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家庭教育心理学
8242300000004

第4章 家庭教育心理学

做懂心理学的父母,才能培养卓越不凡的孩子。每个家长对于教育似乎都有独特的见解,讲起来头头是道,但是为什么教育孩子时,却往往得不到好的效果呢?主要是其教育方法不科学。教育家巴哈特说:“一个父母胜过一百个校长。”家庭教育是一门心理科学,更是一门心理艺术。父母只有掌握这门科学,并把这门艺术很好地运用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才能真正把孩子培养成人,塑造成才,推向成功。

一、什么是家庭教育心理学

很多家长常常会有这样的疑问:家庭教育心理学是什么?它包含哪些内容?其实,答案很简单。家庭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阐述孩子心灵、研究孩子行为的科学,它贯穿于孩子教育的方方面面。而心理学并没有离我们很远,可以说它无处不在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下面的一则小故事可能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6岁的小女孩红红看到她的同学华华有一件很漂亮的裙子,红红很喜欢,于是吵着要妈妈买一件。妈妈问红红原因,红红说:“穿上这条漂亮的裙子,我就可以变成漂亮的小公主,这样大家才会喜欢我。”

“我的傻女儿,不管你穿什么样的衣服,你都是爸爸妈妈疼爱的小公主。”想了想,妈妈接着说:“你知道吗,爷爷、奶奶,还有叔叔、幼儿园的阿姨都喜欢你,并不是因为你穿了漂亮的裙子,而是因为你乖巧、讲礼貌、喜欢帮助别人,你懂吗?”红红有点疑惑,但还是重重地点了点头。

孩子在小的时候经常会吵着要买这买那,有的父母是孩子要什么就买什么,有的父母则会骂道:“买来干什么,浪费钱!”“小小年纪就乱花钱,长大怎么办?”……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这些话对孩子都有不好的影响。现实中的父母很少会像故事里的妈妈一样,试着问孩子“为什么要买”。虽然只有6岁的孩子也许并没有完全体会到妈妈所讲的道理,但没有关系,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她的父母肯定还会对她进行类似的教育,随着年龄的增长,她自然会明白这些道理。

事实上,家长在不知不觉中运用着心理学的知识,与孩子进行着或深入或浅显的心理交流。例如,很小的孩子就会从爸爸的神情和语气上判断他心情很差,正在生气,于是他就乖乖地听话,不敢闹别扭,而等到他发现爸爸的心情很好的时候,就趁机撒娇;父母也可以从孩子的动作行为或表情来判断孩子是否在说谎,或是否又有什么新的想法或举动……从这里看,无论孩子还是家长,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业余的心理学家。

但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孩子的思想和行为,为什么总与我的想法有那么大的不同呢?于是,在我们的身边不时响起父母们各种各样的困惑与不解的声音:

“孩子为什么就不能好好地学习?”

“为什么人家的孩子就那么乖,我家孩子就那么顽劣?”

“他的行为我简直无法理解,他的脑袋到底装了什么?”

“我说向东,他偏会向西,他为什么就不听话呢?”

……

“孩子是一本书,从童年到少年、从少年到青年,父母都在一页页往后翻,但要真正读懂却十分不容易。”这句话似乎道出了父母的心声,为什么父母读起孩子这本“书”感觉很吃力呢?

研究表明,其原因是这样的:大部分父母在“品读”孩子时,都是从孩子的“行为”入手的,而非“心灵”。

父母更关注孩子的行为,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孩子具有好行为,父母就高兴、就顺意,孩子一旦表现出坏行为,父母很少会静下来与孩子沟通交流,而是一味地愤怒,甚至有些父母拥有“孩子是打出来的”的错误观念,并用棍子表现父母的愤怒,他们教育孩子的常用语言是“你犯了什么错”、“你该如何如何”……这也正是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管教感到吃力的共同原因。

父母更关注孩子的心灵,情况就有很大的不同了。关注孩子心灵的父母,事实上就是与孩子进行了沟通与交流,这其实就是心灵的交流。通过这种心灵的交流,父母可以去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隐情,去关注孩子隐藏起来不轻易表露的内在情感,他们教育孩子的常用语言是“你有什么想法”、“你有怎样的需要”……这也正是和谐亲子关系诞生的根源所在。

心理学家指出,人的心理支配人的行为。作为父母,要教育孩子、改变孩子的行为习惯,就要从改变孩子的“心”开始。如果能够做到了解孩子的心理并因势利导,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父母们应该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尊重孩子的心理成长规律,按照孩子最易接受、受益最大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引导孩子。

那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怎样有效地运用心理规律呢?

(一)应了解孩子的成长历程及心理发展历程

对于任何的工具,我们首先要对其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更好地进行利用。同样,“心理规律”就好比家庭教育的工具。从幼儿期、少年期到青年时期,在成长的各个年龄阶段,孩子都在经历着不同的生理成长历程与心理成长历程。与此同时,父母的教育方向也必须随之不断转换,以适应孩子的成长需要。例如:

在孩子心理发展历程方面,父母对幼儿期的孩子要给予更多爱抚和拥抱,对少儿期的孩子给予更多鼓励,对青春期的孩子要学会适当地示弱和让权。

在孩子能力发展历程方面,父母对幼儿期的孩子要着重“听”、“说”、“看”能力的培养,对学龄前的孩子要着重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对上小学的孩子要着重培养其交往能力、自理能力等。

在孩子的智力发展历程方面,父母应运用多种方法不断地开发孩子的右脑,等等。

(二)父母应灵活运用多种心理学规律,科学地进行教育

总体来说,孩子的内心世界是丰富而复杂的,他们同大人一样有自己的生活轨迹,有自己的行为方式,有自己的思维模式。虽然他们不谙世事,但他们的内心世界又往往比成年人丰富、脆弱,即使微小如尘的事物,都可能引发他们心理上的波动。

作为父母,在呵护孩子身体的同时,更应该了解孩子的内心。而掌握一些最常见的心理学规律,恰恰是父母走入孩子内心世界,帮孩子走出困惑、排除烦恼,把他们培养成才的最佳捷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些心理规律就是家长了解和塑造孩子最有力的心理武器。

(三)家长不知道的心理规律

家庭教育实际上是一门“动心”的艺术,如果不能把工作做到孩子的心坎上,教育的效果往往会苍白无力。

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应努力探索一些“心理规律”的积极或消极影响,有效地利用心理规律,从而科学地引导孩子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心理规律一:南风效应

南风效应也称“温暖”效应,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

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让行人把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寒风凛冽、冷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风暖暖,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故事中南风之所以能获得胜利,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这种因启发自我反省从而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

通过南风效应我们可以了解到,父母在家庭教育中采用“棍棒”、“恐吓”、“体罚”之类的教育方法,其实就是不可取的“北风”式教育。而实行温情教育,多点“人情味”式的表扬,使孩子自觉地积极向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心理规律二: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例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可见,父母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弱。

心理规律三: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

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德西效应在生活中时有显现。比如,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如果你这次考得100分,就给你买最新款的手机”、“如果你能考进前3名,就奖励200块钱”,等等。家长们也许没有想到,正是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使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地消减了,甚至改变了父母的教育初衷,会给孩子的一生带来不良的影响。

在学习方面,家长应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增进孩子对学习的情感和兴趣,增加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动机,帮助孩子收获学习的乐趣。家长的奖励可以是对学习有帮助的一些东西,如书本、学习器具,而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奖励,则最好不要。

心理规律四: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

他将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他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几个月后,教授对这两组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组的老鼠聪明,它们能够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

于是罗森塔尔教授得到了启发,他想这种效应能不能也发生在人的身上呢?他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又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了班上的佼佼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正是“暗示”这一神奇的魔力在发挥作用。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父母是孩子最爱、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同时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如果父母施加的是长期的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会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相反,如果父母对孩子寄予厚望、积极肯定,通过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来滋润孩子的心田,使孩子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那么,父母的期望有多高,孩子未来的成果就会有多大!

心理规律五:木桶效应

木桶效应的意思是: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一个孩子的学科综合成绩好比一个大木桶,每一门学科成绩都是组成这个大木桶的不可缺少的一块木板。孩子良好学习成绩的稳定形成不能靠某几门学科成绩的突出,而是应该取决于它的整体状况,特别是取决于它的某些薄弱环节。因此,当发现孩子的某些科目存在不足时,父母应及时提醒孩子,让其在这门学科上多花费一些时间。

心理规律六:登门槛效应

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在你请求别人帮助时,如果一开始就提出很高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绝;而如果你先提出较小要求,别人同意后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则更容易达到目标,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登门槛效应”。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也可以运用登门槛效应。先对孩子提出较低的要求,待他们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扬乃至奖励,然后逐渐提高要求,从而使孩子乐于无休止地积极奋发向上,这些要求要符合孩子的年龄段。例如,一个孩子的数学成绩很差,总是不及格,家长要求孩子下次考100分是不可能的,开始可以仅要求孩子考及格,下次就65分,再下次70分……这样一步步进行。

心理规律七:增减效应

人际交往中的“增减效应”是指任何人都希望对方对自己的喜欢能“不断增加”而不是“不断减少”。比如,许多售货员就是抓住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在称货给顾客时总是先抓一小堆放在称盘里,然后再一点点地添入,而不是先抓一大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地拿出。

我们在评价孩子的时候难免将他的缺点和优点都要诉说一番,并常常采用“先褒后贬”的方法。其实,这是一种很不理想的评价方法。在评价孩子的时候,我们不妨运用“增减效应”,比如先说孩子一些无伤尊严的小毛病,然后再恰如其分地给予赞扬……

心理规律八:贴标签效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兵力不足,而战争又的确需要一批军人,于是,美国政府就决定组织关在监狱里的犯人上前线战斗。为此,美国政府特派了几个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战前的训练和动员,并随他们一起到前线作战。

训练期间,心理学专家们对他们并不过多地进行说教,而特别强调犯人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爱的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统一拟定,叙述的是犯人在狱中表现得如何好、如何改过自新等。专家们要求犯人们认真抄写后寄给自己最亲爱的人。三个月后,犯人们开赴前线,专家们要犯人在给亲人的信中写自己是如何地服从指挥、如何地勇敢等。结果,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起正规军来毫不逊色,他们在战斗中正如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勇敢拼搏。后来,心理学家就把这一现象称为“贴标签效应”,心理学上也叫暗示效应。

这一心理规律在家庭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如果我们老是对着孩子吼“笨蛋”、“你是猪吗”、“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等,时间长了,孩子可能就会真的成为我们所说的“笨蛋”。

所以,父母必须戒除嘲笑羞辱、责怪抱怨、威胁恐吓等语言,多用激励性语言,对孩子多贴正面的标签。

心理规律九:蝴蝶效应

据研究,南半球一只蝴蝶偶尔扇动翅膀所带起来的微弱气流,由于其他各种因素的参与,几星期后,竟会变成席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科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蝴蝶效应”,并作出了理论表述:一个极微小的起因,经过一定的时间及其他因素的参与作用,可以产生极为巨大和复杂的影响力。

蝴蝶效应告诉我们,教育孩子无小事。一句话的表述、一件事的处理,正确和恰当的,可能激励孩子一生;错误和武断的,则可能贻误孩子一生。

心理规律十:霍桑效应

美国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仍然愤愤不平,生产状况很不理想。后来,心理学专家专门对其进行了一项试验,即用两年时间,专家找工人个别谈话两万余人次,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这一谈话试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霍桑工厂的产值大幅度提高。

孩子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难免有困惑或不满,但又不能充分地表达出来。作为父母,要尽量挤出时间与孩子谈心,并且在谈的过程中,要耐心地引导孩子尽情倾诉,说出自己生活、学习中的困惑,说出自己对家长、学校、教师、同学等的不满。如果孩子总是处于压抑不得发泄的状态,对孩子的成长有消极的影响,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孩子在“说”过之后,会有一种发泄式的满足,他们会感到轻松、舒畅。如此,他们在学习中就会更加努力,在生活中就会更加自信!