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文学简史
82630800000003

第3章 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是一个思想高度繁盛的时期,随着社会发生大变革,思想界也活跃起来,许多思想家都建立了不同的思想学派,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孟子和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并提出了“性善论”,被尊为“亚圣”。荀子的著作是《荀子》,他提出了“性恶论”,这和孟子有所不同。庄子是道家学派的继承人,他的思想也很消极,他和老子合称为“老庄”。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他的思想后来被秦始皇吸收,秦朝的许多政治措施都是法家思想的运用。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伟大诗人,他的作品开创了我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的先河,他因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的纪念。

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

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学家

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今山东邹县)人,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论”,把“仁政”作为自己的思想核心,并以士的身份在各个诸侯国间进行游说,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可是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想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他只有退隐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专心著书立说,他的著作有《孟子》七篇。

孟子在儒家学派中占有很高的地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孔子和孟子,被后人合称为“孔孟”。

孟母教子

孟子3岁时就死了父亲,全靠母亲把他抚养长大。孟母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很注重对他的教育。

孟子家原来住在乡间,靠近坟地,送葬、祭坟的人常常不断。幼小的孟子和小朋友们时常出没于墓地之间,学着送葬的人哭丧的样子,有时还偷供果吃。敏锐的孟母立刻感到这个环境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便毅然将家搬到了集市上。

热闹的集市上商人小贩络绎不绝,孟子又常常跑到集市上去玩,观看小贩们卖货,久而久之,又模仿起商人叫卖、骗人的样子来。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就再一次搬了家。

这回的新家是个靠近学堂的地方,许多既有学问又懂礼仪的读书人都聚集在这里,读书的气氛很浓。小孩子很喜欢模仿,孟子又渐渐开始学习念书和学堂中的一些礼仪。孟母这一次很放心,就带着孟子在此定居下来,把他送进学堂里读书。孟子开始时对学习很有兴趣,可时间一长就厌烦起来,很不用功,随便玩耍,有时还逃学,孟母很焦急。有一次,孟子逃学回来,正在织布的孟母看见了,立刻拿起一把剪刀当着孟子的面把织布机上的经线全部割断了。孟子见状惊呆了,连忙问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做?孟母语重心长地说:“求学跟织布一样,把线割断了就无法织成布;读书要点滴积累,如果不时时用功,温故知新,就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就永远成不了有用之人。”

从此,孟子牢记母亲的话,不再逃学,发愤攻读,立志成材。他长大后,逐渐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后来,他被孔子的儒家思想所吸引,于是决定离开邹国到孔子的家乡鲁国去深造,逐渐成为一名卓越的思想家和杰出的儒家学派的大师。

小知识

浩然之气

孟子十分重视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他认为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也要奋发向上,要把恶劣的环境当做磨炼自己的手段,应该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称为一个真正的大丈夫。他认为通过长期的道德实践,可以培养出一种坚定的无所畏惧的心理状态,这就是所谓的“浩然之气”。

《孟子》中的小故事

《孟子》七篇是记录孟子言行的一部著作,也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同时还是一本优秀的古代散文集,在哲学史和文学史上都有着较高的地位。它包括《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孟子》中有很多小故事,都很有教育意义。

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讨论政事,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很尽心了吧?河内饥荒,就把那里的民众迁移到河东,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去,河东饥荒时也这样。了解一下邻国的政绩,没有像我这样尽心尽力的。可是邻国的民众不见减少,我的民众不见增多,是什么道理呢?”

孟子答道:“大王喜好打仗,让我用打仗来作比喻。战鼓咚咚响,交战开始了,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奔逃,有的跑了一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下了。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而讥笑跑了一百步的人,行不行呢?”

梁惠王说:“不行,他只不过没有跑到一百步,但同样是逃跑。”

孟子说:“大王如果知道这个道理,就不要希望你的民众比邻国多了。”

后来,人们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成语比喻那些以小失败嘲笑大失败的人,还用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孟子告诫弟子们学习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并讲了一个故事:弈秋是古代有名的棋手,有两个人慕名而来,同时拜他为师。弈秋一心想把自己的棋艺传授给他们,讲课特别认真。一个学生特别用心地听他讲课。另一个学生表面上也在认真地听课,而实际上思想很不集中,他看到大雁从窗外飞过,就联想到要吃大雁的肉……

弈秋讲完课,就叫两人对弈。开局不久,就见分晓:一个从容不迫地能攻能守,一个手忙脚乱地应付。弈秋一看,两人的棋艺相差悬殊,就对棋艺差的学生说:“你们两个人一起听我讲课,他能专心致志,而你呢,心不在焉。”

成语“专心致志”由此而来,形容做事或学习时一心一意,能够聚精会神。

小知识

舍生取义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主张在遇到严峻的考验时,应该“舍生取义”,宁可牺牲生命也不可放弃道德原则。

庄子

庄子(约前369—前286)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城(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人,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

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他的思想核心是强调无为,一切顺其自然,他推崇朴素的自然状态,希望社会退回到远古时代,因此他的思想是消极的。但是庄子对当时统治阶级和社会的黑暗也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因此他的思想也有积极的一面。

庄子的主要作品有《庄子》。《庄子》是诸子散文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一部,它的气势雄伟壮阔,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是人类思想史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庄子》与《逍遥游》

庄子的主要作品是《庄子》,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现存的共有33篇。其中,《逍遥游》是《庄子》的第一篇,也是庄子的代表作。“逍遥游”是指不受约束、自由自在地遨游,它既是一段神话故事,也是一篇寓言,是说明世间许多事物,虽然有大小的不同,但是都要依赖一定的条件。鹏是大鸟,只有凭借九万里的风才能起飞;还有许多小虫小鸟,也能在草丛里自由地飞翔。真正的逍遥者,追求的是一种超越时空限制的绝对自由,他认为无己、无功、无名的境地才是崇高的境界。这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体现。

庄子对后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他的哲学思想上,而且还表现在文学方面。他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不是干巴巴的说教,相反,都是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幽默机智的寓言故事,通过想象力奇特的语言文字,巧妙活泼、引人入胜地表达出来,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庄子》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名著,也是一部道家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同时还是一座语言艺术的丰碑、一部杰出的古代寓言总集。它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文学等方面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小知识

第一才子书

《庄子》在战国时期的诸子散文中,是艺术价值极高的一部作品,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富艺术魅力的散文集之一。后世的金圣叹把它列为“第一才子书”,称赞它不论在思想上或艺术上,都使后代的作家们获得了无穷的启迪。

庄子与惠施

庄子崇尚自然,他是一个隐士,不喜欢和上流社会中的人往来,可是有一个例外,就是惠施。惠施是一个名辩家,也是庄子的一个好朋友。庄子经常和他辩论,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主张,他们之间有许多有趣的小故事。

有一次,惠施在魏国做了大官,很是得意,便带了一个车队浩浩荡荡地来看望庄子。庄子当时正在钓鱼,已经钓了满满一桶鱼了。一看到惠施这样子,就立刻提起了桶,只留下了一条鱼,把其他的鱼全都倒进河里去,然后,头也不回地回家去了,不再理惠施。庄子为什么要那样做呢?原来他是看不惯惠施的作风,认为他太夸张,只不过是当了一个官,却非要坐那么多的车子,这不是讲究排场吗?所以他只留下了一条鱼给自己,意思是说我一个人钓那么多鱼干什么,一条鱼就够吃了,以此来批评惠施爱慕虚荣。

后来惠施死了,庄子很伤心,因为他一直把惠施当成自己辩论上的好友。有一次,庄子路过他的墓地,给弟子讲了一个故事。他说过去楚国有一个人,有一天他用石灰刷墙,一不小心把一点石灰溅到了鼻子上,怎么也抹不掉,就想了一个办法,请了个木匠,用斧子来替他砍。木匠抡起斧子一阵风一样就向这个人鼻子上的白点砍过来了,这人站在那里眼睛都不眨,纹丝不动,木匠的斧子刚好就这样过去,把他鼻尖上的石灰砍掉了,鼻子却一点都没有受伤。楚国的国君听说这件事情后,就找来这个木匠,说你的斧头有这么准,我不信,你砍给我看。木匠说我是有这么准,但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可以和我配合,他能站在那里不动,这个人现在已经死掉了,我就砍不起来了。最后,庄子伤心地对弟子说,惠施死了以后,就再也没有人同我辩论了。

小故事

自由

庄子鄙视富贵利禄,厌弃做官。有一天,他正在濮水边上钓鱼,楚威王派来两位大臣,要赐给庄子千金,请他到朝中做楚国的宰相。

庄子头也不回地对两位大臣说:“千金,是很厚的报酬;宰相,是很高的地位。但是你们见过用来祭祀的猪吗?人们精心喂养它一年,最后却还是把它宰掉了,装饰一番送到庙里当祭祀品。这时,它就是想做一只在烂泥里打滚的小猪,也来不及了。你们赶快回去,不要再玷污我了,我宁愿像小猪一样在泥潭里自由自在地快乐玩耍,也不愿被当权者束缚。终生不做官,这是我最大的志愿。”

涸辙之鱼

由于庄子很清高,所以他生活很清贫。有一次,他家穷得实在揭不开锅了,无奈之下,只好硬着头皮到监理河道的官吏家去借粮。

监河侯看见庄子登门求助,便伪装慈善,满口应承,显出慷慨大方的样子,答应借粮。他对庄子说:“可以,等我收到租税后,马上借你一些钱,那样你就可以买粮了。”

庄子一听,气得变了脸色。他愤然地对监河侯说:“我赶路到府上来时,半路突然听到呼救声。我环顾四周却没看见人影,再仔细观察周围,才看见原来是在干涸的车辙沟里躺着一条鲫鱼。”

庄子叹了口气接着说:“它一见到我,就像遇见救星一样向我求救。它说:‘我原来住在东海里,现在不幸沦落在车辙里,眼看快要干死了,求求你给我一点儿水,救救我吧。’”

监河侯听了庄子的话后,问他:“那你救鲫鱼了吗?”

庄子白了监河侯一眼,冷冷地说:“我说可以,等我到了南方,劝说吴王和越王,请他们把西江的水引到你这儿来,把你接回东海老家去吧!”

监河侯责问庄子说:“你的做法太荒唐了,哪有这样救人的呢?等你到了东海,鲫鱼恐怕早就完了。”

庄子生气地回答说:“是啊,鲫鱼听了我的主意,气得睁大了眼,说眼下断了水,我没有安身之处,只需几桶水就能让我活命,你说的全是空话,等你把水引来,我早就成了鱼市上的干鱼啦!”

远水解不了近渴,这是人们都懂的常识。这篇寓言揭露了监河侯假大方、真吝啬的伪善面目,讽刺了说大话、讲空话、不解决实际问题之人的惯用伎俩。而老实人的态度是少说空话,多办实事。

荀子

荀子(约前313—前238)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

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字卿,又称荀卿,战国末期的赵国郇(今山西临猗县)人,是先秦时期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荀子曾在齐国游学,后来去了楚国,被春申君拜为兰陵令。他的著作被后人编定为《荀子》,共有32篇,多是关于社会、政治、伦理、教育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善于运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作为论据,浅显易懂,代表了先秦论说文的新成就。

战国末年,齐国的都城临淄聚集了很多有才能、有学问的人,是天下英才向往的圣地,因为那里有个著名的学术活动中心叫稷下学宫,许多名人都在那里做主讲老师。

荀子15岁的时候,就来到临淄游学,后来也当上了主讲,成为一位著名的老师。有一次,在给学生们讲课的时候,他提出了“人的本性是邪恶的”的理论,学生们很不理解,就问他说:“老师,以前的主讲孟子老师跟我们说:‘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每个人都有慈善之心,羞恶之心,礼让之心。’可是您却说‘人的本性是邪恶的’,这是为什么呢?”

荀子说:“人的本性是邪恶的,他之所以能变成善良的人,是因为他后来自我改造的结果。经过不断的学习和努力,小人可以变为君子,普通人可以变为圣人。从前有个叫告子的人,他说:‘人的本性不分善恶,就好像是水不分东西一样。’这句话也有一定的道理,一个人只要能勇敢地面对自己,谁还会在乎他是神仙还是魔鬼呢?”

荀子特别推崇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竭力倡导尊重老师。他认为,“礼”是最高的社会规范,老师又在传授“礼”,是施行“礼”的榜样,所以老师的作用是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相连的,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老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

同时,荀子还对老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认为当老师的应该具备4个条件:一是要有尊严,要能使人敬服;二是要有崇高的威信和丰富的经验;三是要具备传授知识的能力;四是要能体会“礼法”中的道理。就这样,荀子教出了很多学生,其中著名的有韩非子和李斯。

后来,有人在齐王面前说荀子的坏话,荀子就离开了齐国,来到楚国,当了一个小官。但是又有人认为荀子的到来对楚国来讲是个危险,所以荀子又来到了赵国,赵国拜他为上卿。这时,楚国有人对楚相春申君说荀子是个人才,应当让他回国,于是春申君派人请回荀子,任命他为兰陵令。等到春申君被杀害后,荀子就罢了官回家,开始撰写《荀子》。

《荀子》具有很高的成就,是儒家学说的经典。其中《劝学篇》是荀子的代表作,强调学习要专一,分为两部分,一方面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强调了学习还要注重方法;勉励人们要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文章的主题就是要劝勉、鼓励人们勤奋学习,对我们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在荀子的著作中,《天论篇》也是非常杰出的。荀子认为天的变化是自然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日月星辰的运行、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历代都是相同的,天不会因人们厌恶冷天而取消冬季,地也不会因为人们厌恶辽远而缩小面积。日食月食的出现、风雨的失调,是世代常有的事。

荀子对自然界有比较正确的理解,他还认为人类社会的贫、病、祸、凶不是出于什么天意,而是由人自己来决定的。他认为人力是强大的,能够战胜自然,如果能充分利用自然的供养,顺应按照人类生理需要而生活的法则,明确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这样天地就会尽其职守,万物都能为人役使。

荀子还认为顺应人类生理需要就会使人得到幸福,违反人类生理需要就会使人遭到祸害。如果能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就能更好地利用自然,让它为人类服务,这是光辉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荀子》结构严谨,形式完美,代表了先秦诸子散文的最高成就,为别的著作所不及,同时它也是珍贵的历史资料,对于研究战国时期的历史有着重要的作用。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劝学》

积土成为高山,风雨就从山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渊,蛟龙就在渊中生长;积累善行养成美德,人就能情操高尚,智慧日增,也就具备了圣人的思想品质。所以不一步一步踏实地走,无法到达千里之外;不汇集细小的水流,不能成为江海。骏马跳一下,未必能超过十步远;劣马拉车走上十天,也能走得很遥远,它的成功是因为不停地前进。雕刻一下就丢下,即使是朽木也刻不断;不停地雕刻下去,即使是金属石块也能刻成艺术品。

小知识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

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绝不可以停止。染料靛青是从蓝草中提炼取得的,但比蓝草更青;冰是水所结成的,可是比水更寒冷。

韩非子

韩非子(约前280—前233)

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散文家

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韩非子(约前280—前233),韩国的贵族,荀子的学生,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秦王嬴政读了他的著作之后,十分佩服,邀他来到秦国。而他的同学李斯怕他被重用而动摇自己的地位,将他陷害入狱,最后韩非子在监狱中被害。

他的著作《韩非子》是先秦法家的代表作,共55篇,其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寓言来说明道理,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说服力,如“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滥竽充数”等许多寓言故事都出自这部书,至今仍被广泛引用。

《韩非子》体现了以法治国的思想,秦王嬴政后来采纳了韩非子的观点,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韩非子的思想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韩国的公子。韩国的国土很小,时常受到秦国和楚国的欺侮。韩非子为了振兴韩国,便拜荀子为老师,学习富国强兵之道,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法术”之说。

有一次,秦王嬴政无意间看到了韩非子的著作,十分赞赏,很想见见这本书的作者。韩非子当年跟从荀子学习的时候,同学中有一个名叫李斯的,后来成了秦国的宰相。于是,李斯便给秦王献计,说可以派使者通告韩国,如果韩国不交出韩非子,就要对韩国用兵。韩国没有办法,只好派韩非子到秦国进行和谈。秦王嬴政和韩非子一谈,觉得他是个人才,便很赏识他。

嬴政常常跟韩非子研究法术,却引起了李斯的嫉妒,他担心秦王因为韩非子的才华而重用他,便在秦王面前进谗言,说韩非子图谋不轨,于是秦王把韩非子打进了监狱里。可是李斯还是不肯罢休,把放了毒药的饭菜送到了牢中。韩非子知道李斯要陷害他,却不得不吃下毒药,含着冤屈死去了。

韩非子虽然死了,他的思想理论却流传了下来。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时代变化了,许多事情就要发生变化,人们应该根据这些变化采取相应的对策。

在他的著作《韩非子》中,认为必须以法术来治理国家。法术的“法”,就是指法律,也就是具体而公开的条文,是必须让人民普遍知道并彻底了解的;“术”是君主治理政治的手段,是秘密的,不能让手下和人民察觉。只有用法术来治理国家,才能使国家走上富强的道路。

《韩非子》中的寓言故事

《韩非子》中记载了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从前有个人叫曾子,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到市场上去,他们的小儿子哭着要跟母亲一起去。

为了不让儿子去,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你回去吧,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听了这话,儿子高兴地回家了。

等妻子从市场上回来时,曾子就准备杀猪,妻子着急地说:“我刚才是和儿子说着玩呢,你怎么真的要杀猪啊?”曾子一本正经地说:“一个人应该言而有信,对小孩子更不能欺骗,当父母的在这方面应该做出样子来。如果不杀猪,就是欺骗了儿子,儿子以后便不会服你的管教了。”妻子见他说得有理,便同意他把猪杀了。

曾子杀猪这个故事告诉后人,一个人应言而有信,只有取信于人,才能施教于人。

《韩非子》中还记载了一个小故事,叫做“余桃”,是指把自己吃剩的桃子给别人吃的意思。

故事说的是有个叫弥子瑕的少年,他风度翩翩,很受卫灵公的宠爱。

有一次,弥子瑕在桃园游玩的时候,摘了一个熟透的桃子吃了。想不到这桃子的味道非常好,于是他就把吃剩的一半留着,拿去献给卫灵公。

卫灵公很高兴,对他说:“你一定是舍不得吃,所以特意把它留给我。”并且重重赏了弥子瑕。

几年后,弥子瑕的容貌不再像以前那般美好,卫灵公就渐渐地疏远了他。有一天,卫灵公突然想起弥子瑕赠送余桃的事,就大声骂道:“弥子瑕真是可恶极了,竟然把吃剩的桃子送给我吃!”

同样是弥子瑕所做的一件事,却随着卫灵公感情的变化,由高兴而变为憎恶。韩非子用这个故事来说明要说服君主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君主对自己的感觉和看法,并且,还要顾虑到君主会时常改变主意这一点。

《韩非子》共有55篇,包括《孤愤》、《五蠹》、《说难》等,共10多万字,吸收了战国时期的道、儒、墨各家思想,认为“道”是事物运动的普遍规律,“理”是具体事物运动的特殊规律,提出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三者合一的君主统治术。

韩非子的“法术”思想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秦王嬴政建立秦朝之后的许多政治措施,都是对法家思想的运用和发展。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韩非子·五蠹》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韩非子·有度》

屈原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

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思想家、政治家

“楚辞”文体的创立者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又字灵均,战国末年楚国的贵族。他既是一位政治家,又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伟大诗人,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的纪念。

屈原开创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他的作品主要有《离骚》、《九歌》、《天问》、《渔父》等等。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方式,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式灵活多变,适于咏唱,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

楚辞是一种全新的、富于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诗歌,文字优美,气势宏大。屈原的作品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他也被尊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楚辞的产生

长江流域同黄河流域一样,很早就孕育着古老的文化。战国时期,楚国在长江流域一度强大起来,成为当时版图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丰富的物质条件、活跃的思想,使楚国的文化和艺术有了高度的发展。这一时期,伟大的诗人屈原逐渐开创了一种新诗体——楚辞,这种新的诗歌体裁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楚辞是楚地的歌谣。由于当时楚国的舞蹈比较发达,伴着舞蹈的歌谣也相应出现了。现存的歌辞,较早的有《孟子》中记录的《孺子歌》,据说是孔子游楚地时听当地小孩吟唱的: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楚辞的体式与中原歌谣不同,不是整齐的四字句,每句可长可短,灵活多变,有五字、六字、七字、八字、九字不等。楚辞虽然由歌谣而来,但却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它摆脱了歌谣的形式,用繁丽的文辞容纳了复杂的内涵,表现着丰富的思想情感。

屈原的作品

屈原在少年时代,就立志要做一个爱国、爱民而又正直的人。他生活的楚国正处在由盛转衰的政治时期,屈原决心要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使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而且想使他的祖国完成统一中国的伟大事业。然而,他的一番报国之心却没有得到回报,几次遭到统治者的流放。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率兵攻占了楚国的都城,此时的屈原已经是60多岁的老人了,听到这个消息后,祖国的危亡、山河的破碎、人民的苦难,使得他悲痛欲绝,终于在这一年的五月初五,他怀抱一块石头,跳进了波涛滚滚的汨罗江……

屈原自幼生长在西陵峡畔,受山水陶冶,形成了追求自由、不拘小节的性格。他崇尚自我,热爱自然,慷慨激昂地颂扬烈士的牺牲。屈原大量借用楚地的神话材料,用奇丽的幻想,使诗歌的境界大为扩展,他创作的《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等,都是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在屈原的作品中,《离骚》是他的代表作,是楚辞中的著名篇章,它反映了屈原的政治愿望,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在文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九歌》也是有名的篇章,是屈原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而被流放的过程中所作的,屈原以诗歌的形式表现了自己的爱国热忱。他不受引诱而毅然报效楚国,希望楚王振作的愿望在《九歌》中表露无遗。

《天问》是一篇充满强烈的探索精神和文学性的经典诗作。在作品中,屈原用疑问句的形式,对“天”问了170多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的内容,它集中反映了屈原的理性思想,是他对宇宙自然、人类社会总体认识的一种升华。

屈原一生爱国爱民,关心祖国命运,在政治革新、诗歌创作、哲学思想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光辉的业绩与成就,形成了高尚的精神风貌,尤其是他创造的新诗体——楚辞,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树立了中国历史上一座新的丰碑。

小知识

风骚

屈原的新体诗歌由于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所以称为“楚辞”,后人也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骚体”。《诗经》中的《国风》同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离骚》并称为“风骚”,成为后世“文学”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