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
屈原,名平,又自称名正则,字灵均。出身楚国贵族。
他早年受过良好的教育,学识渊博,懂得治国的道理,并擅长外交辞令。他二十几岁就担任左徒的高级职务,在内协助楚怀王一道商议国事,发布号令,对外接待宾客,应对诸侯,很得怀王的信任。
当时,正是战国中后期,各国之间政治军事斗争非常激烈。在战国七雄中,秦国的力量最强大,其次就要数楚国了。屈原竭力主张任用贤能,革新政治,联合齐国,抵抗秦国,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他奉命出使齐国,还为楚怀王起草“宪令”。可是,屈原的这些政治活动却遭到了腐朽的保守势力的嫉妒和反对。靳尚在楚怀王面前搬弄是非,说屈原每次公布法令后,总是夸耀自己,说什么除了他谁也办不成。楚怀王听信谗言,非常恼怒,就对屈原逐渐疏远,先是让他担任一个很不重要的三闾大夫官职,负责教育王族三姓昭、屈、景的子弟,后来又把他放逐到汉水上游一带。
楚怀王末年,在军事上和外交上接连失败,于是重新起用屈原。秦国骗楚怀王入秦和谈。屈原不顾自己地位低下,挺身而出,谏阻怀王说:“秦国如虎狼一般,不可信赖,不能前往。”怀王没有听信屈原的忠告,到了秦国,结果被软禁了一年多,后来竟死在秦国。楚顷襄王继位后,屈原又遭到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靳尚的陷害,被放逐到江南更僻远的地方。虽然长期被放逐,流浪沅、湘流域,但他始终热爱祖国,把振兴楚国、统一天下的希望寄托在楚王身上。这时,楚国的政治更加腐败了。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了楚国的郢都,楚国君臣仓皇出奔。楚国的危亡,人民的苦难,使屈原痛不欲生。大约就在这一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他投汩罗江而死。
当地的老百姓听到这个消息,都很悲痛,从那年后,每年五月初五,就用糯米包成粽子,投入汩罗江中,祭祀屈原。后来,这种悼念活动成为风俗,这一天也成为中国人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纪念以身殉国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的政治生活是一个悲剧,但是他却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篇。他的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天问》和《九章》等。《离骚》是屈原最著名的代表作。这首诗共三百七十三句,二千四百九十字,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屈原把现实的叙述和幻想交织起来,他御龙马、驾凤凰,叫风、雨、雷、电、云、月作为他的侍从和御者,上天下地,驰骋四方,去追求他的理想。但是,他在阳光中升腾的时候,忽然看见了人世间的故乡,他的御者生悲,马也不肯再往前走。诗人就这样动人地写出了他对楚国的深厚感情。《离骚》辞藻华美,想象丰富,文采绚烂,气魄雄伟,也是一篇照耀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天问》是构思奇特的著名诗篇。天问就是问天,屈原在这首诗中提出了一百七十多个问题,对有关自然现象、社会历史等方面的许多传统观念,表示了大胆的怀疑和否定,表现了诗人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鲁迅认为《天问》“放言无惮,为前人所不敢言”。后来,唐朝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柳宗元还写了一篇《天对》,对屈原在《天问》中提出的问题予以回答。
屈原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李白在《江上吟》中说:“屈平词赋悬日月”。这位唐朝大诗人把屈原的辞赋比作高悬天际的日月,正代表了千秋万代对他的景仰。屈原的作品已经译成多种外文,在世界广泛流传。这些作品不仅是我国人民的财富,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珍品。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燕策三》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江淹
山川不可尽,况乃故人杯。
——谢眺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杜甫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杜牧
花发多风雨,人生足别离。
——于武陵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李煜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欧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