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家庭教育心理学
8242300000005

第5章 家庭教育的历史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的家庭教育事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同时也暴露了不少问题,追根溯源,这和我国长期以来的家庭教育思想和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本章将向大家介绍家庭教育的历史和现状。

家庭教育作为家庭的基本职能之一,是随着家庭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的。家庭是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随着社会发展变化,家庭的形态、结构和性质在不断发展变化,家庭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一、古代社会的家庭教育

人类家庭之发展,经历了血缘家庭、普那路耶家庭(伙婚家庭)、对偶家庭和一夫一妻制家庭几种形式。严格意义上的家庭教育,是随着严格意义上的家庭——一夫一妻制个体家庭的产生而产生的。古代社会的家庭教育,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一)等级关系特别显著

阶级不同,等级不同,家庭教育的形式、目标和内容也不同。有以社会性、终身性为特征的原始社会的教育,以传宗接代为目的的封建社会家庭教育,以培养合格的国家建设者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家庭教育。在古代和近代,宗法等级分明,各阶层的家庭教育都各有其侧重点。贵族阶层的子女能充分享受教育资源,而平民阶层的子女,只能在自己家里,结合日常生活、劳动向父母及其他年长者学习他们所从事的职业的知识、技能。至于一些佣人,他们夜以继日地从事繁重的劳动,顾不上子女,当然谈不上什么家庭教育。

(二)重视道德教育

古人认为,作为一个有修养的人,品行是最为重要的。

许慎云:“育也,养子始作善也。”李清照的父亲说:“气节和学问乃是人世间至贵之物。”清代郑板桥在家信中说:“读书中举做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

中国很多思想家都提出修身齐家的思想,由此可见,古人是多么重视家庭教育,许多思想家、教育家强调家庭教育要从教道德着手,使孩子学会做人。而做人的标准可归纳为:在家孝父母,为国要忠诚,求学要勤奋,生活要节俭,待人要诚实,等等。

历史上有不少生动的案例:战国触龙劝说赵太后教子爱国,质出齐国,使齐出兵帮赵打退秦兵;宋代抗金英雄岳飞之母教子铭记报国,在其背上刻下“精忠报国”四个字。

(三)注重早期教育

中国古代社会特别重视早期教育。周文王之母胎教的传说流传至今,孟母三迁、断织劝学和曾子杀猪教子等故事更是脍炙人口。

历代思想家对这个问题有过深入的思考,试图从多个角度来验证这个结论。例如,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朱庆澜还说,小孩如白丝,要经过在家6年、上学和走入社会三道“染缸”。关键是第一道染缸若踩上“红底子”,以后又受良好教育,便会“大红”、“朱红”,即或受到不良影响也不会很快变化;反之,若踩上“黑底子”,则变成“黑青”。这种比喻无疑是正确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也指出:“人生小若,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知识拓展

教育,素有公学与私学之分。私学大体可分为书院和家教两类,但两者中间很难划一条界线,除此之外,还有私塾和家学,我们可称之为古代家教。历史上,家学、私塾这种教学形式对于人类文明演进、文化普及、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私塾只有一位塾师,采用的是个别教学,教材和学习年限不定,主要教育内容是识字、书写、阅读、习作。私塾先生习称“西席”,古人席次以局东面西为尊,西席是对授业之师的敬称。家教加上私塾,就其形和质而论,类似于现代家教,仅名称有别而已。

子承父业式的家学,儒家教育系统中不胜枚举,北宋“三苏”即为一个例子。

家庭教育在古代社会所占的地位绝不亚于现当代社会,可以大胆地说,在当时,整个社会的进步,都有赖于家庭教育的发展,让我们看几个耳熟能详的例子:

南朝宋齐间推算圆周率达小数点以后八位数的祖冲之,把儿子祖暅调教为成就卓越的数学家,父子合作推导出计算球体积的准确公式。

徐寿、徐建寅父子两代相继成为科学家,同样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家庭教育。

由上可看出,在科学技术的传播方面,家庭教育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主要传播途径。

倘若把视野再放宽些,家学和私塾之外,其他人们所熟知的、影响深远的教学案例,也可以作为古代的家庭教育,如明末徐光启向西方传教士利玛窦等人学习数学、历法、天文、水利之类的科学知识,谁能说那不是家庭教育?

二、现代社会的家庭教育

随着社会生产向现代化发展,科学、技术与生产日益一体化,教育的发展进入现代化的新时期。随着全国改革开放力度的逐年增大,教育制度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表现之一是从小学到大学的各个民办学校及传统的私学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家庭教育开始出现以下特点:

(一)适应时代要求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具备很强的竞争力才能在这个社会站稳脚跟,所以家长不惜一切栽培孩子,且以牺牲孩子幸福的童年生活为代价。日本有些学者经过调查,尖锐地指出,“家长很容易被大众传播的假象所迷惑。因为他们既不是考试升大学的当事人,又很少获得有关这方面的正确信息”,家庭教育的发展方向有些倾斜,甚至讲得严重些,有些变态,我们过分地看重智育,而忽视了德育。

(二)相互合作

现如今,教育成为每个国家非常关注的问题,它关系着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互配合,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家长尽一切可能去配合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方案的实施也需要家长的配合,许多通过学校教育不能达到的目标,都需要家庭教育去弥补。

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颁布的《综合行动纲领》中倡导:“就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协作而言,应该采取措施以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

中国教育部门也多次在有关文件中要求“教育部门和学校要积极主动地指导家庭教育。中小学要吸收善于教育子女的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工作”。

但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配合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偏差,造成了一系列不良的影响。

曾经有日本研究者指出,学校代替家庭承担照管未成年人的职能,并因此而使学校固有的教育职能的实现出现真空;而家庭或许是作为学校职能弱化的补偿,或许迫于学历社会的压力,却出现“家庭学校化”的迹象,“家庭教育放弃本来的职能而成了学校教育的承包机构,儿童因而受到挫伤,形成变态,被剥夺了多样的发展的可能性”。

(三)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由于我国的家庭教育源远流长,现在的家长,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古代先贤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教育思想过于狭隘,教育方式过于老套,成效不大。想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必须从提高这些家长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着手,只有整体提高他们的教育素质,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改革。为此,我国国务院下达的《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2001—2010年)》,明确地把“建立多元化的家长学校办学体制,增加各类家长学校的数量”、“提高儿童家长教育知识知晓率”,作为21世纪初我国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全国各地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深入地宣传和普及家庭优生、优育、优教的基本知识;有关学术机构和学术团体开展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为改善儿童成长的家庭、社会环境提供理论支持。

(四)公共事业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3年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要求:“全社会都要关心和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形成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密切结合的局面。家长应当对社会负责,对后代负责,讲究教育方法,培养子女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家庭教育被纳入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部分,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这无疑为家庭教育的更好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对家庭教育的未来发展充满着期待与热情,希望通过家庭教育强有力的发展,带动我们国家的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当今家庭教育的新课题

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传统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型、计划经济向全面市场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婚姻形态、婚姻关系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既为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提供了一些有利条件,也给家庭教育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如今的家庭教育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心的问题。

现在的家教中心遍地开花,绘画班、书法班、舞蹈班、器乐班(又分好多种)、英语班、电脑班,等等。从家长的出发点来看,我们并没有什么好批判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家长不惜一切的做法,我们确实不敢苟同。报班要以孩子的兴趣为根本出发点,同时,作为家长也要考虑所要报的班的质量。据调查,现在许多兴趣班都开出了天价,如上一堂钢琴课学费竟高达几百元。

当然,还有一种叫辅导班的,对象主要是即将面临中、高考的广大中学生,这类辅导班的热度绝不低于兴趣班。盲目地报班,可能会对孩子的发展起到阻碍的作用。

社会变迁和家庭变化,使家庭教育原来存在的矛盾更为尖锐,同时又面临层出不穷的新课题。如:

①婴幼儿的家庭教育心理问题;

②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心理问题;

③小学阶段儿童的家庭教育心理问题;

④青春期儿童家庭教育心理问题;

⑤儿童压力事件的心理调适问题;

⑥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

⑦特殊家庭的教育心理问题;

⑧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协作问题;

⑨如何成为称职父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