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必知的音乐经典
82631600000005

第5章 创世纪

弗朗兹·约瑟夫·海顿(奥地利1732—1809)

一部必传后世的上作佳品

海顿生前最得意的作品

仅次于《弥赛亚》的第二大清唱剧

公认的西方音乐经典

《创世纪》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洋溢着光明和欢乐,海顿的器乐作品中原有的朴实无华、通顺和谐的特点得到了更加亲切感人的体现。其中大量生动的描写段落和丰富的想像,如“日出”、“溪流”、“鸟鸣”、“野兽画像”,以及序曲中许多新颖的半音和声手法,成为后来浪漫派作曲家们汲取灵感的源泉。

——《音乐世界》

海顿堪称古典作曲家中最出类拔萃的一位。他的一生跟随着新的音乐观念一起成长蜕变,而且在风格塑造上居功厥伟,非他人所能比拟,可算是启蒙时代的典范。有人尊称他为交响曲之父。很少有作曲家能像他一样,全然摆脱神经过敏的折磨。他的音乐总是散发出清新健康的气氛,其音乐品质可与莫扎特并驾齐驱,甚或更崇高。自1780年起,海顿所写的每一部交响曲、四重奏、弥撒曲甚至神剧,莫不令人称颂,而成为必传的上佳作品,他的创作之丰硕实在令人慑服。

海顿的《创世纪》是如此优雅而笃定,又是如此的匠心独运、蕴藏珠玉、清澄优美,让人听来如沐春风,如饮醇酒。这里充满了阳刚巧思、魅力与生命活力,虽然莫扎特在曲调上比海顿大胆,但海顿在选择曲调方面比莫扎特更富冒险精神。在这首属于海顿后期作品的乐曲里,蕴涵着更多对浪漫时代的期许,但最重要的莫过于其音乐的直接、明朗、美善,以及对生命、艺术的关照。在这里我们能够听到心灵的虔诚、纯净的孤独和怅惘,听到了天堂里的真善美、明明灭灭的光亮和欢乐。海顿的音乐天赋赋予了这首名曲天国般绚丽动人的华彩,让这抚慰灵魂的圣咏超越了它本来宗教上的意义,而上升为艺术的美与心灵的颤动。混浊的天空之下,我们渴望圣洁如许的音乐,一如渴望一滴高山圣水,为我们的心灵洗礼。感人至深的《创世纪》能净化灵魂,赋予人静思冥想的空间。这来自天堂的歌声是最温暖的疗伤音乐,它像风浪中的一盏灯塔,带领我们回到宁静的归处。

旷世杰作

KUANGSHI JIEZUO

清唱剧《创世纪》是海顿晚期的巅峰之作,也是海顿最为著名的作品。该剧在1798年于维也纳首演,十分成功。1791年,海顿作为一个誉满全欧的交响乐和四重奏大师,应邀前往英国伦敦访问,正值亨德尔音乐节隆重上演清唱剧《弥赛亚》。这种以合唱为主体的音乐形式的宏伟壮丽使海顿震惊,尤其是第二幕终场的合唱曲“哈里路亚”那宽广深厚的感情流露,更令海顿感动得涕泪交流。海顿就此下决心要试一试自己在清唱剧方面的才能,之后在他晚年时期,海顿悉心创作多首大型宗教神剧,其中包括《创世纪》等。这部清唱剧以《圣经·创世纪》与弥尔顿的《失乐园》为基础,原剧脚本由莱德雷根据弥尔顿《失乐园》的第二章《创世纪》改编而成,据说本剧原是为亨德尔所作。海顿花了大约3年时间(1796—1798)写成了该剧。

《创世纪》的形式为3位天使的领袖加伯利、尤利尔和拉斐尔及亚当与夏娃的宣叙调,独唱与重唱配以天使们的合唱。全曲分为3部分,由合唱、独唱咏叹调、重唱和器乐间奏组成。序曲是关于混沌的描写,第一、二部分叙述上帝在六日里创造天地的过程,上帝分别创造了光、昼夜、水和空气、地与海洋,又创造了地上的野兽,最后他按自己的形象创造人类。在这部分,海顿从不确定的c小调始,移到降D大调;然后再是降E大调,利用模棱两可的调性及不谐和合唱开头的歌词为《创世纪》的前几行;接下来的咏叹调和合唱向前发展,海顿用合唱来结束每一天。每一日的创造工作完成后,天使群都合唱歌颂上帝的荣耀和伟大。在描述地狱的魔鬼时采用c小调,以上行、下行的快速半音音阶描摹出不安与绝望。第一部分中描述第三天的宣叙调与咏叹调是一个优美的乐段,结尾的宣叙调与合唱是这部作品的高潮。

这部清唱剧的第二部分从创世第五天始,这一天创造了动物。这里海顿以幽默的手法来描述鸟和兽。其中“完成了光荣的工作”是著名的合唱。第三部分是人的创造,亚当与夏娃进入剧情,他们赞美造物主,有一段爱情二重唱非常动人;作品描绘伊甸园愉快的气氛,天使加伯利继续宣道出亚当及夏娃的幸福生活,接着表现亚当与夏娃因吃了“智慧之果”而被逐出乐园的痛苦,同时以人道主义精神描述了他们因为有了知识和爱情而喜悦。在这里,“创造”的过程也被完全世俗化地处理了,以至于人们认为它“与其说是赞美创造的神,不如说是赞美创造的工匠”。最后众天使合唱《齐声向主歌唱》作为终结。

作为一名杰出的音乐家,海顿的作品可以说是18世纪音乐舞台上的一朵奇葩,他罕见的天赋和与生俱来的、对感情世界准确和深刻的把握,使他在少年时期就已经震撼了音乐界。他的艺术生涯充满了奇迹般的成功、痛苦的起伏、成长、喝彩,他的音乐使人感觉到一个大师所应该具有的人文修养,而这样的修养正是现在很多年轻的音乐家所缺乏的。海顿一生热衷于宗教声乐的创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这部清唱剧《创世纪》,它和门德尔松的《以利亚》都算是仅次于《弥赛亚》的第二大清唱剧。《创世纪》的首演就获得了轰动,而海顿一生中最后一次公众活动,就是在维也纳大学指挥了《创世纪》的演出,而且是海顿为他的《创世纪》的演出最后一次在台上露面。海顿喜爱《圣经》中的乐观题材,每次作品在教堂演出时他总是无法掩饰自己的兴奋,神的胜利令他倍加快乐。岁月沧桑变迁,海顿从一个孩子成为一位老人,然而他那天真纯朴的宗教情愫却恒久常新,感动着后世的人们。

《创世纪》是完全超乎想像的,它被赋予了一个大胆的、崭新的面貌和含义。在《创世纪》中,宗教的清冷和严正被海顿柔化了,宗教的色彩与音乐的浪漫完美地结合在这里,那些只有用画笔才能表现出来的画面,却因为海顿的天才演绎,变成了我们心中的永恒的想像,追随着我们的生命,生生不息。

——中国前进歌舞团指挥家 林浩天

经典赏析

JINGDIAN SHANGXI

从音乐学的角度谈《创世纪》

音乐是一个同数学一样级别的科学,五线谱的复杂程度连爱因斯坦都惊讶无比。音乐的最绝之处是,能让相同的或不同的音频互不干扰地发出自己的绝响,音乐家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是如何使看不见的频率在音乐中完美地再现。而在清唱剧当中,音色与声部的结合是非常巧妙的,可是许多欣赏者大都忽略了这非常美妙的部分。交响乐中的弦乐是非常抢耳的,我们常常会被美妙的弦乐所吸引,并对之产生比清唱剧更大的兴趣。其实我们无法从交响乐中完全获得音乐的感觉,不能找到乐声上细微的差别。在我看来,只有清唱剧才能真正称之为音乐。在这里我并没有排斥其他音乐的意思,因为音乐是一种科学,一种唯一集合了理性与感性之大成的科学,这一点,我相信只有清唱剧才能做到,因为只有用清唱剧,才能真正地体会到音乐神一样的魅力。在清唱剧中,乐声的差别是比较大的,它能把音乐转化成一种完全的美妙的平衡乐章,而在从古到今的音乐家中,只有海顿的《创世纪》达到了清唱剧的这种极限。

在《创世纪》中,海顿总是把最细微的表情引入每一个音符中,他音乐的长处在于总是能够把其他人没有处理好的音色完美化,作曲家总是想在音乐中寻找一种带有自己个性的和谐,而他所达到的平衡确是另一番天地,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福音,尽管没能使我们在音乐中走向天堂,但已经使我们接近神了。这是我听过的最享受的音乐,我的感觉是:站在巴特农神殿前望着黄昏时太阳最后的光辉,这种感觉虽然很感性,但足可说明这部作品的分量。那里面的音乐使我似曾相识地想到了古希腊的神话,一个字——美。

音乐如同人一样,是有个性的。当然每个人所听的音乐是不同的,但音乐是有其规则的,它有丰富的感情,但它绝不让感情破坏自己永恒的规则。所以我一直希望听音乐要自己的感受与这规则并列进行,而不是单一的方面。音乐无限,我不知是否这首《创世纪》也是一种无限,但我请大家相信,人类永远在内心是向往美的,无论音乐,还是大师,都能传承接代。我相信轮回,相信生生不息。可是,毕竟现在的世界再也没有那么纯洁了!我们也许只能在音乐中,在海顿的《创世纪》所唱出的音乐中寻找失去的美丽与真理。

我们不能因音乐谈《创世纪》,而应该因《创世纪》而谈音乐。《创世纪》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创世纪》才是我们理想的所在。我们爱《创世纪》,所以我们才会爱音乐。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种终极理想,也许可以称之为造化吧!《创世纪》确实是一种终极造化,不然,海顿也不会不顾自己衰微的身躯,在听完《创世纪》后,猛地离开座位指向天说:“看,光就在那边!”

(佚名)

接受宗教式的洗礼

海顿的《创世纪》带来了新鲜的、从未听过的音乐感觉,他给世界上了宗教和音乐结合的一课,对宗教音乐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可这是需要专业人士来说的,我没这资格。第一次接触海顿的《创世纪》是大学刚刚毕业的时候,大家以无比放松的心态聚会玩闹。在一次聚会的时候,一位同学打开了录音机,喇叭里轻轻地传来了一阵悠扬的歌声,在我那间烦躁拥挤充满汗臭的小屋里像刮进了一缕清风,让屋子里的纷杂喧闹哗地一下安静了。那是我第一次静静地听一首曲子,这曲子的名字叫《创世纪》,真的,我仿佛在婉转中转入了深邃的宇宙之中,轻轻地旋转着。我想如果当时是为了听那首曲子,有可能根本听不进去,只是在这间特定的房子里,在这个特定的人群中,它在大家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悄悄地打动了我们。在这个时候,我不得不佩服我的这位同学,竟然有如此微妙细腻的感情,也让我深深地记住了一个名字——海顿。

《创世纪》是一部了不起的作品,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鸿篇巨制,它有着非同凡响的庄严、宏大和伟岸。200多年前的一次灵魂与梦境的接触,竟然有着如此经久不衰的巨大魅力,这音乐就像它的名字一样,令人震撼。宗教在海顿的《创世纪》中已经超越,已经升华,已经变成一种声音,一种非常迷人的氛围,这里被寄予了海顿无比强烈的期待,他几乎是把自己风烛残年的生命和一生之中对音乐的挚爱,加上激荡在心中的创作欲望,融进了这部作品之中,使我们只能使用“被征服”、“被感动”等字眼,才能传达出我们内心的感受。

这段悠扬的音乐一直伴着我度过了几年艰苦、孤独的生活,在枯燥乏味中平添了一道恬静和浪漫,也使我如流星一样陷入了上帝的怀抱。音乐很可爱,是吗?《创世纪》也很可爱,是吗?我从来就不喜欢太理性的事物,我觉得这对人类的感情是一种毒害。《创世纪》集合了很多人类的光辉,我们应该庆幸,是它在使我们的灵魂不断地攀升。在这里,我要感谢海顿,是他让人类的心灵不再孤单。感谢海顿,是他使高贵的心灵不再寂寞。感谢海顿,是他让我们听到了来自众神殿堂的声音。

(佚名)

大师传奇

DASHI CHUANQI

海顿(1732—1809)

海顿1732年出生于奥地利,是继巴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作曲家,是古典音乐风格的杰出代表,也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者之一。他出生于奥地利和匈牙利边境的一个贫穷的车匠家庭,从小就在艰苦的条件下学习音乐,作曲主要靠自学。天生的好嗓子和音乐天赋,让海顿在圣史蒂芬大教堂的儿童唱诗班(现在的维也纳少年合唱团)成为台柱,但也因为他的顽皮,让乐长头痛不已。进入了尴尬的变声期后,海顿早有了不得不离开唱诗班的准备,但真正让他离开唱诗班的关键,却是因为在一次恶作剧中,海顿剪断了同学的辫子,乐长便顺势把他逐出唱诗班。

年轻的海顿并非是一个只知道玩乐的孩子。被逐出唱诗班的日子,海顿流浪到了维也纳。他靠着一身的音乐本领,到各种婚丧喜庆的场合谱曲演出,琢磨作曲和演奏的技巧,甚至还愿意帮一位歌剧作曲家安东尼·波波拉担任伴奏兼仆人。终于,海顿的表现渐渐地受到维也纳乐坛的注意。1761年,29岁的海顿受聘担任匈牙利艾斯台尔哈奇亲王的乐长,任职达30年之久,海顿从此成为音乐的公务员。他的工作极繁重,地位却很低下,但他在艰苦的环境中创作了大量作品。至18世纪90年代初,他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音乐家。1791和1794年他曾两度赴英国,备受欢迎。在旅行过程中,他写了12部《伦敦交响乐》,这是他一生中最优秀的作品,从此名震全欧洲。

海顿主要从事主调音乐的创作,他的创作涉及面很广,其中以交响乐和弦乐四重奏最为杰出,是他确立了“弦乐四重奏”和古典“交响曲”的结构形式,把交响曲固定为4个乐章形式,以完整的交响乐队编制进行配器,为近代交响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一生共创作了100多部交响曲,其中较著名的交响曲有《告别》、《时钟》、《狩猎》、《惊愕》、《军队》、《伦敦》、《牛顿》等,故他被称作“交响乐之父”。他的音乐语言朴素、简洁、平易近人,感情明朗、乐观,作品不偏重深刻抒情和戏剧性刻画,而主要是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为题材。他的音乐旋律丰富,经常流露出纯朴开朗的乡间气息。在四重奏创作中,常用“说话原则”进行世态风俗性的表现,即把各部的主题彼此像交谈般地呼应,既有清晰的旋律,又有复调的美。他的主要作品还有弦乐四重奏《云雀》等76部,清唱剧《创世纪》、《四季》和一些歌剧、歌曲等。他在乐曲的发展中常用“主题活用的原则”,这直接启发着贝多芬“动机发展”的灵感。

海顿的音乐幽默、明快,含有宗教式的超脱,他将奏鸣曲式从钢琴发展到弦乐重奏上。他是器乐主调的创始人,将传统对位法的独立声部完全同化了,将主题发展自行展开。后期他访问英国,接受牛津大学授予的音乐博士头衔,受亨德尔的影响,也受莫扎特的影响,其作品产生旋律优美的抒情色彩,出现类似巴洛克的风格。他用弦乐四重奏代替钢琴,用管弦乐代替管风琴,创造了两种新型的和声演奏形式。音乐家莫扎特和贝多芬都是海顿的弟子,但莫扎特过早去世,因而使海顿成为早期古典音乐代表巴赫、亨德尔和后期莫扎特、贝多芬之间的过渡性桥梁人物,绰号为“海顿老爹”。

悠扬清音

YOUYANG QINGYIN

海顿《小夜曲》又名《如歌的行板》,弦乐四重奏曲,大约作于1762年。原作为《F大调第17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后来被改编为管弦乐曲、管乐合奏曲、小提琴独奏曲、吉他曲等。本曲用弦乐四重奏形式演出时,由第一小提琴加上弱音器奏出的主旋律流畅而亲切,充满了欢乐的情绪。其他3个声部由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用拨弦奏法奏出吉他伴奏的效果。用小提琴独奏形式演出时,则由钢琴奏出相似的伴奏音型,保持了原曲的特点。这首小夜曲色彩明朗,轻快的漫步节奏和娓娓动听的旋律,具有一种典雅、质朴的情调,表现了无忧无虑的意境。

※※※※

海顿一生中曾创作了许多清唱剧,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创世纪》,另一部就是《四季》。《四季》这部作品是表现世俗生活的,它描绘了乡村的农民生活以及美丽的田园景色。正由于这部作品风格纯朴,音乐语言通俗易懂,因此它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作品分为4个乐章,分别以春、夏、秋、冬为标题。第一乐章“春”表现了风雨平息、寒冷过去、春天来临的乡村。第二乐章“夏”描绘出一幅大自然的动人景象。第三乐章“秋”是最欢快的一个乐章,秋天是人们享受丰收喜悦的时光,也是去林中狩猎、聚餐的“黄金”季节。第四乐章“冬”表现出了冬季里人们那种惆怅、凄凉的情绪,与冬天百花凋谢的景象相映衬。整部清唱剧揭示了深刻的主题思想:人生历程正像四季的更替,这就是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的更替,生命的终结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做一个真正的人才会得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