃野,亦万余里。同上。在梁氏原注中不引《合省国志略》,却大量直接引录《高厚蒙求》文字。在此自不须重引,惟要简略显示梁氏所见证之孛露国情。所记大多可靠,合于实情。
既言有平衍沃野,亦有大江大河,高山峻岭。尤指实其多地震。惟地产丰硕,盛产五谷,棉花尤为丰美。金银矿藏最富,独不产铁,反而金贱铁贵。地不产马,其民向未经见,而产异羊,可供载重。惟纪大鸟,长胫高足,翼颌极美,善走而不能飞,似指驼鸟。有土可当炭用,似指煤块。其中最能表现新见名贵特产则为当地奇树,可生脂膏,极其香烈,名叫拔尔撒摩,敷诸伤口,一昼夜复愈合。涂痘不瘢,涂尸千年不朽。此物早为西人重视,视为名贵上品。其实据梁氏自记在雍正五年(1727)意达利教化王来贡,其贡品中有各样巴尔撒木油(香料),即是南美所产书中所载之拔尔撒摩。可以旁证《高厚蒙求》所记自有确据。同上,页60、227。
另一重要记载,指孛露其地,有泉自涌,如脂膏,土人用之以燃灯,或涂舟、砌墙。此物当即石油,美洲原住民自供日用矣。另记土人未创文字,以结绳为志识。原与中国远古相同。同上,页60。
2.亚老歌国
梁氏引据《高厚蒙求》,谓其土人强毅果敢,善用弓矢及铁杵。不立文字,一切政教号令皆口传说,辩论极精。同上,页61。
3.伯西尔国
据梁氏记载,伯西尔在南亚墨利加之东,有山界孛露,国多苏木,亦称苏木国。江河为天下最大,多奇异鸟兽,乃指今世之巴西。惟言其南有银河,地涌银沙银料,入海处数百里为银泉,不免夸大不实。《海国四说》。
4.知加国
梁氏所记,在南亚墨利加之南,地方颇冷,人长丈许,男女以五色画面为文饰。称长人国。同上。
5.金加西蜡国
梁氏云在南亚墨利加之北,地出金银,天下称首。国有银坑四,深者有二百余丈,以牛皮软梯下之,予役劳工达三万人,国王坐取什一,日课得三万两。通国百货俱贵惟独银贱。梁氏直接引括《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颇值参考:
大西洋(指西班牙)古者银难得,当下洋船未到南方。未赴中国。明朝成化间(1465—1487),西班牙船寻五印度水路,扬帆偏西,不上一月,到亚墨利加。后查见居民许多金银,攻土番,服五银山地方,北有默是科国(Mexico),南有百露国(即孛露国)。西班牙人勒土番掘厂,官员理其事。自弘治至嘉庆八年(1488—1803)西班牙王收金银四千八百五十一兆二十万元。葡萄牙王收八百五十五兆五十五万元。英吉利、荷兰兼列国商贾,到西班牙、葡萄牙埠头贸易,载出其财,令两国缺帑空民贫,外国积财叠宝。道光年间(1821—1850),亚墨利加属国南北弄权,逐西班牙人,默是科、百露等百姓任意与外国贸易,本船载银赴中国。同上,页61—62。按:《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于1833—1839年间在广州发行,原刊只有极少数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中国绝无收藏。当时国人只有梁廷枬、魏源二人引括其文入于《海国四说》及《海国图志》。梁氏引括,自见谨严客观,载述有据。
以上所述诸国,俱在南美洲,虽不精详,足供国人常识基础,岂能甘居无知。
6.墨是哥国(Mexico)
原载:在北亚墨利加之南。引据《高厚蒙求》,陈叙地有高山大湖,人口繁庶,国王富藏财宝,都城繁华,屋宇华丽,都城有三十万家。国民以农为业。
7.墨古亚刚国
其国在墨是哥之北,土地丰饶,产谷,一岁三熟。多牛、羊、骆驼牲畜,民人力强长寿。国土千里,小而富饶。
8.古古里亚加纳国
国在墨古亚刚之北,民性善良,以渔猎为生。
9.花地国
地富,人好战,不尚文事,裸体,以兽皮树叶遮身。惟牧鹿为业,食其乳。
10.寡斯大国
亦在墨古里刚之北,人性善良,以渔猎为业。山中出二泉,可涌出脂膏。民使用之。(自是出产石油)
11.新拂郎察国
地旷而险峻,稍生五谷,土瘠民贫。
12.拔国
其国土尽砂碛,不生五谷。惟产鱼最丰,民借为生。
13.农地国
国有大河,流阔源远,不知其始首,若中国之黄河。其民果敢搏战,以兽皮为衣。
14.A. 既束蜡;B. 新亚比俺;C. 加里伏尔尼亚(California)
三国连属,并在北亚墨利加之西。风俗俱同。地多大山,广八百里,长三四千里,虎豹熊罴成群,皮革甚贱,人着皮裘、鸟羽衣,皆出山产。
南北美洲大陆之外,梁氏并举海上各大岛,其介于两陆之间者,举有小以西巴尼亚、古巴(Cuba)、牙买加(Jamaica)、百而谟达(Bermuda)俱临近加勒比海。此外尚举南北大陆其他近海岛屿,不及备引。
乙、记述亚墨理哥合省国
梁廷枬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八月尾完成《合省国说》。并为撰序,成书三卷,除前举世界地志举南北美洲之简叙外,而论述合省国者占二三两卷,并起叙于第一卷之后半。自见其书之主宾安排。
合省国土地人民背景,梁氏自发现新大陆说起,自根据高理文的《合省国志略》。其原土著居民以及欧人之来,鹊巢鸠居,亦陈叙不隐。外来者以英人为主,而法国人、荷兰人亦占重要成分。既为普通常识,似不须再加重叙。
合省国独立战争,世人耳熟能详。其开国英雄华盛顿,自始即受到当时思想先驱注意与称颂。魏源、梁廷枬大约同时,而徐继畬稍晚至1848年成《瀛环志略》亦大加称美。王尔敏:《儒家传统与近代中西思潮之会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续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4月印,页1—25。
合省国国始自明万历间,英女王主政,其来新陆之民命其居地名费治弥亚(Virginia),梁氏解称,“即华言贞节女地”。自是纪念英国女王。嗣后居土逐年俱有增阔,则初构成十三州主体,梁氏一一展述各有形成背景经过,不免琐屑难理。盖合计十三州者亦历百余年而成。可胪列其数:
自万历至此(指清雍正十年,1573—1732),百有余年,凡得地十有三,并称曰省:一曰费治弥亚,二曰马沙诸些(Massachusetts),三曰罗底岛(Rhode Island),四曰新韩谢(New Hampshire),五曰干尼底吉(Connecticut),六曰新约基(New York),七曰新遮些(New Jersey),八曰底拉华(Delaware),九曰边西耳文(Pennsylvania),十曰马理兰(Maryland),十一曰北驾罗连(North Carolina),十二曰南驾罗连(South Carolina),十三曰磋治亚(Georgia),凡系名者十有三省,省各有城,人近百万,分设总制官曰督曰抚,皆派于英吉利酋,各给印命之,俾得以国法治其众。《海国四说》,页67—68。至于数十年后,因英王征税负重,起因于抗争,而致派兵镇压,引致十三省团结相抗,而以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1732—1799)率众抗驱英军,力战三年,终于击败英军,而开建独立自主之合省国,计十三个小邦为一大联邦。时清乾隆四十一年,即公元1776年。惟英王尤盛怒,派兵遣将续来镇压,遭遇抵抗,法国亦遣十万兵船相助,相持八年之久,英终力屈,与合省国订盟于费拉地费(Philadelphia),承认合省国独立。时在乾隆四十九年(1784)。同上,页70—71。
自华盛顿就任合省国统领之初始三年即又新纳领土,在其任中开三省之多。嗣后至道光十六年(1836)五十余年间疆土自固有之十三省拓展至二十六省,梁氏自将每地开拓经过简略开载,自亦大占篇幅,且流于琐碎。兹就梁氏排列,载述于次:今为之汇而次其目:一曰缅(Maine),二曰新韩赛,三曰华满(Vermont),四曰马沙诸些,五曰罗底岛,六曰干尼底吉,七曰新约基,八曰新遮些,九曰边西耳文,十曰呵嘻呵(Ohio),十一曰引底安(Indiana),十二曰伊理奈(Illinois),十三曰美苏理(Missouri),十四曰底拉华,十五曰马理兰,十六曰费治弥亚,十七曰建大基(Kentucky),十八曰驾啰连北,十九曰典尼西(Tennessee),二十曰驾啰连南,二十一曰磋治亚,二十二曰亞喇罢麻(Alabama),二十三曰美士西比(Mississippi),二十四曰累斯安(Louisiana),二十五曰美是干(Michigan),二十六曰阿干骚(Arkansas),二十六省中,先得者费治弥亚,十三省首焉。至是乃改首缅。同上,页85。
至此,在清道光中叶合省国已拓至二十六省,且多向西及北拓展,而形成前期国土扩张,故当道光二十四年(1844)美利坚合众国遣公使顾盛(Caleb Cushing)来华议约建交,其时美国即开明二十六省名称,为写入中国官方文书之始。王尔敏:《耆英外交》,《大陆杂志》,30卷9至10期,台北,1965年刊。而梁氏之《合省国说》竟亦著成于同一年中。自是中美建交开始,官家私人均以1844年开载记录。以见识异邦国情而言,起步尚非谓晚。
梁廷枬介绍合省国,疆土之外,自更用心了解其立国政典之所本。独立历史,世人熟知,不须冗叙。而政治体制,世人并不陌生,但在十九世纪中叶,习见自秦汉以来相沿之帝王专制体制,以与合省国政情对比,当不惟梁氏一人,其同时魏源、徐继畬,俱以旨醇儒者,而各有所赞叹。值得一一覆按。梁氏书中,自首引述政制大概:
通国设一统领,又设一副统领为之佐,使总理各省之事。周四年则别举以代之,是为一次(原注:正、副同)。其为众所悦服,不欲别议者,得再留四年。虽贤,不能逾八年两次以外。就以华盛顿即真为初次统领。购费治弥亚与马理兰两省适中界河,距河口百有余里之颇多麦地,筑为国城,周围三十余里,使偕其副及诸有职于国者居之。凡水陆武弁得节制,文员亦禀命焉。自交际邻国,接待客使,及岁所议定一切事,皆由统领示谕而后行。故年非三十五以上,或非生长其地者,不与选。副领事无专掌,而名位稍尊,每于议事时推为议首。其下则为议事阁官,省各二人。又下为选议处官,省各数人。岁以十二月第一次礼拜,咸集国之公所,凡国内农桑、工艺、兵粮、市易、赏罚、刑法及宾客往来,修筑基桥诸务,悉于是日议之。议虽定,虑猝有更正,故与议官有即返其省者,有留数月者。次年复以期至,率以为常。《海国四说》,页72—73。
同一书中,合省国重要政治、经济、司法、刑律、商贸俱加展述,而言及国情,谓其先有国法,后立官署。已是特指司法之独立崇高,宪法之神圣尊严,正可见儒生知世能力,见识超卓,梁氏只是身为教官,授学师儒,而能纵观世界,明其优绌,自当信儒生可恃。于此各样门类自不一一罗举。
最值得向国人展述者,可以参看像梁廷枬这样占毕小儒,在看到世界上所从未经历的合省国民主选举制度,而于全盘认识这一国度之后,在书序中表达所赞叹之词:
予盖观于米利坚之合众为国,行之久而不变。然后知古者“可畏非民”之未为虚语也。彼自立国以来,凡一国之赏罚禁令,咸于民定其议,而后择人以守之。未有统领,先有国法。法也者,民心之公也。统领限年而易,殆如中国之命吏,虽有善者,终未尝以人变法。既不能据而不退,又不能举以自代。其举其退,一公之民。持乡举里选之意,择无可争夺,无可拥戴之人,置之不能作威,不能久据之地,而群听命焉。盖取所谓视听自民之茫无可据者,至是乃彰明较著而行之,实事求是而证之。为统领者,既知党非我树,私非我济,则亦惟有力守其法,于瞬息四年中,殚精竭神,求足以生去后之思,而无使覆当前之斯已耳。又安有贪侈凶暴,以必不可固之位,必不可再之时,而徒贻其民以口实者哉!《海国四说》,页50,《合省国说·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