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它是我国早期文学发达的标志。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两位大圣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老子崇尚“无为”,希望社会能达到一种人人和睦相处的原始状态。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被后人尊称为“孔圣人”。相传他曾修定了《诗经》、《尚书》,他还作了《春秋》,对文化典籍的保存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论语》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它同《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对后人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诗经》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名为《诗》,共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时的诗歌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即国风,为周朝各诸侯国和地方的乐曲,大部分是民歌。“雅”是正的意思,分为大雅和小雅,其中大部分为贵族士大夫的作品,也有一小部分民歌。“颂”是庙堂中的颂歌,是贵族祭神祭祖、歌功颂德的乐曲,分为周颂、鲁颂、商颂三部分。
《诗经》反映了周代社会生产、生活、民众的恋爱和婚姻以及民情风俗等各种情况。在春秋后期,孔子对这些乐歌做了审订和整理,把它作为向弟子传授知识的教本,从此一代一代流传下来,被后人尊为儒家的经典。
《诗经·魏风·硕鼠》
《诗经》的内容很丰富,有的描述的是各地的风俗人情,有的是对当时政治的讽刺,有的是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还有的是描写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恋……其中《硕鼠》一篇描述的是贫苦百姓对贪得无厌的统治者的控诉。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汝,莫我肯德。
逝将去汝,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汝,莫我肯劳。
逝将去汝,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这首诗的意思是:大老鼠啊大老鼠,不要再吃我的谷米!我已经供养了你多年,可你却一点也不顾惜我。我要永远地离开你,去寻找一片乐土。乐土啊乐土,哪里才是我的安身之所?
大老鼠啊大老鼠,不要再吃我的大麦粒!我已经供养了你多年,可你却一点也不肯施给我恩德。我要永远地离开你,去投奔一个快乐的家国。乐国啊乐国,在那里我怎能不安居乐业?
大老鼠啊大老鼠,不要再啃我的禾苗,我已经供养了你多年,可你却一点也不体谅我的艰辛。我要永远地离开你,去选择一个快乐的乡村。乐郊啊乐郊,到了那里,谁还会发出长久的叹息呢?
老鼠祸害粮食,危害百姓,古人早已明白这个道理。文章中的“硕鼠”比喻的是剥削者,农夫年年岁岁辛苦地供养了“老鼠”,却得不到他们丝毫的恩惠。于是农夫们忍无可忍,发出了愤怒的呼声,发誓要离开“老鼠”,去寻觅自己安居的“乐土”。这首诗表达了农夫们对统治者的憎恨,也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鼓舞着人民进行英勇的抗争。
《诗经》中的成语故事——一日三秋
在《诗经·王风》中有一首《采葛》诗: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这首诗是说很久以前,有一位男子和一位女子,他们两个人常常一起去山上采草药,有时还一起在田间劳动。因为两个人常常见面,所以就产生了感情,男子觉得女子很温柔,女子觉得男子很体贴,他们都很喜欢对方。
如果他们一天没有见到面,就会觉得好像过了三个月那么久;一天没有见到面,就好像分开了三个秋天;一天没有见到面,就好像分开了三年一样。后来,人们引出了“一日三秋”这个成语,比喻双方之间的情感深厚,一天不见就好像过了三年一样,形容思念的殷切。
《诗经》是中国文学的起点
《诗经》是一部以抒情为主的诗歌总集,它奠定了中国文学以抒情为主的发展方向。《诗经》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它的出现是我国早期文学发达的标志。
《诗经》很注重反映现实的生活,它的大部分诗篇都反映了现实的人间世界和日常生活、日常经验,同时,《诗经》又具有显著的政治与道德色彩。
《诗经》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构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特殊韵味。
《诗经》从多方面表现了当时那个时代丰富多彩的生活,反映了各个阶层人们的喜怒哀乐,开辟了中国诗歌的独特道路。虽然由于特殊的社会生存条件的制约,《诗经》缺乏浪漫的幻想,缺乏飞扬的个性自由精神,但在那个古老的时代,它是无愧于人类文明的,是值得我们骄傲的。
小知识
《诗经》的表现手法
《诗经》的表现手法主要是“赋”、“比”、“兴”三种。
“赋”是铺陈的意思,是指对事物进行直接的陈述。
“比”是比喻的意思,是指用一件事物来比喻另一件事物。
“兴”是先说一件事以引起所要说的事,就是联想,触景生情,因物而兴。
老子与《道德经》
老子(生卒年不详)
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生卒年不详),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春秋末年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原始状态,这是一种消极的思想。
老子曾担任周朝掌管史料的官员,退隐后著有《道德经》,书中主要阐述自然无为思想,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以辨证的论点叙述清淡处世的人生观,对我国的哲学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老子的预言
老子有一次西行,路经函谷关的时候遇到了关令尹喜,被他请到家里做客。
喜有两个不到3岁的孩子。老二长得聪明伶俐,老大呢,看着不但不伶俐,还一脸老实相。
喜手里拿个元宝,一边摆弄,一边问老子:“先生,你看,这两个孩子,我以后能享到哪个孩子的福?”
老子一时没有回答。坐在旁边的一位客人见老子没说话,就插嘴说:“当然是能享老二的福。你看这老二,聪明伶俐,以后肯定会有很大的出息。”
老子从喜手里接过元宝,向老大说:“好孩子,来,你打你爹一巴掌,我就把元宝给你。你要是不打我就不给。”
可不管他怎么说,老大总是睁着两只大眼睛,不打也不接元宝。
老子又把元宝递向老二说:“好孩子,来,你打你爹一巴掌,我就把元宝给你。你要是不打可就得不到元宝。”
老二高兴地瞪着小眼,伸出小手,照着父亲的脸上就打了一巴掌,老子把元宝递给了老二。老二高兴地接过元宝,得意地跑去玩了。
喜高兴地说:“还是这孩子有办法,以后我就会享他的福了。”
老子说:“喜弟,依我说,以后能让你享福的是老大,不是老二。”
喜笑了,问道:“先生,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
老子说:“因为老大重义不重利,有真情;老二见利忘义,没有真情。”
坐在旁边的那位客人笑着说:“可以这样断定吗?”
老子说:“每个人都在变化,但是如果没有特别的变化而这样发展下去,会是这样的。”
事过以后,喜并没有在意。几十年后,喜告老还家,卧病在床。这时他的大儿子成了一个穷人,二儿子在外经商,手里很有钱。老大整天守在喜的床头,家里东西因给父亲治病卖光了,就靠要饭养活老人家。老二听说父亲病了,连理也不理,老大求人给在外做生意的弟弟捎信,说父亲快要死了,要他回来看一眼,得到的回答却是:“我做生意赚钱要紧,回家看他一眼少赚好些钱,谁包赔我?”
这时候,喜一下子想起了几十年前老子先生说过的话,悲哀地说:“先生的预言真准啊!”
《道德经》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道德经》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道德经》
老子学识广博、思想深刻,是一位能言善辩的学者。他一生最大的成就是写了《道德经》,据说他写完这部书后就出了函谷关,再也不知去向了。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道”的概念,认为“道”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它是宇宙中唯一的、绝对的物质存在,天地万物都是根据道产生的。
《道德经》一共只有5000字,是用韵文写成的哲理诗,分为《道经》和《德经》。《道经》主要讲的是哲学内容;《德经》分为政治和军事两部分。老子认为万事万物都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上与下等都是对立统一的,如果一方不存在,对方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他还认识到对立面是可以转化的。
老子对当时诸侯混战、民不聊生的社会现象十分不满,他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的状态,邻国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反映了老子“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
孔子与《论语》
孔子(前551—前479)
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学家和思想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的鲁国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尊称为“孔圣人”。
孔子是一位大教育家,他在30多岁的时候开始创办私学,广收门徒,传说他的学生有3000多人,其中著名的有72人。
孔子也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重视“礼”、“义”,主张实行“仁政”,因此他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孔子晚年的时候回到了鲁国,专心整理古代的文化典籍。他曾修定了《诗经》、《尚书》,相传他还作了《春秋》,对于文化典籍的保存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同《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对后世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孔子创办杏坛育人
孔子生活的时期,教育比较落后,学校都是官府创办的,因此称作“公学”。只有极少数贵族子弟才有入公学受教育的机会,而且公学里的教育理论十分落后,学生们根本学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他们在学校里比身份、比地位、比享受、比阔气,也不用心学习,不求上进,而许多想要学习的平民子弟却没有入公学受教育的机会。孔子看到这种现象,十分着急,他想:这样长此下去,怎么能培养出治理国家的有用之才呢?于是,他决定自己创办学校,为了和“公学”区别开来,他创办的学校称为“私学”。
私学开学这一天,孔子家的小院里非常热闹。孔子亲自带领一伙青年垒土筑坛,有的刨,有的铲,有的运……这时正是盛夏,天气十分炎热,大家累得汗流浃背,可是谁也不肯休息一下。这些人中有和孔子小时候一起放牛的牧童,有孔子当吹鼓手时的伙伴,有许多亲朋好友,还有一些素不相识的人,听说孔子招收学生不讲门第,也从很远的地方赶来帮忙。人多力量大,不一会儿,一个不错的讲坛就筑成了。还有人移来了一棵小银杏树栽在讲坛边。小银杏树舒展着嫩绿的叶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孔子凝视着它,仿佛看见小银杏树在迅速长大,枝繁叶茂,杏果满枝……他轻轻地抚摸着笔直的树干,若有所思,自言自语地说:“银杏结的果实很多,象征着弟子满天下;树干挺拔直立,象征着弟子们正直的品格;果仁既可食用,又可以治病,象征着弟子们学成之后可以有利于国家和百姓……这个讲坛就取名杏坛吧。”
孔子私学的入学手续很简单,学生们只要带着一只贽雉,象征性地表示对老师的敬意,行过拜师之礼就可以了。
第二天,有许多人来拜见孔子,在这些人里,有几岁的孩童,有十几岁的少年,甚至还有年过半百的长者,他们很有秩序地依次拜见老师。
从此,孔子便每天在杏坛讲学。由于学生原有的文化程度不一样,孔子就把他们分成初级班和高级班。初级班学初级“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高级班学高级“六艺”:《诗》、《书》、《礼》、《易》、《乐》、《春秋》。有时孔子一个人讲不过来,就让高级班里学习成绩优异的人给初级班的学生们讲课。
孔子兴办私学,开创了教育普及的先河。它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将教育对象从贵族普及到平民,把学校从“官府”移到“民间”,扩大了学校教育对象的范围。孔子的博爱精神对中国后来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语》
《论语》是对孔子和弟子们的言论与行为的实录,是孔子的弟子记录整理的。它的语言精炼而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家学说中最主要的经典。以下是《论语》中的几则,对我们有极大的教育意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学习知识并按时去温习它,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有修养的人吗?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复习了旧知识,又领悟了新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只是读书却不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苦思苦想却不读书,就会弄得精神疲惫。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子贡问道:“孔文子(谥号)为什么称他为‘文’呢?”
孔子说:“(他)聪敏而又喜欢学习,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因此称他为‘文’。”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默默地记住学过的东西,努力学习从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而不感到厌倦,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段话的意思是:“几个人一同走路,这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它,(看出)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它。”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论语》是集中体现孔子思想的儒家经典,也是世界上完整记录哲人言行最古老的文献之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就要从《论语》里面去找智慧。
小故事
因材施教
孔子在教育实践中,提出:“因材施教”的主张。“因”是根据的意思;“材”这里指学生;“施”是实施的意思;“教”是教育、教诲的意思。就是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有一次,子路问孔子说:“老师,如果听到别人说某件事应当去做,是不是就应该马上行动呢?”
孔子回答说:“你的父兄都还在世,怎么能不同他们商量就自己做主呢?”子路答应着走了。
过了一会儿,冉有也来问同样的问题,可孔子却对他说:“冉有啊,如果你听说某件事应当去做,那么你不要犹豫,立即就去做吧!”冉有也听了孔子的教诲走了。
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公西华有些迷惑不解,就问孔子说:“老师,子路和冉有问的是同一个问题,可是你的回答怎么不一样呢?”
孔子说:“冉有平时胆小,做起事来容易退缩,所以我鼓励他大胆去做;子路胆量过人,做事莽撞,所以我有意限制他一下。”
公西华这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左丘明与《左氏春秋》
左丘明(约前502—约前422)
春秋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散文家
左丘明是春秋时期的史学家,鲁国人,复姓左丘,名明。他双目失明,任鲁国太史,相传他的主要作品有《左氏春秋》、《国语》。
《左氏春秋》又名《春秋左氏传》、《左传》,著名的《曹刿论战》、《崤之战》、《烛之武退秦师》等文章都出自这本书。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史实,极富文学性。
《左氏春秋》
左丘明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史官,他年轻时双目就失明了,人们称他为“盲左”。他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很受人尊敬。孔子也很欣赏他的人品,还曾经对别人说:“左丘明是一个品德高洁的人,我很仰慕他,我有许多看法都和他相同。用花言巧语、矫揉的神态、过分的恭敬在人前表现,左丘明认为这是一种耻辱,我也这样认为;心中藏着怨愤,表面却装着挺友好的样子,左丘明认为这是一种耻辱,我也是这样认为的。”
孔子晚年对鲁国的史料进行了选择整理,编写了《春秋》,左丘明立志要为这部书写序。听说他要为《春秋》写序,许多人都在背后说他:“瞧他,自己是个瞎子,还要给《春秋》作序,真是不自量力!”
可是左丘明不管这些,他克服了种种困难,搜集了许多史实,为《春秋》补充了大量的史料,终于创作出了《左氏春秋》。
《左氏春秋》补充并丰富了《春秋》的内容,不光记载了鲁国一国的史实,而且还记载了各国历史;不但记述了政治上的大事,还广泛涉及社会各个领域的“小事”。《左氏春秋》这种有系统、有组织的史书编纂方法大大提高了它的史料价值。
在《左氏春秋》里,左丘明还提出了“民本”的思想,他认为位居上位的人要为民着想,认为民是政治、军事的根本,这是当时思想的一种进步。
《左氏春秋》中有许多对战争场景的描述,全书共写了400多次军事行动,其中以晋楚城濮之战等五大战役最为出色,作者按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组织、有层次地加以叙述,使战争场面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对于我们了解春秋时期的史实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左氏春秋》文字优美、生动,具有较强的文学性,通过富有戏剧性的情节展示、塑造了丰满的人物形象,对后世史学、文学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是历代史学家编撰史书的楷模。
与虎谋皮
在孔子与左丘明之间,还有一段有趣的小故事呢。相传有一次,鲁国的国君想让孔子担任司寇(一种官职名),便去征求左丘明的意见。
左丘明回答说:“孔丘是当今世上公认的圣人,圣人担任官职,其他人就得离开官位,您与那些因此事而可能离开官位的人去商议,能有什么结果呢?我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周朝时有一个人非常喜欢穿皮衣服,还爱吃精美的饭食。他打算缝制一件价格昂贵的狐狸皮袍子,于是就与狐狸商量说:‘把你们的毛皮送给我几张吧。’狐狸一听,全逃到山林里去了。他又想办一桌肥美的羊肉宴席,于是去找羊说:‘请帮帮我的忙,把你们的肉割下二斤,我准备办宴席。’没等他说完,羊就吓得狂呼乱叫,互相报信,一齐钻进树林里藏了起来。这样,那人10年也没缝成一件狐狸皮袍子,5年也没办成一桌羊肉宴席。这是什么道理呢?原因就在于他找错了商议的对象!你现在打算让孔丘当司寇,却与那些因此而要辞官的人商议,这不是与狐谋皮,与羊要肉吗?二者有什么不同呢?”
“与虎谋皮”本来是“与狐谋皮”,意思是说同老虎商量,要谋取它的皮,比喻跟所谋求的对象有利害冲突,一定不能成功。现在常常用来形容跟恶人商量,要他牺牲自己的利益,一定办不到。
荒草迷离土一堆,
坟前古木亦凋衰。
传留千载英魂渺,
每到都君一泪垂。
——吊左丘明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