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德国1685—1750)
宗教与世俗的完美统一
古典音乐中的经典
巴赫音乐创作的一座高峰
《G弦上的咏叹调》就如永恒的和谐自身的对话,就如同上帝创造世界之前,思想在心中的流动。我好像没有了耳、更没有了眼、没有了其他感官,而且我不需要用它们,因为我的内心自有一股律动,源源而出。
——德国诗人 歌德
小提琴有4根弦,当我们看到演奏家在这4根弦上用弓运指,就仿佛看到音符像小鸟一样跃然而出。音乐家给四姐妹一样的琴弦命名为G、D、A、E。其实,这奇妙的名字就是固定不变的4个音高的名称。在浩如烟海的小提琴曲目中,几乎所有曲子都离不开这4根琴弦。但是,在小提琴弓下有一支著名的乐曲,它那优美柔婉的旋律竟然只从一根弦上流泻而出。这就是在G弦上演奏的《G弦上的咏叹调》。据说,1830年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曾为德国大诗人歌德在钢琴上演奏了这段乐曲。歌德赞叹道:“乐曲实在太壮丽了,就好像有一大群富丽堂皇的人们正沿着宽大的台阶庄严地迈步而下。”诗人用诗的语言概括了《G弦上的咏叹调》的基调与形象。
在巴赫生活的年代,人们对于世界、对于自然规律和社会演变还没有科学的认识。封建专制与宗教结合在一起,使德国成为黑暗王国。贫困的人民为寻求精神安慰与寄托而靠近了教堂。出身于音乐世家的巴赫在创作中除未涉足歌剧外,几乎包罗了音乐中的所有体裁。他的音乐创作以复调手法为主,其音乐构思严谨、感情内敛,并在运用德国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广泛汲取尼德兰、法国、意大利等国的音乐素养,使其创作对欧洲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高尔基曾给以巴赫高度评价:“假如把伟大的作曲家想象为山脉,那我觉得巴赫这一山峰当是高耸在白云之上的,那是永远有炽热的太阳光照射覆盖着冰雪的闪耀夺目的白顶。巴赫的音乐就是这样的纯洁、明亮到结晶的程度。”
巴赫终生信奉宗教,所以宗教题材便是他音乐的核心。但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和德国民间音乐的影响,也使巴赫写出这样充满世俗情感的《G弦上的咏叹调》。时隔几个世纪,这部作品仍然常演不衰,显示出这部作品至今仍有着动人的情感和强烈的艺术魅力。通过《G弦上的咏叹调》中多彩的节奏与流动的空间,巴赫展示了创造性智慧的高超技艺。进一步而言,聆听巴赫的这首《G弦上的咏叹调》,会在内心深处开拓一条寂静的道路,这条道路让我们通向上帝心中的体验,这是结合了音乐与心灵的一种体验。通过《G弦上的咏叹调》,巴赫也开启了一条独特之路:最外与最内的结合,最宽广与最隐秘的相合,天与心的交融。
旷世杰作
KUANGSHI JIEZUO
《G弦上的咏叹调》是德国小提琴家威廉密编写的,作品问世后立即闻名遐迩,但真正的作者并不是威廉密。追溯渊源,其始祖原来是几个世纪以前的德国作曲家巴赫。威廉密将巴赫的《D大调第三首乐队组曲》的第二乐章加以改编,又根据原作标题《咏叹调》而改名为《G弦上的咏叹调》。虽然这首小曲的流行程度早已超过原作,但是在巴赫诸多作品之中,这支管弦乐组曲仍是一曲质朴动人的佳作。
这首《G弦上的咏叹调》大约写于1722年,是《组曲》的第二乐章。在《G弦上的咏叹调》背后是著名音乐家巴赫的一个典故。
一次宫廷演奏的时候,巴赫的大提琴除了G弦之外,其他的琴弦都因为别人动了手脚而崩断,但巴赫就干脆用G弦即兴演奏了一首咏叹调,完成了演出。它以舞曲为基调写成,像是一幅质朴和谐的风俗画,镶嵌在圣殿的四壁,这种联想也反映出巴赫那种既笃信宗教又仰羡世俗欢乐的矛盾心理。当时,他刚刚完成《平均律钢琴曲集》,并要求到莱比锡的圣多玛斯教堂任职。宗教题材的《约翰受难乐》的构思已开始在他脑际浮动,但作曲家却跳出宗教世界,来到生气蓬勃的尘世间,在音符中倾注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它像一座音乐宫殿,迎面耸立,壮观宏伟。作曲家采用法国路易十四时代宫廷歌剧的风格,具有庄严威武的气质。这里,巴赫以高超的复调技巧,将一个纤秀典雅的短小主题,做了多层次的交织与发展。中提琴和低音提琴以及古钢琴的低声部也循声先后随之而来。刹那间,这追逐与遁逃的曲调布满整页总谱,此起彼伏的旋律融成清晰和谐的音响。小号也不甘寂寞,也想加入这个有趣的“竞走”场面,但它只是奏出主题的片断音调来凑凑热闹而已。在这个漫长的追寻的途程中,灵巧的主题旋律穿上不同调性的外衣,踏着节奏不同的步伐,使人们本以为枯燥的复调形式焕发出动人的情趣与美感。如果把开始的庄严乐曲比喻为壮丽的圣殿大门洞开,那么,此时的乐段则像一些还不懂得教规的年轻人,怀着虔诚而又新奇的心情,一个跟着一个来到圣殿,到处漫步,看着自己不曾见到过的一切。最后,乐曲再度奏响,它虽比开头要短小简练,但壮观威严气氛犹在。结尾,音乐展示出一大群富丽堂皇的人沿阶而下,顺畅流泻的旋律和明快有力的节奏,潜隐着蓬勃生机。开头几个舒展的音符,像是舞者摆好姿态,轻缓起舞,随后,川流不息的三连音便奔涌而出,没有一刻停息。人们在尽情地旋转飞舞,这时,小号和其他弦乐器以强烈的节奏加以配合,就连“年迈”的古钢琴也从头至尾没有一个小节的休止,它们共同为热情的舞蹈助兴。豁然一变的音响色彩更添欢乐气氛。最后,在一个个流动不绝的乐句推动下,结束了这个华丽的终曲乐章,也落下了整个《G弦上的咏叹调》的帷幕,乐曲在它们身后关上了大门。
《G弦上的咏叹调》是一段非常有名的旋律,舒缓的旋律以及巴松管那略显柔软、昏暗的音色,让这个乐章充满着一种奇特的忧郁气质——优雅中略显一丝阴沉、平静中显出一分抑郁。虽然音乐本身并不激烈,但却充满着非常强烈的感染力,所以巴赫的这首《G弦上的咏叹调》能够流传至今、历久不衰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 教授 安西娅
《G弦上的咏叹调》原是歌剧中一个抒发内心情感的独唱歌曲,巴赫将它运用到管弦乐作品中,构成了一个抒情的篇章。第一小提琴像是一位伤感的女高音,咏叹出一支缠绵悱恻的旋律。最初是隐忍的怨诉,中途音乐愈益激动,跳跃和模进音调将蓄积在主人公心里的热情与追求倾诉出来,最后又回归到富有感情的低吟之中。这段旋律在古钢琴和弦乐组由第一小提琴奏出,虽然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间或也加以响应,但终究都是作为伴奏,为主旋律衬出美妙的背景,这就是著名的小提琴曲《G弦上的咏叹调》在其始祖——巴赫《组曲》中的本来面目!
《G弦上的咏叹调》反映出巴赫在音乐创作上的天分和才华,此曲形式多样,思想深刻,表现力丰富,音域宽广,富于音色对比。而且它还以深奥莫测的渊流、变幻无度的色彩、悠然而逝的乐声,令人肃然起敬。
——北京大学教授 杨丹
尽管巴赫本人有很深的宗教情结,但在这套作品中却充满诗意的旋律美,似乎在音乐中的每个音符中,作曲家都倾注出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但旋律中又不乏西方宫廷独有的庄严气氛,使这首乐曲成为巴赫作品创作上的另一个高峰。
——德国作曲家 舒曼
经典赏析
JINGDIAN SHANGXI
把痛苦升华
玩也玩过了,闹也闹过了。一切就像昨晚下过的一场雨不复存在,只是今天雨仍然淅淅沥沥地下着,不曾停过。雨天和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在一起是件让人能平静下来的事,那样的音乐对于我并非是可以寻求到宽慰或是能从中索取到一些什么,那仅是一首适合在雨天回忆的曲子,像贝多芬一样,虽然过了很久,但那些留给我们的杰作是不可磨灭的。借用美国当代评论家卡尔·夏皮罗的话:米勒找到了我们这个世界的活的精髓,不管他以何种表现形式存在——艺术、文学或是人类行为本身。巴赫也一样,他在晚年不停地考虑物质的本身、艺术的来源。也许我们所做所想远不及大师来得非凡,但经过时间的洗礼,一切都会平静下来,慢慢呈现在真实框架中的只有那个潜在的自我。
很多人谈论巴赫,必然想到他的音乐结构。巴赫的音乐织体和对位有精密的数学比例,对配器的发挥,亦是给演奏者加深难度。巴赫的音乐深深地影响着整个欧洲乐坛,他一生写过很多教堂音乐,这首《G弦上的咏叹调》便是其中最著名的一支曲子。人们爱把巴赫的精神比喻为对上帝的奉献,他的音乐艰深、神圣、严肃,心灵与上帝同在。
傅雷写给傅聪的家书就有这样的说法:“巴赫被基督教精神束缚,常常匍匐在神的脚下呼号、忏悔、诚惶诚恐的祈求。”这是傅雷对巴赫的偏见。其实巴赫的音乐与贝多芬的音乐同样是“力”的表现。巴赫的“力”建立在高度与深度、心灵与上帝同在的同时,亦把人生的七情六欲、苦难、恐惧和痛苦升华,苦中有欢乐、有疲倦,而更大的精神是明知生命之苦,而仍得坚持。贝多芬的音乐,纵横交错,这位音乐大师的作品的乐句与乐句之间迸发出的“力”,气势磅礴,完全是大宇宙、大人生,他没有家庭,没有子女,所以连痛苦都是大人生的痛苦,很多乐章都流露出与命运抗争的英雄本色。而如果说巴赫的音乐太富哲理,太多宗教思想,倒不如说巴赫经历了人间的疾苦以及看破官场虚伪。然而,他把这些大是大非都升华了。
(周慧娟)
孤独的G弦
《G弦上的咏叹调》,德国的巴赫,那一根孤独的G弦,唯一的哀伤的寂寥的G弦。细细的琴弦在寂寞地舞着,美丽的代价竟然是孤独,连喘息的留白处都是孤身的墨色悲凉。已经不记得什么时候翻出来的碟片,缠绵悱恻的音调,在偌大华丽的房间回荡着。温情的音调,是G弦上的咏叹调;蠕动的感伤,是G弦上的咏叹调;冷傲孤僻的美丽,是G弦上的咏叹调;感伤的泪,是G弦上的咏叹调。《G弦上的咏叹调》,依旧是G弦上的咏叹调,依旧在那根孤独的琴弦上流淌着。
习惯把一颗心,分成黑白分明的琴键,时而安静不语,时而敲着清脆圆润的半音,然后在音符与音符的滑动间,泪流微笑,微笑流泪。用不被命运驯服的方式,弹奏回忆。思绪中的琴音,绵延不绝,旋转的琴声,平静,没有波澜,平稳,不张扬,却又捉摸不透。《G弦上的咏叹调》,悲凉、凄怆,我意外地爱上了那份惆怅,沉浸在悲凉与凄怆的G调中。G调,终究是悲凉,终究是凄怆,突地,断了,我们的这些那些破碎的G调,满地的灵魂,揉碎的爱情,还有遗忘的永远。伴随着《G弦上的咏叹调》那低沉的乐声,我的感伤慢慢地升华,不停地想念,不停地张望,而《G弦上的咏叹调》依旧继续。
《G弦上的咏叹调》,孤独的G弦,咏叹着孤独的寂寥,没有开始,不会结束,也无人知晓。温柔的G调,使人如此陶醉,感觉像在地狱间轻飘飘地穿行,没有牵挂,自由自在。悲怆的G调,不知弹奏它的人是否快乐,更不知道创作它的巴赫是怎样的心情。它勾起我心中那一段刻骨的回忆,并在我的思想中慢慢地延伸开去。
自以为冷淡如风,浮云过天,却抵不过轻描淡写的微笑,掌握不住唾手可得的幸福。本不想错过,反倒便宜了表面无动于衷的某人。人生是别人的,生活是别处的。继续的是《G弦上的咏叹调》,且听,那飘飘然如行云般流畅的《G弦上的咏叹调》,恰似那恍惚的破碎,拼接出一幕幕甜蜜凄怆的存在,又如童话旋转着上升、继续。
(佚名)
大师传奇
DASHI CHUANQI
巴赫(1685—1750)
“巴赫”这个名字一般是指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伟大的“西方音乐之父”。而在音乐百科全书中,列在“巴赫”条目下的有数十人之多,这是因为巴赫家族是一个兴旺的音乐世家。从16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300多年间巴赫家族中共出现了52位音乐家。
作为德国著名的古典作曲家,巴赫于1685年3月21日诞生在属于图林根州的边远小城爱森纳赫的一个祖祖辈辈以音乐为职业的平民家庭,幼时随父亲学习小提琴。在巴赫只有10岁时,父母相继去世,于是他被带到在附近小镇里当风琴师的哥哥家里。这位风琴师是一个非常严格的人,巴赫就在这里跟他学习音乐。当时,印刷或雕刻的乐谱少而且贵,所以买不起乐谱的音乐家只好自己用手抄谱。巴赫的哥哥曾抄过一本当时所有最著名的作曲家的音乐作品的手稿,这本谱子非常宝贵,虽然巴赫渴望学习其中的音乐,可他哥哥却说他太小,还欣赏不了这些作品。风琴师总是把这本手稿锁在书柜里。在每一个有月亮的夜里,巴赫都踮着脚尖悄悄地走近书柜,把那手抄本从铁丝格栅里小心地拉出来,轻轻地翻阅,以免惊醒家人。在暗淡的月光下,他低头伏在那些小音符上,动手把它们抄下来。他花了6个月时间抄完了这本乐谱。可是,在他第一次弹奏乐谱时,恰恰被他哥哥听见了,于是他哥哥就把巴赫翻抄的乐谱都拿走了。巴赫晚年双目失明,是否与他在月光下抄谱累坏了眼睛有关呢?
1700年,15岁的巴赫在吕内堡参加圣密歇尔教学唱诗班。1703年至1708年,他又在阿恩斯塔德、缪尔豪逊任教堂管风琴师,并在1714年升为乐长。1723年巴赫到莱比锡任圣多玛斯教堂管风琴师及宫廷乐长。在巴赫以管风琴演奏家迁徙于各地教学与宫廷期间,他勤奋创作,作品甚丰,他写有200余部宗教及世俗大合唱、多部宗教的《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以及《平均律钢琴曲集》、《古钢琴曲集》、6首《勃兰登堡协奏曲》、4首《乐队组曲》和大量的管风琴曲。巴赫的音乐创作以复调手法为主,构思严谨,感情内在,并在运用德国民族音乐基础上,广泛汲取尼德兰、法国、意大利等国音乐素养,使其音乐对欧洲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按自己的方式去反映德国平民的理想,在德国民族处在灾难和分裂的状态中奠定了德国民族音乐的基石,开创了德国古典音乐的纪元。
这期间,巴赫还学习了所有能找到的优秀音乐,欣赏了国内所有优秀音乐家的演奏。他经常到汉堡这个大城市去听歌剧和著名风琴师的演奏。由于巴赫很少有钱坐公共马车,所以他只好步履艰难地翻过阴暗的山林,并穿过阳光普照的草地和城镇那漫长的道路。他常常累得腰酸背痛,疲倦地站在路边看着马车夫挥动长鞭赶着骏马,车里面的贵夫人和绅士们在愉快地微笑。有时巴赫嚼完最后一块黑色面包皮以后,只有眼巴巴地望着小酒馆的厨房窗里的肥鸭无可奈何。有一次,在回汉堡的路上,他饿着肚子坐在一家小酒馆外,闻着里面飘出来的令人垂涎欲滴的香味。突然窗子打开了,从里面扔出两个鲱鱼头,这至少是可以吃的呀,年轻的巴赫连忙爬过去捡了起来。他惊奇地发现每个鱼骨头里都有一个丹麦金币,这足够他买一顿美餐,还可以付下次去汉堡的车费。巴赫从来也没有认出这位在他饥饿时曾可怜过他的人。
1750年7月28日,巴赫在莱比锡逝世。他留下的子女很多,由于家境困难,身后萧条,他的妻子甚至不得不靠别人的施舍度日。
悠扬清音
YOUYANG QINGYIN
巴赫的创作包罗万象,涉及除歌剧外的一切音乐体裁,主要是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其中,《马太福音书耶稣受难乐》是最著名的代表作。巴赫把描写耶稣的受难和死而复活的圣经传统题材,形象地体现受尽折磨和践踏的德国人民这一主题。因此,在《马太福音书耶稣受难乐》中,他自由地采用了世俗的民歌旋律、舞蹈性曲调、标题音乐的技法、音画式的描绘,以及庞大的表演方式——4个独唱声部、两个合唱队、两架管风琴和两个乐队,着意刻画一个普通人在为争取善良和正义的斗争中所经受的考验,表现了他对那还十分模糊的理想世界的信念以及对德国凄惨现实的深沉反抗。
※※※※
巴赫创作《平均律钢琴曲集》,是受了先辈作曲家费歇尔的启发。费歇尔在1702年出版了《新风琴音乐的阿莉阿德尼》,包含20首前奏曲和赋格曲,分属20个不同的调。这部作品的标题起源于希腊神话,阿莉阿德尼是古典神话中克里特岛国王米诺斯的女儿,她的母亲帕西法厄生了一个牛头人身的怪物,米诺斯把它幽禁在一座迷宫里,并命令雅典人民每年进贡7对童男童女喂养这个怪物。雅典王子忒修斯发誓要为民除害,他借助阿莉阿德尼给他的线球和魔刀,杀死这个怪物后沿着线球的线顺来路走出了迷宫。《新风琴音乐的阿莉阿德尼》意思就是指示风琴演奏家用五花八门的大小调作迷宫的引路人。这部作品用了大小24调中的19个调,只有升C和升F大调,降e,降b和升g小调没有用,而e小调用了两次。其中所有的前奏曲和赋格曲都是很短小的乐曲,主题和《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主题很相似,在音乐史上首开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