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商帮传奇(第二部)——徽商沉浮
8256200000057

第57章 砸掉铁饭碗的软件学硕士

史玉柱和他的“巨人集团”,在当代徽商的行列中,无论财富还是知名度,都达到了顶尖水平。他曾创造了令全国瞩目的辉煌,但在短短几年间,就从亿万富翁沦为“亿万负翁”,然而在之后的几年,又奇迹般地东山再起,重返中国富豪榜并名列前茅。风云变幻的财富旅途,将伴随这位“巨人”的一生……

1962年生于安徽怀远县的史玉柱,1984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在当时,大学生是社会上极为抢手的人才,何况是名校的高材生。他回到家乡后,被当地的统计局录用,这样的工作,即使在21世纪,也是很多人可望而不可即的“铁饭碗”。然而,短短几年后,二十几岁的史玉柱毅然砸掉了这个铁饭碗,单枪匹马下海经商。

史玉柱并非不能胜任统计局的工作,相反,他在统计局时,是单位颇有名气的“技术精英”。

当时国内的统计学界,大部分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依然采用手工操作和人工计算的传统方式。与此同时,电脑技术开始在国内推广。史玉柱对电脑系统进行深入钻研,短短一两年内,居然“玩”成了专家。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己编写了一个数据分析软件,并把这份软件安装到自己办公室的电脑中,与同事们一起使用。结果,过去二三十个人需要忙大半年的统计工作,现在利用史玉柱的软件,一两天就能够完成。

干完了本职工作,史玉柱无所事事地呆在办公室里,感到无聊难耐。于是,他对自己关于农村经济的统计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写成道理充分、观点鲜明的文章,向学术杂志投稿,并多次被采用,发表之后深受学术界的好评。

1986年,史玉柱作为先进典型,被逐级上报,受到上级的表彰,并被保送到深圳大学读硕士,专攻电脑软件。有关领导对史玉柱表示:等你拿到了硕士文凭,立刻就能晋升为处级干部。

史玉柱来到深圳大学,刻苦钻研电脑软件,1989年,他顺利取得了硕士文凭,眼看就能拥有处级干部的待遇。然而,他接下来的选择,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决心以一己之力,编写出全世界第一套能够直接用电脑打汉字的操作软件,然后下海经商,以这套软件的销售利润,作为自己驰骋商海的第一桶金。

当时我国虽然引进电脑已有多年,但长期没有能够直接用键盘输入汉字的软件,因此,电脑通常只用于工作,无法普及到家庭,而且,即使如统计局等“高级单位”,在使用电脑的同时,也必须再花两万元,购置一台“四通打印机”与电脑串联,用它来敲打汉字。从这种状况当中,史玉柱看到了一个绝佳的商机。

年仅27岁的软件学硕士史玉柱,断然辞掉了工作,然后买了几大箱方便面,径直回到自己的住处,关上门,打开电脑。这台IBM电脑,是他刚刚从朋友那里借来的。之后,整整两个月,史玉柱没有走出这间房屋一步,他几乎不分黑白天地伏在电脑前,不停地编程、计算和测试,困了就趴在桌子上打个盹,醒来后泡上一包方便面,一边吃,一边继续工作。

六十多个昼夜以后,眼窝深陷、满面倦容的史玉柱,终于走出了这个小屋,手里拿着几张软盘,保存在软盘中的,就是史玉柱一个人研发出来的汉字处理软件,该软件被命名为M6401汉卡。他昂首挺胸地回到自己原来的单位,把这份汉化软件,交给了自己原先的领导。

接下来的一切,令原单位的领导和同事几乎欣喜若狂。他们将信将疑地把史玉柱亲手研发的M6401汉卡安装在电脑上,发现居然可以直接用电脑键盘输入汉字,不但更加简便、快捷,而且打出来的汉字是更为清晰、美观的64点阵字符(四通打印机打出来的汉字,只有24点阵)。此外,编辑界面也比四通打印机大得多。换句话讲,史玉柱的M6401汉卡,让汉字输入跨入了一个新纪元。

统计局的老领导紧紧握住史玉柱的手,再次恳请这位年轻的软件学硕士能够留下来,珍惜自己的“铁饭碗”,此后必然能得到重用。史玉柱面带微笑地拒绝了,他以平和而坚定的语气说:“我一定要亲手砸掉这个‘铁饭碗’,然后下海经商,凭自己的真本事在市场上立足,而且,我还要力争成为‘巨人’,建立一个全国皆知的大公司、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